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有机化学课程代码11课程类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67693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有机化学课程代码11课程类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有机化学课程代码11课程类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有机化学课程代码11课程类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有机化学课程代码11课程类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有机化学课程代码11课程类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有机化学课程代码11课程类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有机化学课程代码11课程类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有机化学课程代码11课程类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有机化学课程代码11课程类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有机化学课程代码11课程类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有机化学课程代码11课程类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有机化学课程代码11课程类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有机化学课程代码11课程类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有机化学课程代码11课程类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有机化学课程代码11课程类型.docx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有机化学课程代码11课程类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有机化学课程代码11课程类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有机化学课程代码11课程类型.docx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有机化学课程代码11课程类型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有机化学课程代码:

120011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性质:

必修课

课程总学时:

132学时理论学时:

94学时

开课学期:

第二学期适用专业:

药学

先修课程:

无机化学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有机化学是药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理论和生产实际密切结合的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对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标准适合高职高药学专业及相关专业基本素质模块中的职业素质板块课,是学生在具备必要的数学、物理、中学化学等基础知识之后必修的基础课。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有机化学是在无机及分析化学以及其他有关课程的基础上,学习的一门新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的培养目标是:

通过对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从事化工技术职业岗位必需的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制药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学习专业课和毕业后从事药学生产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有机化学由烃和烃的衍生物(含选修)两个模块组成。

在设计思路上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进行阶梯式的教学,使学生更利于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建立完整的有机化学的知识体系,学习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化学反应;加强对化学反应现象的理解;培养学生树立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及从事制药技术工作打下比较巩固的基础。

(二)具体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法和同分异构现象;掌握立体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理解各类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2)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制备,相互转化的条件和规律,注意典型反应,理解典型反应的机理;掌握有机反应的理论。

(3)能熟悉常见的化学试剂和仪器,并能根据实验的内容进行独立的实验,正确完成实验并能根据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和存在的问题写出实验报告。

(4)掌握或了解几类重要天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知识;掌握一些重要金属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各种科学探究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4)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一体化学习过程,深入了解实践和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

(5)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用技术知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工程实践问题。

(6)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领略本领域科技发展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技术探究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体验技术改革的艰辛与喜悦。

(2)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各种工程问题。

(3)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

(5)养成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形成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良好习惯。

(6)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将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三、内容标准

(一)烃

教学目标:

通过对共价键理论及其本质的学习,达到掌握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基本理论的目的;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步骤;要求学生掌握烷烃的命名法同系物和同异构现象;掌握单烯烃的结构和命名,特别是同分异构现象与构型,掌握单烯的性质;掌握炔烃的结构特点、命名、性质和制备方法;掌握脂环烃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命名方法;掌握芳烃的结构特性。

活动安排:

通过对烷烃、烯烃和二烯烃、炔烃、脂环烃、芳烃等有机基本化合物的学习和认识,了解和掌握这些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性质,通过对这些化合物性质的认识和实验实践,提高学生对有机反应机理的认识,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技能能力。

考核评价:

教师的评价占80%,评价的手段包括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和每次实验报告的成绩等。

其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实验的准备工作、学习的态度等)占30%、实验报告的成绩占20%;学生的评价占20%,评价的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

1、绪论

知识要点:

要求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及有机化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认识有机化学与生产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同时,通过对共价键理论及其本质的学习,达到掌握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基本理论的目的.掌握碳原子正四面体概念,掌握三种等性杂化状态和理解不等性杂化概念;掌握共价键属性;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步骤。

技能要点:

有机化合物的产生和发展、共价键的一些基本概念、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官能团。

2、烷烃

知识要点:

了解烷烃的来源、制法与用途;了解烷烃的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掌握烷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方法;熟悉烷烃的化学反应类型,掌握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技能要点:

烷烃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现象、烷烃的命名法、烷烃的构型、烷烃的构象、烷烃的物理性质、烷烃的化学性质、烷烃取代反应历程、甲烷和天然气

3、烯烃和二烯烃

知识要点:

熟悉烯烃和二烯烃的异构现象,掌握其命名方法;了解烯烃的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了解烯烃和重要二烯烃的化学反应类型,掌握这些化学反应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掌握烯烃的鉴别方法

技能要点:

烯烃的结构、烯烃的异构、烯烃的命名、烯烃的性质、二烯烃、重要的烯烃及其制法

4、炔烃

知识要点:

了解炔烃的异构现象,掌握炔烃的命名方法;熟悉炔烃的化学反应规律,掌握炔烃的化学反应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了解乙炔的工业制法及其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应用,掌握炔烃的鉴别方法。

技能要点:

炔烃的结构、炔烃的异构、炔烃的命名、炔烃的物理性质、炔烃的化学性质、乙炔的制法及用途

5、脂环烃

知识要点:

