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教案新部编本.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59919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护理学》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基础护理学》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基础护理学》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基础护理学》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基础护理学》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基础护理学》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基础护理学》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基础护理学》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基础护理学》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基础护理学》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基础护理学》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基础护理学》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基础护理学》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护理学》教案新部编本.docx

《《基础护理学》教案新部编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护理学》教案新部编本.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础护理学》教案新部编本.docx

《基础护理学》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

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基础护理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卫生系基础护理教研室

金莉

 

授课章节

第一章绪论

授课时数

2学时

课型

理论课

授课地点

示教室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目标

1、了解护理学的形成及护理学的理论范畴和发展概况

2、掌握护理学的任务、目标及实践范畴

3、熟练掌握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及护理工作方式

德育目标

帮助学生确立护理工作的专业理念,树立对人、健康、护理的正确看法。

重点

1、掌握护理学的任务、目标及实践范畴

2、熟练掌握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及护理工作方式

难点

熟练掌握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及护理工作方式

课程内容及环节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讲解新课】

第一节护理学发展史

一、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南丁格尔对现代护理学的贡献

三、现代护理学的发展

四、我国护理学的发展

第二节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任务和目标

一、护理学的四个基本概念

二、护理工作的任务

三、护理目标

第三节护理学的内容与范畴

一、护理学的理论范畴

二、护理学的实践范畴

三、护理工作的方法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第一章绪论

护理是关爱生命,照顾人的健康的专业,是对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的照护。

《护理学基础》是高等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中为学生提供从事护理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情感的主干课程,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临床课程和进行临床实习的基础,也是为满足个体、家庭、社区基本需要所必须具有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护理学基础是对各专科和各系统疾病的病人及健康人的具有共性的生活护理和技术护理服务。

学好护理学基础是对学生日后进行专科护理学习的基础,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

本章将介绍护理学的发展史、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任务和目标以及内容与范畴,还将重点介绍护理工作方式以及对于护士的素质要求。

第一节护理学发展史

一、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以自我护理、家庭护理为主),人类为谋求生存,在狩猎、械斗及自然灾害抗争的活动中发生疾病、创伤,人们以自我保护式、互助式、经验式、家庭式等爱抚手段与疾病和死亡作斗争。

中世纪(以宗教护理、医院护理为主)。

文艺复兴时期,其间建立了许多图书馆、大学、医学院校,出现了一批医学科学家。

护理走向独立职业。

19世纪中叶,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护理学理论才逐步形成和发展。

国际上称这个时期为“南丁格尔时代”。

这是护理工作的转折点,也是护理真正走向专业化的开始。

二、南丁格尔对现代护理学的贡献

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出生于英国名门富有的家庭,受过高等教育,熟悉英、法、德、意等国语言。

她从小就立志从事救死扶伤的护理工作,在随家人到世界各国旅游时,她专注于参观、考察各地孤儿院、医院和慈善组织等。

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中,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克服重重困难,前往战地救护伤员。

半年后,使病死率由50%下降到2.2%。

被战士们称为“提灯女神”和“克里米亚天使”。

1860年,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式的护士学校,为护理教育奠定了基础。

1907年,获英国政府颁发的最高国民荣誉勋章。

1912年国际护士会决定将5月12日(南丁格尔生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1920年,国际红十字会首次颁发南丁格尔奖章。

三、现代护理学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护理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护理研究广泛开展,护理实践的复杂性增加,护理知识体系的完善和扩展,推动护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

它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阶段(1860年至20世纪40年代)

受纯生物医学模式影响,一切医疗护理工作围绕疾病进行。

医学的主导思想是“有病就是不健康,健康就是没病”,因此护理的特点就是护理从属于医疗,护士是医生的助手,护理只是针对于疾病的治疗,护理工作以执行医嘱为主,且形成一套规范的工作程序。

护理过程重视局部疾病护理,轻视对人的全面照顾。

此时的护理教育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

2.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健康观,标志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

医学的指导思想为“以病人为中心”,护士与医生的关系转变为合作性的伙伴关系,护理从单纯执行医嘱的被动方式转变为主动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身心整体的护理满足病人各方面的需要,如生理、心理,而不单纯的是疾病的治疗。

以病人为中心的阶段,正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医院的护理现状。

此时,护理学已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脱离了类同医学教育课程设置。

3.以人的健康为护理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护理从附属于医疗的技术性职业转变为独立的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成为护理专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护理的范围、对象和内容都将有很大的扩展。

