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考语文分类汇编专题08 文言文阅读江苏专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47780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6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高考语文分类汇编专题08 文言文阅读江苏专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考高考语文分类汇编专题08 文言文阅读江苏专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考高考语文分类汇编专题08 文言文阅读江苏专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高考高考语文分类汇编专题08 文言文阅读江苏专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高考高考语文分类汇编专题08 文言文阅读江苏专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高考高考语文分类汇编专题08 文言文阅读江苏专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高考高考语文分类汇编专题08 文言文阅读江苏专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高考高考语文分类汇编专题08 文言文阅读江苏专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高考高考语文分类汇编专题08 文言文阅读江苏专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高考高考语文分类汇编专题08 文言文阅读江苏专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高考高考语文分类汇编专题08 文言文阅读江苏专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高考高考语文分类汇编专题08 文言文阅读江苏专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高考高考语文分类汇编专题08 文言文阅读江苏专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高考高考语文分类汇编专题08 文言文阅读江苏专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高考高考语文分类汇编专题08 文言文阅读江苏专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高考高考语文分类汇编专题08 文言文阅读江苏专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高考高考语文分类汇编专题08 文言文阅读江苏专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高考高考语文分类汇编专题08 文言文阅读江苏专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高考高考语文分类汇编专题08 文言文阅读江苏专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高考高考语文分类汇编专题08 文言文阅读江苏专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高考语文分类汇编专题08 文言文阅读江苏专版.docx

《高考高考语文分类汇编专题08 文言文阅读江苏专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高考语文分类汇编专题08 文言文阅读江苏专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高考语文分类汇编专题08 文言文阅读江苏专版.docx

高考高考语文分类汇编专题08文言文阅读江苏专版

2011年-2018年高考试题精编版分项汇编之江苏专版

专题8:

文言文阅读

一、【2018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重到沭阳图记

袁枚

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

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

余宰沭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

今戊申矣,感吕峄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

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与谈乃父事,转不甚晓。

余离沭时,渠裁断乳故也。

夜阑置酒,闻车声啍啍,则峄亭遣使来迎。

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

食倾,望见百雉遮迣,知沭城新筑。

衣冠数十辈争来扶车。

大概昔时骑竹马者,俱龙钟杖藜矣。

越翌日,入县署游观,到先人秩膳处,姊妹斗草处,昔会宾客治文卷处,缓步婆娑,凄然雪涕,虽一庖湢、一井匽,对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

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

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

憬然重提,如理儿时旧书,如失物重得。

邑中朱广文工诗,吴中翰精鉴赏,解、陈二生善画与棋,主人喜论史鉴,每漏尽,口犹澜翻。

余或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往,无须臾闲。

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

居半月,冰霰渐飞,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

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代为治筐箧,束缰靷毕,握手问曰:

“何时再见先生?

”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

嗟乎!

余今年七十有三矣,忍欺君而云再来乎?

忍伤君而云不来乎?

然以五十年前之令尹,朅来旧邦,世之如余者少矣;四品尊官,奉母闲居,犹能念及五十年前之旧令尹,世之如吕君者更少矣。

离而合,合而离,离可以复合,而老不能再少。

此一别也,余不能学太上之忘情,故写两图,一以付吕,一以自存,传示子孙,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

孟子曰:

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提笔记之,可以风世①,又不徒为区区友朋聚散之感也。

【注】①风世:

劝勉世人。

(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余宰沭阳二年宰:

治理B.说当时决某狱决:

打开

C.代为治筐箧治:

备办D.奉母闲居奉:

侍奉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四品官员吕峄亭在家闲居期间,连续写信邀请老县令旧地重游,袁枚因此再到沭阳。

B.当年袁枚离开沭阳时,钱接三才断奶,因此谈及其父钱鸣和的往事,接三不太清楚。

C.八十多岁的张、沈两吏是袁枚的老同事,还能依稀记得些许往事,多数事已忘记了。

D.吕峄亭在寒冬时节送客至十字桥,宾主作别时,袁枚觉得自己有生之年很难再来了。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

(2)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9.文中“可以风世”的内容有哪些?

