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福建省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37828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福建省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福建省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福建省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福建省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福建省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届福建省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届福建省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届福建省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届福建省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届福建省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届福建省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届福建省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届福建省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理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届福建省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理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届福建省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理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届福建省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理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届福建省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理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福建省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理试题.docx

《届福建省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福建省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理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福建省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理试题.docx

届福建省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理试题

养正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秋)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理科)

(范围:

必修三至必修二第二章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东)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第1小题至第30小题,每小题1分,第31小题至第40题,每小题2分)

1、如图是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

I区是Y染色体的特异区,X染色体无对应的等位基因。

II区是X、Y染色体的同源区,存在等位基因。

III区是X染色体的特异区,Y染色体无对应的等位基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位于I区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相关

B.位于II区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遗传,男女均可获得该性状

C.位于III区的显性基因所控制疾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D.位于III区的隐性基因所控制疾病,男性患病概率大于女性

2、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定律适用于一切生物B.遗传定律适用于所有生殖方式

C.遗传定律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D.遗传定律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

3、下列各图分别表示动物不同细胞的分裂相,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分离的是

4、下图表示某哺乳动物有性生殖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5、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F2出现四种性状类型,数量比为9∶3∶3∶1。

产生上述结果的必要条件不包括

A.雌雄配子各有四种,数量比均为1∶1∶1∶1B.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C.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为1∶1D.F2的个体数量足够多

6、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儿,再生一个正常儿子和白化病女儿的概率分别是

A.1/4,1/8B.1/2,1/8C.3/4,1/4D.3/8,1/8

7、基因A是控制心脏正常所必需的交感神经,基因B是控制心脏正常所必需的副交感神经,;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有心脏正常而基因型为AaBb双亲,从理论上说,他们所生后代中,控制心脏的神经不正常的可能

A.9/16B.7/16C.4/16D.1/16

8、白色盘状与黄色球状的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F2中杂合白色球状南广有4000株,F2中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有多少株

A.1333B.2000C.4000D.8000

9、水稻的有芒(A)对无芒(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现有纯合有芒感病植株与纯合无芒抗病植株杂交,得到F1代,将此F1与无芒的杂合抗病植株杂交,自带的表现型为有芒抗病、有芒感病、无芒抗病、无芒感病,其比例依次为

A.9:

3:

3:

1B.3:

1:

3:

1C.1:

1:

1:

1D.1:

3:

1:

3

10、指出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共有的是

A.纺锤体形成B.着丝点分裂C.联会D.DNA复制

11、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

A.同源染色体联会B.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C.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D.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12、以下是某雄性动物睾丸内正在分裂的4个细胞,其中属于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13、若某一个体有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以后(不考虑交叉互换),可能形成或实际生成的精子类型有

A.3种和1种B.6种和3种C.8种和2种D.9种和2种

14、如图是生态系统成分的关系图,下列对a、b、c所代表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b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生物

B.a中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

C.c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

D.a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一旦遇到破坏,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

15、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16、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观察到血球计数板(图1,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室的某一个方格中酵母菌如图2分布。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9个

B.实验中被龙胆紫溶液染成紫色的酵母菌为死细胞

C.该血球计数板上有2个计数室,玻片厚度为0.1mm

D.制片时,先用吸管滴加样液,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17、科学家对某岛屿的社鼠种群数量和一年中不同季节的性比(性别比例)进行统计,结果如图(曲线表示种群数量),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性比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大小

B.性比维持较高水平时不利于社鼠种群数量的增加

C.当社鼠种群数量处于高峰期时雌性明显多于雄性

D.该岛屿春季和春夏之交更有利于社鼠种群的繁殖

18、引起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

A.单侧光改变了植物的生长方向B.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单侧光促进了生长素的产生D.光抑制了生长素的合成

19、在燕麦的胚芽鞘上,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A.尖端、尖端、尖端B.尖端、尖端、尖端下部的伸长区

C.尖端、尖端下部的伸长区、尖端下部的伸长区D.尖端、尖端下部的伸长区、尖端

20、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B.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触

C.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D.神经递质能透过突触后膜

21、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的神经递质,它可被胆碱酯酶分解,而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

当人体发生有机磷中毒时,将会发生的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

22、如下图,若在图(a)所示神经的右侧给了一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偏转的顺序依次是

