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高二下期人教版化学选修5练习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章末综合检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2497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39.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高二下期人教版化学选修5练习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章末综合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春高二下期人教版化学选修5练习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章末综合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春高二下期人教版化学选修5练习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章末综合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春高二下期人教版化学选修5练习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章末综合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春高二下期人教版化学选修5练习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章末综合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春高二下期人教版化学选修5练习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章末综合检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春高二下期人教版化学选修5练习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章末综合检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春高二下期人教版化学选修5练习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章末综合检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春高二下期人教版化学选修5练习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章末综合检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春高二下期人教版化学选修5练习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章末综合检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春高二下期人教版化学选修5练习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章末综合检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春高二下期人教版化学选修5练习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章末综合检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春高二下期人教版化学选修5练习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章末综合检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春高二下期人教版化学选修5练习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章末综合检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春高二下期人教版化学选修5练习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章末综合检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春高二下期人教版化学选修5练习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章末综合检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高二下期人教版化学选修5练习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章末综合检测.docx

《春高二下期人教版化学选修5练习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章末综合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高二下期人教版化学选修5练习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章末综合检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高二下期人教版化学选修5练习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章末综合检测.docx

春高二下期人教版化学选修5练习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章末综合检测

章末综合检测

(9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淀粉     B.纤维素

C.聚乙烯D.蛋白质

解析:

聚乙烯是以CH2===CH2为单体,在一定条件下加聚得到的产物。

答案:

C

2.(2014·辽宁大连双基测试)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烷烃和蛋白质中都存在碳碳单键

B.纤维素和淀粉都是多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纤维素在人体内易水解转化为葡萄糖

D.蛋白质在人体内水解可转化为氨基酸

解析:

本题考查常见几种有机物的性质。

难度较小。

A选项错误。

甲烷中没有碳碳单键;B选项淀粉与纤维素的聚合度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C错;蛋白质在人体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D对。

本题容易认为淀粉和纤维素的最终水解产物为葡萄糖从而错选C项,需要注意的是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

答案:

D

3.(2014·海南卷)下列有关物质水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纤维素不能水解成葡萄糖

D.油脂水解产物之一是乙醇

解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水解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有机物水解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A项错误;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相同,都是葡萄糖,B项正确、C项错误;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D项不正确。

答案:

B

4.(2014·甘肃联考)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下列关于核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可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作用生成红色沉淀

C.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D.可以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

解析:

核糖是五碳糖,而葡萄糖是六碳糖,二者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A选项错误;结构中含有醛基,可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作用生成红色沉淀,B选项正确;结构中含有醇羟基,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选项错误;结构中不含羧基,不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D选项错误。

答案:

B

5.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可以用热的浓NaOH溶液来区分植物油和矿物油

B.向经唾液充分作用后的苹果汁中滴入碘水检验淀粉的存在

C.将纤维素和稀H2SO4加热水解后的液体取出少许,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并加热,有红色沉淀生成,证明水解生成了葡萄糖

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丙酮可以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再加水又能溶解

解析:

选项A中植物油水解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溶液不分层,矿物油与NaOH不反应,溶液分为两层,因而可以区分;选项B中的苹果汁不再含有淀粉;选项C未加NaOH中和多余的H2SO4;选项D是蛋白质的变性,变性后的蛋白质加水不溶解。

答案:

A

6.下列有机物中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

A.蔗糖B.麦芽糖

C.纤维素D.蛋白质

解析:

四种物质都能水解,只有麦芽糖具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

答案:

B

7.百服宁口服液是解热镇痛药,主要用于治疗头痛、发烧,其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8H10NO2

B.该有机物属于α氨基酸

C.其属于α氨基酸的同分异构体(含苯环)有3种

D.该有机物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解析: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8H9NO2;因其分子中没有

结构,不属于α氨基酸;该有机物属于α氨基酸的异构体只有

;因其含有酚羟基,故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答案:

D

8.下列对淀粉、纤维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们的组成都是(C6H10O5)n,因此淀粉、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它们的组成都是(C6H10O5)n,但n值不同,因此淀粉、纤维素互为同系物

C.它们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D.淀粉是还原性糖,纤维素是非还原性糖

解析:

淀粉、纤维素中n值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结构不相似,分子组成上也不只差“CH2”原子团,所以它们也不是同系物;淀粉、纤维素都为非还原性糖,因此答案为C。

答案:

C

9.(2014·浙江温州中学高三月考)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解析:

本题考查了糖类、油脂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基础知识。

植物油中含不饱和烃基,分子中有双键,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但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发生变性,产生的沉淀不能重新溶于水。

答案:

B

10.(2014·浙江台州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系统命名法,

的名称为3,3,6三甲基4乙基庚烷

B.下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该物质可能是一种氨基酸

C.能用新制氢氧化铜和NaOH溶液鉴别甘油、葡萄糖溶液、乙酸钠溶液

D.木糖醇

和葡萄糖

互为同系物,均属于糖类

解析:

A中化合物名称应为2,5,5三甲基4乙基庚烷,A错。

B中物质是一种羟基酸,B错。

木糖醇不属于糖类,D错。

答案:

