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广西柳州铁路一中届高考模拟八.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40862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4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广西柳州铁路一中届高考模拟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广西柳州铁路一中届高考模拟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广西柳州铁路一中届高考模拟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广西柳州铁路一中届高考模拟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广西柳州铁路一中届高考模拟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广西柳州铁路一中届高考模拟八.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广西柳州铁路一中届高考模拟八.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广西柳州铁路一中届高考模拟八.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广西柳州铁路一中届高考模拟八.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广西柳州铁路一中届高考模拟八.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广西柳州铁路一中届高考模拟八.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广西柳州铁路一中届高考模拟八.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广西柳州铁路一中届高考模拟八.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广西柳州铁路一中届高考模拟八.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广西柳州铁路一中届高考模拟八.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广西柳州铁路一中届高考模拟八.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广西柳州铁路一中届高考模拟八.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广西柳州铁路一中届高考模拟八.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广西柳州铁路一中届高考模拟八.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广西柳州铁路一中届高考模拟八.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广西柳州铁路一中届高考模拟八.docx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广西柳州铁路一中届高考模拟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广西柳州铁路一中届高考模拟八.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广西柳州铁路一中届高考模拟八.docx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广西柳州铁路一中届高考模拟八

2015年广西柳州铁路一中高考生物模拟试卷(八)

一、选择题:

(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2014•南通三模)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胆固醇和磷脂属于脂肪,都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B.

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属于蛋白质,都能促进细胞生长

 

C.

淀粉和糖原属于多糖,都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D.

DNA和RNA属于核酸,都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2.(6分)(2015•宝鸡一模)下列有关实验探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pH值是自变量

 

B.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并与DNA结合促进DNA水解

 

C.

将重铬酸钾溶解在体积分数为95%的浓硫酸溶液中,配制成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来鉴定呼吸作用中产生的CO2

 

D.

盐酸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作用相同

 

3.(6分)(2015•合肥二模)将生长旺盛的某农作物植株培养在密闭、透时的玻璃钟罩内,在温度适宜恒定的条件下,测得晴朗的一昼夜钟罩内CO2浓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a﹣b段随着光照强度逐渐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不断提高

 

B.

b﹣c段密闭钟罩中的CO2浓度低于大气中的CO2浓度

 

C.

c﹣d段密闭罩内氧气含量充足,呼吸作用速率不断提高

 

D.

d点后呼吸作用速率缓慢是因为温度较低而影响酶的活性

 

4.(6分)(2015•金华模拟)将若干细胞液的浓度相同萝卜条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进行实验,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在相同实验时间后,测得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各组萝卜条细胞内含水量的情况如图.其中N点代表实验前萝卜条细胞内含水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水分进出细胞需要消耗ATP

 

B.

在浓度为c的蔗糖溶液中渗透现象仍然发生

 

C.

在浓度为d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渗透吸水

 

D.

在浓度为g、h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失去活性

 

5.(6分)(2013•绵阳模拟)实验人员用脱落酸(ABA)和脱落酸抑制剂(ABAI)处理“百丽”桃,分析其果实成熟过程中硬度、乙烯释放量和呼吸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结果.

据图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

由图可推测ABA处理能够使果实细胞中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活性降低

 

B.

由图可知长距离运输水果可用ABA处理,短距离运输可用ABAI处理

 

C.

ABA能够促进呼吸速率的原因是ABA在促进细胞分裂时需要更多能量

 

D.

乙烯释放量和细胞呼吸速率呈正相关,且ABA可使两者峰值提前出现

 

6.(6分)(2015•柳州校级模拟)生活在科罗拉多大峡谷的Abert松鼠被一条河流分成了2个种群.南北岸的松鼠经过大约一万年的演变,在形态和体色方面发生明显的差异.下列说法不符合“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

 

A.

两个种群形态和体色的差异,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

 

B.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松鼠形态和体色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C.

两岸食物和栖息条件的不同,导致两个种群基因突变的方向不同

 

D.

