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汇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36486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1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汇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汇编.docx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汇编.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汇编.docx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汇编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汇编

第一单元

一海燕

一字音字形:

(一)字音:

高傲(ào)    呻吟(shēnyín)    翡翠(fěi) 

掠起(lüè)    困乏(fá)    蜿蜒(wānyán)

(二)形近的字:

崖(yá):

悬崖享(xiǎng):

享受

涯(yá):

天涯亨(hēng):

万事亨通

二词语解释:

[高傲]:

原指极为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

贬义词,课文中贬词褒用,指清高、自负、不卑躬屈膝。

 

 [呻吟]:

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翡翠]:

一种名贵的半透明的翠绿色的硬玉。

课文比喻海浪。

 

 [掠起]:

轻轻擦过或拂起。

 

 [震怒]:

异常愤怒,大怒。

震,情绪过分激动。

 [困乏]:

疲乏。

 

[蜿蜒]:

蛇类爬行的样子,弯弯曲曲地。

[胆怯]:

胆小,畏缩。

[苍茫]:

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敏感]:

感觉敏锐。

[争鸣]:

比喻学术上进行争辩。

三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1936),苏联作家,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生在木工家庭,当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等,曾流浪俄国各地,经历丰富。

1892年开始发表作品,早期作品多半是描写沙皇统治下的人民的痛苦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905年和列宁会面,思想上受了很大影响,1906年发表了长篇小说《母亲》,反映了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被列宁称为是“一本很及时的好书”。

高尔基的小说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剧本有《底层》等,除此以外,作者还写了许多政论、特写、回忆、文学论文等,对世界文学的影响很大。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01年,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沙皇反动政府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正是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的时候.高尔基当时在彼得堡,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残暴罪行。

他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篇文章。

作者以海燕为题,一是醒目,可以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二是可以躲过沙皇检查机关的耳目。

四课文内容分析:

(一)题目解说:

(二).结构分析:

本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把海燕放在暴风雨来临之前——逼近之时——即将来临三个场面中进行刻画,仿佛是三幅浓烈的油画,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在这三幅画面中,海燕的性格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鲜明,海燕形象所着暴风雨的渐次逼近而逐步完善。

第一部分(1至第6) 写暴风雨即将来临,海燕高傲地飞翔,以其革命的激情、迅疾的行动表现了对暴风雨的渴望。

 

第二部分(7至11) 重点描写暴风雨迫近时,海燕搏风击浪,积极战斗,以其欢乐的情怀,必胜的信念,迎接暴风雨的到来。

 

第三部分(第11段至15段)描绘暴风雨将临时的奇观,反复抒写海燕呼唤暴风雨的战斗豪情。

3.主题:

这首散文诗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的描写,深刻反映了20世纪俄国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将取得胜利的前景。

四马说

一字音字形:

(一)字音:

祗(zhĭ) 骈(pián) 一石(dàn) 食(sì)马者  其真无马邪(yé)

(二)通假字: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同“饲”,sì喂养。

 

不能尽其材 “材”同“才”,cái才能。

 

其真无马邪 “邪”同“耶”,yé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才美不外见 “见”同“现”,xiàn表现,显现。

 二字词积累:

(一)重要字词;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

虽有千里之能:

即使。

不以千里称也:

凭借。

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尚且,况且;等同,一样。

策之不以其道:

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

安求其能千里也:

怎么。

其真无马邪?

难道。

(二)词类活用

策之不以其道:

策,名词作动词。

马鞭,这里是“鞭打”的意思。

食之不能尽其材:

动词使动用法,使……尽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形容词做动词,受屈辱。

三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西)人。

早孤,由嫂抚养。

贞元进士。

贞元十九年(803年),在担任监察御史期间,因天旱人饥,上书言京包百姓穷困,请求缓征摇役租税,被贬为阳山(今广东省阳山县)令。

效还后曾任国子博士、邢部侍郎等职。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因上表谏迎佛骨,几乎招来杀身之祸,后被贬为潮州(今属广东省)刺史。

赦还后任吏部诗郎,曾权京兆尹。

卒溢”文”。

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

他和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反对六朝以来的骄偶文风,提倡散体,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有《昌黎先生集》。

 

2写作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800)间。

其时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摆用,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封建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好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有叫伯乐不常有”之叹。

四课文内容分析:

(一)题目解说: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大多是以华丽的言辞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

这篇说,带有寓言的色彩。

文章的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全文立意之所在。

这个意思是从古代关于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中生发出来的,却又表现了作者的独特见地。