C

11.(2014·云南省第一次统一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糖类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鸡蛋清和淀粉溶液可以用浓硝酸鉴别

C.甲苯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D.植物油和石油的裂化产物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解析:

A项,单糖不能水解,错误;浓硝酸可使鸡蛋清变黄,B项正确;甲苯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及甲基上的氢原子均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的酯化反应即为取代反应,C项正确;植物油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石油的裂化产物中含有烯烃,而碳碳不饱和键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D项正确。

答案:

A

12.(2014·北京西城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脂发生皂化反应能生成甘油

B.蔗糖水解前后均可发生银镜反应

C.由

只能形成一种二肽

D.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发生盐析

解析:

B中蔗糖是非还原性糖,不发生银镜反应。

C中可形成两种二肽。

D中Cu2+使蛋白质变性。

答案:

A

13.糖元[(C6H10O5)n]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比淀粉更大的多糖,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肌肉中,所以又叫动物淀粉。

下列关于糖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糖元与淀粉、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糖元属于葡萄糖的同系物

C.糖元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D.糖元具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

解析:

糖元含多个葡萄糖单元,其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糖元是多糖,不显还原性;由于其分子通式中的n值不同,糖元与淀粉、纤维素之间不是同分异构体关系;糖元与葡萄糖在分子组成上不是相差若干个-CH2-基团,不是葡萄糖的同系物。

答案:

C

14.(2014·试题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葡萄糖能水解生成2molCH3CH2OH和2molCO2

B.向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2SO4、CuSO4溶液,都会因盐析产生沉淀

C.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1mol油脂完全水解生成1mol甘油和3mol高级脂肪酸

D.欲检验蔗糖水解的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可向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

解析:

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在酒化酶作用下1mol葡萄糖能分解生成2molCH3CH2OH和2molCO2,A选项说法不正确;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会因盐析产生沉淀,加入CuSO4溶液会使蛋白质变性而产生沉淀,B选项说法不正确;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虽然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但不是高分子化合物,1mol油脂完全水解生成1mol甘油和3mol高级脂肪酸,C选项说法正确;欲检验蔗糖水解的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可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中和至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D选项说法错误。

答案:

C

15.GFP(绿色荧光蛋白)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鲜艳绿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重金属盐溶液能使GFP变性

B.GFP发出荧光是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C.天然蛋白质都是纯净物

D.蛋白质通常用新制氢氧化铜来检验

解析:

GFP是蛋白质,重金属盐溶液能使其变性;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指的是某些蛋白质遇浓硝酸显黄色;天然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通常用灼烧的方法或颜色反应来检验蛋白质。

答案:

A

16.(2014·吉林一中高三阶段测试)现有一多肽,其分子式为C35H70O19N10,将其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

甘氨酸(H2N-CH2COOH),

谷氨酸

,则该多肽中所含肽键的数目以及水解后得到的谷氨酸和苯丙氨酸的数目分别是(  )

A.10,4,3B.10,3,4

C.9,4,3D.9,3,4

解析:

四种水解产物的1个氨基酸分子中均含有1个氨基,而1个多肽分子中含有10个氮原子,所以10个氨基酸分子脱去9个水分子,形成了9个肽键;如果各氨基酸分子均含有1个-COOH,则十肽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为20-9=11个,而实际含有19个,多出的这8个氧原子必然是由含有两个羧基的谷氨酸造成的,即1分子多肽水解得到的谷氨酸分子的个数为8/2=4个。

苯丙氨酸分子中含有9个碳原子,而4个谷氨酸中含有20个碳原子,十肽分子中共含有55个碳原子,则剩余三种氨基酸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为35个,最多水解产生的苯丙氨酸分子为3个,经过验证可确定1分子多肽水解得到的苯丙氨酸分子为3个。

综上所述,答案为C。

答案:

C

17.(2014·经典习题选萃)实验室进行下列反应时,需用水浴加热的是(  )

①石油的分馏

②合成乙酸乙酯

③制取乙烯

④制硝基苯

⑤蔗糖水解

⑥葡萄糖溶液的银镜反应

⑦测定KNO3在80℃时的溶解度

⑧制溴苯

⑨乙酸乙酯的水解

A.④⑤⑥⑦⑨B.③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⑤⑦D.②③⑤⑥⑦

解析:

当某化学反应或操作需要控制温度在100℃以下的某一温度或某温度范围的反应时,需用水浴加热。

答案:

A

18.下列实验获得成功的是(  )

A.欲证明放入硫酸溶液中的纤维素加热已发生水解,可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放在水浴中

B.欲证明淀粉的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可向试管中加入0.5g淀粉及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4mL,加热3~4分钟,再向试管中加入新制Cu(OH)2煮沸,观察有红色沉淀生成

C.为证明硬脂酸有酸性,取稀NaOH溶液(滴有酚酞)加入硬脂酸并加热

D.用灼烧的方法检验是毛线还是蚕丝线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6分)

19.(4分)下列有机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代号)。

A.用银氨溶液检验某病人是否患糖尿病

B.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C.蔗糖水解时应用浓硫酸作催化剂

D.在鸡蛋白溶液中滴入浓HNO3,微热会产生黄色物质

E.在植物油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

F.用盐析法分离油脂皂化反应的产物

解析:

通常用新制的Cu(OH)2检验某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蔗糖水解时应用稀硫酸作催化剂,因浓硫酸会使蔗糖碳化。

答案:

BDEF

20.(8分)下图为人体在某项生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示意图。

(1)图中标有字母的物质中,________代表酶,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

(2)如果B代表蔗糖,则C和D各代表________。

(3)下列关于葡萄糖与蔗糖相比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它们的分子式不同,但化学组成元素相同

B.蔗糖能水解,葡萄糖却不能

C.它们是同分异构体

D.葡萄糖是单糖,蔗糖是二糖

解析:

(1)可以看出A在反应前后分子结构并未发生改变,而在反应过程中起到了促进B转化成C和D的作用,故A代表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2)蔗糖属于二糖,它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结合形成的,故C和D代表葡萄糖和果糖;(3)根据所学的生物、化学知识,可判断错误的是C。

答案:

(1)A 蛋白质 氨基酸 

(2)葡萄糖和果糖 (3)C

21.(9分)为了证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现设计实验如下:

①在试管A、B中分别加入2mL1%的淀粉溶液,试管C、D中分别加入2mL2%的蔗糖溶液。

②在试管A、C中再分别加入2mL稀释唾液,试管B、D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

③将A、B、C、D四支试管放在37℃温水中保温10min~15min。

④然后在四支试管中加入碱性的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水浴加热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淀粉在唾液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二糖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证明淀粉已经完全水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步实验后,A、B、C、D四支试管中能生成红色沉淀的是______________,此实验能证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解析:

A、B、C、D四支试管放在37℃温水中,目的是受热均匀,易于控制温度;淀粉在唾液作用下水解为麦芽糖,即2(

+nH2O

n

;证明淀粉已完全水解可向试管中加入碘水,若不变蓝则证明已水解完全;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水解为麦芽糖,麦芽糖为还原性糖,故此试管A中会出现红色沉淀。

答案:

(1)受热均匀,易控制温度

(2)2(C6H10O5)n+nH2O

n

(3)加入碘水不变蓝色

(4)A A中出现红色沉淀而C中不出现红色沉淀

22.(2014·经典习题选萃)(14分)苯佐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剂,可用于黏膜溃疡、创面等的镇痛,一般制成软膏或栓剂使用,它的工业合成有如下所示的两种途径。

途径Ⅰ已被逐渐淘汰,现在使用较多的是途径Ⅱ。

已知:

①当苯环上连有甲基时,再引入的其他基团主要进入它的邻位或对位;当苯环上连有羧基时,再引入的其他基团主要进入它的间位。

②苯胺(

)分子中的氨基易被氧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2)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上述合成路线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反应①除了主要生成A物质外,还可能生成

等;

b.途径Ⅱ中的步骤①和⑤可以互换;

c.反应③的另一产的是H2O;

d.与途径Ⅱ相比,途径Ⅰ的缺点是步骤多,产率低;

e.途径Ⅰ中的步骤③的目的是保护氨基不被步骤④中的KMnO4酸性溶液氧化。

(4)途径Ⅱ中的步骤⑤和⑥能互换吗?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苯佐卡因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有2个对位取代基,-NH2直接连在苯环上,分子结构中含有酯基的同分异构体有:

、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题图分析知:

甲苯硝化为取代反应,根据苯佐卡因的结构可知A应为

、B为

,⑥反应为-NO2被还原为-NH2,⑦反应为酯化反应。

途径Ⅱ中①⑤不可以互换,⑤⑥不可以互换,否则生成的-NH2又被氧化。

(3)a、d、e

(4)不能 如果互换,先还原生成的-NH2会在随后的氧化步骤中被氧化

23.(11分)由人尿分离出来的结晶化合物A,熔点为187~188℃。

对化合物A做下列实验:

(1)测得A蒸气的密度为8.0g/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取17.92gA完全燃烧,将生成的气体通过浓H2SO4,使浓H2SO4增重8.10g,剩余气体通过碱石灰,气体质量减轻39.60g;另取17.92gA完全分解,可得标准状况下的氮气1.12L。

试通过计算确定A的分子式。

(2)又知A和足量6mol/L的盐酸混合加热可以完全水解,1molA水解生成1molB和1molC。

已知A、B、C三种物质分子中均含有一个羧基;B物质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7:

6:

2;C俗名为甘氨酸。

试写出A、B、C的结构简式。

解析:

(1)依题意M(A)=8.0g·L-1×22.4L·mol-1=179.2g·mol-1,

17.92gA的物质的量为

=0.1mol;

因燃烧生成水使浓硫酸增重,则

n(H2O)=

=0.45mol。

因燃烧生成CO2被碱石灰吸收,使气体质量减轻,

n(CO2)=

=0.9mol。

17.92gA完全分解所得N2的物质的量为

n(N2)=

=0.05mol。

则每个A分子中含C:

=9;

含H:

=9;

含N:

=1;

则含O:

=3,

故A的分子式为C9H9NO3。

答案:

(1)C9H9NO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