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模拟卷五.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54515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模拟卷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模拟卷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模拟卷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模拟卷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模拟卷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模拟卷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模拟卷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模拟卷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模拟卷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模拟卷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模拟卷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模拟卷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模拟卷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模拟卷五.docx

《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模拟卷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模拟卷五.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模拟卷五.docx

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模拟卷五

2019年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模拟卷五

—、单选题

!

、学生学习’功力X距离”,这种学习属于()。

A.辨别学习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D.规则或原理学习

2、班杜拉对学习与学习理论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o

A.环境学习强化学习

C.模仿学习D.顿悟学习

3、儿童触碰了高温物体后,他就理解了’烫”这个词的意义。

按照罗杰斯的观点,这是()

A.有意义学习无意义学习

C・情景学习D.无意识学习

4、把学习成绩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这是一种()。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D.生理性内驱力

5、儿童在理解了一首诗歌的意义以后,要背诵它,最适合的记忆策略是()。

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

C.朗读策略D.复述加试背策略

6、下列选项属于陈述性知识的是()。

A.学习的定义8产品的使用说明

C.汽车驾驶方法D.问题解答思考过程

7、张磊发现,在检查自己昨晚的试卷和作业时,很难发现其中的错误,但帮别的同学检查时,却很容易发现错误,这主要是由于()的影响。

A.认知困难B.粗心

C.知觉的整体性D.思维定势

8、下列关于网络成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网络成瘾是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而出现的一种心理障碍

B.网络成瘾是个体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的一种状况

C.网络成瘾个体在现实生活中花很少时间与人交们和参与社会活动

D.网络成瘾个体在烦恼和情绪不佳时不会上网

9、为贯彻新课程教育理念,教师应做到()o

A.劳逸结合,以减轻学生负担为首要目标

B.保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为先

C.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不要求其完成作业或参加考试

D.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10、不属于师德规范的是()O

A.爱国守法B.舍己救人

C.终身学习D.爱岗敬业

11、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子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0。

A.义务教育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D.高等教育

12、某小学一节课结束后,任课老师抱着学生刚交的作业本离开教室。

一名未交作业的学生急

忙追赶,不慎摔倒在地,将门牙摔掉一颗。

在此事件中应承担主要责任的是()。

A.学校b任课老师

应具备()。

A.高尚的师德B.广博的文化素养

C.专门的教育素养D.扎实的学科素养

19、把’雕”用于教育利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A.夸美纽斯洛克

C.斯宾塞D.赫尔巴特

20.新课程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

这与下列哪位教育家所提出的教育目标类型基本一致?

()

A.杜威B.布卢姆

C.布鲁纳D.泰勒

二、多选题

1、加涅按照学习的内容把学习分成()O

A・言语的学习B.智慧技能的学习

C.认知策略的学习D.态度的学习

2、奥苏伯尔提出,进行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的条件有()o

A.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

B.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倾向

C.学习者必须成绩优秀

D・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适当的认知结构

3、在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习俗水平具体包括()。

A.相对功利定向阶段

好孩子”定向阶段

C.法律与秩序定向阶段

D.社会契约阶段

4、根据教育心理学常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o

A.只要不断地练习,成绩就会成直线式稳定上升

B考试中越想考好就能考好,这是因为动机和效果是一致的

C.在睡觉前背诵英语单词效果更好,是由于没有受到影响

D.学骑自行车,只要单纯地反复操作和机械重复即可,没有技巧可言

5、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

A.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B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C.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罚

D.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6、下列现象中,属于学习迁移现象的有()。

A.学会弹钢琴,可以有利于学弹手风琴

B.后来的学习对先前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C.会骑自行车的人比较容易掌握骑摩托车的技术

D.汉语拼音的学习会对以前学习的汉字发音产生积极影响

7、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区别主要有()。

A.活动的对象不同B.活动的结构不同

C.活动的要求不同D.活动的器官不同

8、创造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后天培养训练的结果。

为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品质和能力,教师应()。

A.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

B.重视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

C.培养与发展学生直觉思维的能力

D.培养学生具有创造精神的良好个性

9、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o

A.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B.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态

C.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

D.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10、研究表明,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是()o

A.A型人格的教师B.B型人格的教师

C.外控型的教师D.低自尊的教师

三、判断题

1、“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

()