护理的对象不再仅仅局限于病人,扩展到健康、亚健康的人,扩展到生命全过程的护理,也从个体护理扩展到群体的护理,工作场所从医院扩展到家庭和社区,扩展到有人的地区,护理教育趋于完善。

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是我国护理发展的方向。

四、我国护理学的发展

(一)中国传统医学与护理

早期的医、药、护一直保持着不分的状态,“三分治,七分养”就是对医学与护理学的关系所作出的高度概括。

在祖国医学中有关护理理论的技术记载就颇为丰富了。

如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强调了疾病与饮食调节,心理因素、环境和气候改变的关系。

隋朝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到“凡衣服、巾、栉、枕、镜不宜与人同之”的预防、隔离观点。

(二)中国护理事业发展概况

鸦片战争前后,由于清政府与西方国家签定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外国人可自由出入中国。

护理工作就是随着各国的军队、宗教和医学进入中国而开始的。

1835年,美国传教士在广州开设了第一所西医院。

1888年,美国人约翰逊女士在福州开办第一所护士学校。

1909年,在江西牯岭成立了中华护士会。

会长均由外籍护士承担。

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和几所大学合办高等护士学校,学制4~5年,5年制的毕业生可获学士学位。

此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开端。

1934年教育部成立护士教育专门委员会,将护士教育改为高级护士职业教育,学制为3~4年,护士教育遂被纳入国家正式教育系统。

直至1950年停办。

1922年,国际红十字会在日内瓦开会,正式接纳中国护士会为第十一名会员国。

1924年,由中国护士伍哲英担任中华护士会理事长;1936年改名为中华护士学会;1964年改名为中华护理学会。

1941~1942年,中华护士学会在延安成立分会。

毛泽东为大会题词:

“护士工作有很大的政治重要性”和“尊重护士,爱护护士”。

延安分会的成立推动了护理学术和护理质量的提高,促进了中国当代护理学的发展。

至1949年,全国共建立护士学校183所,有护士32800人。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我国护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在“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国家卫生工作总方针指引下,我国护理工作有了迅速的发展。

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护理教育被列为中等专业教育之一,并纳入正规教育系统。

1976年以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护理专业再一次获得新生。

1977年以来,中华护理学会和各地分会先后恢复。

1978年后,开展了护理国际交流。

1979年,为护理工作转折点,国家卫生部颁发了两个文件“关于加强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护理教育工作的意见”。

1980年,由南京医学院及南京军区总院联合开办了“文革”后第一个高级护理进修班,学制3年,获大专学历。

同年开始进行了护理技术职称评定。

1983年天津医学院率先开办了5年制护理本科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

其后,相继有11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护理本科专业,学制5年。

1992年、1993年分别批准了北京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护理系为护理硕士学位授予点。

1982年卫生部正式成立了护理处,1985年经卫生部批准,成立了护理中心,以加强对护理工作的领导、监督和指导,进一步取得了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护理学科发展的支持。

第二节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任务和目标

一、护理学的四个基本概念

护理学的四个基本概念即:

人、环境、健康、护理。

1.人

1)人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是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的统一整体。

2)人具有生理、心理、社会多层次的需要。

3)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4)人有权利和责任拥有适当的健康状态。

2.环境

1)人与环境相互依存。

2)环境影响人的健康。

3.健康

1)世界卫生组织(WHO)1946年提出的健康定义。

健康是指不但是没有躯体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2)健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3)人的健康受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4.护理

美国护士协会(ANA)1980年提出:

“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二、护理工作的任务

⏹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帮助健康的人 促进健康

三、护理目标

⏹促进健康

⏹预防疾病

⏹恢复健康

⏹减轻痛苦

第三节护理学的内容与范畴

一、护理学的理论范畴

护理学是医学科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

这个定义明确了护理学与医学的关系,即护理学是医学科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

护理学的研究目标是人类健康,不仅是患者,也包括健康人;研究内容是维护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包括促进正常人的健康,减轻患者痛苦、恢复健康、保护危重者生命及慰藉垂危患者的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也包括研究如何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同时也体现了护理人员天使的内涵。

二、护理学的实践范畴

1.临床护理指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基础护理是应用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实践技能和基本态度方法来满足病人的基本需要,是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基础。