了解脂环烃的分类,掌握简单的脂环烃的命名方法;了解脂环烃的结构与稳定性的关系,能根据脂环烃结构预测其稳定性的大小;掌握环烷烃的化学反应规律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了解重要的多环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用途。

技能要点:

脂环烃的结构、脂环烃的分类、脂环烃的异构、脂环烃的命名、环烷烃的物理性质、脂环烃的化学性质、环烷烃的来源和重要的脂环族化合物

6、芳烃

知识要点:

了解单环芳烃的分类,掌握单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命名方法;熟悉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掌握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掌握单环芳烃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了解重要的稠环芳烃及其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技能要点:

单环芳烃的结构、单环芳烃的异构、单环芳烃的命名、单环芳烃的物理、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苯环上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稠环芳烃、芳烃的来源和重要的芳烃。

(二)烃的衍生物

教学目标:

掌握卤代烃的制备方法和性质;了解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上的重要性及其应用;掌握醇、酚、醚的结构特点、制备方法和主要化学性质;掌握醛和酮的结构特点、制备方法和主要化学性质;明确醛与酮的共性与特性;掌握各种羧酸衍生物的结构特点和制备方法;掌握它们的重要化学性质;了解合成洗涤剂;了解水解等历程;通过回顾有机合成的重要反应,掌握有机合成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活动安排:

通过对卤代烃、醇、酚、醚、醛和酮、羧酸及其衍生物、杂环化合物等有机化合物的学习和认识,了解和掌握这些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性质,通过对这些化合物性质的认识和实验实践,提高学生对有机反应机理的认识,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技能能力和科学素养,具备解决一定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核评价:

教师的评价占80%,评价的手段包括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和每次实验报告的成绩等。

其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实验的准备工作、学习的态度等)占30%、实验报告的成绩占20%;学生的评价占20%,评价的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

1、卤代烃

知识要点:

了解卤代烃的分类和异构现象,掌握其命名方法;了解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掌握卤代烃的化学反应及其应用,掌握卤代烃的鉴别方法;了解重要卤代烃的工业制法工艺条件及其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技能要点:

卤代烃的分类、异构和命名、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卤代烷的制法和重要的卤代烃

2、醇酚醚

知识要点:

了解醇、酚、醚的分类和异构现象;掌握醇、酚、醚的命名方法;了解醇、酚、醚的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理解氢键对醇、酚的沸点和溶解性的影响;了解醇羟基和酚羟基的区别;掌握醇、酚、醚的化学反应及应用;熟悉官能团的特征反应,掌握醇、酚、醚的鉴别方法

技能要点:

醇、酚、醚的命名、化学性质及制备方法

3、醛和酮

知识要点:

了解醛和酮的分类,掌握醛和酮的命名方法;熟悉醛和酮的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掌握醛和酮的化学反应及其实际应用,掌握醛和酮的鉴别方法;熟悉重要醛和酮的工业制法工艺条件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技能要点:

醛和酮的结构、分类与命名、醛和酮的性质、重要的醛和酮

4、羧酸及其衍生物

知识要点:

了解羧酸的分类,掌握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命名方法;了解羧酸及其衍生物的物理性质和变化规律,熟悉重要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反应及应用;掌握羧酸及其衍生物官能团的特征反应及鉴别方法,掌握羧酸及其衍生物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熟悉重要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工业制法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技能要点:

羧酸衍生物、酰卤和酸酐、羧酸酯、油脂和合成洗涤剂、酰胺、酰基衍生物的水解、氨解和醇解历程、碳酸衍生物、有机合成路线概论

5、含氮化合物

知识要点:

了解各类含氮有机物的分类,掌握各类含氮有机物的命名方法;了解各类含氮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掌握各类含氮有机物的重要化学反应及其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熟悉官能团的特征反应,掌握伯仲叔胺的鉴别方法;熟悉各类含氮有机物的制备方法。

技能要点:

硝基化合物、胺、重氮和偶氮化合物、腈

6、杂环化合物

知识要点:

了解杂环化合物的分类,掌握其命名方法;理解杂环化合物的芳香性及其与芳香族化合物的异同点;掌握重要杂环化合物的来源制法性质和用途;了解生物碱的一般概念及其生理功能。

技能要点:

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重要的五元杂环及其衍生物、重要的六元杂环及稠杂环化合物

7、高分子化合物(选修)

知识要点:

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名称来源;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特性;熟悉重要的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塑料、纤维、橡胶、离子交换树脂等的制法、性能和用途。

技能要点:

概述、高分子化合物的特性与合成方法、重要的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8、氨基酸、蛋白质、核酸(选修)

知识要点:

了解氨基酸的分类,掌握其命名、性质及应用;了解蛋白质的组成和分类,掌握其性质;了解核酸的组成及功能。

技能要点:

