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缝纫鸟》教案汇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2426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缝纫鸟》教案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缝纫鸟》教案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缝纫鸟》教案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缝纫鸟》教案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缝纫鸟》教案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缝纫鸟》教案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缝纫鸟》教案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缝纫鸟》教案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缝纫鸟》教案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缝纫鸟》教案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缝纫鸟》教案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缝纫鸟》教案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缝纫鸟》教案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缝纫鸟》教案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缝纫鸟》教案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缝纫鸟》教案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缝纫鸟》教案汇编.docx

《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缝纫鸟》教案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缝纫鸟》教案汇编.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缝纫鸟》教案汇编.docx

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缝纫鸟》教案汇编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纫、殊、韧、纬、梭、艰、唐、辛、杰、碌”10个生字,认读5个字;个多音字的读音;会读和理解“缝纫、特殊、韧性、顾名思义”等词语;了解课文的内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2、结合课文学习和感受作者的细致观察和有序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归纳、概括。

  3、通过质疑解疑、合作学习、展开想像等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缝纫鸟高超的筑巢本领及永不放弃、坚韧不拔的精神,感受作者对缝纫鸟的赞赏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缝纫鸟高超的筑巢本领及永不放弃、坚韧不拔的精神,感受作者对缝纫鸟的赞赏之情。

  教学难点:

  能够结合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细致观察和有序描写。

  教学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要带你们认识两位新朋友,第一位(出示课件图片)就是这位和蔼可亲的名叫玛拉沁夫的蒙古族作家,他的小说在国内多次获奖,作品也被翻译成英、法、德等十几种文字流传海内外。

有一次,他去位于非洲南部的坦桑尼亚首都访问,住在远离市区的一个幽静的饭店里。

这个饭店正好坐落在印度洋海岸上,没多久,有一种鸟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板书:

“我”),因此他也为我们带来了第二位朋友(板书:

缝纫鸟)它是谁?

(生:

看板书读名字,多读一遍,掌握“缝纫”的读音)

  2、看到名字,你知道了什么?

(了解“缝纫”的意思)

  3、(出示课件图片及文字,理解“顾名思义”)缝纫鸟顾名思义就是有缝纫技能的鸟,你现在最想了解它什么?

  4、(板书:

怎样筑巢?

巢穴样子?

)那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写进一步地去了解这位朋(教学意图:

能够结合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细致观察和有序描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之一,因此,前面对作者的介绍和了解,以及抓住“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这句话,为下面体会写法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打开书,自由读课文,结合生字表、认读表读准字音,读通语句,再拿不准的问老师,读不好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检查词语读音、帮助理解部分词语。

出示课件:

(蓝色字再体会词义)

  2、指名读词,理解部分词语。

  3、(一句一句出示句子)谁来读读,注意红字的读音。

不是用泥糊成的。

一点也不比人类的双手差。

风雨交加,海潮猛涨。

没有散解或变形。

  4、缝纫鸟引起作者的极大兴趣,于是他多次去观察缝纫鸟(板书:

关注),请你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通过多次观察,分别目睹了哪些情景?

(出示课件:

填空练习)特殊韧性穿梭艰巨唐突辛勤杰作忙碌不可思议相依而居经纬交织前功尽弃晴空如洗

  5、默读课文,思考问题,说一说。

  (教学意图:

字词教学,抓住难读、容易读错,以及不容易理解的去学习、去考察,突出了重点,有些词语可结合教学目的在下面的学习环节中体会。

整体感知使学生知道,因为感兴趣,所以关注,所以去多次观察,看到了不同的情景,加深对作者善于观察的体会。

  三、细读课文,深入学习

  

(一)结合黑板的问题解疑,了解缝纫鸟编织巢穴的过程和巢穴的样子。

  1、(师指板书)先让我们帮助提出问题的同学找到答案,请你默读课文,先用()画下来,再读再体会。

  2、小组内交流自己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3、学习筑巢过程。

  

(1)出示课件:

它们从印度洋南岸的草丛中衔来一根根两三尺长的嫩草,用自己的尖嘴,先是把草打成几道圆圈,而后用人类织布的原理,有经有纬地开始把长长的嫩草左右穿梭。

  

(2)谁来读一读?

  (3)缝纫鸟的“针”是什么?

