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购耳机.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34844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4.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选购耳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如何选购耳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如何选购耳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如何选购耳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如何选购耳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如何选购耳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如何选购耳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如何选购耳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如何选购耳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如何选购耳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如何选购耳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如何选购耳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如何选购耳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如何选购耳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如何选购耳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如何选购耳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如何选购耳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如何选购耳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如何选购耳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如何选购耳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选购耳机.docx

《如何选购耳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选购耳机.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如何选购耳机.docx

如何选购耳机

1937年8月18日,这个星球上第一只动圈耳机在年轻的德国小伙尤根·拜亚(EugenBeyer)手中诞生,从此音乐可以原汁原味的灌到人们耳中。

如今,耳机一路飞奔走过了75年,从一个小小的发明成长为今天几乎人手必备的数码产品。

图:

世界上第一只耳机DT48

不同人群对于耳机认知的差异非常之大。

对音质无任何追求、只要能听到声音就够用的人,可能占了我们周围人群的大多数。

而与他们形成强烈反差的则是对HiFi有强烈追求的发烧友。

前者不能理解后者为何为了一个设备一掷千金万金,而后者也往往只在一个小圈子里讨论,向来不愿费口舌向小白用户多作解释。

近几年,随着全球生产工艺与产能的提升,好耳机的价格越来越平民化。

这时就出现了一个人数并不少的群体,他们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对HiFi的追求程度虽谈不上“发烧”,但也希望能够听到真正不错的音质。

在购买耳机之前,他们不愿甘心当小白,需要适当的了解一些基础知识,然后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

笔者本人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朋友,本文也正是为这些人所写。

在第一期攻略中,我们先谈谈耳机的各种分类,然后谈谈评价音质的一些术语及主要参数。

耳机的分类角度有很多,最主要的分类方式有:

按外形分类(耳塞、头戴式)、按发声原理分类(动圈、动铁等)、按开放程度分类(开放、半开放、封闭)、按用途分类(家用、便携等)。

下面分别从这几个角度来详细谈谈。

耳机的分类

按外形分类,耳机可分为耳塞与头戴式耳机。

耳塞一般指驱动器单元口径小,可以佩戴在外耳廓,或插入耳道的耳机。

耳塞又有为半入耳式和入耳式之分,一般能插入外耳道的耳塞,被称为入耳式,佩戴在外耳廓的,则被称为半入耳式。

关于入耳和半入耳,有些朋友把他们区分为两种不同的佩戴方式,其实是没有这种说法的,他们的佩戴方式都是“塞”,只不过尺度不一样罢了。

图:

入耳的森海塞尔CX200

图:

半入耳的AKGK315

头戴式耳机与耳塞在外形上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尺寸,这类耳机的尺寸一般远远大于耳塞,又分为中尺寸耳机和全尺寸耳机。

有意思的是他们是按照耳罩的尺寸而非扬声器的尺寸来区分的。

简单来说中尺寸耳机的耳罩不能完全包住耳廓,而全尺寸耳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耳机」则可以完全包住耳廓,实现更好的隔音效果。

图:

MM头上的K450就是中尺寸耳机

图:

詹大哥头上应该是全尺寸的BEATSSTUDIO

按发声原理分类,主流的分类有动圈式、动铁式与静电式三大类。

动圈耳机:

目前绝大多数的耳机耳塞都属于动圈式耳机,原理类似于普通扬声器,处于永磁场中的线圈与振膜相连,线圈在信号电流驱动下带动振膜发声,振膜的中心突起位置是主要发声区,而旁边的顺性边缘可以提供足够的冲程。

动圈耳机优势:

首先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成本也较低。

动圈耳机整体来说,声音比较松弛,自然。

非入耳式动圈耳机低频可能略显不足,入耳式耳机低频则会充足很多,声音质感上,中高端的动圈有着很好的下潜,听感上较深沉。

图:

世界上第一款动圈耳机DT48的最新版DT48E

动铁耳机:

动铁耳塞内部,音圈是绕在一个位于永磁场的中央被称为“平衡衔铁”的精密连接棒上,通过这个结构精密的连接棒传导到一个微型振膜的中心点,这块铁片在磁力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并发声。

动铁耳机由于起步较晚,和技术上的原因,成本较高。

动铁耳机的优势:

动铁的发声单元比较小,可以有效降低入耳部分的面积,并且能放入更深的耳道部分。

所以一个质地柔软的硅胶套相对传统耳塞已经能起到良好的隔音及防漏音效果。

另外动铁单元的声音很犀利,解析力、速度感强、瞬间动态和声音密度是它的强项。

图:

曾经的双单元「流行音乐之王」——舒尔E5C

静电耳机:

振膜处于变化的电场中,振膜极薄、精确到几微米级(目前STAX新一代的静电耳机振膜已精确到1.35微米),线圈在电场力的驱动下带动振膜发声。

由于制造成本非常高,静电耳机一直属于比较小众的产品。

静电耳机的优势:

首先,振膜可以做得极薄极轻,从而带来更快的速度、更佳的瞬态反应、更强的细节表现力。

第二,静电耳机的振膜是夹在正负两个平行固定极板之间的完全平面的振膜,受到的电场是完全均匀的,所以能做到线性驱动,不存在分割振动。

图:

按开放程度分类,耳机可分为开放、半开放与封闭式几种。

开放式:

一般听感自然,佩带舒适,常见于家用欣赏的HIFI耳机,声音可以泄露、反之同样也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耳机对耳朵的压迫较小。

市面上的大多数耳机都属于开放式设计。

开放式耳机:

开放式耳机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耳机样式。

此类机种的特点是通过采用海绵状的微孔发泡塑料制作透声耳垫。

它体积小巧,佩带很舒适,不再使用厚重的染音垫,于是没有了与外界的隔绝感,声音可以泄露、反之同样也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

如果耳机开放的程度很高,可以听到另一边单元发出的声音,形成一定的互馈,使得听感自然。

但它的低频损失较大,也有人说它的低频准确。

开放式的耳机一般听感自然,佩带舒适,常见于家用欣赏的HIFI耳机。

【来自网友@白胡子老奶奶】

图:

经典的开放式耳机森海HD558

开放式的耳机一般很好识别,在耳筒外有许多小孔(比如上边的森海HD558)基本都是开放式耳机,不过也有例外,比如拜亚动力DT660就是一款实实在在的封闭式耳机,虽然耳筒外有很多小孔,不过都是起装饰作用。

图:

拜亚动力DT660(别看耳筒上这么多小孔,但是正宗封闭式耳机)

半开放式:

半开放式它是综合了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耳机优,有些半开放式耳机还采用了多振膜结构,除了有一个主动有源振膜之外,还有多个无源从振膜,使得有低频丰满绵柔、高频明亮自然、层次清晰。

图:

AKG很多监听级耳机都采用了半封闭的设计

封闭式:

耳罩对耳朵压迫较大,机垫也是用了隔音材料,能隔绝外部噪音,同时身边的人也不会听到耳机中传来的声音。

封闭式耳机声音正确定位清晰,声音包围感强,低频弹性更好,专业监听领域中多见此类,但这类耳机声场不如开放式宽阔,同时也有些虚假的感觉,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低音音染严重,W100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图:

AudioTechnica的W100封闭式耳机

按用途分类,耳机可分为家用、便携、监听、混音等几种。

家用(Home):

家用耳机一般注重音质较多,在外形,便携性,上有所牺牲,而且比较难推,需要功率较大的前端才能发挥其实力。

图:

家用耳机一般追求音质而忽略了便携性

便携(Portable):

此类耳机在考虑音质的同时,还要兼顾便携性,和外观,毕竟谁也不愿意带着其丑无比的耳机出门。

图:

便携耳机在兼顾音质的同时还要考虑外观与便携性

监听(Monitor):

监听耳机是没有加过音色渲染的耳机,能够听到最为接近真实的、未加任何修饰的音质。

一般广泛应用于录音棚、配音室、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MIDI工作室等领域。

图:

监听耳机专业范十足

混音(Mix):

混音耳机算是监听耳机的一种,适用于DJ的音乐监听耳机。

图:

BeatsMixr听名字就知道是混音耳机

音质评价术语

音域:

乐器或人声所能达到最高音与最低音之间的范围。

音色:

又称音品,声音的基本属性之一,比如二胡、琵琶就是不同的音色。

音染:

音乐自然中性的对立面,即声音染上了节目本身没有的一些特性,例如对着一个罐子讲话得到的那种声音就是典型的音染。

音染表明重放的信号中多出了(或者是减少了)某些成分,这显然是一种失真。

失真:

设备的输出不能完全复现其输入,产生了波形的畸变或者信号成分的增减。

动态:

允许记录最大信息与最小信息的比值。

瞬态响应:

器材对音乐中突发信号的跟随能力。

瞬态响应好的器材应当是信号一来就立即响应,信号一停就嘎然而止,决不拖泥带水。

(典型乐器:

钢琴)

信噪比:

又称为讯噪比,信号的有用成份与杂音的强弱对比,常常用分贝数表示。

设备的信噪比越高表明它产生的杂音越少。

空气感:

用于表示高音的开阔,或是声场中在乐器之间有空间间隔的声学术语。

此时,高频响应可延伸到15kHz-20kHz。

反义词有“灰暗(dull)”和“厚重(thick)”。

低频延伸:

指音响器材所能重放的最低频率。

系用于测定在重放低音时音响系统或音箱所能下潜到什么程度的尺度。

比方说,小型超低音音箱的低频延伸可以到40Hz,而大型超低音音箱则下潜到16Hz。

明亮:

指突出4kHz-8kHz的高频段,此时谐波相对强于基波。

明亮本身并没什么问题,现场演奏的音乐会皆有明亮的声音,问题是明亮得掌握好分寸,过于明亮(甚至啸叫)便让人讨厌。

耳机主要参数

阻抗(Impedance):

注意与电阻含义的区别,在直流电(DC)的世界中,物体对电流阻碍的作用叫做电阻,但是在交流电(AC)的领域中则除了电阻会阻碍电流以外,电容及电感也会阻碍电流的流动,这种作用就称之为电抗,而我们日常所说的阻抗是电阻与电抗在向量上的和。

耳机阻抗的单位为Ω,一般来说耳机的阻抗越低,灵敏度越高,就越容易驱动,容易出声。

关于阻抗的误区:

有些朋友认为耳机的阻抗越高,音质越好,其实是不正确的,高阻耳机比较强调声场和器乐表现力,声场开阔,声音还原性高,气势雄浑;低阻耳机比较强调近场,适合欣赏人声或者小编制器乐,人声丰满,密度感强,声音顺滑细腻。

灵敏度(Sensitivity):

指向耳机输入1毫瓦的功率时耳机所能发出的声压级(声压的单位是分贝,声压越大音量越大),所以一般灵敏度越高、阻抗越小,耳机越容易出声、越容易驱动。

关于灵敏度的误区:

有些朋友认为耳机的灵敏度越高,声音的细节就越丰富,其实是不对的,灵敏度和声音的细节多少无关,从定义上讲,灵敏度就是声音的响度,耳机回放音乐的细节多少,主要取决于耳机的声音素质,高品质的耳机,声音细节更丰富,层次感也更好。

劣质的耳机,即便灵敏度很高,声音的细节肯定也不如灵敏度低的高端耳机。

图:

地摊上买来的耳机灵敏度都很高,但音质并不好

频率响应(FrequencyResponse):

频率所对应的灵敏度数值就是频率响应,绘制成图象就是频率响应曲线,人类听觉所能达到的范围大约在20Hz-20000Hz,目前成熟的耳机工艺都已达到了这种要求。

关于频率响应的误区:

一般认为,耳机的响应频率范围越宽能表现的声音范围就越广,但并不是范围越宽越好,因为那些你听不见的声音,实际上对音质的影响不是很大。

在纷繁复杂的众多品牌中挑选耳机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不小的问题,本部分我们来谈谈几个享誉业内的著名耳机品牌,毕竟品牌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品牌过后还会再浅谈一下耳机周边设备对音质的影响。

一、国际著名耳机品牌介绍

现在的耳机品牌可谓遍地开花,每家都有自己的特色,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些比较知名的耳机品牌。

公认的全球四大耳机生产商为Beyerdynamic(拜亚动力)(德国)、Sennheiser(森海塞尔)(德国)、AKG(爱科技)(奥地利)和Grado(歌德)(美国)。

其他比较著名的品牌有:

Alessandro(爱丽丝)、Audio-Technica(铁三角)、Sony(索尼)、STAX、KOSS(高斯)、Shure(舒尔)、Westone(威士顿)、BOSE、Monster(魔声)、JVC(杰伟世)、Creative(创新)、Logitech(罗技)、PHILIPS(飞利浦)等。

关于全球耳机四大耳机厂商还有一种说法为:

Sennheiser、AKG、Audio-Technica、JVC。

但是笔者认为,Audio-Technica和JVC虽然在技术上已经日趋成熟,但是在历史和风格等方面仍然不能和Beyerdynamic与Grado相提并论。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谈一谈世界公认的四大耳机厂商:

Beyerdynamic、Sennheiser、AKG和Grado,以及与Grado纠缠了几十年的另一个美系耳机品牌KOSS(高斯)。

1.Beyerdynamic(拜亚动力)

