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35598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山东省菏泽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菏泽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语文试题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垝垣卡片(kǎ)敲榨瞋目而视(chēng)

B.编篡谙熟(ān)斡旋雕栏玉砌(qì)

C.孱头趿拉(tā)苍桑途有饿殍(piǎo)

D.缜密孟陬(zōu)恻隐踽踽独行(jǔ)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针对韩国总统文在寅推动国会重新进行环评,推迟“萨德”部署的现状,美国国防部斥责文在寅在“萨德”部署问题上首鼠两端。

B.运动员在重要国际赛事中擅自弃赛,对运动员的职业道德和操守、国家荣誉和利益充耳不闻,这种行为是极其错误的。

C.由“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票选出“中国新四大方面”,中国高铁首当其冲,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张响当当名片。

D.马云在“美国中小企业论坛”上的演讲,以“移动端上的国家”定义中国,让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的欧美国家高山仰止。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坚持围绕以吕梁精神为中心,不忘初心,团结奋进,让吕梁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B.交通部支持内地交通运输企业与香港企业携手“走出去”,共同参与基建建设、投资和运营,为香港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C.由世界品牌实验室组织评选的2017“中国品牌500强”榜单在北京揭晓,山东共有海尔、青岛啤酒、魏桥等45个品牌上榜。

D.为了应对浒苔自然灾害,青岛市强化监视监测,加大拦截、打捞、清理力度,最大限度减少浒苔到岸率,有序开展浒苔处置工作。

4.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答题。

以前在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琮上的兽面纹,画面简略、抽象、不知所以,故以前没有引起重视。

而1986年在闻名中外的余杭反山墓地的12号墓出土的“琮王”上的兽面纹却最为复杂、完整,人们由此而知,所谓兽面纹实际上是一位头带羽冠者骑伏猛兽的图像。

由于这一图像内涵深奥、神秘,一般刻画在重要器物上,而且这类器物都出上于大墓中,所以学者称之为“神徽”。

解读“神徽”,对于研究良渚的社会性质和精神世界都有重要价值,所以备受海内外学者重视。

A.以前发现的玉琮上的兽面纹,画面简略、抽象、不知所以,所以还不是内涵深奥的“神徽”。

B.反山墓地12号墓中出土的玉琮上面的“神徽”最完整最复杂,从而为它赢得了“琮王”的美誉。

C.兽面纹之所以被称为“神徽”,是因为其内涵深奥、神秘,一般刻画在出土于大墓中的重要器物上。

D.良渚文化的所有玉琮都刻着被后人称为“神徽”的兽面纹,因为“神徽”往往代表着权力,象征着地位。

5.对下面文段的解析,错误的一项是

面对来自海洋的危险,封建帝王的选择是海禁。

这让我想起一个二战时的故事。

诺曼底登陆前夕,盟军秘密集中了大量的舰船在英国海岸。

航船实在太多了,为了不走漏风声,艾森豪威尔为首的盟军司令部,决定让英国沿海居民后撤一段距离。

但这个决定引得丘吉尔首相愤怒咆哮:

英国人的习惯从来就是逼近,而不是离开海岸!

不行,任何理由都不能让我们作出这样的决定!

结果盟军不得不采取别的措施来保证计划的施行。

而在我们漫长的历史上,海洋只是海边渔民收获一点鱼虾的水上牧场。

至多,也只是在故乡无以为生的人们流浪异国求生的危险丛生的通道。

使国人海洋意识苏醒,切肤感受到海洋主权之痛的是一部血腥的近代史,一个帝国幻梦的破灭。

中华民族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因此,南海总队这次巡航守礁的行为本身,就蕴涵了更为丰富的意义,一个后发的国家,开始意识到海洋的重要,并且行动起来,开始维护自己天然的权利的时候,却因为曾经的被殖民,因为后发,因为文化基因中海洋意识的缺乏,使一个国家维护主权的行为,也那么艰难曲折,波诡云谲,那么需要智慧与坚定。

好在,我们已经在海上了。

海图上的航线虽然有些曲折,但终归是指向遥远海疆。

我站在302船的驾驶舱里,看到中国海上,台风过后,终于迎来壮美的日出!

