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60240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docx

《《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docx

《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

《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

《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包括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两部分,课程内容包括:

信号与系统,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系统函数和状态变量分析等。

先修课程为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电路分析。

该课程培养学生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并重视信号与系统实验课的学习。

二、课程目标

1、掌握基本理论,学会应用基本理论分析连续和离散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理解物理概念,掌握分析方法,了解基本系统的实际应用。

2、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迅速发展,数字技术已渗透到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变化,信号、电路与系统的研究重点普遍注意转向离散的、数字的方面。

3、在实验方面,主要通过一些仿真软件如MATLAB来验证基本理论,同时可进行一些开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知道

理解

掌握

学会

1信号与系统

1.1绪论

1.2信号

1.3.系统

1.4.线性系统分析概述

 

 

 

2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

2.1.线性连续系统的描述及其响应

2.2.阶跃函数和冲激函数

2.3.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

2.4.卷积积分

2.5.杜阿密尔积分

2.6*.卷积积分的数值计算原理

 

 

√√

 

3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

3.1.线性离散系统的描述及其响应

3.2.单位序列和单位响应

 

 

 

4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

4.1.信号分解为正交函数

4.2.付立叶级数

4.3.周期信号的频谱

4.4.非周期信号的频谱

4.5.付立叶变换的性质

4.6.周期信号的付立叶变换

4.7.线性非时变系统的频域分析

 

 

 

5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5.1拉普拉斯变换

5.2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

5.3拉普拉斯逆变换

5.4复频域分析

5.5.双边拉普拉斯变换

5.6*反演积分

 

 

6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

6.1Z变换

6.2Z变换的性质

6.3.逆Z变换

6.4.Z域分析

6.5*.双边Z变换和反演积分

 

实验内容(硬件部分根据条件开设)

1、信号运算的Matlab实现,函数信号发生器(硬件)

2、利用Matlab进行系统的时域分析,交流毫伏表(硬件)

3、利用进行信号的频域分析(周期的和非周期的),扫频电源(硬件)

4、利用Matlab进行系统的频域分析,频率计(硬件)

5、利用Matlab进行系统的频域分析,二阶有源和无源滤波器(硬件)

6、利用Matlab进行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抽样定理(硬件)

四、课程实施

(一)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

一般情况下,本门课程安排64学时,其中讲授54学时,实验10学时。

函授生一般情况下安排49课时。

具体课时安排如下:

 

主要内容

课时建议

教与学的方法建议

按72课时计

信号与系统

6

讲解;阅读指导;

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

12

讲解;阅读指导;

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

8

讲解;阅读指导;

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

12

讲解;阅读指导;

连续系统的复频分析

14

讲解;阅读指导;

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

8

讲解;阅读指导;

实验

12

(二)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要求

1)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

有时也可以采用分组教学。

或者几种组织方式灵活组合,尽量减轻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疲劳。

2)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组织学生讨论、指导阅读等。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3)可以在多媒体课室上课。

借助声像呈示,提供给学生一个动态的、声情并茂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由多途径获得多方面的信息。

五、教材选用

《信号与系统》教材要在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下,实行多样化。

可以选用公认的水平较高的教材如教育部推荐教材,九五规划教材和面向21世纪教材。

如:

1、潘建寿高宝寿,信号与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

2、郑君里,信号与系统(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3、管致中,信号与线性系统(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4、陈后金胡健薛建,信号与系统(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六、课程评价

1.这门学科的评价依据是本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该门课程采用平时考核(30%),集中考试(70%)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2.集中考试说明

1)考试时间:

120分钟。

2)考试方式、分制与分数解释

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以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满分为100分。

3)题型比例

单选题20%;填空题20%;综合分析题60%

4)样题与目标定位示例

A.单选题:

(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别程度)

例:

序列ku(k+1)

(1—K)等于()。

B.填空题:

(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例:

信号f(t)=2sint/t的能量为

C.综合分析题:

(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学会程度)

例:

计算卷积etu(-t)*e-tu(t)

 

制定该课程标准小组成员:

审核者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