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制考试完整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76754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7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编制考试完整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教师编制考试完整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教师编制考试完整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教师编制考试完整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教师编制考试完整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教师编制考试完整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教师编制考试完整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教师编制考试完整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教师编制考试完整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教师编制考试完整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教师编制考试完整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教师编制考试完整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教师编制考试完整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教师编制考试完整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教师编制考试完整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教师编制考试完整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教师编制考试完整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教师编制考试完整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教师编制考试完整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教师编制考试完整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编制考试完整资料.docx

《教师编制考试完整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编制考试完整资料.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编制考试完整资料.docx

教师编制考试完整资料

2.教育及其发展

A、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能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他们朝着期望的目标发展的活动。

B、近代教育的变化表现在: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的特征:

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3.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A、教育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B、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育者是受教育者是教育影响之间的中介;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桥梁;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

可见教育的三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

4.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本质的联系。

一方面,教育为社会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保证;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又对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促进教育的发展。

(1)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但教育是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②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提供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2)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①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②教育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再生产劳动力和再生产科学知识两方面。

(3)教育与科技文化

①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科学技术影响着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科学技术影响着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②教育可以促进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5.教育与个体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A、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从生到死的变化过程。

一般包括两方面:

①生理的发展,如身高体重的增加、骨骼结构的变化等;②心理的变化,包括认知的发展和意向的发展两方面。

B、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有:

内发论(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外铄论(荀子、洛克、华生),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

(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阶段性、不平衡性(抓关键期和最佳发展期)、互补性和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A、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素质、社会生活条件或环境(起决定作用)、教育(主导作用)、个体的实践活动。

①遗传是指个体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学上的特点。

遗传的作用体现在:

遗传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遗传素质制约着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和阶段;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但不决定人的发展。

②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良方面,它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首先,环境把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为现实;其次,环境决定着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

③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其中学校教育起着主导作用,因为: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进行的,效果更好;学校教育能有效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

学校教育的独特功能有:

学校教育对个体做出社会性规范;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功能;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6.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A、广义的教育目的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身心方面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什么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指的是国家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教育目的的功能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评价功能。

B、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指的是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者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是所持有的一种倾向。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包括:

教育目的的个体本位论、社会本位论、重视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2)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及其组成部分

A、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增强人的体质,发展人的个性,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B、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为: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3)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①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②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因此要坚持脑力和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③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7.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

A、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它决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B、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增多;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模糊;

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A、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为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

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是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第一个付诸实施的学制是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

B、1912年的“壬子癸卯学制”标志着中国教育开始走向现代化;1922年的“壬戌学制”(又称“六三三制”)在中国沿用了40年之久。

C、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分为四个层次:

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8.教师与学生

A、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使命。

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是教育的对象。

B、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1)教师劳动的特点

A、教师劳动的特点有:

劳动任务的综合性;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劳动过程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长效性。

教师职业最大的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教师的职业角色有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父母与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2)教师的素养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A、教师的素养包括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广泛的文化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敬业、具有正确的教学观念、掌握教育理论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研究能力)。

B、教师的专业发展

①教师的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是指教师专业个体不断发展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知识的过程。

②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A、教师观是教师对于自己教育者身份的认识和基本态度。

B、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教师不再是静态知识的占有者,而是动态教育活动的研究者。

(4)学生的特点

A、学生是完整的人,是发展中的人,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B、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最迅速时期的人(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把这种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就是个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能动的教育对象。

(5)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A、学生观是人们,特别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认识和基本态度。

包括对学生的权利(受教育权和人身权)、社会地位(国家的公民、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是正在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和发展规律的看法。

B、学生既是教育过程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

(6)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A、师生关系的意义: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校凝聚力的形成,保证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师生学校生活质量,建立良好教育教学秩序的基础。

B、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发扬教育民主;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C、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①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授受关系。

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受授者,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②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应当建立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

③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要成为怎么样的人,具备怎样的道德水平和精神面貌,老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影响是很重要的。

同时学生也可以以自己的高尚德行感染和影响老师。

9.课程

(1)课程及其意义、课程类型、制约课程的因素

A、课程就是指课业及进程。

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学科。

在我国,课程具体体现为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最早采用课程一词的是英国的斯宾塞。

B、课程类型:

①根据课程的任务,可以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性课程;②根据课程的制定者,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C、制约课程的因素:

①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出的可能性;②一定时期,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③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及接受水平;④课程理论。

(2)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A、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是指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及任务,知识的范围和深度,教学进度和有关教学法的基本内容。

B、课程标准的指导意义:

①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各学科的教学提出的统一的要求和具体规格,是国家对各学校进行领导的一种方式。

②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③学校和教师应全面彻底地领会课程标准的内容、体系和精神实质,按照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④课程标准是评价各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C、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为前沿、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和附录。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A、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①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②高中阶段设置分科课程,并开设技术类学科,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③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程;④农村地区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目改革。