那时,我感到不是一艘船在劈波斩浪,而是整个中国,正在走向海洋!

中国要走向世界,没有办法不走向海洋!

(选自阿来《走向海洋》)

A.文中讲述二战故事体现英国人对于海洋的重视,反衬我们对海洋认识上的落后和保守,引起下文对于海洋重要性和南海巡航必要性的议论,深化文章主旨。

B.在漫长中国历史上,人们从来没有海洋主权意识,仅仅把海洋当作收获鱼虾的牧场,当作流浪谋生的通道,因此在近代史上,我们遭受列强入侵,付出了巨大代价。

C.“海图上的航线虽然有些曲折,但终归是指向遥远海疆”一语双关,作者不仅强调了海图对于海上维权的重要作用,也明确了我们维护海洋主权的决心。

D.文末最后一句告诉我们:

控制了海洋就能获得走向全球的通道,也能够在战争来临时掌握更大的主动权;国家要发展,民族要强大,必须要重视海洋走向海洋。

二、(9分,每小题3分)

根据课本内容,完成6——8小题。

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A.《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恩格斯用词准确,使用了避讳等手法,运用高超的语言艺术,悲伤却不消沉,沉痛却不压抑,激励人鼓舞人,缅怀革命导师马克思。

B.《不自由,毋宁死》是一篇演讲词,作者帕特里克·亨利针对温和派和保守分子的妥协和解主张,极力反对,主张不惜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取独立。

C.《简笔与繁笔》中,作者采用了例证、引证论证法,比喻、对比等艺术手法,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D.《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是选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文中的围观看客和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都是麻木不仁、愚昧无知、没有同情心的,他们的形象是完全相同的。

7.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蝶恋花》中“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委婉含蓄地写出了抒情主人公一夜未眠的相思之愁苦。

B.《氓》是选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中以一位弃妇的口吻叙述了她与丈夫从相恋、嫁娶到被弃的过程,抒发了悲愤伤感的情怀。

C.《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与李清照《一剪梅》中“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描写忧愁异曲同工,都是把无形抽象的忧愁写得有形可感。

D.《雨霖铃》中,柳永采用了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采用铺排的技巧将别离前、别离中、别离后的痛苦、思念之情渲染到了极点。

8.下列句式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1)求!

无乃尔是过与

(2)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3)若属皆且为所虏(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5)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7)大王来何操(8)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9)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10)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A.

(1)(5)/(6)(7)/

(2)/(3)(4)(10)/(8)(9)

B.

(1)(6)(7)/

(2)(9)/(3)(4)(8)(10)/(5)

C.

(1)(7)/(6)/

(2)(5)/(3)(4)(10)/(8)(9)

D.

(1)(10)/(6)(9)/(3)(4)(8)/(5)/

(2)(7)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八骏刘基

穆天子得八骏以造王母,归而伐徐偃王,灭之。

乃立天闲、内外之厩。

八骏既居天闲,食粟日石;其次乘居内厩,食粟日八斗;又次居外厩,食粟日六斗;其不企是选者为散马,散马日食粟五斗;又下者为民马,弗齿于官牧。

以造父为司马,故天下之马无遗良。

而上下其食者,莫不甘心焉。

穆王崩,造父卒,八骏死,马之良驽莫能差,然后以产区焉。

故冀之北土纯色者为上乘,居天闲,以驾王之乘舆;其厖①者为中乘,居内厩,以备乘舆之阙,戎事用之;冀及济河以北,居外厩,诸侯及王之公卿大夫及使于四方者用之;江淮以南为散马,以递传服百役,大事弗任也。

其士食亦视马高下,如造父之旧。

及夷王之季年盗起内厩之马当服戎事则皆饱而骄闻钲鼓而辟易望旆而走。

乃参以外厩。

二厩之士不相能。

内厩曰:

“我乘舆之骖服也。

”外厩曰:

“尔食多而用寡,其奚以先我?