2.护理管理是应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护理工作人员、技术、设备、信息、财务等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的系统管理,以确保护理工作场所能提供正确、及时、安全、有效、完善的护理服务。

3.护理教育护理教育一般分为基础护理学教育、毕业后护理学教育和继续护理学教育。

4.社区保健及重点人群护理护士的工作对象不仅是医院的病人,已扩展到社区及重点人群。

5.护理科研包括护理理论的研讨,护理技术的提高和改进,运用可靠的科学根据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推动护理学的发展。

第四节护理工作的方法

一、个案护理

由专人负责实施整体护理,一名护士护理一位病人。

适用于抢救病人或某些特殊病人,也有助于临床教学。

二、功能制护理

采取的是工业上大规模流水作业方法。

是依据生物学医学模式将护理工作内容进行分工,如生活护理护士、治疗护士、办公室护士等,是以完成各项临床和常规的基础护理为主要工作内容。

三、小组护理

将病人分成20人左右一组,护士分成5~8名一组,由小组长制定护理计划措施,安排小组成员去完成任务及实现确定目标。

这种方式特点是:

病人数量减少,护士相对固定,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提高。

四、责任制护理

其特点是以病人为中心,每个病人有一名责任护士负责,提供从入院到出院有计划、有目标的身心整体护理。

责任护士以护理程序为基本工作方法,对病人及其家庭进行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全面评估,与病人共同制定护理计划,对病人实施24h的负责制护理,同时还要对护理结果进行评价,并给病人提供出院指导。

五、系统化整体护理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病人的身、心、社会、文化需要,提供适合病人需要的最佳护理。

它是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思想影响下出现的护理观点与护理方式。

这是一种病人满意度高的护理方式。

但是也要有足够的护理人员,才能名符其实。

第五节护士的基本素质

一、素质的含义

人在先天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品质。

二、护士素质的基本内容

(一)政治思想素质

热爱祖国,热爱护理事业,勇于创新进取。

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自尊、自爱、自制的思想品质。

(二)文化科学素质

多元化的护士角色除了能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还应具备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并不断更新,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熟练掌握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及网络技术等。

(三)职业素质

1.对病人要有同情心、责任心、耐心、细心。

2.工作认真负责,忠诚老实,思想境界达到“慎独”。

3.工作勤奋,思维敏捷,有较强观察力、逻辑思维及判断能力。

4.工作作风是紧张明快,秩序井然,有始有终,按时完成工作。

5.技术精湛,善于总结,勇于创新,有强烈的进取精神。

6.严于律己,具有高度的自觉性,注重病人的隐私权及知情权。

7.团结协作,具有牺牲精神,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

8、对病人一视同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小结

护理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纵观护理发展的每一时期,处处凝聚着护理前辈的心血、智慧、毅力。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了解世界和中国护理事业的历程,理解护理学发展所经历的三阶段的特点。

通过对护理学的内容和范畴、基本概念以及护理工作方式的介绍,使每一位护理人员对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为今后的护量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南丁格尔简介

   在中外历史上,能以坚持的信念,排除一切困难并建立特殊功业的人物向来不多,尤其

女性人物更为鲜见。

现代护理的鼻祖及现代护理专业的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伟大英国女性。

她被誉为近代护理专业的鼻祖。

 南丁格尔父母自1818年结婚后,一直在欧洲各地旅游。

1819年,母亲在那不勒斯生养了第一个女儿,便以这座城市的希腊名称给这个孩子取名为芭斯诺普,是为弗洛伦斯的姐姐——芭斯诺普·南丁格尔。

   1820年5月12日,南丁格尔在父母旅行于欧洲的途中,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城出生。

