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34332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docx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docx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篇一:

下山镇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小结

  下山镇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小结

  为全面推进下山镇农村信用体系建没,改善农村社会信用环境,加大对“三农”经济发展的有效投入,促进下山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我镇农村信用体系建没得到有序推进,现将开展以来的的情况小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成立了由镇人民政府镇长黄奇同志担任组长,分管金融的副镇长毛宏兴同志担任常务副组长,下山信用社主任秦枫同志担任副组长,成员由镇政府有关工作部门负责人、金融机构成员等组成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加强宣传到位做到家喻户晓。

  充分利用宣传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目的意义、评定标准、程序步骤等有关内容,加强对贷款农户的宣传,教育广大农民诚实守信,遵纪守法,重视积累自身良好信用记录。

  三、做到程序公开透明。

  一是严把数据采集关,采取“一人登记一人核实”的办法,凭相关有效证件,做好采集工作,为信用体系建设夯实基础;二是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维护信用评价工作秩序。

  四、工作进展概况。

  下山镇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自5月5日在全镇12个村(居)铺开以来,截至目前,信息采集已完成6999户农户填写

  了《农户信用信息档案》,占全镇总农户数81.3%。

输机工作完成三个村(下山、厂头、高武)1831户,下山居委会已完成评级(660户)。

  篇二:

关于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情况进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提纲

  一、农村地区信用评定与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1.辖内农村地区信用评定工作机制建立情况,参与单位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

  2.辖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与创建情况。

要求材料有真实、具体的数据支撑,报送时应明确数据统计口径和统计时间。

  3.工作难点,下一步建议和打算。

  二、金融机构对信用产品的应用情况

  1.辖内金融机构了解农村经营主体信用信息的主要渠道。

  2.金融机构农村经营主体信用评审机制建立情况。

请说明在信贷投放中主要参考农村经营主体的哪些信用信息。

  3.近三年就农村经营主体贷款工作开展的信用产品创新情况及取得成效。

  4.近三年来本地区金融机构发放信用贷款的农村经济主体数量(不重复统计)及金额;发放的信用贷款笔数及累计发放的贷款金额。

  5.金融机构在发放信用贷款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否出现风险,相关防范和化解措施有哪些?

  6.各地市在强化对农村经营主体信用激励约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创新性的做法?

成效如何?

  7.各地市在探索开展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等。

  -1-

  篇三: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调查报告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调查报告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支农惠农政策,扩大农村信贷投入,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同时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增强农民信用意识、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做好农村金融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

近年来,县联社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的职能定位,大力推广小额农户贷款,开展信用农户评定、信用村镇创建活动,有力的推动了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信用环境的改善。

笔者现就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情况,做简要的调查和分析。

  一、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情况。

  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处冀、辽、蒙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三省”之说。

全境总面积3296平方公里,南北最长77.4公里,东西最宽74公里,海拔高度500米,是个“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山区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河北省少数民族县、河北省粮食大县,耕地62万亩,辖10镇9乡1个街道办事处、291个行政村11个社区,总人口47.49万。

以来,县启动了以“三信”(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评定为基础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着力打造农村信用工程,优化城乡信用环境,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经过努力,目前采集农户信用档案10.9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99%以上;已对7.1万户进行信用评定,评为“信用户”3.4万户;建设完成6个信用镇(乡)、50个信用村;12月14日“承德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经验现场推广会议”在农信联社隆重召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一定成果。

  

(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主要作法

  1.确定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

  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建设农村信用体系的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征信系统为载体,以信用评价为手段,以构建激励惩戒机制为重点,加大政府组织推动和农村信用宣传力度,按照“先易后难,稳步推进,改革创新,支农惠农”原则,为全县农户和乡镇企业普遍创建信用档案,积极推进信用户、信用村建设,探索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扩大农村信贷支持的有效方式,以此促进海南省农村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

总体目标是:

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初步形成信用宣传、信息征集、信用评价、信贷支农的农村信用体系框架。

总体思路和目标的确立为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建立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建立了政府主导、央行推动、农信落实、社会参与的协调联

  动工作机制。

成立由联社主任为组长,各信用社主任、信贷人员为成员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和协调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负责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的创建和具体实施。

创新信贷产品,增加农村信贷投入;制定具体配套支持政策,主动运用评价结果,出台激励惩戒措施;依据农户基本状况、自有资产、诚信记录、经营能力及项目等情况逐户建档,并(: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建立数据质量责任制和数据定期更新机制。

积极推广应用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和农户信贷评分系统,创新农户信贷管理体制,主动打造新型信贷业务管理流程。

  3.夯实基础,稳步推进、分步实施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项系统工程,对广大群众来说也是一项新事物。

因而工作上夯实基础,稳步推进、分步实施。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

为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升民众信用意识,打造“诚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报纸等公共舆论工具加大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宣传和引导力度,突出宣传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目的意义、评定标准、程序步骤等有关内容。

使广大农户充分认识到信用信息采集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自觉采集信息的积极性。

并采取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宣传策略,先后举办了三期征信知识>培训,对全县180个农村村委会的村支书、村长进行全员培训。

  二是建立激励和惩戒机制,引导农民积极主动建立个人信用档案。

根据对农户的评价结果,信用社在授信额度、审批权限、服务种类、适用利率、抵质押物、推荐评优等方面实行差别政策。

对信用良好的农户给予优惠和便利,对信用不良予以限制。

根据对信用乡(镇)、信用村的评价结果,与乡镇政府制定行政性惩戒和奖励措施。

信用乡(镇)、信用村可在农业项目开发、优惠利率、农村配套服务等方面优先享受优惠政策;将各地信用评价状况与支农再贷款限额分配挂钩,支农再贷款重点向信用状况较好的地区倾斜。