(嘴)

  (4)同桌之间按照“先—再—然后”的顺序说说缝纫鸟是怎样用嘴编织的?

(衔草—打圈—穿梭)

  (5)全班交流。

  (6)从缝纫鸟的编织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缝纫鸟的灵巧)

  (7)出示课件:

从哪看出来的?

你能替作者夸夸它吗?

把同桌当成缝纫鸟再夸夸它。

(同桌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

  4、了解巢穴的精致、结实。

  

(1)出示课件:

看上去它们那尖嘴的灵巧程度,一点也不比人类的双手差。

这种鸟的巢穴,是由它们自己用一根根韧性很强的嫩草,巧妙得不可思议地编织而成的。

文章通过作者的多次观察,目睹了缝纫鸟(的情景。

  

(2)读一读,想想缝纫鸟编织出来的巢穴是什么样子的呢?

(精致、结实)

  (3)(出示巢穴图片)看图片再体会体会到什么?

  (4)出示课件:

学到这儿,你觉得缝纫鸟是怎样的鸟?

(板书:

本领高超)(教学意图:

这个环节通过学生自己质疑解疑,自己找答案自学体会,在小组内交流等方式提高了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通过夸夸缝纫鸟,把同桌当成缝纫鸟夸一夸,把老师当成缝纫鸟夸一夸这种转换角色的方式,巧妙地指导了学生的朗读,也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到了作者对缝纫鸟的赞赏之情。

  

(二)结合语句体会作者的惋惜之情。

  有的同学说缝纫鸟聪明,但它的智力还远没有发达到能够把它的杰作牢固地编结在树枝上。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过后,那些精致的巢穴被无情地打落在地,你是什么心情?

(指作者的心情如何?

还从哪看出作者认为是极为可惜的?

结合“前功尽弃”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

  (三)结合语句体会缝纫鸟不会放弃。

  1、缝纫鸟的劳动是前功尽弃了,但是它真的会放弃吗?

  2、(出示课件)对比读我相信(想)缝纫鸟是不会就此罢休的。

它们一定(会)再去衔草,重新编织可爱的窝—依然那样精致,那样结实。

  3、哪些词更能体现缝纫鸟的不放弃?

有语气地读出好的那一句。

(教学意图:

文章的第六自然段,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把“编织巢穴”和“修补巢穴”巧妙地连接起来,并暗示着缝纫鸟那种不罢休的精神,以此句为线索展开,再体会缝纫鸟工作的艰巨以及不停歇,继续修补,缝纫鸟的精神就会凸现出来,使学生体会得更加深刻。

  (四)学习缝纫鸟劳动的“艰巨”,体会不罢休的精神。

  1、作者为什么如此坚信缝纫鸟不会罢休?

让我们随同作者再去看看缝纫鸟编巢的过程。

它特别像我们小时候用秫秸皮编织的蝈蝈笼子。

经纬交织,左右相连,十分结实,即使从大树上掉了下来,也一点都没有散解或变形。

那草窝简直就是一个精致的艺术品!

它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吗?

(带领学生再读第二自然段)

  2、指名读,找到的答案,(出示课件)但那劳作是相当艰巨的。

它们双脚的爪子,首先要紧紧抓住树枝以保护自己,惟一能劳动的就是他们那只尖嘴。

  3、抓住重点词体会劳作的艰巨,从“艰巨、惟一”中体会它的不罢休。

  4、还从哪看出是艰巨的?

(出示课件)(抓住“两三天”“不停歇”“才能”,再出示巢穴图片,抓住“经纬交织”体会编织的复杂和不易。

  5、任务这样艰巨,它们退缩了吗?

  6、(再出示第六自然段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五)学习第七自然段,进一步体会缝纫鸟的精神。

  1、风雨过后的清晨,阳光灿烂,晴空如洗,让我们再去看看缝纫鸟吧。

(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时阳光灿烂,晴空如洗。

我抬头望去,只见缝纫鸟有的又开始编织新的草窝,有的在修补被风雨损坏的巢穴,有的飞来,有的飞去,总而言之,他们是那样地忙碌、勤劳而又欢乐

  2、它们在干什么?

事实证明了什么?

  3、在忙碌中,它们是怎样的?

面对这么艰巨的劳动,它们却很快乐,你体会到了什么?

