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2498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九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九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九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九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第九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第九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第九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第九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九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docx

《第九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九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docx

第九章财务分析与评价

第九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

第一节 财务分析与方法

  财务分析是根据企业财务报表等信息资料,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的过程。

具体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

  

  一、比较分析法

  

(一)含义:

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比数据进行对比,找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中差异与问题。

  

(二)分类

  1.趋势分析法:

比较的对象是本企业的历史;

  2.横向比较法:

比较的对象是同类企业;

  3.预算差异分析法:

比较的对象是预算数据;

  (三)具体运用

  

(1)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

  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固定基期数额)×100%

  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前期数额)×100%

  

(2)会计报表的比较

  (3)会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

  

  二、比率分析法

  

(一)含义:

是通过计算各种比率指标来确定财务活动变动程度的方法。

  

(二)具体运用

  1.构成比率:

  2.效率比率:

  3.相关比率:

  

  三、因素分析法

  

(一)含义:

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二)具体运用

  1.连环替代法

  设F=A×B×C

  基数(计划、上年、同行业先进水平)

  F0=A0×B0×C0,

  实际F1=A1×B1×C1

  基数:

  F0=A0×B0×C0   

(1)

  置换A因素:

  A1×B0×C0   

(2)

  置换B因素:

  A1×B1×C0   (3)

  置换C因素:

  A1×B1×C1   (4)

  

(2)-

(1)即为A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

  (3)-

(2)即为B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

  (4)-(3)即为C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

  2.差额分析法

  差额分析法实质上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

  A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

(A1-A0)×B0×C0

  B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

A1×(B1-B0)×C0

  C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

A1×B1×(C1-C0)

  

第二节 基本的财务报表分析

  

  基本财务报表分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

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分析主要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比率

  1.偿债能力衡量方法

分析角度

内容

比较可偿债资产与债务的存量

含义

①可偿债资产的存量:

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资产年末余额

②债务的存量:

资产负债表列示的负债年末余额

比较方法

资产存量超过债务存量,偿债能力较强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偿债所需现金

如果产生的现金超过需要偿债的现金较多,偿债能力较强。

  2.指标的具体分析

  

(1)营运资金

  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长期资本-长期资产

  

  结论:

营运资金的数额越大,财务状况越稳定。

  

(2)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①流动比率高不一定短期偿债能力强,只是粗略估计。

  ②流动比率与同行业平均数和本企业历史数据进行比较才有意义。

  ③营业周期长短、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速度是影响该指标的主要因素。

  流动比率比较容易被人为操纵。

  (3)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各种应收款项。

  速动比率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①不同行业的速动比率有很大差别。

例如,采用大量现金销售的商店,几乎没有应收款项,速动比率大大低于1很正常。

  ②分析的可信性问题:

应收账款变现能力(实际坏账大于计提坏账;季节性变化不能反映平均水平)

  (4)现金比率

  现金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该比率直接反映偿付流动负债能力。

但是如果指标过高,则说明过多的资源占用在盈利能力较低的现金资产上,从而影响盈利能力。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1)从债权人的立场看。

他们希望债务比例越低越好,企业偿债有保证,贷款不会有太大的风险。

  

(2)从股东的角度看。

在全部资本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率时,负债比率越大越好,否则反之。

  (3)从经营者的立场看。

企业负债比率越大(当然不是盲目的借债),越是显得企业活力充沛。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应当审时度势,全面考虑预期的利润和增加的风险,在二者之间权衡利害得失,做出正确决策,合理安排资本结构。

  2.产权比率与权益乘数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1)产权比率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

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

  

(2)产权比率也反映债权人投入资本受到股东权益保障的程度,或者说是企业清算时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

  3.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全部利息费用

  “息税前利润”是指未扣除利息和所得税前的利润。

全部利息费用包括财务费用中利息和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

  利息保障倍数指标反映企业经营收益为所需支付的债务利息的多少倍。

只要利息保障倍数足够大,企业就有充足的能力偿付利息,否则相反。

  

  二、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分析主要包括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固定资产营运能力分析和总资产营运能力分析三个方面。

  

(一)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1.应收账款周转率

  

(1)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销售收入指扣除销售折扣和折让后的销售净额。

  ②应收账款包括会计报表中“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等全部赊销账款在内。

  ③应收账款应为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

  ④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可靠性问题,最好使用多个时点的平均数,以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

  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一定时期内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多、周转天数少表明:

  ①企业收账迅速,信用销售管理严格;

  ②应收账款流动性强,从而增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③可以减少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相对增加企业流动资产的投资收益;

  ④通过比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及企业信用期限,可评价客户的信用程度,调整企业信用政策。

  2.存货周转率

  

(1)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2)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次数

  分析存货周转率应注意的问题:

  ①存货周转率的高低与企业的经营特点有密切联系,应注意行业的可比性;

  ②该比率反映的是存货整体的周转情况,不能说明企业经营各环节的存货周转情况和管理水平;

  ③应结合应收账款周转情况和信用政策进行分析。

  3.流动资产周转率

  

(1)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2)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在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越多,相同流动资产产生的收入越多,利用效果越好。

周转天数少,表明节约流动资产占用,增强盈利能力。

  

(二)固定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固定资产周转率高,说明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合理,利用率高。

  (三)总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反映总资产的利用效率。

总资产周转率的驱动因素是各项资产。

  

  三、盈利能力分析

  

(一)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

  分析是注意问题:

  ①销售毛利率越高,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②销售毛利率与行业水平比较,可以反映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地位。

  ③销售毛利率进行横向比较,可以揭示行业间盈利能力差异。

  

(二)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反映企业产品的最终盈利能力。

  (三)总资产净利率

  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

  或:

总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四)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

  或:

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四、发展能力分析

  

  

  五、现金流量分析

  

 

第三节 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析

  

  上市公司有两个特殊的财务数据,一是股数,二是市价。

它们是一般企业所没有的。

股数、市价分别与净收益和净资产进行比较,可以提供有特殊意义的信息。

 

与普通股股数比较

与普通股市价比较

净收益

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

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净资产

每股净资产(每股账面价值)

  =期末净资产÷流通在外普通股数

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股利

每股股利=现金股利总额÷期末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第四节 杜邦分析体系

  

  一、杜邦体系的分解

  

  杜邦体系的核心公式:

  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

  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二、杜邦财务分析与因素分析法结合

  【例】假设某企业本年和上年的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如下:

  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本年净资产收益率14.17%=4.533%×1.5×2.0833

  上年净资产收益率18.18%=5.614%×1.6964×1.9091

  净资产收益率变动=-4.01%

  要求:

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因素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程度。

  

(1)基数:

上年净资产收益率

  =5.614%×1.6964×1.9091=18.18%

  

(2)替代销售净利率

  按本年销售净利率计算的净资产收益率

  =4.533%×1.6964×1.9091=14.68%

  销售净利率变动的影响

  

(2)-

(1)=14.68%-18.18%=-3.5%

  (3)替代资产周转率

  按本年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计算的净资产收益率

  4.533%×1.5×1.9091=12.98%

  资产周转率变动的影响

  (3)-

(2)=12.98%-14.68%=-1.7%

  (4)替代权益乘数:

即本年净资产收益率

  =4.533%×1.5×2.0833=14.17%

  权益乘数变动的影响

  (4)-(3)=14.17%-12.98%=1.19%

  综合影响:

  销售净利率变动的影响:

-3.5%

  资产周转率变动的影响:

-1.7%

  权益乘数变动的影响:

1.19%

  合计:

-4.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