  (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是提高了农村信用社加大资金大投入的积极性,农民增收明显。

截止6月末,全县信用社涉农贷款余额20.62亿元,本年累放14.22亿元,农业贷款的显着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通过对食用菌产业的支持,全县19个乡镇,252个行政村,5万农户参与食用菌生产,占全县总农户的45%。

初县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主产基地”,食用菌生产规模超过了1.9亿盘(袋),产量达10万吨。

滑子菇产量占世界产量的25%、全国产量的50%,成为全国最大的滑子菇生产基地。

食用菌产值10余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4.1%。

增加农民收入4亿元,户均增收8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500多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成为真正的富民产业。

  二是资金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我县农信社不良贷款下降,资产质量逐步优化。

截止6月末,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为8835.26万元,比年初下降2039.92万元,不良率为4.29%,比年初下降1.49个百分点,收回表外核销及票据置换不良贷款41万元。

不良贷款比年初大幅下降。

信用体系建设使新增贷款质量明显好转,存量不良贷款在不断的活化中,贷款人的信用观念不断提高。

  三是推动了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机制的转变。

依据农户信用评价系统评价结果,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授信农户进行贷前审查。

在农户信用评价过程中,不仅对信贷相关信息进行评分,而且对家庭信息、综合信息等能表明农户非信贷情况信息进行评分,从而能更全面、更准确地对农户进行评价。

贷款营销机制的变革,促进了农村信用社资金的合理使用,扩大了信用贷款的覆盖面,提高了对农民贷款有效需求的满足度,促进了农村信用社探索适合农户特点的信贷新产品。

据调查,自以来农村信用社先后开办了林权、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新业务,对建立了信用档案并有贷款需求农户,贷款有效需求的满足率达到76%。

  四是全县农户信用意识明显增强。

几年来,在政府和人行的主导下、农信的积极推动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已成为新形势下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以培育信用环境、加强诚信宣传为手段,立足实际,有力地推动了经济与金融的“双活双赢”。

政府信用形象和行政公信力明显改善,社会公众信用意识和信用素质进一步提高,银企关系进一步改善。

县被中国金融研究院、中国金融网、中国金融记者俱乐部联合举办的中国第四届金融市长年会评为“中国金融生态县(市)”称号,12月被承德市金融系统评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推广标兵,这标志着县信用环境建设工作已转入了常规建设的新阶段。

  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及建议

  1.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信用体系建设的认知度不够。

在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虽然以政府为主导,但是开展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

从一定角度来讲,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关乎民生和县域经济发展,所以,政府引导、社会重视、全员参与是势在必行,也是解决信贷资金供需矛盾的根本所在。

  二是信用体系的社会化程度不够。

从信用本身来说,信用体系不仅仅是信贷的诚信程度,还包括信用人各方面的信用状况,所以,信用体系建设是一个社会的系统工程,包括社会各方面的信用程度,这也就要求信用体系建设中不但要维护金融信用环境,还要维护公众认知的诚信。

也就是要求信用体系建设从社会全方面入手抓信用建设。

  三是信用缺失的惩戒力度不够。

对失信行为一直以来是以道德范畴的指责为主旨,但是相应的惩戒没有到位,失信人没有根本的利益损失,所以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力不足,形成“人人喊打却没有动手”的局面,也就对失信行为形不成威摄力。

  四是信用观念的培养力度不够。

中华古国“以信为本”,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外来人生观、价值观及人际>公共关系的影响,对固有信用观念形成巨大的冲击,这就要求从社会公众的根本意识入手,培养诚信理念,树立诚信价值和践行诚信行为。

  2.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几点议见

  以建立激励和惩戒机制为突破点,提高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效性。

  一是要以信用文化建设为基点,建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要以增强农民的诚信观念为基础,强化征信宣传教育,实现征信宣传常规化、扩大化。

在征信宣传教育过程中应做好三个结合:

一是征信宣传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二是征信宣传与信用户、信用村建设相结合;三是征信宣传与推广征信产品相结合,不断强化农民的信用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新型的农村信用文明。

  二是要以法制建设为重点,改善农村信用建设的法律环境。

一是根据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尽快建立失信约束机制,形成银行、司法、>税务联手制裁和打击不守信行为的合力;三是以“行政引导”为切入点,政府带头建设“信用政府”,有效传导信用建设的措施及实施效应,为农村地区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提供法律保障。

  三是要以基础建设为落脚点,扩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覆盖面。

一是加快农村信用社并网步伐,普遍建立健全农户信贷档案,大力推进非银行信息采集工作;二是规范农户信用等级评审和《信用证》制度,加大对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的财政支持,不断完善农村地区投融资的激励保障体系;三是加强与工商、税务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逐步扩大《信用报告》的使用范围,把《信用报告》打造成农民的“第二身份证”。

  四是要以产权改革为创新点,促进农村信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建议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户承包经营的土地,在所有制性质不变的前提下,采取发证确权等有效形式,以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作为信用化的突破口,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使农业生产主体对土地不仅有使用权,而且具有处置权、转让权,促使农民手中资源能够转化为金融部门认可的、可流转的信用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