”争而闻于王,王及大臣皆右内厩。

既而与盗遇,外厩先,盗北。

内厩又先上以为功。

于是外厩之士马俱懈。

盗乘而攻之,内厩先奔,外厩视而弗救,亦奔。

马之高足骧首者尽没。

王大惧,乃命出天闲之马。

天闲之马,实素习吉行,乃言于王而召散马。

散马之士曰:

“戎事尚力,食充则力强。

食之倍者且不克荷,吾侪力少而恒劳,惧弗肩也。

”王内省而惭,慰而遣之,且命与天闲同其食,而廪粟不继,虚名而已。

于是四马之足交于野,望粟而取。

农不得植,其老羸皆殍,而其壮皆逸入于盗,马如之。

王无马不能师,天下萧然。

(选自《刘基散文选集》)

【注】厖máng:

杂色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不企是选者为散马企:

达到

B.以备乘舆之阙阙:

同“缺”

C.乃参以外厩参:

代替

D.王无马不能师师:

装备军队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立天闲、内外之厩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又下者为民马,弗齿于官牧其制稍异于前

C.如造父之旧王之好乐甚

D.戎事尚力,食充则力强木受绳则直

11.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夷王之季年/盗起内厩之马/当服戎事/则皆饱而骄/闻钲鼓而辟易/望旆而走

B.及夷王之季/年盗起内厩之马/当服戎事/则皆饱而骄/闻钲鼓而辟易/望旆而走

C.及夷王之季年/盗起内厩之马/当服戎事则皆饱/而骄闻钲鼓/而辟易望旆/而走

D.及夷王之季年/盗起/内厩之马当服戎事/则皆饱而骄/闻钲鼓而辟易/望旆而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造父担任司马,以八骏为良马的最高典范,为穆天子制定了选择天下良马的标准,将天下马匹分为五等并区别对待,确实做到了“马尽其才”。

B.穆王和造父死后,选择良马的标准却从实质上改变了,区别对待种种的做法也完全改变,这为以后埋下了产生恶果的种子。

C.战事突起,内外马厩的养马之人互相推诿,而王与各位大臣又一味袒护内厩,在此关键时刻,借助散马才挽回了败局,这令夷王十分惭愧。

D.作者以养马之事,喻指养士之事,养马当以马之“良驽”为别,对待人才也应把才能高低作为衡量选拔的重要标准。

第II卷(114分)

四、(24分)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马之良驽莫能差,然后以产区焉。

(3分)

(2)尔食多而用寡,其奚以先我?

(3分)

(3)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4分)

14.阅读下面的一首元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踏莎行·江上送客张翥

芳草平沙,斜阳远树,无情桃叶江头渡①。

醉来扶上木兰舟,将愁不去将人去。

薄劣东风②,夭斜落絮③,明朝重觅吹笙路。

碧云红雨小楼空,春光已到销魂处。

注释:

①桃叶江头渡:

在秦淮河口。

传为王献之送爱妾桃叶过江之处。

②薄劣:

形容东风癫狂的样子。

③夭斜:

形容飞絮飘荡的样子。

(1)赏析“无情桃叶江头渡”一句的妙处。

(4分)

(2)有人说本词仅一“愁”字,读来却是处处皆“愁”,谈谈你的理解。

(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蜀道山峰之高和绝壁之险的句子是“,”。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出琵琶声犹如倾诉内心的怨恨,境界寂静无声的两句是“,”。

(3)李商隐的朦胧诗《锦瑟》,追忆过去美好年华而感叹当年茫然若失的两句是“,”。

五、语言运用。

(12分)

16.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根据文意为大树最后的问答拟写一句话,使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35字。

(4分)

小树问大树:

“你吃什么才长得这么大呢?

大树说:

“我每天吃青山一座,白云两片,蜂鸣与蛙唱四两,早晚各吃晨曦与落日一遍,有时也吃些鸟粪、腐叶,喝点朝露和山泉。

小树:

“吃这些你的体形就这么完美和谐?

大树:

“这还要感谢风雨雷电。

风为我做身材的修饰,雷为我劈去放肆。

雨为我洗去尘土,电为我斩去高傲。

小树又问:

“为何有的树长得枯黄又干瘦?