A.②→①→②→③→②B.②→③→②→①→②

C.③→②→①→②→③D.①→②→③→②→③

23、Ca2+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

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

将引起的效应是

A.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B.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减缓神经冲动的传递D.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24、用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右图为参与发射活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如果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立即刺激A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B.刺激B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C.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能称为反射活动

D.脊蛙左后肢发生发射活动的唯一条件是右图所示结构的完整性

25、神经冲动在单个神经元上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形式是

A.生物电和化学物质B.生物电和生物电

C.化学物质和化学物质D.化学物质和生物电

26、激素调节机体生命活动,正确的是

A.提供代谢物质作用于靶器官B.为靶器官提供信息和能量

C.承担信使的作用D.提供代谢物质和能量

27、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认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①生长激素②甲状腺素③胰岛素④性激素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②④

28、下列激素的生理作用是相互拮抗的

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B.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

C.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D.生长激素与甲状腺素

29、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共同点是都能

A.产生抗体B.产生记忆细胞

C.导致靶细胞裂解D.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30、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染时,体内吞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并消除。

这种免疫是

A.先天具有的B.后天获得的C.针对某种抗原的D.通过抗体作用的

31、破伤风外毒素是由破伤风杆菌产生的一种强毒性蛋白质,注射破伤风外毒素可导致小鼠死亡,该毒素经脱毒处理后可成为类毒素,下图是关于这种类毒素的一组免疫学实验。

下列叙述正确的

A.甲组小鼠存活是因为其产生细胞免疫

B.免疫血清能诱导甲组小鼠产生外毒素抗体

C.1~3周后,乙组小鼠体内有相应的记忆B细胞

D.乙组的二次免疫中抗原直接刺激浆细胞产生抗体

32、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调查某些动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B.群落中的两种生物之间可能存在多种种间关系

C.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一直在增加,优势物种也一直在改变

D.群落中无论是植物分层还是动物分层,都有利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33、一个池塘中含有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三者呼吸消耗的能量依次是e、f、g。

下列表述正确的

A.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b+e)×100%

B.能量大小关系为a>b+c

C.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其同化量的一部分

D.流入该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为a+b+c+d

34、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甲、乙和丙、丁、戊所对应方框各代表一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乙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B.戊不一定是微生物

C.图中存在竞争关系的只有乙2和丙2

D.丁的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被破坏

35、某高级中学迁入新建校园14年,校园中鸟纲鹎科动物白头鹎在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下表所示。

据表分析可知

年份

第2年

第4年

第6年

第8年

第10年

第12年

第14年

增长速率

0.66

1.52

2.83

3.69

2.91

1.20

0.03

A.这14年中白头鹎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

B.第12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研究时用样方法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并经计算得出上表中的数据

D.白头鹎在该中学的环境容纳量约为第8年时白头鹎种群数量的两倍

36、下图(a)为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那么一段时间后,图(b)、(c)、(d)在图示位置时,其生长情况依次是

A.向右弯曲、向右弯曲、向右弯曲B.向右弯曲、向左弯曲、向左弯曲

C.向左弯曲、直立生长、向右弯曲D.向右弯曲、直立生长、向左弯曲

37研究发现两种现象:

①动物体内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则这两种物质是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38、右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③分泌过多

B.缺碘时激素①和③浓度够高于正常水平

C.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

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

39、将电压表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表面,给该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的电位的变化。

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

40、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B.①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垂体释放的相关激素会减少

C.正常情况下,①~③的稳态维持只与神经和体液调节有关

D.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处渗透压下降,③处的渗透压明显上升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共50分。

41、(10分)分析图表,回答有关内环境稳态的问题。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他们之间的“语言”。

(1)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__系统;“甲”表示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浆细胞和_________细胞。

(2)乙是由__________分泌的;调控其分泌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它为神经和内分泌两大信息系统之间架起了联系的“桥梁”

(3)当人紧张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来自神经元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

(4)由上图可知,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研究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因素,研究者从大白鼠体内分离出新鲜的下丘脑和垂体,然后将这些结构单独或一起培养于含有或不含有甲状腺激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后测定培养基内TSH的浓度,结果如下:

(5)实验中A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据图分析实验结果:

D瓶与A、C两瓶比较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瓶与A、C瓶比较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8分)根据下图回答生殖细胞形成的相关问题。