河流的阻隔使南北岸松鼠的基因交流受阻,导致基因库差异加大

 

 

二、非选择题:

7.(8分)(2015•合肥二模)受损伤的马铃薯细胞内酚氧化酶(PPO)和底物(酚类物质)直接接触,引起马铃薯的褐变,为探究温度对PPO活性的影响,实验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1)PPO粗提液的提取低温下将新鲜马铃薯用蒸馏水洗净、去皮,取20g样品放入含50mL磷酸缓冲液(PH值为5.5)的研钵中,同时加入少量石英砂,研磨、离心、上清液即为PPO的粗提液,加缓冲液研磨的目的是      

(2)不同温度下PPO活性的测定

步骤顺序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试管5

试管6

试管7

试管8

PPO粗提液

2ml

2ml

2ml

2ml

酚类底物

2ml

2ml

2ml

2ml

反应

混合振荡

混合振荡

混合振荡

混合振荡

温度预处理

0℃

15℃

30℃

45℃

保温时间

5min

5min

5min

5min

记录结果

+

++++

++++

++

(注:

反应底物充足,实验结果中“+”越多褐色越深)

①实验步骤顺序有不妥之处,请改正      .

②实验结果表明:

15℃和30℃温度条件,PPO具有相同的活性,从酶的特性分析其原因是      .

③为进一步探究PPO最适温度,应在      范围内设置温度梯度.

 

8.(9分)(2015•柳州校级模拟)性连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体内B细胞成熟过程受阻,无法产生抗体,患儿出生六个月后,来自母体的抗体耗尽而发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化脑性细菌感染.请回答:

(1)与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属于同一类疾病的是      .

A.类风湿性关节炎B.过敏性鼻炎C.艾滋病D.系统性红斑狼疮

(2)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其中免疫细胞包括      和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在      (场所)中成熟;免疫活性物质包括      (至少写出两种)

(3)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正常情况由      (细胞名称)产生的,该细胞可以由      增值分化而来.

 

9.(12分)(2015•柳州校级模拟)野茉莉花瓣的颜色是红色,其花瓣所含色素由核基因控制的有关酶所决定,用两个无法产生红色色素的纯种(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及其纯种野生型茉莉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结果如下:

组别

亲本

F1表现

F2表现

突变品系1×野生型

有色素

有色素,

无色素

突变品系2×野生型

无色素

有色素,

无色素

突变品系1×突变品系2

无色素

有色素,

无色素

研究表明,决定产生色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但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显性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色素的产生.

(1)根据以上信息,花色的遗传可体现基因对性状的      控制,可判断上述杂交亲本中突变品系1的基因型为      ;

(2)为鉴别第Ⅱ组F2中无色素植株的基因型,取该植株自交,若后代全为无色素的植株,则其基因型为      ;

(3)从第I、Ⅲ组的F2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第Ⅲ组的F2无色素植株自交得到F2种子,1个F2植株上所结的全部种子种在一起,长成的植株称为1个F3株系.理论上,在所有F3株系中含两种花色类型植株的珠系比例占      .

 

10.(10分)(2015•西城区二模)飞机草是我国热带地区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测定某入侵地飞机草的不同器官在光照充足条件下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结果如图所示.

(1)在图中补充叶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柱状图.      

(2)由图可知,除了叶片以外,其它器官中      的光合速率最大.飞机草通过光合作用同化的能量,除一部分用于呼吸消耗外,其余部分      .

(3)飞机草分泌的一些挥发性物质能够抑制多种植物幼苗的生长发育,并使一些食草动物中毒.这有利于飞机草与本地植物      光和生存空间.长此以往,飞机草的大量繁殖会降低本地生态系统的      .

(4)关于飞机草成功的入侵,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入侵种群在迁入新环境后发生适应性变化,把原来用于防御原产地天敌的能量投入到生长和繁殖中.为验证该假设,研究者将飞机草入侵种群和对照种群种植在与入侵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相同的环境中,除草、治虫,测定株高、分枝数和生物量.