大树说:

“。

17.按照要求,把下列词语或短语组成句子,不能增删词语。

(4分)

同济大学礼堂主题在中国文化的精神余秋雨的举行是讲座

(1)强调主题

(2)强调地点

18.下面关于“策划的实行”的思维导图,请把这个导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4分)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

(18分)

女黑头

赵明宇

元城东大街的罗婆婆,大个子大脚板,长得黑黑的,天不怕、地不怕,和男人一样的性格,说起话来赛铜锣,吼一嗓子像撕帛。

罗婆婆是唱戏的,扮包公,一个亮相,台下欢声雷动,是元城十里八乡有名气的女黑头。

后来草台子戏班不景气,解散了。

罗婆婆一闲下来就觉着嗓子发痒,总爱唱几嗓子。

一伙人聚在关帝庙前的大槐树下,就有人说来一段,来一段。

罗婆婆笑笑说,来一段就来一段。

可是一唱起来就刹不住闸了,唱完《打銮驾》唱《铡赵王》,还要唱《打龙袍》,一段又一段,人们听得忘记了吃饭,啧啧地说,得劲,得劲。

东大街的丁大头依仗着和副县长是连襟,小舅子又在公安局工作,硬是霸占了居委会临街的一个院落,开办了一家腐竹厂,两年不交租金,居委会拿他没办法。

丁大头还雇佣了十几个川妹子,到了年底也不给人家发工钱,却躲起来了。

十几个川妹子回不了家,坐在腐竹厂门口哭鼻子。

罗婆婆把这十几个川妹子领到家里管吃管喝,还带着她们去县政府讨工钱。

丁大头听说了,气势汹汹地来找罗婆婆,说你少管老子的闲事。

罗婆婆双手叉着腰说,这闲事我是管定了,我一个老婆子可不怕你,豁出去了,大不了和你拼了,你再有权有势,摊上人命官司也洗不清,你信不信?

丁大头吸吸鼻子,灰溜溜的走了。

罗婆婆望着他的背影说,包公三口铡,先取狗头铡铡了你这龟孙。

罗婆婆的儿子挺有出息,大学毕业分在市里工作,是管建筑的一个科长。

儿子要接她到市里去享清福,罗婆婆说在家和大伙儿一起图个乐呵,哪里都不想去。

忽然有一天,儿子半夜里神色慌张地跑回家来,留下一沓子钱说,娘啊,你留着慢慢花吧,我要出趟远门,过一段时间才能回来。

罗婆婆心里咯噔一下说,是不是出事了?

儿子点点头。

你想怎么处理?

罗婆婆问儿子。

儿子说逃,已经安排好了。

罗婆婆朝着儿子脸上打一巴掌,说我还指望着你养老送终呢,儿子你咋就这么傻呢。

罗婆婆颤抖着,披上衣服,趿拉着鞋,拉上儿子就向外走。

一边走一边说,孩子,你是国家的罪人啊,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啊,咱坦白自首,争取个宽大处理吧。

儿子被判了八年。

罗婆婆变得寡言少语了。

罗婆婆家的东邻原来是供销社仓库,如今改成了元城大酒店,一到晚上流光溢彩,霓虹闪烁,门前停一溜高级轿车,酒香袅袅,轻歌曼舞,划拳声、歌舞声经常闹腾到很晚。

闹腾得罗婆婆夜里睡不着,就上到自家的屋顶上,望着元城大酒店的灯火,放开嗓门先唱一段戏,然后高喝一声张龙赵虎王朝马汉,开铡——————

声若洪钟,在夜里传出很远很远,惊得食客们鸦雀无声。

酒店老板忙不迭地赔笑说,又是那个唱戏的疯婆子,女黑头,别理她,大家尽管喝。

新来一个县长,在元城大酒店喝得醉醺醺的,听到有人夜里不睡觉,在房顶上唱戏,觉着好奇,就出来看稀罕,正好赶上罗婆婆高喊开铡,吓得县长头皮子发紧,酒醒了大半,再也不来这里喝酒了。

19.简析第一段在小说中的作用。

(4分)

20.赏析文中画直线的句子(4分)

罗婆婆颤抖着,披上衣服,趿拉着鞋,拉上儿子就向外走。

一边走一边说,孩子,你是国家的罪人啊,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啊,咱坦白自首,争取个宽大处理吧。

21.请简要概括罗婆婆的形象特点。

(4分)

22.小说的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结合全文谈谈这样结尾的妙处。

(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雨果说:

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所以,这个世界的黑暗和光明全取决于人心的指向。

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你的经历以及感悟,按照要求作文。

要求:

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记叙文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1.D(A“榨”改为“诈”,chēng改为chēn。

B“篡”改为“纂”。

C“苍”改为“沧”)

2.A(A首鼠两端:

意思是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

B充耳不闻:

充:

塞住。

塞住耳朵不听。

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与语境不和。

C首当其冲:

指首先受到攻击或首先遭受祸害。

此处与语境不和,应该用“首屈一指”。

D高山仰止:

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使用对象错误,应用“骨鲠在喉”)

3.C(A句式杂糅,“围绕”和“以……为中心”杂糅。

B语序错误,应该是“共同参与基建投资、建设和运营”。

D搭配错误,“减少……率”应改为“降低……率”)

4.C(A中“所以还不是内涵深奥的‘神徽’”错;B中前后句的因果关系并不存在;D中“良渚文化的所有玉琮都刻着被后人称为“神徽”的兽面纹”错)

5.C(作者并没有强调海图的作用)

6.D(雨果是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和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不尽相同,毕竟看客的成长环境不同,雨果笔下的看客还有人道的一面)

7.C(“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将看得见的忧愁写成内心深处看不见的忧愁,与李煜的写法不同)

8.B(①⑥⑦都是宾语前置局,②⑨是定语后置句,③④⑧⑩是被动句,⑤是状语后置句)

9.C(“参”应为“掺和,加入”)

10.D(D中两个“则”皆为“就”,表顺承;A,连词,于是,就/表转折,却;B,介词,被/介词,和;C,结构助词,的/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

11.D

12.D(A中与原文中的时序不符;B中“区别对待不同马匹的方式也完全改变”错,C中“借助散马才挽回败局”错)

13.

(1)马的好坏(良马与驽马)不能区分,这样以后就按产地来区别。

(“差”“然后”“以”各1分)

(2)你们吃的多而且作用小,凭什么高我们一等?

(“而”1分,“用”1分,“其奚以先我”1分)

(3)秦王担心蔺相如摔碎和氏璧,于是婉言道歉,坚决请求不要摔碎和氏璧,命令有关负责人员查看地图,指明从某地到某地的十五座城邑都给赵国。

(“乃”“辞谢”“固请”“案图”各1分)

14.

(1)①诗人选在富有典故的“桃叶渡”送别,用古人的故事表现难舍的深情。

(2分)

②诗人指斥桃叶渡之“无情”旁观,反衬自己情深难舍,流露着怨离恨别的情思。

(2分)

(2)本词读来处处皆“愁”,①景之萧瑟“愁”,②渡口无情“愁”,③人去难舍“愁”

④东风落絮添乱“愁”,⑤人去楼空“愁,⑥春光逝去“愁”,一切“愁”皆源于离愁,作者对离人的缱绻深情已横溢于字里行间。

任意答出四点即可。

15.

(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6.答案示例:

因为他们拒绝大自然的礼物,并且像羊儿害怕恶狼一样躲避风雨雷电。

17.

(1)余秋雨在同济大学礼堂举行的讲座主题是中国文化的精神。

(2)余秋雨“中国文化的精神”主题讲座是在同济大学礼堂举行的。

18.答案示例:

策划的实行离不开向工作人员说明策划主旨的组织力,让对方知晓策划的优点的传达力以及策划实行后对策划效果进行认识、评价、概括和准备下次策划的概括力。

19.①小说第一段介绍了罗婆婆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豪爽,爱唱戏,特别喜欢唱有关包公的戏曲。

②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主持公道、支持儿子自首、在酒店旁边高唱等,戏里演包公,戏外是包公,懂法讲法,嫉恶如仇。

③照应标题。

20.①运用了细节描写,“颤抖”让我们看到了罗婆婆对自己儿子的犯法的震惊和痛恨,同时也是她疼爱儿子的一个细节流露。

②运用了动作描写,“披”“趿拉”“拉”几个动作,写出罗婆婆急切地拉着儿子去投案自首,写出了罗婆婆清醒、镇定和理智。

③运用了语言描写,“孩子,你是国家的罪人啊,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啊,咱坦白自首,争取个宽大处理吧”,这是罗婆婆教育自己的儿子,平实中透着一个母亲的睿智和关爱。