拜亚动力(Beyerdynamic)公司位于德国西南部的海尔布隆市,它诞生于1924年,是一个具有86年生产历史的世界著名话筒生产厂家。

还记得第一期开头的那个德国小伙尤根-拜亚(EugenBeyer)吧,拜亚动力就是他创造的品牌。

1937年,拜亚动力率先开发出了全世界第一副动圈式耳机DT48,从此进入高保真耳机领域。

DT48这款耳机至今仍在生产销售,可算是全球生产历史最长的耳机了。

1939年,拜亚动力又进入话筒领域,以M19话筒打入德国国家广播电台。

30年代,这种话筒在欧洲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里广泛使用,奠定了拜亚在音响界的地位。

现在,拜亚已发展成全球性的企业,在美国、英国、法国都设有分公司,和森海塞尔、AKG一样,在专业耳机、话筒领域内是公认的权威。

下面介绍几款拜亚动力的明星产品。

拜亚动力DT48,在经历了七十多年的洗礼之后,直到今天还在生产,并广泛用于各种专业的语言监听场合,比如电视台或录音棚。

图:

拜亚动力DT48

拜亚动力T70,将先进的特斯拉技术移植到经典系列的耳机上。

全金属的声音换能器加上环形钕磁体实现了更好的性能和高保真度。

图:

拜亚动力T70

拜亚动力T50p是2011年度EISA欧洲年度最佳耳机。

全金属的前后两根头带坚固耐用,头垫为皮革质地,佩戴比较舒适,耳机单元可180度旋转,抗阻32欧姆、灵敏度105db,封闭式特斯拉单元音质十分出色。

图:

拜亚动力T5P

DT990是拜亚动力旗下一款获奖无数的旗舰耳机,1986、1987、1988年,均被评为「年度最佳耳机」,1988年,获得法国「Diapasond`Or」及加拿大「CriticsChoiceAward」大奖。

图:

拜亚动力DT990

2.Sennheiser(森海塞尔)

森海塞尔是世界公认领先的专业话筒和耳机制造商。

产品包括麦克风、高保真无线科技产品和耳机,还有多方电话技术、信息科学、红外线系统、专为听觉残障人士提供的产品、为航空航天服务的头戴式耳机等等。

森海塞尔的耳塞产品主要是MX系列,头戴式耳机产品包括HD系列、PX系列,静电耳机HE系列等,产品线非常齐全。

其中奥菲斯HE90(ORPHEUS,俗称「大奥」)静电耳机堪称目前世界上最昂贵的民用个人耳机产品。

2008年年底,森海塞尔推出顶级入耳式耳塞IE系列,直指舞台监听,从此动圈和动铁之战再次打响。

下面介绍几款森海塞尔的明星产品。

森海塞尔MX880频响范围为18-22000Hz,阻抗16欧姆,灵敏度为120dB。

耳塞主打三频均衡的中低端耳塞,在低频的质量和解析力方面都较以往有明显的提升。

图:

森海塞尔MX880

IE80,是2012年森海塞尔推出的入耳旗舰,也是IE8的升级产品,总体感觉声音广阔,澎湃,解析更准确,应该说是三频均有提升,低频下潜很足,控制力非常不错,抗阻16欧姆,作为随身设备设计得更为合理。

图:

森海塞尔IE80

森海塞尔PX200II的声音风格延续了上一代产品的走向,低频的力度很强,耳机实际灵敏度稍有提升,在随身设备上面也可以有很好的表现,动态表现和低频的力度是这款耳机的强项。

高频的延伸,但很容易被丰满的中低频淹没,但声音整体还是比较亮丽,声音更加的趋向平衡,同时声音的弹性较强。

图:

森海塞尔PX200II

森海塞尔HD600的有着极高的解析力,高瞬态性能也非常出众,HD600达到了12Hz-38000Hz的频响,被认为是一款能忠实反映前级音源情况的中高端产品。

图:

森海塞尔HD600

HD800是森海塞尔旗下顶级的动圈耳机,万元户级别的耳机音质就不用多说了,身为一款旗舰耳机森海塞尔不惜使用了极其轻便但十分昂贵的高质量航空航天工业材料来确保耳机的稳固性,以降低对耳朵的压迫感,另外耳杯外没有任何遮罩,因为越少的材料意味着更少的部件振动,若隐若现的发声单元让这款耳机看起来非常的酷,耳机的线材也是为其专门研发的,由镀银的低氧铜制成,声音素质可想而知。