  4、喜欢的站起来有感情地配乐朗读。

(师读到“只见”,生接着读)

  5、(出示课件)结合对课文的理解,结合想象试着填空。

  6、不罢休,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呀?

(师板书:

坚韧不拔)

  7、让我们去赞美它吧。

(有感情配乐朗读:

师生对读、生齐读)(教学意图:

这一阶段的教学是前面教学的升华,在体会艰巨的程度下再体会快乐,更加深了学生对缝纫鸟坚韧不拔精神的了解,带着这种深刻的体会,学生就能够把自己体会到的顺利地填入空中,而朗读是学生对缝纫鸟倍加赞赏的抒发方式,音乐的配合增加了感染力。

  四、总结(结合板书)

  1、通过学习你了解缝纫鸟这位朋友了吗?

了解到哪些?

说说。

  2、体会作者的情感。

(师板书:

赞赏)

  3、此时此刻,你最想对这位朋友说些什么呢?

  一只鸟要花两三天时间不停歇的劳动,才能给自己编织成一个能让它自己和情侣相依而居的窝。

当缝纫鸟劳作艰巨时,它们不会罢休。

当巢穴被风雨打落时,它们也不会罢休。

当遇到任何困难时,它们都不会罢休。

  五、作业

  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含有一个多音字“差”)和新词,认读7个字含一个多字糊.

  2.学生能够结合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细致观察和有序描写.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4.积累词语.在艰巨”顾名思义”和前功尽弃”三个词语中选择两个造句.

  5.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缝纫鸟的赞赏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缝纫鸟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能够结合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细致观察和有序描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含1个多一字差)和新词,认读7个字(含1个多音字糊”)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的学习.

  今天我们学习29课<>,齐读课文.看到课文你会想到什么?

  注意缝纫的写法.

  二.检查预习.

  1.谁能看着生字表组词读生字.

  处理:

差”和糊”两个多音字

  2.师对韧和纫进行指导和点拨

  3.12个生字中有几个是左右结构的字?

写一写要注意左右之间的避让关系.

  4.注意梭”字的写法.

  5.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正确.

  6.两人一组互相读课文,注意互相帮助.

  7.指名课文.师注意点拨.

  三.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怎么想就怎说.(课文继续了我在坦桑尼亚观察缝纫鸟编织巢穴.修补巢穴.

  四.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默读课文,提出来.

  五.作业:

  1.生字组词.写在田格本上.

  2.完成课后作业4题.

  3.查阅有关缝纫鸟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结合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细致观察和有序描写。

  2、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缝纫鸟的赞赏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缝纫鸟的赞赏之情。

  教学难点:

能够结合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细致观察和有序描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作者从字里行间表达了对缝纫鸟的喜爱之情,我们也走进缝纫鸟,欣赏欣赏它美丽的身姿,体会体会它勤劳的品质。

  二、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几次写“我”观察缝纫鸟,“我”观察到的情况有什么不同。

把几次观察的情况画出来。

  三、汇报学习结果。

  

(一)“我”第一次观察,看到了什么?

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出示:

  它们从印度洋沿岸的草丛中衔来一根根两三尺长的嫩草,用自己的尖嘴,先是把草打成几道圆圈,而后用人类织布的原理,有经有纬地开始把长长的嫩草左右穿梭。

看上去它们那尖嘴的灵巧程度,一点也不比人类的双手差。

但那劳作是相当艰巨的。

它们双脚的爪子,首先要紧紧抓住树枝以保护自己,惟一能劳动的就是它们那只尖嘴。

一只鸟要花两三天时间不停歇的劳动,才能给自己编织成一个能让它自己和情侣相依而居的窝。

  1、你能不能把缝纫鸟编鸟笼的过程加上几个顺序词?

加上后自己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它们先从印度洋沿岸的草丛中衔来一根根两三尺长的嫩草,接着用自己的尖嘴,把草打成几道圆圈,而后用人类织布的原理,有经有纬地开始把长长的嫩草左右穿梭。

看上去它们那尖嘴的灵巧程度,一点也不比人类的双手差。

  2、你从哪知道了缝纫鸟很聪明很能干?