①实验中,对照种群应从      获取.

②若测定结果为飞机草入侵种群      ,则该结果支持上述假设.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1.(15分)(2015•鹰潭校级模拟)某研究小组进行药物试验时,以动物细胞为材料,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供培养的细胞有甲、乙两种,甲为骨髓瘤细胞,乙为经免疫过的正常浆细胞.请答题:

(1)将数量相等的甲和乙分别置于培养瓶中培养,培养液及其它培养条件均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有      (选择填写下列条件前的序号).

①对培养液和培养用具进行无菌处理,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定期更换培养液,这些做法都有利于提供一个无菌无毒的培养环境

②在使用合成培养基时,通常需加入血浆等天然成分

③所有动物细胞培养的适宜温度均为36.5±0.5℃,多数哺乳动物细胞生存的适宜pH为7.0左右

④动物细胞培养所需的气体只是O2,因为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

⑤培养液中需添加一定浓度和比例的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以诱导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

(3)药物试验需要大量细胞,甲乙看来都不适合用于试药,理由是:

      .

(4)令甲乙细胞融合,所获杂交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具有      的特点.

(5)已知癌细胞中X基因过量表达与骨髓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要试验一种抗肿瘤药物Y对甲生长的影响,可将甲分为A、B两组,A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      ,B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无菌生理盐水,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后,从A、B两组收集等量细胞,通过分别检测X基因在A、B两组细胞中的合成      水平的差异,以确定Y的药效.

 

 

2015年广西柳州铁路一中高考生物模拟试卷(八)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2014•南通三模)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胆固醇和磷脂属于脂肪,都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B.

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属于蛋白质,都能促进细胞生长

 

C.

淀粉和糖原属于多糖,都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D.

DNA和RNA属于核酸,都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考点:

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分析:

脂质包括脂肪、固醇和磷脂.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都是DNA.

解答:

解:

A、胆固醇和磷脂不属于脂肪,胆固醇和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成分,但脂肪不是,A错误;

B、生长激素的本质是蛋白质,甲状腺激素本质是氨基酸的衍生物,两者都能促进细胞生长,B错误;

C、淀粉和糖原属于多糖,都是细胞内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能物质,C正确;

D、DNA和RNA属于核酸,但细胞内的遗传物质DNA,D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化合物,综合考查糖类、核酸、脂质等相关知识.

 

2.(6分)(2015•宝鸡一模)下列有关实验探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pH值是自变量

 

B.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并与DNA结合促进DNA水解

 

C.

将重铬酸钾溶解在体积分数为95%的浓硫酸溶液中,配制成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来鉴定呼吸作用中产生的CO2

 

D.

盐酸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作用相同

考点: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分析:

1、在观察细胞内DNA和RNA分布时,8%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等的透性,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开.

2、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需用解离液将组织细胞分离开.

3、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做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

解答:

解: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pH是无关变量,A错误;

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盐酸水解口腔上皮细胞,有利于染色剂进入细胞,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开,并与DNA结合,B错误;

C、将重铬酸钾溶解在体积分数为95%的浓硫酸溶液中,配制成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来鉴定呼吸作用中产生的酒精,C错误;

D、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的作用都是使组织细胞分散开,D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物学中的相关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3.(6分)(2015•合肥二模)将生长旺盛的某农作物植株培养在密闭、透时的玻璃钟罩内,在温度适宜恒定的条件下,测得晴朗的一昼夜钟罩内CO2浓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a﹣b段随着光照强度逐渐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不断提高

 

B.

b﹣c段密闭钟罩中的CO2浓度低于大气中的CO2浓度

 

C.

c﹣d段密闭罩内氧气含量充足,呼吸作用速率不断提高

 

D.

d点后呼吸作用速率缓慢是因为温度较低而影响酶的活性

考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

分析题图:

a﹣b段密闭钟罩中的CO2浓度降低,植物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b﹣c段密闭钟罩中的CO2浓度不变,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d段密闭罩内CO2浓度增加,植物的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或者只进行呼吸作用.