图:

森海塞尔HD800

Orpheus就是森海塞尔大名鼎鼎的大奥,全手工打造,据说每套系统的制造需要两年的时间,全球限产300套。

由于制造他们的老工程师有几位已经不再人世,所以大奥已经不可能再制造,所以森海塞尔奥菲斯基本有价无市。

至于声音方面,笔者也没能有幸亲听一次,据说其音色十分平衡,每一部分恰到到好处。

有意思的是这套系统需要配套的钥匙才能启动,除了尊贵再也想不到其他词来形容了。

图:

森海塞尔Orpheus(大奥)

3.AKG(爱科技)

AKG在专业音频领域最有名望的是话筒,其次是专业耳机。

有通讯耳麦、专业监听耳机、电视伴音耳机、单声道耳机、四声道耳机、红外无线耳机、影院环绕声耳机等类型。

话筒和耳机为众多国际知名音乐家成功举行全球巡演和录音棚专业录制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

AKG的耳机最擅长播放古典音乐,其声音透射出的那种深深的古典情结,芬芳的古典气息是其它耳机品牌所不具备的,这跟AKG的设计师生长在维也纳这个音乐之都不无关系吧。

AKG耳机的中频和声场是其突出的两个方面:

中频的重放几乎无可挑剔,具有良好的解析力和对微小动态的重放,播放人声具有独特的魅力;AKG耳机的声场一贯为人称道:

宽阔,定位准确、清晰而稳定。

可喜的是不但高档AKG耳机具有上述优点,中低档的产品,如K55、K66、K70、K100、K450也具有这些优点,只是程度的差异而已。

下面介绍几款AKG的明星产品。

AKGK3003的频响范围为10Hz~30kHz,灵敏度104dB/mW,阻抗为8Ω,这些指标即使算不上最顶级,也是相当相当强悍的规格了。

和低端耳塞不同,K3003的娇小身躯却装载了平衡电枢单元和动态类型单元两者。

其中平衡电枢单元分为两块,分别负责高频和中频。

而低频部分就由动态类型单元负责。

可谓是各司其职。

图:

AKGK3003

AKGK550是一款定位HiFi发烧友的高端耳机,从参数上来看,K550耳机阻抗32Ω,灵敏度为120dB,但并非适合直推的耳机,而且K550体积庞大,因此这款产品并非定位随身市场,更适合于台式CD、高端声卡或播放器搭配使用。

图:

AKGK550

AKGQ701是AKG与昆西琼斯合作推出的三款耳机中最高端的一款,同时它也是AKG的旗舰类产品之一。

这款耳机外观时尚亮丽,十分年轻化,采用了黄色为主色调的设计,在边缘和头戴部分辅以黑色装饰,在耳罩外侧印有银色的昆西琼斯的Q图标,使耳机看起来更加动感。

这款耳机使用了自适应头梁,耳罩采用了柔软的天鹅绒材料,佩戴起来十分舒适。

AKGQ701耳机的频响范10-39800Hz,阻抗为32欧,灵敏度105dB。

这款耳机的拥有绝佳的音质。

虽然这款耳机的参数并不高,似乎很好驱动,但是还是需要一个优秀的耳放才能使它发挥最出色的音质。

在声音方面,Q701厚度适中,声场宽阔,中频也没有K701那么妖娆,反倒显得更加扎实。

图:

AKGQ701

AKGQ460为封闭式耳机,应用AKG独家的3D-Axis2折叠设计,便于随身携带。

耳机线为单边可分离式,同样是99%无氧铜材质。

插头经镀金处理,附赠3.5/6.3MM转接头。

AKGQ460特别设有麦克风,可搭配iPhone使用,并拥有播放控制键。

图:

AKGQ460

AKGQ350整体声音表现让人感到非常饱满,低频上的量感适中,在下潜上也有不错的表现;高频的金属音色表现清晰细腻,这两点和在一起使得其对Manson的音乐诠释尤佳。

AKGQ350在中频上的人声音色表现也比较到位,总体音质方面,AKGQ350的动态范围不错,声音三频分布偏向于低音,这样的调音使得该款耳机对于音乐的动感提升非常有帮助。

图:

AKGQ350

AKGK450相对于K430、K420、K416P的提升也是相当明显的。

K450的风格中性,稍微有一些偏暖,三频的表现都较为均衡,总体上高频的延展性相当不错,声音较亮但没有毛刺。

相对于以往的K系列有一定程度上的改进。

中频的优势比较明显,较为耐听。

低频的量虽说有些多,但却拥有不错质量与控制,弹性不错,密度就稍微差一点。

K450对于音质的整体把握,使其获得今年红点外观与音质的设计大奖,确实非常不容易。

图:

AKGK450

4.Grado(歌德)

美国最著名的耳机及唱头生产厂,以设计者JoeGrado的名字命名。

产品系列从最便宜的SR40,iGrado开始,直到SR325及旗舰RS1和GS1000,均保持着极高素质。

其中SR60和SR80两款是以「超值」闻名的热门产品,经常荣获各类音响大奖。

Grado特别擅长摇滚乐、爵士乐、舞曲、人声等,播放古典音乐也很有魅力。

老式的外型也是Grado的独有标记,有些型号看上去简直就是二战时期的产品。

所有的Grado耳机阻抗都是32欧姆,很容易推动。

不过容易推动不代表能推好,大多数还是需要加耳放的。

下面介绍几款歌德的明星产品。

歌德SR60i耳机风格属于典型的美国范,声音奔放热烈,速度快、力度足、音色温暖浓郁,完全不同于日式耳机的婉转细腻,也不同于森海塞尔的冷艳精确。

图:

歌德SR60i

IGI是歌德定位于中低端的产品,外观延续了歌德的粗狂豪迈的风格,声音上也充满的歌德热烈奔放范,由于采用了深入耳设计,使用两段式硅胶套,带来了良好的隔音性能,提高了信噪比。

图:

歌德IGI

歌德SR325is是一款铝合金腔体的耳机,是歌德旗下一款非常经典的耳机,有着宽阔的音场和高质量的低频表现,中高频分析力也十分优异,曾经被英国WhatHiFi杂志评为五星级产品,获得英国HiFiChoice杂志「编辑选择奖」(Editor'sChoice),和AudioVideo杂志「GrandPrixAward」。

图:

歌德SR325is

歌德PS1000是其推出的旗舰产品,低频密实有力,中性和高密度的声底,顺滑的中频段,声场宽广,很高的全频解析力,不仅将原来两大旗舰RS1和GS1000的优点集于一身,而且中频音色更加中性和密实。

图:

歌德PS1000

5.KOSS(高斯)

KOSS(高斯)耳机的特点是:

声音醇厚、低音好、动感十足、平衡感好、音乐充满美感,整体上声音富于活力和冲击力,擅长流行和摇滚等,是典型的美国声,深受美国青少年喜爱。

它明显区别以往市场上流行的低档耳塞那种高音刺耳、发薄、发飘、使人有吵闹感。

此外,KOSS的低端产品以低音著称,特别适合摇滚狂人。

下面介绍几款高斯的明星产品。

KOSS的特点就是震撼的低音,即使在这款入门的小耳塞上也有着很好的表现,KEB/20采用入耳的设计,虽然这款耳塞采用塑料制成,但也有佩戴轻巧的感觉。

这款耳塞的阻抗为16Ω,灵敏度达到109dB,普通的手机或者MP3就可以发挥出它的实力。

图:

KOSSKEB/20

KOSSPortaPro就是传说中的PP,一款卖了24年的耳机,这就是经典的含义吧。

PP在低频表现方面质量非常高,下潜深度和弹性都令人满意,而且强劲的低频没有抢走中高频的风头,是一款很出众的耳机。

图:

KOSSPortaPro

二、好耳机的基本准则

每个人心目中的好声音都不尽相同,每个人对耳机的要求也不一样,所以评价一款耳机的好与坏,并没有绝对的标准。

但是那些脱颖而出站在音质顶峰的耳机,都有着某些共同的特点,可总结如下:

声底纯净,不会有比较严重的电流声。

平衡感好,音色不偏亮或偏暗,高中低频能量分布均衡,频段间的过渡自然滑顺。

解析力好,细节丰富,能清晰地重放微小的信号。

声场刻画能力优秀,乐器定位准确,声场中有足够的信息量,没有空洞的感觉。

动态具有较好的速度感,没有明显的压缩痕迹,大音量下不失真或失真很小。

高频舒展延伸,声音细腻。

低频富有弹性和力度,下潜深,不肥、不慢。

中频透明,失真小,人声亲切自然,有磁性,齿音不夸张,鼻音不浓重。

三、周边产品对耳机的影响

耳机有问题一定听不到好声音,但是有了一款好耳机也不是百分之百就能听到你想要的声音,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周边产品对耳机音质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