如图为某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

①━⑧表示细胞。

请回答:

(1)①→②过程中细胞核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④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②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细胞④名称是_____________,该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含有_____________条脱氧核苷酸链。

(4)在该动物卵巢内,有些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

1,则这些细胞可能对应于图中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②-⑧)细胞。

(5)正常情况下,图中细胞⑧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若分裂中出现了如右图所示生殖细胞,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12分)已知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鸡的羽毛颜色,BB为黑羽,bb为白羽,Bb为蓝羽;另一对等位基因CL和C控制鸡的小腿长度,CLC为短腿,CC为正常腿,但CLCL胚胎致死。

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

一只黑羽短腿鸡与一只白羽短腿鸡交配,获得F1。

(1)从交配结果可判断CL和C的显隐关系,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CL是___________基因;在控制致死效应上,CL是___________基因;

(2)F1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让F1中两只蓝羽短腿鸡交配,F2中出现_______种不同表现型,其中蓝羽短腿鸡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

(3)在火鸡(ZW型性别决定)中,有人发现少数雌鸡的卵细胞不与精子结合,而与某一极体结合形成二倍体,并能发育成正常个体(注:

WW胚胎致死)。

这种情况下,后代总是雄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10分)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的两对基因控制,其中A/a控制灰色物质合成,B/b控制黑色物质合成。

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关系如下图:

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

灰鼠,乙:

白鼠,丙:

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

(1)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________色物质

(2)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____________对染色体上,小鼠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3)实验一的F2代中白鼠共有________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45、(10分)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遗传实验研究,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摩尔根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并让它与正常的红眼雌果蝇交配,结果F1全是红眼果蝇,这表明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摩尔根让F1中的红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结果F2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数量比为3∶1,这说明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定律。

(3)F2红眼果蝇中有雌雄个体,而白眼果蝇全是雄性,可推测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现有纯种的红眼雌、雄果蝇和白眼的雌、雄果蝇,请从中选择亲本,只做一次杂交实验,以确定果蝇的眼色基因与X、Y染色体的关系。

杂交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期:

若子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在X、Y染色体上都存在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

若子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控制果蝇眼色基因只在X染色体上。

班级:

_____座号:

______姓名:

_______成绩:

__________

养正中学2016-2018学年上学期(秋)期中考试-答题卡(文科)

科目:

生物学科满分:

100分时间:

60分钟命题者:

杜惠东

一、选择题(60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

请将答案填涂到机读卡上(机读卡,在相应信息栏上填入班级、姓名、座号,准考证号为:

5+班级+座位号。

例如1班1号,为50101)

二、非选择题(40分,共7小题。

41、(10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8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12分,每空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10分,每空2分)

(1)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

45、(10分,每空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第1小题至第30小题,每小题1分,第31小题至第40题,每小题2分)

01—30:

DDBBCDBBBDDCCADBCBBABAABACCABA

31—40:

CCBBDBCBD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共50分。

41、(10分,每空1分)

(1)免疫(1分)记忆(1分)

(2)垂体(1分)下丘脑(1分)

(3)神经递质(1分)(4)神经-体液-免疫调节(1分)

(5)空白对照(1分)培养基没有TSH(促甲状腺激素)(1分)

(6)垂体可产生TSH,甲状腺激素可反馈抑制垂体分泌TSH(1分)

垂体可产生TSH,下丘脑可促进垂体分泌TSH(1分)

42、(8分,每空1分)

(1)染色体复制(DNA复制、有关蛋白质合成)(1分)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1分)

(2)2:

1:

2(1分)(3)次级卵母细胞(1分)4(1分)

(4)⑤⑥(5)Ab减数II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43、(12分,每空2分)

(1)显性(2分)隐性(2分)

(2)2蓝羽短腿:

1蓝羽正常腿(2分)6(2分)1/8(2分)

(3)卵细胞只与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极体结合,产生的ZZ为雄性,WW胚胎致死(2分)

44、(10分,每空2分)

(1)黑(2分)

(2)2(2分)aabb(2分)(3)3(2分)8/9(2分)

45、(10分,每空2分)

(1)红眼(2分)

(2)(基因)分离(或孟德尔第一)(2分)

(3)选择(纯种的)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交配。

(2分)

雌、雄果蝇全为红眼(2分)

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