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B、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是课程改革的三个基本特征

特征:

①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到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②突破学科中心;③改善学习方式;④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⑤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A、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是指形成课程的直接来源。

10.教学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1)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A、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应以教学为主。

B、教学的任务:

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规律

A、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B、教学过程的本质:

①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教材或精神客体的中介,掌握科学认识方法,以最有效的途径认识客观世界、并改造主观世界、发展自身的活动过程。

②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主要体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以及教学过程是一种有领导的认识。

C、教学过程的规律: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想结合;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

(3)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A、教学原则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常用的教学原则有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运用:

①直观性原则:

灵活运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育技术;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②启发性原则: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到实际。

③巩固性原则:

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在扩充和运用知识中巩固。

④循序渐进原则:

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的教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⑤因材施教原则:

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⑥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与实际的联系;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的关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4)教学方法及其运用

A、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

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教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和练习法等。

(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

A、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为备课(①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叫法;②写好三种计划:

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上课(一堂好课的标准:

明确的教学目的、正确的教学内容、严密组织的教学过程、富有表现力的课堂语言、整洁的板书和恰当的教学方法)、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

(6)教学组织形式

A、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师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教学史上按先后顺序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授课制、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B、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系统的制度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和达到一定质量。

C、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

复式教学。

班级授课制的辅助形式:

现场教学和个别教学。

(7)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①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因此,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

这样教学就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

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

教学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这样,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

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化,这意味着课程观的重大变革。

②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

基于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③教学不仅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基于此,新课程把过程方法本身儿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过程方法的地位。

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的获得新知的体验。

④教学关注人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

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

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11.教育评价

(1)教育评价及其作用

A、教学评价是指评价者通过收集教学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判断和决策、反馈和调控的过程。

它不仅能为教师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而且是学校、家长和社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鉴别学生成绩的主要方式。

教学评价实质上是一种对教学活动及其教学效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B、

(2)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和方法

A、主要类型:

(一)以教学评价实施的作用为依据的评价1.诊断性评价2.形成性评价

3.总结性评价

(二)以教学评价实施的标准为依据的评价1.常模参照评价2.标准参照评价(三)以教学评价工具的标准化程度为依据的评价1.标准化测验的评价2.非标准化测

验的评价(四)以教学评价的对象为依据的评价1.教的评价2.学的评价

B、方法:

教育评价的方法很多,大体上把评价的方法归纳为五类。

一、绝对评价法、相对评价法与个体内差异评价法二、定性分析评价法与定性综合判断法三、行为目标评价法和临床督导评价法四、指标评分法和等级换分法五、加权平均法、模糊综合评判法、集体综合评价法和坐标综合图示法

(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

①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②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③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

④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与他评结合,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⑤关注过程,终结性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12.思想品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

(1)德育及其意义

A、广义的德育是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和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主要是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在特定的时、空内对青少年学生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

B、意义:

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和未来保证。

(2)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A、目标:

培养儿童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B、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

(3)德育过程的规律

①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多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②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③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④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4)德育原则及其运用

A、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

导向性原则、疏导性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B、①导向性原则: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②疏导性原则:

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③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爱护、尊重、信赖学生;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④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要统一学校内部更方面的教育力量;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一致。

⑤因材施教原则:

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5)德育方法及其运用

A、德育方法是为了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我国小学的德育方法主要有:

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B、①说服法(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明确目的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注意时机;以诚待人。

②榜样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

选好学习的榜样;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③锻炼法(包括练习、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

坚持严格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注意检查和坚持。

④陶冶法【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

创设良好的情景;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

⑤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公平、正确、合情合理;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注重宣传和教育。

(6)德育的途径

A、德育的途径有:

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劳动;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

(7)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A、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班主任工作是贯彻教育方针,完成教育任务和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班主任工作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班主任工作为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了条件;班主任是学校联系各班级的纽带,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

B、班主任工作的作用: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是校长和教导主任的有力助手;班主任是各任课老师的协调者;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

(8)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A、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了解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档案、个别教育、班会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行评定、写好工作计划和总结。

B、工作方法:

13.课外活动

(1)课外活动及其意义、任务

A、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B、课外活动的任务:

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独创性。

C、课外活动的教育作用:

①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的生活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②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③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

(2)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A、课外活动的内容:

科技活动、学科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活动、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B、课外活动的形式:

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3)课外活动的组织

A、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至少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和兴趣爱好;教师要对自己知道的领域有足够的、超出于学生的了解;教师要调整与学生的关系;要求教师要有比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能力;教师要注意收集资料和认真记录。

B、开展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活动要丰富多彩,要有计划性;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四)心理学模块

1.认知发展与教育

(1)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A、感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感觉和知觉是同时出现的,因此合称为感知觉。

B、规律的应用:

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利用课内外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组织和发展注意的能力(提高活动的目的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