2、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体系,也就是指各级各类的学校的规章制度。

()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

()

4、校本课程是学校开发的,每个校内学生必须参加的课程。

()

5、对教师而言,课程资源指的就是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

6、备课就是做好三项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

()

7、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识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

8、班主任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起纽带作用。

()

9、在教育调查研究中,样本容量越大越好。

()

10、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因素。

()

四、案例分析

1、近年来,中小学教师“有偿家教”的现象频繁出现,教育主管部门屡禁不止。

张老师是某县

重点中学语文老师,两年前货款买了一套商品房。

为了还货,张老师利用双休及周一至周五晚上的时间,在租用的房间内,招收部分学生集中开展有偿补课活动。

飞李老师是该县重点小学有名望的数学老师。

她班上一些家长本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实现考上重点中学的愿望,请求李老师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辅导。

为了满足家长需要,李老师利用双休及周一至周五晚上的时间,在家里为部分学生集中开展有偿补课活动。

张老师和李老师的行为在老师中引起了广泛议论:

有老师认为,教师的工资待遇较低,适当开

展一些有偿家教,补贴家用也是无可非议的;有老师认为,应家长要求教师开展有偿家教活动,主观上不存在过错;也有老师认为,打着素质教育旗号,从事应试教育活动,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I

升国旗仪式后,少先队部下发了为残疾儿童献爱心的倡议。

回教室途中,班主任刘老师听

论着。

I

嘗省讐己的零花钱,更多地帮助他们。

囂犬或备,献爱心,想必又要我们捐款了。

众人拾柴火焰高!

捐物捐款只是献爱心的一种表

”一旁的几位同学也在低声

参考解答

因此属于规则或原理学习。

x距富行为i遵,!

攣够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

其主要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

理准备状态。

它将支配人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同类后继活动。

意义是有意义学习。

解析:

网瘾是指一种异乎寻常的行为方式,个体由于反复从事某种活动,

i述性知识”,它是个人有意识地提取线索,从认可。

 

体对互联网的依赖,不会在烦恼和情绪不佳时消失

9、【育萃专家解析】4解析:

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10、【育萃专家解析】B。

解析: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六个方面:

①爱国守法;②爱岗敬业;③

关爱学生;④教书育人;⑤为人师表;⑥终身学习二

11、【育萃专家解析】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

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12、【育萃专家解析】A。

解析:

学校对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应采取措施予以保护,当未成年人在校内或者本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时,学校应当及时救护,妥善处理。

题干中应承担责任的是学校。

13、【育萃专家解析】A。

解析:

生物起源说认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有利托尔诺、沛西•能等。

14、【育萃专家解析】BO解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成武不能屈”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15、【育萃专家解析】A。

解析: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学记》中的一句话,意思是建设国家管理公众事务,教育为最优先、最重要的事情。

这句话揭示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体现了教育的政治功能。

16、【育萃专家解析】A。

解析:

学校精神文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它包括办学宗旨、教育理念、共同愿望、道德观念、共有价值观、校风、班风、教风、学风、校旗、校歌、校徽、校报等。

17、【育萃专家解析】BO解析:

教育目的具有导向、选择、控制、激励和评价功能。

其中选择

功能是指教育目的为教育内容的选择确定了基本范围,保证了教育能够科学地对人类丰富的文化做出有价值的取舍。

’四书”五经”正是在教育内容上的选择。

18、【育萃专家解析】A。

解析:

教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这要求教师:

①热爱教育事业,富有献

身精神和人文精神;②热爱学生,诲人不倦;③热爱集体,团结协作;④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乌申斯基的这句话指出教师要热爱学生,强调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师德。

19、【育萃专家解析】C。

解析:

在西方,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在他著名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一文中,斯宾塞把课程理解为知识或学科。

20、【育萃专家解析】氐解析:

布卢姆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中,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大领域的目标,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

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一系列的目标序列。

二、多选题

1、【育萃专家解析】A.B.C.Do解析:

加涅按照学习的内容把学习分成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2、【育萃专家解析】ABD。

解析:

奥苏伯尔提出的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三个:

①学习材料本身

的逻辑意义;②学习者的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③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做适当的认知结构。

3、【育萃专家解析】BC。

解析:

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①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包含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和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②习俗水

平(9~16岁),包含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他称为’好孩子”定向阶段)和法律与秩序定向阶段;