解答:

解:

A、a﹣b段随着光照强度逐渐增加,密闭钟罩中的CO2浓度逐渐降低,只能看出植物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但是下降幅度逐渐平缓,故光合作用速率不断减慢,A错误;

B、密闭钟罩中的起始CO2浓度可以看做是大气中的CO2浓度,通过a﹣b段光合作用的进行,密闭钟罩中的CO2浓度逐渐降低,故﹣c段密闭钟罩中的CO2浓度低于大气中的CO2浓度,B正确;

C、呼吸作用速率不只受氧气含量的限制,还受体内呼吸酶量的限制,c﹣d段密闭罩内CO2浓度增加,植物的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但是上升幅度逐渐平缓,故呼吸作用逐渐减慢,C错误;

D、d点后是夜晚,气温不会突然变低,呼吸作用速率缓慢是因为呼吸酶的量有限,D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

 

4.(6分)(2015•金华模拟)将若干细胞液的浓度相同萝卜条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进行实验,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在相同实验时间后,测得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各组萝卜条细胞内含水量的情况如图.其中N点代表实验前萝卜条细胞内含水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水分进出细胞需要消耗ATP

 

B.

在浓度为c的蔗糖溶液中渗透现象仍然发生

 

C.

在浓度为d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渗透吸水

 

D.

在浓度为g、h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失去活性

考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分析:

分析题图:

蔗糖是小分子化合物,由于膜上没有相应的载体协助,所以蔗糖不能进入细胞;当蔗糖溶液浓度为d、e、f、g、h时时,萝卜条细胞吸水,由于细胞壁的保护,细胞只会略微膨胀;蔗糖溶液浓度为c时,与细胞液渗透压相等,萝卜条细胞内外水分子进出速率相等;蔗糖溶液浓度为b、a时,萝卜细胞失水,质量减少.

解答:

解:

A、水分进出细胞是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ATP,A错误;

B、蔗糖溶液浓度为c时,与细胞液渗透压相等,萝卜条细胞内外水分子进出速率相等,渗透现象仍然发生,B正确;

C、在浓度为d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含水量增高,细胞发生渗透吸水,C正确;

D、在浓度为g、h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内的含水量增大,细胞吸水,保持活性,D错误.

故选:

BC.

点评: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渗透失水和吸水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文和题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5.(6分)(2013•绵阳模拟)实验人员用脱落酸(ABA)和脱落酸抑制剂(ABAI)处理“百丽”桃,分析其果实成熟过程中硬度、乙烯释放量和呼吸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结果.

据图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

由图可推测ABA处理能够使果实细胞中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活性降低

 

B.

由图可知长距离运输水果可用ABA处理,短距离运输可用ABAI处理

 

C.

ABA能够促进呼吸速率的原因是ABA在促进细胞分裂时需要更多能量

 

D.

乙烯释放量和细胞呼吸速率呈正相关,且ABA可使两者峰值提前出现

考点:

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

分析: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植物激素的功能,明确知识点后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然后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

解:

A、由图甲可知,脱落酸能使果实在成熟过程中硬度降低,说明ABA处理能够使果实细胞中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活性升高,A错误;

B、由图可知长距离运输水果可用ABAI处理,以减缓果实硬度的下降,而短距离运输可用ABA处理,B错误;

C、ABA能够促进呼吸速率的原因是ABA在促进成熟,而不是细胞分裂时需要更多能量,C错误;

D、乙烯释放量和细胞呼吸速率呈正相关,对照组在储藏4天左右出现峰值,使用了ABA,则在第3天就出现峰值,说明ABA可使两者峰值提前出现,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脱落酸和脱落酸抑制剂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6.(6分)(2015•柳州校级模拟)生活在科罗拉多大峡谷的Abert松鼠被一条河流分成了2个种群.南北岸的松鼠经过大约一万年的演变,在形态和体色方面发生明显的差异.下列说法不符合“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

 

A.