请简要概括。

(4分)

【答案】

6.B

7.C

8.

(1)天快亮的时候,行驶了六十里,吕峰亭在十字桥迎接,两人(见面)十分欣喜,便驱车一同前往。

(2)伯夷、柳下惠那样的高风,百代之后的人听到,也能奋发,更何况亲受熏陶的人呢?

9.为官当勤政爱民,百姓会怀念他;为人当感恩重义,后代会仿效他。

【解析】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点评】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

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

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

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

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

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

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

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江苏卷文言文第一题多年以来都是在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虽然说考查范围在120个实词之内,其实有的时候又不局限于这120个实词,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

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墓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定。

C项,“多数事已忘记了”并不是八十多岁的张、沈两吏,而是作者袁枚,原文“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

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点评】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

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

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

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

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

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2015年和2016年,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的第二题都是考查内容的概括分析,2017年发生了变化,向全国卷靠拢,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故在平时的模拟考试中,江苏各地的模拟试题在这一题上一直都是围绕文学文化设题,甚至于高一高二都加强了这方面的积累,谁知道2018年再一次回归原样,其实这一题与第四题有重复之嫌。

都是属于概括题,只不过考查的模式不同而已。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点评】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三条标准。

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通常讲究信、达、雅。

所谓信,指的是忠实于原文。

原文讲的是什么意思,译成现代汉语后应能如实传达出原文的意思,不能随意增减文意,更不能曲解。

所谓达,指的是译成的话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要文通字顺,不能够虽然忠实原文,却译得句子拗口,令人难读或难懂。

至于雅,则是比较高的要求,指的是译成的现代汉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不但能忠实于原文,还能把原文的意蕴较好地传达出来,文笔流畅优美。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五字要诀:

文言文翻译要能做到信、达、雅,应该掌握五字诀:

留、删、增、调、变。

一是留,即保留古今相同的词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年号、某些典章制度名称以及物品名称等,这些不必翻译。

硬要翻译,反而会弄巧成拙。

二是删,删去一些只起语法作用,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无法对应地用现代汉语进行翻译,删后又不影响句子的准确通顺的,亦可删去。

三是增,把文言文的单音词译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在翻译时也应增补出来。

四是调,将古今汉语不同的语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调整。

如: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是一个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就要把定语“可以终身行”调到中心词“一言”之前。

再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两个宾语前置句,应按“不知句读,不解惑”来翻译。

五是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首先审题,把握题干的要求,“文中‘可以风世’的内容有哪些”,“风世”根据注解可知是劝勉世人的意思。

作答时需要从全文概括,可以从作者在沭阳为官离任后重到沭阳的情形及最后一段分析,“四品尊官,奉母闲居,犹能念及五十年前之旧令尹”,“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

孟子曰:

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说明为官当勤政爱民,百姓会怀念他。

为人当感恩重义,后代会仿效他。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点评】相比较第二题的内容概括分析题来看,本题概括题涉及的范围小,层次清晰,而且内中含有概括、评价语,这些其实就是答案。

考生首先要到文中找到“可以风世”所在的段落,理解“可以风世”的意思,然后再圈出前后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概括。

所以此题难度不大,只是考查考生发现问题的眼光。

参考译文:

古代的人常常对他从前所管辖的地区再三表达其意。

大概是贤能的人视民如家,做官而不能忘了他所管辖过的地方,这个地方的百姓,也不能忘了他吧。

我治理沭阳两年,乙丑年,调迁到白下。

现在是戊申年了,有感于吕观察吕峄亭多次写信邀请,我在十月五日渡过黄河,住宿在钱接三家。

钱接三是当时的东道主,他的父亲钱鸣和瘦且两腮长有胡子,钱接三在容貌上很像他的父亲,与他谈起他父亲的事,接三不太清楚。

我离开沭阳的时候,是钱接三才断奶的原因啊。

夜深摆置酒席,听到缓缓的车声,这是吕峄亭派遣使从前来迎接我。

天快亮的时候,行驶了六十里,吕峰亭在十字桥迎接,两人(见面)十分欣喜,便驱车一同前往。

一顿饭的功夫,望见城墙遮列,知道是沭阳城新的建筑。

士绅几十人争着前来扶车。

大多是以前朋友,现在全都老态龙钟拄着手杖了。

过了第二天,进入县署游览,到父母用膳的地方,姊妹斗草的地方,昔日宴会宾客处理文卷的地方,缓缓行走泪眼婆娑,悲伤泪下,即使是一庖一湢、一井一匽,面对它们也不禁生情,也不能自我解说这是什么缘故。

有张、沈两个官吏前来,年龄都是八十多岁了。

说起当时判决某个诉讼案件,入帘介绍某个案卷,我完全不回忆起来了。

重提又突然醒悟,如同整理儿时旧书,如同失物重得。

县里朱广文擅长诗,吴中翰精通鉴赏,解、陈二人善长绘画与下棋,主人喜欢谈论史鉴,常常到深夜,嘴巴仍然滔滔不绝。

我或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往,没有片刻的清闲。

于是忘记了自己是作客,同时忘了自己身体已经又老又衰了。

过了半月,渐渐下起了冰霜,年将末了,不得已苦苦告辞主人。

主人仍送至之前相迎的地方,代为备办礼物,整顿好车马,握手问我说:

“什么时候再见先生?

”我不能回答,并非不想回答,是不忍回答啊。

哎!

我今年七十三了,忍心欺骗他而说再来吗?

忍心伤他的心而说不来吗?

然以五十年前的令尹身份,再来旧邦,世上像我这样的人很少了;四品高官,侍奉母亲闲居,仍然能想着五十年前的旧令尹,世上像吕峄亭这样的人更少了。

离然后合,合然后离,离可以复合,但是老了不能再变少了。

此次一别,我不能学太上忘情,所以做了两幅图,一幅送给吕峄亭,一幅留给自己保存,传示子孙,使他们知道官员可以重来,可以去想念他们,迎接旧官员如同迎接新官员一样,那主人也是可以去想念的。

孟子说:

伯夷、柳下惠那样的高风,百代之后的人听到,也能奋发,更何况亲受熏陶的人呢?

提笔写下这件事,可以用它来劝勉世人,又不仅仅为区区朋友聚散之感啊。

二、【2017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汪容甫先生行状

王引之

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

少孤,好学。

贫不能购书,助书贾鬻书于市,因遍读经史百家,过目成诵。

年二十,应提学试,试《射雁赋》第一,补附学生,诗古文词日益进。

仪征盐船阨于火,焚死无算,先生为《哀盐船文》,杭编修世骏序之,以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由是名大显。

当世通儒如朱学士筠,卢学士文弨,见先生所撰,咸叹赏以为奇才。

年二十九,始颛治经术。

谢侍郎墉提学江左,特取先生为拔贡生。

每试,别为一榜,列名诸生前。

侍郎尝谓人曰:

“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

”其见重如此。

朱文正公提学浙江,先生往谒,答述扬州割据之迹、死节之人,作《广陵对》三千言,博综古今,天下奇文字也。

毕尚书沅总督湖广,招来文学之士。

先生往就之,为撰《黄鹤楼铭》,歙程孝廉方正瑶田书石,嘉定钱通判坫篆额,时人以为“三绝”。

先生于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之学,罔不综览。

乃博考三代典礼,至于文字训诂、名物象数,益以论撰之文,为《述学》内外篇。

又深于《春秋》之学,著《春秋述义》,识议超卓,论者谓唐以下所未有。

为文根柢经、史,陶冶汉、魏,不沿欧、曾、王、苏之派,而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

性质直,不饰容止,疾当时所为阴阳拘忌、释老神怪之说,斥之不遗余力。

而遇一行之美、一文一诗之善,则称之不置。

事母以孝闻,贫无菽水,则卖文以养,左右服劳,不辞烦辱。

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

年五十一,卒于杭州西湖之上。

先生,家大人之所推服也。

其学其行,窃闻于趋庭之日久矣。

而先生于予所说《尚书》训诂,极奖励,以为可读父书,则又有知己之感焉。

虽不能文,尚欲扬榷而陈之,以告后之君子。

(选自《王文简公文集》,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助书贾鬻书于市鬻:

B.先生往谒谒:

拜见

C.称之不置置:

置办

D.尚欲扬榷而陈之陈:

陈述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左:

文中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

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即江东。

B.三代:

文中指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古人参加科举考试须如实填报三代履历。

C.菽水:

豆和水,指粗茶淡饭。

多形容清贫者对长辈的供养,如成语“菽水承欢”。

D.趋庭:

《论语》中有孔鲤“趋而过庭”的记载,后世将子承父教称为“趋庭”。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

(2)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

9.根据第三段,概括汪中在治学、为文方面的特点,不超过30个字。

(4分)

【答案】

6.C

7.B

8.

(1)我超过容甫,是凭借官位;如果论学问,那么我应以容甫为老师。

(得分点:

“先”“以”“北面”各1分,句意1分)

(2)他对那些老友旧交去世后家道衰落的,关心慰问超过生前,因为他的本性就是这样忠实厚道啊!

(得分点:

“殁”“存”“笃厚”各1分,句意1分)

9.治学:

范围广泛,学有专精。

为文:

取则于古,自成一家。

【解析】

6.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实词的理解能力。

C项,置:

放弃。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积累和掌握文言实词的基本步骤是:

逐步积累,反复巩固,扩展延伸。

具体地说就是:

学新带旧,以旧证新。

可采用代入法,联系上下文正确判断。

7.试题分析:

平时做好文言常识储备,通读全文,理解内容,结合句子,调动积累,仔细辨别。

B项,三代:

指夏商周三代。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

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

学生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须细心比对,防止张冠李戴,防止时代混淆,防止基本情节和人物错乱等。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在把握全篇整体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文理解确定句意,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握关键词及特殊句式。

可运用课文联想法、成语联想法、代入法等解读重要实词,注意“换”“调”“留”“增”“补”“删”。

9.试题分析:

根据原文“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之学,罔不综览”“博考三代典礼”“为文根柢经、史,陶冶汉、魏,不沿欧、曾、王、苏之派,而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可概括出答案。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作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根据题目要求找到答题区间,然后划分层次,再摘选关键语句组织答案。

本题答案在第三段,注意从治学、为文两方面概括。

【参考译文】

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

从小失去父亲,爱好学习。

因为贫穷不能买书,帮助书商在市场卖书,于是读完了经史百家之书,看过就能背诵。

二十岁,参加提学试,以《射雁赋》考取第一,补附学生,诗和古文词逐渐进步。

扬州江面某次渔船失火,烧死无数,先生作了《哀盐船文》,杭世骏为之作序,认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因此名声大显。

当代的儒学大师如朱筠,卢文弨,见先生写的这篇文,都感叹赞赏认为是奇才。

二十九岁时,开始读经集的史书,提学江左谢墉,特意提拔先生为贡生。

每次考试,另为一榜,名列各位考生之首。

侍郎曾经对别人说:

“我超过容甫,是凭借官位;如果论学问,那么我应以容甫为老师。

”他被看重就像这样。

朱文正到浙江做提学使,先生去拜见,叙述了扬州割据之事迹、为气节而死的人,做《广陵对》三千字,博综古今,天下的奇文啊。

尚书毕沅任湖广总督,招来文学之士。

先生去投奔他,写了《黄鹤楼铭》,歙县程孝廉方正把文章书写在石头上,嘉定钱通判坫进行刻篆,当时的人们认为这是“三绝”。

先生对于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之学,都有阅读。

于是考证夏商周三代的典礼,甚至文字训诂、名物象数,以撰写论文见长,写了《述学》内外篇。

又深入钻研《春秋》之学,写了《春秋述义》,见识观点都很卓越,评论的人说唐以后再也没有比得过他。

做文章根植于经、史,受汉、魏文学的影响,没有沿习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轼的文学风格,而取法古人,因此自成一家。

性格正直,不注重神态举止,痛恨当时的阴阳邪说、释老的神怪之说,不遗余力地批判它们。

如果遇到好的文句,却不吝啬地称赞。

侍奉母亲以孝顺闻名,贫穷没有饭食,就卖文章供养母亲,在母亲身边伺候,不辞辛苦。

他对那些老友旧交去世后家道衰落的,关心慰问超过生前,因为他的本性就是这样忠实厚道啊!

五十一岁时,在杭州西湖之上去世。

先生,是大家们所推重佩服的。

他的学问和品行,私下听说子承父教很长时间了。

先生对于我所说的《尚书》训诂,大为奖励,认为可以读父辈的书籍,又有知己之感啊。

虽然不能写文章,想要约略举其大概、扼要进行论述,来劝告后世的君子。

三、【2016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祖讳汝霖,号雨若。

幼好古学,博览群书。

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

遂输粟入太学,淹蹇二十年。

文恭①捐馆,家难渐至。

大父读书龙光楼,辍其梯,轴辕传食,不下楼者三年。

江西邓文洁公至越,吊文恭。

文恭墓木已拱,攀條泫然,悲咽而去。

大父送之邮亭,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盖文洁中忌者言,言大父近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父辄唏嘘。

是日将别,顾大父曰:

“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

”大父泣曰:

“侄命蹇,特耕而不获耳,藨蓑

尚不敢不勤。

”文洁曰:

“有是乎?

吾且面试子。

”乃拈“六十而耳顺”题,大父走笔戎,文不加点。

文洁惊喜,击节曰:

“子文当名世,何止科名?

阳和子其不死矣!

甲午正月朔,即入南都,读书鸡鸣山,书夜不辍,病目眚,下帏静坐者三月。

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

入闱,日未午,即完牍。

牍落一老教谕房。

其所取牍,上大主考九我李公,詈不佳,令再上,上之不佳,又上,至四至五,房牍且尽已。

教谕忿恚而泣,公简其牍少七卷,问教谕,教谕曰:

“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资耳。

”公曰:

“亟取若笑资来!

”公一见,抚掌称大妙,洗卷更置丹铅。

《易经》以大父拟元,龚三益次之,其余悉置高等。

乙未,成进士,授清江令,调广昌,僚寀多名下士。

贞父黄先生善谑弄,易大父为纨绔子。

巡方下疑狱,令五县会鞫之,贞父语同寅曰:

“爰书例应属我,我勿受,诸君亦勿受,吾将以困张广昌。

”大父知其意,勿固辞,走笔数千言,皆引经据典,断案如老吏,贞父歙然张口,称“奇才!

奇才!

”遂与大父定交,称莫逆。

满六载,考卓异第一。

(选自张岱《家传》,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事文墨久已    事:

从事

B.病目眚       病:

疲惫

C.詈不佳       詈:

责骂

D.令五县会鞠之    鞠:

审讯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汝霖早年虽博览群书,但在科举方面并不顺利,直至他父亲去世都没有考取功名。

B.邓文浩公听信别人的传言,认为张汝霖已难以造就,后通过当面测试才改变了看法。

C.张汝霖参加科考时差点因老教谕的昏聩而名落孙山,幸亏主考官的慧眼才榜上有名。

D.黄贞父断案时遇到难题,无法解决,张汝霖下笔千言,精准断案,黄称赞他为奇才。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汉语。

(8分)

(1)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

(2)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辙塞耳不敢听。

9.根据文中张作霖的科举经历,概括当时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

(4分)

【答案】

【答案】

6.B

7.D

8.

