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45885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水田园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水田园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水田园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水田园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水田园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山水田园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山水田园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山水田园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山水田园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山水田园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山水田园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水田园诗.docx

《山水田园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水田园诗.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水田园诗.docx

山水田园诗

第一章诗歌题材篇

第一节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概述】

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能够艺术地再现自然之美,它将自然风物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对象。

在盛唐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山水田园诗人,诸如王维、孟浩然、祖咏、常建、裴迪、纂毋潜、储光羲等。

而中唐则以柳宗元、韦应物为代表。

“清淡”成为该诗派风格的主旋律。

明代诗评家胡应麟《诗薮》:

“张子寿(张九龄)首创清淡之派,盛唐继起,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本曲江之清澹,而益以风神者也。

”也就是说山水田园诗较之一般的山水诗是有区别的,它是通过田园隐逸的淡泊情怀与眼光,来观察、欣赏田园山水的。

在此过程中,诗人们摘取田园山水的柔美清淡的特征,而此种柔美清淡又于诗人的闲适恬静有效地勾连、熔铸起来。

唐朝山水田园诗的兴起与儒释道思想的兴起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道教讲求返璞归真、守静去欲。

而王维、常建等诗人汲取佛教思想,在山水田园诗中寄予了禅意。

儒家思想也一直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欣赏与热爱的情怀,孔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吐露的就是此种心绪。

儒道思想虽然相异,但是在对待自然山水得态度方面,两者寻求到了契合点,正如孟浩然所言:

“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

”另外,唐朝的行旅、隐逸之风也对山水田园诗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陈贻焮《唐诗论丛》有言:

“隐逸、漫游既是一时风尚,那么,反映到诗坛上,就必然会促使山水田园诗的大量产生。

”以上是唐朝山水田园诗产生的动因的略论。

【知识点】

1.写景角度:

视听结合、远近结合、动静结合、色彩对比、虚实结合等等。

其中,在山水景物描写中,一般来说,凡是有声音描写的,我们第一反应就是看它是否是运用了“视听结合”、“以动衬静”的艺术手法。

有了一组明显的色彩反差的形容词,我们考虑它是否有“色彩的对比”。

有了想象的、非现实的刻画,我们看看是否有“虚实结合”艺术手法的存在。

2.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借代等高考重点考察的九种修辞手法。

3.景物描写的作用:

点明时间与地点,渲染某种气氛,烘托某种心情,奠定了全诗某种感情基调。

4.语言特点:

自然质朴、清新洗练。

【品味寄托】

笔者依据实际教学经验,将山水田园诗的情感寄托总结为:

热爱山水、渴望归隐、淡泊名利(恬淡自然)、乐观豁达。

因为知识的记忆越简单,就越准确。

学生可以根据这十六个字充分理解,把握山水田园这一类题材的思想主题。

只要学生对山水田园诗情感内容的术语有了基础,再用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分析陌生诗歌,其效果显然要比“一头雾水”、“无从下手”的状态好很多的。

这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

另外,笔者将山水田园诗的画面特征总结为:

闲适恬淡、生机勃勃。

下面结合具体诗例对以上问题进行论述。

1.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例如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写出了瀑布的激流。

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其中“明月”、“清泉”、“修竹”、“碧莲”营造了幽静闲适的意境氛围,作者也沉醉其中,表现为心态的闲适。

再如王维的《山中即事》(2008年天津高考题):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

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2.渴望归隐之情:

其原因大概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诗人厌恶官场生活,与之格格不入。

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组诗,“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希望自己远离污浊官场,涤荡品德,进而不失其本心。

另一方面是诗人对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例如王维《新晴野望》(07全国卷II)“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

或者两者兼有,例如2008年上海春季高考范成大《步入衡山》:

“应有人家住隔涣,绿阴亭午但闻鸡。

松根当路龙筋瘦,竹笋漫山凤尾齐。

墨染深云犹似瘴,丝来小雨不成泥。

更无骑吹喧相逐,散诞闲身信马蹄。

”最后一联寓意着:

对官场喧嚣(城市生活的喧嚣)、排场的厌倦;对自然山水(闲适生活)的追求。

3.淡泊名利:

走出官场,以出世心态处事就可以实现淡泊名利的情怀。

例如程颢《游月陂》(2012·西安八校联考):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诗人通过对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这些意象的描写,营造了宁静幽雅(或静谧、幽静等)的意境。

全诗通过景物描写和“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的直接抒情,表现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随遇而安、不计得失的淡泊情怀。

再如2012年上海春季高考刘眘虚《阙题》: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诗句描写了一幅静美的春景:

对着山路的门无人打扰,读书堂坐落在柳荫深处。

这样的景色寄寓了作者闲适淡泊的情怀。

4.乐观豁达:

古人面对挫折,或者借酒浇胸中之块垒,或者悠游山水、寻幽探胜,在此过程中得到心绪的释然。

也就是虽遭贬谪(注解多有提示),但是不颓废、不消沉,固守着人生的精神高地,进而化短暂的愁苦为恒久的“乐观豁达”。

人的情感是多元化的,也有故作豁达,而内心实际落寞孤愤。

例如(2014年江西八校联考)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高考真题汇编】

(2014年全国大纲卷)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

请简要说明。

2.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2014年四川卷)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一枝”语出《庄子 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问题:

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13年江苏卷)

醉眠

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

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1.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

2.“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3.《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

(2013年湖南卷)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

际柴扉。

溶溶漾漾白鸥飞。

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夕阳长送钓船归。

鳜鱼肥。

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_”句。

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

3.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

(2012年广东卷)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①朱樱:

樱桃的一种。

②昼门关:

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问题:

“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

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

请简要分析。

(2012年重庆卷改编)

鹧鸪天

[金]王寂

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

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

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①亭皋:

水边的平地。

②忘机:

消除机心。

机心,巧诈之心。

③沙鸥相对不惊飞:

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问题:

有人说“久忘机”是这首词的关键,你是否同意?

结合词的内容说明理由。

(2012年福建卷)

望江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

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

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

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

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①玉花:

喻雪花。

问题:

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

(2011年湖南卷)

春暮西园

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问题: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2011年安徽卷)

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

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

②槎(chá):

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问题:

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10年浙江卷)

           定  林① 

[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

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

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

 ②仍:

又。

问题:

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10年福建卷)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

山坳。

②山翁:

此处指隐者。

1.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______。

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形象。

3.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2009年海南、宁夏卷)

鹧鸪天·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

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

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问题:

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请简要叙述。

【高考模拟题精选】

(河南省开封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过杨村

杨万里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政尔清和①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注]①清和:

农历四月。

1.请从“绘色”“立意”两个角度对诗歌的中间两联进行赏析。

2.诗歌的最后一联是什么意思?

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愿望?

(河北衡水中学2013届高三模拟)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1.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高考真题汇编】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1.幽静。

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

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

2.“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颜色丞相了出来。

“随”字形象的表现了山道峰湖路转,人在随山转折、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通幽的遐思。

《秋暮吟望》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

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诗人心境看似旷达、闲淡;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在烛光下饮酒的情景,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

《醉眠》1.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

2.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

3.“门掩世味”、“拈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全诗却以“山”、“余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

《钓船归》1.桃花流水鳜鱼肥

2.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3.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

《余杭四月》雨后生机勃勃。

体现在樱朱、豆青、草绿、水满、蚕动。

《鹧鸪天》同意。

“久忘机”说明作者的机巧之心已荡然无存,体现了作者淡泊恬静的超然情怀。

上片景物描写烘托出作者对恬美宁静的大自然的赞美与喜爱;下片通过写与沙鸥为伴,与柳溪父老为友,表达了自甘恬淡的情趣。

《望江南》“云水暮,归去远烟中”渲染环境的高远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闭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人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

《春暮西园》(答案角度提示)

从语言的角度:

可分析总体的语言风格;也可抓住“满”“过”“知”等字分析炼字的精当。

从形象的角度:

可联系诗中意象做具体分析;也可联系写景状物分析虚实相生、动静皆备的特色。

从表达技巧的角度:

可分析白描、渲染、衬托等艺术手法;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

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

可分析作者对“春暮”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

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琅琊溪》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

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定林》诗人罢官后,寄情自然,认为只要超越凡尘,便能随处寻到自己的快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

《访隐者》1.踏

2.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意思对即可)

3.A

《鹧鸪天·代人赋》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高考模拟题精选】

《过杨村》1.①从绘色的角度看,绿色的杨柳、葡萄架,红白相间的鲜花,金黄的麦田,碧蓝的天空,色彩鲜明,构成一幅美好的田园生活图景。

②从立意的角度看,田园美景如画,田园生活充满乐趣,流露出诗人对淳朴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2.最后一联的意思是,在农历的四月天,我还在赶往异地做官的路上,农村是这样的美,何不回家种田?

出去辛辛苦苦做官,究竟是为了谁呢?

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辞官归隐的愿望。

《夏日三首(其一)》1.“邀”字是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一样;“纳”字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

2.这首诗运用的是反衬的艺术手法表现环境的"清"的。

幼雀雏燕在檐前飞舞,反衬村居环境的清幽;蝴蝶飞舞,蜘蛛织网,反衬白天的清静;风吹帘动,溪声嘈嘈,反衬夜晚的清静。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清闲的心境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