文章以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以伯乐比喻圣明的君王,借千里马的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意。

(二)结构分析:

伯乐不常有 不以千里称也    (无限痛惜) 

食马者无知 安求其能千里也  (愤怒谴责) 

 天下无马   其真不知马也    (深刻嘲讽)

(三)整体感知:

1重点段落分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段解】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解读】一开篇就奇峰突起,发人之所未发,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点明全文主旨。

这句话还包含着一个反题,即“无伯乐,则无手里马”,说明千里马的命运对伯乐的依赖关系。

换句话说,就是除伯乐而外没有人能识别千里马;既然如此,千里马的命运就决定于是否有伯乐来发现它了。

而实际的情形是: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所以千里马的悲惨命运简直是具有必然性的了。

接着就用“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具体地描绘了它的可悲的遭遇。

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段解】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解读】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但文章先不点出,而从千里马的食量说起。

“一食或尽粟一石”,是夸张的说法,突出地表明千里马的食量大大超过普通马。

而这一点,决非那些“食马者”所能知,他们只是按照普通马的食量来喂养文。

所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的原因又是在“不知其能手里而食”这一点上。

“不知”,这正是问题的要害。

点出这个要害之后,先以“是马也”一顿,再以“虽有千里之能”作低回之势,然后步步紧逼,历数这种“不知”所造成的恶果,到段末再用反法句“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对“食马者”的无知的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

这是从反面证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道理。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段解】对执策者的“不知马”进行辛辣的嘲讽。

【解读】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画执策者的形象:

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紧承上文,全面地总结了这种人“不知马”的表现,又以他们在千里马跟前的狂妄宣称作对照,生动地揭示了这种人的愚蠢和荒唐。

后发感慨:

以“其真无马邪”承上文“天下无马”,表示作者对执策者反法,同时为下旬蓄势,由此再用“其真不知马也”结住全文,更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痛切之感。

2课文翻译: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

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

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

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以其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

“天下没有千里马!

”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3.主题:

本文借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以喻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甚至摧残、压抑人才,也表现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4写作特点:

(1)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

文章论述的是识别人才的问题,但通篇没有一句话直接提到人才。

作者认为对有才能的人必须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这样他们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干。

他的这些主张,是通过对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的境遇的描述表现出来的。

对封建社会中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人才埋没的现象,则分别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和“只辱干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权之间”作了形象的概括,寄寓了作者很深的感慨。

文字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2)本文篇幅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

全文围绕着“不知马”这个中心,反复进行论述。

文中连用十一个“不”字。

开始说“伯乐不常有”,归结到千里马之“不以千里称”;中间由食马者的“不知”说到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术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最后更以“不以”“不能”来痛斥执策者的无知,并由此导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了中心。

五紫藤萝瀑布

一字音字形:

(一)字音:

迸溅(bèng)忍俊不禁(jīn)仙露琼浆(qióng)盘虬卧龙(qiú)

(二)形近的字:

瀑(pù)瀑布萝(luó)藤萝绽(zhàn)绽开笼(lǒng)笼罩

曝(pù)曝晒箩(luó)箩筐淀(diàn)沉淀茏(lǒng)葱茏

二词语解释:

[迸溅]:

向外溅出或喷射。

[繁密]:

多而密。

[稀落]:

稀稀疏疏,出现得少。

[伶仃]:

孤独,没有依靠。

[酒酿];江米酒。

[挑逗]:

逗引,招惹。

[忍俊不禁]:

忍不住笑。

忍俊:

含笑。

[仙露琼浆]:

形容鲜美的酒。

[盘虬卧龙]:

回旋地绕像卧着的龙。

三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作者宗璞(1927~),原名冯宗璞,其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水仙辞》、《三松堂断忆》等,清雅脱俗,温馨自然,充满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

2写作背景: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

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四课文内容分析:

(一)题目解说:

(二).结构分析:

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看花、忆花、思花三部分层层深入,表达主旨。

而这三部分又各有层次:

看花按花瀑、花穗、花朵来写,越写越见花的活泼热闹、生机勃勃;忆花先写我浸在“花朵的光辉”中,感到“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次写花所受的苦难,最后以花历尽劫难又焕发生机作结,回应前文;思花则由以上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

全文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花形——犹如瀑布      赏花——如人生的美好热烈

花色——热烈沉静      想花——如人生的生死挫折 

花香——朦胧长久      悟花——如生命的永恒意义

3.主题:

课文浓墨酣畅地描绘了盛开的紫藤萝花的胜景,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赞花之情,由此赞美了新时代开创的新生活、新气象,阐发了花和人的不幸会时有发生,而生命的长河则永动不息的人生哲理,表现了作者惜时而行、焕发活力的积极情怀。

丰子恺(1898—1975年)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

原名丰润,又名丰仁。

浙江崇德(现属桐乡)人。

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绘画。

1921年东渡日本,学西洋画。

回国后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和上海立达学园任教。

1925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漫画。

1928年任开明书店编辑。

1931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

以漫画著名艺坛。

并写作了以中小学生和一般音乐爱好者为对象的音乐读物32种。

文笔浅显生动,起了普及西洋音乐知识的启蒙作用。

50年代还从事介绍苏联的音乐教育、音乐情况及翻译歌曲。

抗战爆发后,举家内迁,在任教的同时积极从事抗日文化活动。

抗战后返沪杭,居家从事创作和翻译。

新中国成立后定居上海,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

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

主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续笔》等。

漫画有《子恺画全集》。

译著有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俄国屠格涅夫的《初恋》和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等。

出版有《丰子恺文集》(7卷)。

第二单元

六纪念白求恩

一字音字形:

(一)字音:

派遣(qiǎn)狭隘(ài)满腔热忱(chén )拈轻怕重(niān)

以身殉职(xùn)鄙视(bǐ)冀(jì)

(二)形近的字:

殉(xùn)殉职粹(cuì)纯粹

徇(xùn)徇私枉法萃(cuì)荟萃

询(xùn)询问瘁(cuì)鞠躬尽瘁

二词语解释:

[派遣](政府、机关、团体等)派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

[狭隘]原意为窄小,不宽阔。

常用来比喻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开阔。

[满腔热忱]心里充满真诚和热情。

忱:

情意。

[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漠:

冷淡。

[纯粹]不含杂质,不掺杂其他成分。

本课指真正、名副其实。

[低级趣味]无聊而不高尚的情趣。

[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拈:

用两三个手指夹取东西。

[冷冷清清]冷寂而凄凉。

文章中是冷淡的意思。

[麻木不仁]原意是肢体麻木,感觉不灵。

这里指不关心别人,缺乏热情。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文中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迁:

变动。

[鄙薄]轻视。

[不远万里]不以万里为远。

三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作品有《论持久战》、《为人民服务》、《矛盾论》、《实践论》等等。

毛泽东的诗词也很有名,例如:

《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长征七律》等。

2写作背景:

本文是在白求恩逝世一周年之际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上的一次演讲。

 当时抗日战争已经两年多。

我晋察冀部队在粉碎日军冬季大“扫荡”中取得了胜利。

国民党顽固派在日本诱降和英美劝降之下发动了抗战期间的第一次反共高潮。

 

四课文内容分析:

(一)题目解说:

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诺尔曼·白求恩(188-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 外科医生。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 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1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

1939年10月白求 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牵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 发生转移性脓疡.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

他最后一句话是:

“努力吧!

向 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

” 

(二).结构分析:

全文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的要点是:

 

第一部分:

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

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

赞扬自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

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三)整体感知:

主题:

《纪念白求恩》概括叙述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不寻常经历,高度评价了他的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七敬业与乐业

一字音字形:

(一)字音:

教诲huì  禅师chán  拣择jiǎn  佝偻gōulǒu  

蜩翼tiáo  羡慕xiàn  妥当tuǒ  亵渎xiè

(二)形近的字:

骛(wù)心无旁骛赌(dǔ)赌博

鹜(wù)趋之若鹜睹(dǔ)耳闻目睹

堵(dǔ)堵塞

二词语解释: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

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主眼:

主要的着眼处。

[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

[言行相顾]言行一致。

[征引]引用。

[讨伐]出兵攻打(敌人或叛徒)。

[容赦]原谅赦免。

[旁骛]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

[层累]重重叠叠的层次。

[骈进]一同前进。

[妄想]不能实现的打算。

[杜绝]制止,消灭。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三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

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2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为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作的一篇演讲。

可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定背景来领会作者的良苦用心。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官本位文化,人们奉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信条,主张“学而优则仕”,鄙视普通职业,尤其是劳动,以显亲扬名、出人头地为人生价值取向。

因此作者此篇演讲有矫正世风、改良国民的积极作用。

四课文内容分析:

(一)题目解说: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

演讲的对象是一群职业学校的的学生,为的是向他们说明对职业应有“敬业”和“乐业”的态度,并说明如何培养“敬业乐业”的精神。

(二).结构分析:

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

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

条理清晰,纲举目张。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

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

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

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3.主题:

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李白

江城如画里,

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

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

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

临风怀谢公。

【诗文解释】

水边的宣城明净秀丽,如在画中。

秋天的傍晚,独自登上谢北楼。

凭高远眺,晴空山色,一览无余。

句溪和宛溪两条河流相互辉映,宛如明镜。

凤凰桥和济川桥有如彩虹横跨溪水。

远处升起一缕缕炊烟,橘柚便掩映在这寒烟里。

秋气苦寒,深碧的梧桐染上浓重的秋色。

有谁知道,在这深秋的北楼上,有人正临风惆怅,怀念北楼昔日的主人谢朓。

【诗文赏析】

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后,一直处于失意之中,过着四处飘摇的生活。

秋日重登谢楼,秋色伤怀,难免要发思古之幽情。

想到谢朓和自己相似的经历,虽然事隔古今,却感到他们的精神遥相接应。

反映了李白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只能寄情山水,怀念古人,向大自然倾诉他的心声。

诗人笔下的秋景苍茫壮阔,意境深远。

诗中丰富的想像与奔腾的气势令人叹为观止。

(二)词语解释

塞下:

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边声:

边塞所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千嶂:

重山峻岭。

2、译文参考:

译文:

缠着枯藤的老树上栖息着傍晚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桥畔住着几户人家,年代久远的驿道上,游子在瑟瑟秋风中,骑着瘦马缓慢前行。

傍晚的太阳向西坠落,悲痛到极点的游子,飘泊在天边极远极远的地方。

第三单元

十一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字音字形

(一)字音

玄奘(zàng)戈(gē)壁海市蜃(shèn)楼呈(chéng)现

(二)形近字

戳(chuō):

戳穿戳脊梁骨截(jié):

截断截然不同戮(lù):

杀戮戮力同心

词语解释

净是沙:

副词,表示单纯而没有别的;只。

不胜:

不能忍受。

胜,能够承担或承受。

开小差:

私自离开队伍。

单枪匹马:

比喻单独行动,没有别人帮助。

也说匹马单枪。

光怪陆离:

形容形象奇异、色彩繁杂。

渴不可耐:

受得住,禁得起。

可望而不可即:

靠近,接近。

作怪:

作祟(suì),迷信的人指鬼神跟人为难。

呈:

呈现,显出,露出。

怪异:

奇异。

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

课文内容分析

(一)题目解说

文章的题目点明说明内容,“奇怪”一词,引起人们的探求知识的愿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结构分析

第一节:

从“古代亲身到过沙漠”的大量人物中,突出“晋僧法显”和“唐僧玄奘”两个人物,写出他们对沙漠“可怕”和“恐惧”的观感。

第二节:

以设问开头,暗含着对法显、玄奘所说情况的否定态度。

第三节:

从古代法显、玄奘“深入大戈壁”时的困苦条件,解释他们觉得沙漠“可怕”的原因。

第四节:

从科学的角度解说沙漠中“光怪陆离”现象的原因。

第五节:

从科学的角度解说沙漠中的“鸣沙”现象。

3、主题

本文描述了沙漠里千百年以来被视为魔鬼作怪的可怕现象,从科学的角度做出了正确的解释,表明了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真理。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字音

臆(yì)断迥(jiǒng)然啁啾(zhōujiū)喈喈(jiējiē)

翌(yì)日毋宁(wúnìng)门枢(shū)铰链(jiǎoliàn)

嗣后(sì)阐(chǎn)释臆度(duó)宽宥(yòu)

笃(dǔ)信窒(zhì)息幢(zhuàng)

形近字

乏(fá):

贫乏疲乏泛(fàn):

空泛泛滥

词语解释

颖慧:

聪明(多指少年)

生性:

从小养成的性格、习惯

聊以自娱:

姑且用来自寻乐趣

臆断:

凭主观推测来断定

迥然不同:

形容差别很大

驱使:

指推动

见识:

指接触事物,扩大见闻

门枢:

门上的转轴

茫昧:

模糊不清

阅历:

指由经历得来的知识

嗣后:

以后

知悉:

知道

徒然:

白白地,不起作用。

阐释:

阐述并解释

故此:

因此,所以

声言:

公开地用语言或文字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