(1)你就算了,回去后教育儿子读书,希望能保住先人的事业。

(2)朋友用经书中的考题彼此商量,(考题)一传入他耳中文章马上就形成了,后来再有谈到(考题)的,他就堵住耳朵不敢听了。

9.考生书法的优劣对考试成绩有影响;可捐纳财货进入太学;考题出自经书;考官的喜好直接决定考试结果。

【解析】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判断实词的解释的正确与否,关键是要理解它在文中的意思。

做题时,千万不要把所给的意义只带入到句子中去检验是否符合,这常常是个陷阱;必须要还原到原文语境,联系上下文进行具体分析,这样才比较保险。

7.试题分析:

题中,同D选项相关的内容是:

刚好巡抚布置一件疑难案件,让五个县的县令会同审理。

黄贞父对同事们说:

“按照惯例这个案件应该交给我办,我不接受,大家也不要接受,我准备用这个案件来难倒张广昌。

”我祖父知道他的心意,就并没与一再推辞,拿起笔写了好几千字,判断案子就像很有经验的老年官吏。

黄贞父吃惊地张开嘴,称赞祖父是“奇才!

奇才!

”黄贞父就决定同我祖父建立朋友关系,并成为莫逆之交。

据此可知该项错误。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应首先根据各选项表述在文本中找出相应内容,再同文本内容进行内容仔细比较,以确定正误,发现问题。

同A项相关的文字是“幼好古学,博览群书。

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同B项相关的文字是“盖文洁中忌者言,言大父近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父辄唏嘘。

是日将别,顾大父曰:

‘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

’大父泣曰:

‘侄命蹇,特耕而不获耳,藨蓑尚不敢不勤。

’文洁曰:

‘有是乎?

吾且面试子。

’乃拈‘六十而耳顺’题,大父走笔戎,文不加点。

文洁惊喜,击节曰:

‘子文当名世,何止科名?

阳和子其不死矣!

’”,同C项相关的文字是“牍落一老教谕房。

其所取牍,上大主考九我李公,詈不佳,令再上,上之不佳,又上,至四至五,房牍且尽已。

教谕忿恚而泣,公简其牍少七卷,问教谕,教谕曰:

‘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资耳。

’公曰:

‘亟取若笑资来!

’公一见,抚掌称大妙,洗卷更置丹铅。

《易经》以大父拟元”,同D项相关的文字是“巡方下疑狱,令五县会鞫之,贞父语同寅曰:

‘爰书例应属我,我勿受,诸君亦勿受,吾将以困张广昌。

’大父知其意,勿固辞,走笔数千言,皆引经据典,断案如老吏,贞父歙然张口,称‘奇才!

奇才!

’遂与大父定交,称莫逆”。

答题时要先弄懂它们的意思,再做比较。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类题目的解答方法是,首先要回到句子所在的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最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本题与往年相比,题型没有变化,仍是从所给文本中选取两个句子考查考生的翻译能力。

考向明确,难度适中。

所选句子涉及到的重点实词、虚词,皆是高中阶段应掌握的重点内容,考生做好课内知识迁移即可得分。

9.试题分析:

根据“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一语,可知“考生书法的优劣对考试成绩有影响”这个特点;根据“六十而耳顺”这个题目,可知“考题出自经书”这个特点;根据“遂输粟入太学”一语,可知“可捐纳财货进入太学”这个特点;根据文本中关于“牍落一老教谕房。

其所取牍,上大主考九我李公,詈不佳”等叙述,可知“考官的喜好直接决定考试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