(答对两点就给4分)

21.①女汉子,豪爽,酷爱唱戏

②富有正义,主持公道

③头脑清醒,有法律意识,疼爱儿子。

既恨自己的儿子犯法,又疼爱他,支持他投案自首

④痛恨贪污弄权等不良风气(一点1分)

22.小说的结尾具有艺术张力,意味无穷,妙趣横生。

①烘托人物形象,让我们看到了罗婆婆性格的变化发展,一个立体的人物形象呈现出来,不仅爱唱戏,扮演包公,其实就是生活中的包公,而且看不惯社会上的不良风气。

②使故事情节完整,结构紧凑,经过了前文的层层铺垫、蓄势,戛然而止,既把小说推向了高潮,又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③升华了小说的主题,罗婆婆对普通村霸、对自己亲人和有权势的官员违法犯罪,她都希望他们受到惩治,以澄清社会风气。

小说这样结尾,讽刺了官员吃喝之风,反映出人民对官员贪腐丑行的痛恨。

④小说具有时代意义,直指向现在社会中以权谋私、公款吃喝之风气,而且不知道收敛,变更方式继续贪腐,引人深思。

(答对3点给6分)

七、作文评分标准参照高考标准。

附文言文译文:

【译文】

穆天子得到八匹骏马用来造访王母,回来后征伐徐偃王,消灭了他。

就建造天闲马厩和宫内外马厩。

八骏住在天闲,每天吃一石粟米;那次等的马住内厩,每天吃八斗粟米;再次等的住外厩,每天吃六斗粟米;那些达不到这等级的马为散马,散马每天吃粟米五斗;再下等的马为民马,就不能被官家所记录。

起用造父担任管理马的官。

所以天下的马就没有被遗漏的良马,而(对于)按照马的优劣给予食物的办法没有不心甘情愿的。

穆王死了,造父死了,八骏也死了,(因此)马的好坏不能再区分,这样以后只就按马的产地来加以区别。

冀地以北纯色的为上等马,住在天闲,用来驾御君王乘坐的车;那些杂色的为中等马,住在内厩,用以作君王乘车补缺时的备用,和战事时用;冀地及济河以北的马,住在外厩的马,诸侯和王公贵卿大夫以及派往四方的官员们用它们;江淮以南的为散马,用来传递书信,服各种劳役,大事是不用的。

那些养马者的俸禄也因所养马的高下而有高低,和造父原来的做法一样。

等到夷王末年,盗贼起事。

内厩的马该当服兵役,它们都饱食终日而且骄纵,听到战鼓就惊退,看见旌旗就逃跑。

于是就将外厩中的马掺杂到它们中间。

两厩(内、外厩)的养马人却不能亲善。

内厩的说:

“我(的马)是君王车辕两旁的马。

”外厩的说:

“你们食俸多却作用小,凭什么高我们一等?

”争论起来并传到夷王那儿,夷王和大臣都偏袒内厩。

不久和盗贼遭遇,外厩先上阵,盗贼败北。

内厩又抢先上去认为是自己的功劳。

于是外厩的饲马之人和马都懈怠。

盗贼乘机进攻,内厩的马率先逃跑,外厩的看见了却不相救,也逃跑了,(于是,)身材高大的马全部死了。

夷王非常害怕,就命令派出天闲的马。

天闲的马平时都习惯于吉祥和平的场合,于是就(有人)跟夷王禀报要求召集散马。

养散马的人说:

“参战凭的是力气,吃饱了就力气大。

如今食物比我们多一倍的尚且不能承担任务,我等力气小而且常年劳累,恐怕不能负担啊。

”夷王反省以前的作法就觉得惭愧,慰劳他们后又派他们出征,并且命令他们和天闲享受同等食物标准,但仓库的粟米供应不上,徒有虚名而已。

从此以后,四种马的足迹在野外杂乱交错,看见粟米就吃。

农民不能耕种,那些老弱的都饿死;强壮的都逃跑了,加入到盗贼之中,那些马也像这样。

国王没有马可以装备军队,天下(从此)不再安宁和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