氨基酸的结构、命名和性质,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

四、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建议

教学内容的改革是课程建设的重点,教学内容的改革最终体现在教材建设上。

教学内容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来设计和调整教学内容,并经过不断实践和完善逐步形成与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与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现代教学内容。

强化基础理论的教学内容。

充实和加强富有新意的内容,应当用近现代科学技术的观点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再认识,再加工,从中发展新概念和新知识,删去陈旧的成分,吸纳有生命力的成分,赋予传统内容以新的内涵,以丰富原有的教学内容。

适量引入本学科最新技术成就,使学生对本学科的前沿领域有所了解。

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思想及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选用合适的课程教材。

2.根据五年制高职教学特点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本课程标准,开发校本教材。

教材开发的建议为:

(1)组织开发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以更好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开发教材的主编和主审,须是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订的骨干教师;

(3)教材结构和内容须符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讲究“实在”、“实效”,编排时要符合高职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4)选取的项目或课题应将企业的实际应用和学校的实际有机结合,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规律的原则;

(5)教材编写应充分体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特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内容的选择力求明确,可操作性强,便于贯彻“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

(6)教材语言平实、图文并茂,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注重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的介绍,适度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下进一步拓展知识能力的内容和空间。

(二)教学建议

1.学时分配建议(*为选修内容)

序号

课程内容

学时数

合计

讲授

课堂练习

实验

1

绪论

2

2

2

烷烃

8

6

2

3

烯烃和二烯烃

10

6

2

2

4

炔烃

10

8

2

5

脂环烃

8

6

2

6

芳烃

10

6

2

2

7

卤代烃

12

8

2

2

8

醇、酚、醚

12

8

4

9

醛和酮

10

8

2

10

羧酸及其衍生物

12

8

2

2

11

含氮化合物

8

6

2

12

杂环化合物

10

6

2

2

*13

高分子化合物简介

8

8

*14

氨基酸、蛋白质、核酸

12

8

2

2

总计

132

94

18

20

2.教学建议

本课程教学宜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完成相关实验或训练内容的过程中学习强化有关的技术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应用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介绍本专业的发展趋势,贴近生产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应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形成职业习惯,努力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完成本课程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措施。

根据每个教师的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自己最为有效的方法。

有机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课,教学方法是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辅导、讨论、练习等形式。

讨论课将分小组进行,然后集中发言。

应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尽量借用多媒体的声像呈示,注意理论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以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

(三)评价建议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方法,采用阶段(过程性)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见下图参考评价表)

参考评价表

目标

评价

要素

评价标准

评价依据

考核方式

评分

知识

基本

知识

按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知识点,运用知识完成书面作业;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个人作业

课堂笔记

课堂练习

单元测验

阶段考试

小组互评

 

5%

教师评定

 

5%

作业成绩

5%

笔试

期中考试

 

10%

期末考试

 

25%

能力

基本

技能

实验教材、用具齐备

正确使用试剂、仪器

认真观察、记录数据

安全措施、操作规范。

实验记录

实验报告

小组作业

调查报告

实验、实习态度与操作

 

20%

实验、实习报告与回答问题

 

15%

素质

学习

态度

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按时完成作业;按要求完成准备

课堂表现记录;考勤表;同学、教师观察;课堂笔记

 

学生自评

 

5%

 

小组互评

 

 

教师评定

 

沟通

协作

管理

乐于请教和帮助同学;小组活动协调和谐;协助教师教学管理;做好教室值日工作;按要求做课前准备和课后整理

小组作业;小组活动记录;自评、互评记录;值日记录;同学、教师观察

 

学生自评

 

5%

 

小组互评

 

 

教师评定

 

创新

精神

有自主学习计划;在作业练习中能提出问题和见解;对教学或管理提出意见或建议;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方案设计

个人作业;自主学习计划;学习活动;个人口头或书面提议

 

学生自评

 

5%

 

小组互评

 

 

教师评定

 

总计

2.实施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3.具体的评价手段可以采用观测、现场操作、提交实验报告、闭卷或开卷测试等。

4.评价重点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有机化学是建立在实验上的基础学科,在实验的基础上掌握有关的性质和理论,因此需要我们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和设施,大力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制作,展现其对理论学习的优势,加强学校现有的实验室的建设,整合其它学校的资源,开发自己的校本教材等,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五、说明

1、本课程标准是根据我校高职药学专业教学计划而制定的。

2、教学计划规定总学时数为90学时,本计划不包括其他实训环节(实习和设计)。

3、本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

教学方式应以课堂教学为主。

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及质量。

4、课时分配表是一个指导性方案,教学过程中在保证达到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做适当调整。

5、传统的课堂练习也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帮助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基本理论和概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一种手段。

评价学生成绩可以通过课上提问、学生作业、读书笔记、平时测验、协作能力、实训实验和考试成绩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制定:

公共基础部化学预防教研室

执笔人:

王懿

审定人:

王文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