她父母以此城为名为她取名。

这个在1820年还罕见的名字,随着岁月流逝几乎家喻户晓。

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的少女被取名为弗洛伦斯,以表示对南丁格尔的敬意。

   南丁格尔生于一个名门富有之家家境优裕,她的父亲威廉·爱德华·南丁格尔(1874年去世)毕业于剑桥大学,是一位博学、有文化教养的人,作过统计师。

母亲芬妮·史密斯·南丁格尔(1880年去世),也出身于英国望族,不但家道富裕,更是世代行善,名重乡里。

南丁格尔曾在巴黎大学就读,谙熟数学,精通英、法、德、意四门语言,除古典文学外,还精于自然科学、历史和哲学,擅长音乐与绘画。

南丁格尔自幼便在家庭里受教育。

不到10岁时就能自如地用法语来写日记,维持有两年以上,而日记上的字,也写得十分整齐。

日记的封面写着“拉·威·德·法兰斯·曼西纽”这在法语的意思是——夜莺的传记。

夜莺,即南丁格尔的姓Nightingale的英语含义。

她母亲对她很不满意,因为她无意于婚姻。

她在当主妇、当文学家、当护士三者之中选择了当护士。

   自童年开始,南丁格尔即对护理工作深感兴趣,乡间度假时,常常跑去看护生病的村民。

早在1837年,她就开始关心医院里的护理情况并产生了学习护理工作的念头。

她常利用游览的机会参观修道院、女子学校、孤儿院探询慈善事业的情况及经营方法。

1838年5月24日拜谒维多利亚女王。

1849年,南丁格尔旅游埃及返国途中,认识泰德尔·弗利德纳(19世纪德国护理史上颇具影响的人物)夫妇1850年8月,南丁格尔到达向往已久的凯撒斯畏斯(凯斯韦尔黎)Kaiserswerth城,并在弗利德纳夫妇创办的女执事训练所见习两周。

她详细考察了这所慈善机构的运作情况,写下了长达32页的论文《莱茵河畔的凯撒斯畏斯学校》,并呼吁英国淑女们到凯撒斯畏斯担任女执事。

1851年南丁格尔再度前往弗利德纳牧师所主持的女执事训练所,受训三个月。

1853年,到巴黎“慈善事业修女会”参观考察护理组织和设施,归国后,担任伦敦患病妇女护理会监督。

1854至1856年,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南丁格尔以其人道、慈善之心为交战双方的伤员服务,战争结束后,她被视为民族英雄。

由于在战争期间的卓越贡献,南丁格尔被当时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皇授予圣乔治勋章和一枚美丽的胸针。

   1857年,在她的努力下,英国皇家陆军卫生委员会成立。

同年,军医学校成立。

同年,印度发生动荡,她与海伯特(西德尼·赫伯特)共同促请政府改善印度驻军的生活环境的提案,却毫无反映。

在1863年的社会科学会议上宣读的一篇佛罗伦斯的论文——《人们应如何在印度生活以避免死亡》——曾经引起极大的反映。

1873年,她又以同一篇文章,说明十年以来,在印度进行的卫生设备改革进步的情形。

   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

她成功地把护理工作从“污水般”的社会底层提升到了受人尊敬的地位。

随后,她又着手助产士及济贫院护士的培训工作。

她撰写的《医院笔记》、《护理笔记》等主要著作成为医院管理、护士教育的基础教材。

由于她的努力,护理学成为一门科学。

她的办学思想由英国传到欧美及亚洲各国。

瑞士慈善家吉恩·亨利·敦安在她的影响下,于1864年在日内瓦成立国际红十字会。

1876年,她愤慨于养育院对待病人的态度如同对待乞丐,便向当局控诉,又建议设立收容精神病者的设施,以及隔离传染病者等案件,促使伦敦贫民法案成立。

1883年授予英国皇家红十字章,1887年组成护士会。

   1900年,南丁格尔80岁生日那天,由全是各地寄来是祝寿书信,像雨点般投向年老的她。

这些信,其中有的是各过皇帝和国王寄来的,也有为纪念天使而命名为“佛罗伦斯”寄给她的。

1901年,南丁格尔因操劳过度,双目失明。

1907年,万国红十字会授予赞辞,爱德华七世授予南丁格尔功绩勋章,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个接受这一最高荣誉的妇女。

1908年3月16日南丁格尔被授予伦敦城自由奖。

   1910年8月13日,南丁格尔在睡眠中溘然长逝,享年90岁。

南丁格尔终身未嫁,她的一生,历经整个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对开创护理事业做出了超人的贡献。

她毕生致力于护理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这一切,使她成为19世纪出类拔萃、世人敬仰和赞颂的伟大女性。

为了纪念她的成就,1912年,国际护士会(ICN)倡仪各国医院和护士学校定每年5月12日南丁格尔诞辰日举行纪念活动,并将5月12日改为国际护士节,以缅怀和纪念这位伟大的女性。

   南丁格尔逝世后,遵照她的遗嘱,未举行国葬。

后人饮誉她为“伤员的天使”和“提灯女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