③后习俗水平(16岁以后),包含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阶段(也称为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4、【育萃专家解析】A.B.C.D。

解析:

A项成绩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练习的频率,还取决于学

生自身、教师以及其他社会因素。

B项动机和效果在许多情况下并不一致,在任务难度较大时,

低水平动机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①页错误在于不是没有受到影响,而是由于近因效应。

近因

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

2页

错误,学会骑自行车需要操作技能的掌握。

5、【育萃专家解析】A.B.C.D。

解析:

根据不同的学习动机理论,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例如,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的评定;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培养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成功的自信心;维护学生自我价值,警惕自我妨碍策略;维护学生内在需要,促进学生外部动机内化。

6、【育萃专家解析】A.B.C.D。

解析: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已经获得

的知识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AC两项属于正迁移,BD两项属于逆向迁移。

7、【育萃专家解析】A.BO解析:

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区别体现在动作的对象、动作的结构、动作的执行三个方面。

8、【育萃专家解析】A.B.C.D。

解析:

创造力的培养方式:

①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②提倡发散思维并要求与辐合思维相结合;③鼓励直觉思维并要求与分析思维相结合;④启发学生向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入学习;⑤善于发现和正确对待创造型学生;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

9、【育萃专家解析】A.B.C.Do解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10、【育萃专家解析】A.C.Do解析:

研究表明,那些具有A.型人格、低自尊和外控型的

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三、判断题

1、【育萃专家解析】Zo解析:

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育萃专家解析】X。

解析: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各级各类学校的规章制度。

3、【育萃专家解析】厂。

解析: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

4、【育萃专家解析】Xo解析:

校本课程是指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

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因此,校本课程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

的课程。

5、【育萃专家解析】X。

解析:

课程资源不仅仅指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还包括教师自身、学生以及教学过程。

6、【育萃专家解析】Z

7、【育萃专家解析】Xo解析:

科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划分为三水平六阶段。

而不是用道德两难法进行道德教育。

8、【育萃专家解析】Zo解析:

学生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影响交互作用下成长的。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而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的首席实施者。

因此,班主任要协调这三者间的关系,使之形成影响学生发展的合力。

9、【育萃专家解析】Xo解析:

在取样研究中,应根据研究对精确程度的要求和研究者在时间

和物力上的可能性,确定合理的样本容量,而不是一味追求大的样本容量。

10、【育萃专家解析】Zo甲解析:

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都属于认知过程。

四、案例分析

1、【育萃专家解析】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目的不同。

素质教育是使每个学生开发潜能,获得全面发展的教育。

应试教育是适应上一级学校的选择需要,以通过考试和选拔为目的。

'通才

(2)教育对象不同。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重在“普及”,促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

教育”。

应试教育是面向少数学生而忽视多数学生,重在’提高”的淘汰式的“英才教育”。

(3)教育内容不同。

素质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应试教育则完全围绕应试要求,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常常忽视德育、体育、美育等,是—种不完全的教育。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应试教育则是为了应试而教,为了考试而学。

2、【育萃专家解析】

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也是促进受教育者品德矛盾的积极转化与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的统一。

刘老师的行为,遵循了以下德育过程的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知,即品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情,即品德情感,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

意,即品德意志,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行,即品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刘老师给同学们观看纪录片,

有利于学生形成道德认识;让学生讨论“有何感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让学生讨论

“我们能做什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道德行为。

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能够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提高。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必须依赖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

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刘老师没有灌输给学生相应的德育思想,而是通过呈现情境,由学生自己讨论得出结论。

这完成了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斗争,能够促进学生对外部道德要求的内化,是个体的心理活动的积极结果。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接受外界教育影响,逐渐形成和发展,并通过活动和交往的过程表现出来的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一开始,有同学把献爱心等同于捐款,并产生不满情绪。

后来,刘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在集体的影响下,大家纷纷能够转变观念,把献爱心的形式多样化,并且道德认识呈现积极倾向。

这体现了刘老师能够合理运用学生之间的活动和交往,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思想的积极转变。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世界观尚未形成,思想很不稳定。

学生品德过程中的反复是不断深化的过程。

这也就要求教师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现象,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

刘老师没有对学生不正确的道德认识立马纠正,而是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识,促进学生品德认识的逐步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