(抓住“有经有纬看上去它们那尖嘴的灵巧程度,一点也不比人类的双手差。

”这些词句谈)

  3、你从“但那劳作是相当艰巨的。

它们双脚的爪子,首先要紧紧抓住树枝以保护自己,惟一能劳动的就是它们那只尖嘴。

一只鸟要花两三天时间不停歇的劳动,才能给自己编织成一个能让它自己和情侣相依而居的窝。

“这两句话知道了什么?

  

(1)想象缝纫鸟编织鸟笼的样子,做一做它们的动作,说一说你的感受。

  

(2)读出自己的感受:

一只鸟要花两三天时间不停歇的劳动,才能给自己编织成一个能让它自己和情侣相依而居的窝。

  4、一想作者为什么能够写得这么细致?

读后条理又是这样清楚?

(作者观察细致,描写时有顺序)

  5、再次读这段话,体会缝纫鸟的能干,以及作者的写法。

  

(二)第二次亲手拾起缝纫鸟的草窝,作者看到了什么?

发出了什么样的感叹?

  出示:

那草窝简直就是一个精致的艺术品!

它特别像我们小时侯用秫秸编织的蝈蝈笼子。

经纬交织,左右相连十分结实,即使从大树上掉了下来,也一点都没有解散或变形。

  这句话中作者对缝纫鸟编织的草窝感到惊叹,可以用对比的方法。

  那草窝简直就是一个精致的艺术品!

  那草窝就是一个精致的艺术品。

  把这种草窝的精致读出来。

  (三)第三次作者看到了什么?

有什么样的感受?

  这时阳光灿烂,晴空如洗,我抬头望去,只见缝纫鸟有的又开始编织新的草窝,有的在修补被风雨损坏的巢穴,有的飞来,有的飞去,总而言之,它们是那样忙碌、勤劳而又欢乐……

  你感受到什么了?

(缝纫鸟坚忍不拔)从哪感受到的?

  把你对缝纫鸟的赞赏读出来。

  这么好的句子、这么坚忍不拔的鸟,值得我们把它记在心中,练习背诵。

  三、这篇文章就要学完了,你有什么收获呢?

(可以从写法上谈,也可以从内容上谈)

  板书设计:

      29.缝纫鸟

  编织巢穴

  忙碌.勤劳.而又欢乐   坚忍不拔

  修补巢穴

  篇三

  一、知识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和新词,认读8个字(含1个多音字“糊hū”);

  2.能够结合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细致观察和有序描写;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4.积累词语;在“艰巨”、“顾名思义”和“前功尽弃”三个词语中选择两个造句。

  二、情感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缝纫鸟的赞赏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缝纫鸟的赞赏之情。

  教学难点

  能够结合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细致观察和有序描写。

  教学准备

  查阅资料、作者玛拉沁夫的简介、教具、学具、生字卡片的准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和新词,认读8个字(含1个多音字“糊hū”);

  2.初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大意,练习将课文分为几部分。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部分,并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听说过缝纫鸟吗?

你对它们有什么了解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最早成名的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写的《缝纫鸟》一课。

  介绍作者资料。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培养自学能力

  1.易读错写错的字音字形:

  “纫”和“韧”:

同音形近字,右半部分都是“刃”,要注意“刃”字;最后一笔是小的撇,不是点,而且与第二笔大撇并行,不要交叉在一起

  梭:

右下方是折文,不要写成反文

  其它:

殊  梭   碌   歇   暴

  2.形近字:

  珠(  ) 伟( )  骏(  )暴(  )

  殊( ) 纬( )  梭(  )瀑(  )

  退(  ) 幸(  )  录( )宣(  )

  艰(  ) 辛(  )  碌(  )喧(  )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义:

  韧性--物体所具有的柔软结实而不易折断的特性。

  唐突--莽撞、冒失,或冒犯、得罪。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含义。

  不可思议--原来是佛教中指思想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现在指不可想像,难以理解。

  相依而居--居住在一起互相依靠。

  经纬交织--课文中指经线和纬线交叉编织。

  前功尽弃--以前的功劳完全丢失,也指过去的努力完全白费。

课文中指后面的意思。

  晴空如洗--晴朗的天空像用水洗过一样。

  4.检查自学效果,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感知文章大意

  1.想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说出大意。

  2.想一想课文几次写“我”观察缝纫鸟?

可以分为几部分?