两个种群形态和体色的差异,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

 

B.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松鼠形态和体色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C.

两岸食物和栖息条件的不同,导致两个种群基因突变的方向不同

 

D.

河流的阻隔使南北岸松鼠的基因交流受阻,导致基因库差异加大

考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进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

解:

A、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使生物向着一定的方向进化,进而使两个种群的松鼠的形态和体色出现差异,A正确;

B、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正确;

C、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两岸食物和栖息条件的不同对不定向的基因突变起到了定向选择的作用,C错误;

D、由于河流的存在,使南北两岸的松鼠由于地理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进而导致基因库的差异加大,D正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对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

7.(8分)(2015•合肥二模)受损伤的马铃薯细胞内酚氧化酶(PPO)和底物(酚类物质)直接接触,引起马铃薯的褐变,为探究温度对PPO活性的影响,实验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1)PPO粗提液的提取低温下将新鲜马铃薯用蒸馏水洗净、去皮,取20g样品放入含50mL磷酸缓冲液(PH值为5.5)的研钵中,同时加入少量石英砂,研磨、离心、上清液即为PPO的粗提液,加缓冲液研磨的目的是 防止酚氧化酶(PPO)失活 

(2)不同温度下PPO活性的测定

步骤顺序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试管5

试管6

试管7

试管8

PPO粗提液

2ml

2ml

2ml

2ml

酚类底物

2ml

2ml

2ml

2ml

反应

混合振荡

混合振荡

混合振荡

混合振荡

温度预处理

0℃

15℃

30℃

45℃

保温时间

5min

5min

5min

5min

记录结果

+

++++

++++

++

(注:

反应底物充足,实验结果中“+”越多褐色越深)

①实验步骤顺序有不妥之处,请改正 “反应”步骤改在“温度预处理”之后 .

②实验结果表明:

15℃和30℃温度条件,PPO具有相同的活性,从酶的特性分析其原因是 在酶的最适温度前后,可以有相同的催化效率 .

③为进一步探究PPO最适温度,应在 15℃﹣30℃ 范围内设置温度梯度.

考点: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分析:

本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PPO活性的影响,故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酶活性,观测指标为褐色深浅;该实验应该将酶和底物先放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一段时间,再将相同温度下的酶和底物混合,不然,因为酶具有高效性,若先将酶和底物混合,再放于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会得不到实验效果.

解答:

解:

(1)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使酶失活,研磨时加缓冲液研磨的目的是防止酚氧化酶(PPO)失活.

(2)①本实验应该将酶和底物先放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一段时间,将相同温度下的酶和底物混合,故“反应”步骤改在“温度预处理”之后.

②15℃和30℃温度条件,PPO具有相同的活性,是因为在酶的最适温度前后,可以有不同的温度条件相同的催化效率.

③15℃和30℃温度条件,PPO具有相同的活性,故该酶的最适温度位于15℃﹣30℃之间,故在15℃﹣30℃范围内设置温度梯度,可以进一步探究酶的最适温度.

故答案为:

(1)防止酚氧化酶(PPO)失活

(2)①“反应”步骤改在“温度预处理”之后

②在酶的最适温度前后,可以有相同的催化效率

③15℃﹣30℃

点评:

对于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理解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8.(9分)(2015•柳州校级模拟)性连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体内B细胞成熟过程受阻,无法产生抗体,患儿出生六个月后,来自母体的抗体耗尽而发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化脑性细菌感染.请回答:

(1)与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属于同一类疾病的是 C .

A.类风湿性关节炎B.过敏性鼻炎C.艾滋病D.系统性红斑狼疮

(2)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其中免疫细胞包括 吞噬细胞 和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在 骨髓 (场所)中成熟;免疫活性物质包括 抗体、细胞因子和补体 (至少写出两种)

(3)抗体的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