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班内交流)

  四、质疑

  五、布置作业:

抄写生词新词,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9缝纫鸟

  殊   韧   梭   碌   歇   暴

  第一段(1—2)

  第二段(3—5)

  第三段(6—7)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够结合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细致观察和有序描写;

  2.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情感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缝纫鸟的赞赏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缝纫鸟的赞赏之情。

  教学难点

  能够结合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细致观察和有序描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作者从字里行间表达了对缝纫鸟的喜爱之情,我们也走进缝纫鸟,欣赏欣赏它美丽的身姿,体会体会它勤劳的品质。

  二、理解感悟

  

(一)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几次写“我”观察缝纫鸟,“我”观察到的情况有什么不同。

把几次观察的情况画出来。

汇报学习结果。

  

(二)汇报学习结果。

  1.“我”第一次观察,看到了什么?

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出示:

  它们从印度洋沿岸的草丛中衔来一根根两三尺长的嫩草,用自己的尖嘴,先是把草打成几道圆圈,而后用人类织布的原理,有经有纬地开始把长长的嫩草左右穿梭。

看上去它们那尖嘴的灵巧程度,一点也不比人类的双手差。

但那劳作是相当艰巨的。

它们双脚的爪子,首先要紧紧抓住树枝以保护自己,惟一能劳动的就是它们那只尖嘴。

一只鸟要花两三天时间不停歇的劳动,才能给自己编织成一个能让它自己和情侣相依而居的窝。

  

(1)你能不能把缝纫鸟编鸟笼的过程加上几个顺序词?

加上后自己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它们先从印度洋沿岸的草丛中衔来一根根两三尺长的嫩草,接着用自己的尖嘴,把草打成几道圆圈,而后用人类织布的原理,有经有纬地开始把长长的嫩草左右穿梭。

看上去它们那尖嘴的灵巧程度,一点也不比人类的双手差。

  

(2)你从哪知道了缝纫鸟很聪明很能干?

(抓住“有经有纬看上去它们那尖嘴的灵巧程度,一点也不比人类的双手差。

”这些词句谈)

  (3)你从“但那劳作是相当艰巨的。

它们双脚的爪子,首先要紧紧抓住树枝以保护自己,惟一能劳动的就是它们那只尖嘴。

一只鸟要花两三天时间不停歇的劳动,才能给自己编织成一个能让它自己和情侣相依而居的窝。

”这两句话知道了什么?

  想象缝纫鸟编织鸟笼的样子,做一做它们的动作,说一说你的感受。

  读出自己的感受:

一只鸟要花两三天时间不停歇的劳动,才能给自己编织成一个能让它自己和情侣相依而居的窝。

  (4)一想作者为什么能够写得这么细致?

读后条理又是这样清楚?

(作者观察细致,描写时有顺序)

  (5)再次读这段话,体会缝纫鸟的能干,以及作者的写法。

  2.第二次亲手拾起缝纫鸟的草窝,作者看到了什么?

发出了什么样的感叹?

  出示:

那草窝简直就是一个精致的艺术品!

它特别像我们小时侯用秫秸编织的蝈蝈笼子。

经纬交织,左右相连十分结实,即使从大树上掉了下来,也一点都没有散解或变形。

  这句话中作者对缝纫鸟编织的草窝感到惊叹,可以用对比的方法。

  那草窝简直就是一个精致的艺术品!

  那草窝就是一个精致的艺术品。

  把这种草窝的精致读出来。

  3.第三次作者看到了什么?

有什么样的感受?

  这时阳光灿烂,晴空如洗,我抬头望去,只见缝纫鸟有的又开始编织新的草窝,有的在修补被风雨损坏的巢穴,有的飞来,有的飞去,总而言之,它们是那样忙碌、勤劳而又欢乐……

  你感受到什么了?

(缝纫鸟坚忍不拔)从哪感受到的?

  把你对缝纫鸟的赞赏读出来。

  这么好的句子、这么坚忍不拔的鸟,值得我们把它记在心中,练习背诵。

  三、总结:

这篇文章就要学完了,你有什么收获呢?

(可以从写法上谈,也可以从内容上谈)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作业4题造句。

  2.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板书设计:

  29缝纫鸟

  编织巢穴(高超的建巢本领)

  忙碌、勤劳而又欢乐

  修补巢穴(不惧困难、坚忍不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