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 根治三农问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2870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筹城乡发展 根治三农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统筹城乡发展 根治三农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统筹城乡发展 根治三农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统筹城乡发展 根治三农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统筹城乡发展 根治三农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统筹城乡发展 根治三农问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统筹城乡发展 根治三农问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统筹城乡发展 根治三农问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筹城乡发展 根治三农问题.docx

《统筹城乡发展 根治三农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筹城乡发展 根治三农问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统筹城乡发展 根治三农问题.docx

统筹城乡发展根治三农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根治“三农”问题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城乡发展”摆在“五个统筹”之首,体现了执政党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规划、通盘考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近年来,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深化城乡配套改革,初步形成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效益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等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03年,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31元,比上年增长9.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收入增长7.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连续18年保持全国省区第一。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浙江“三农”呈现新的态势,还存在不少问题与困难。

一、统筹城乡发展及“三农”面临的新情况与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现阶段浙江经济社会和农业农村发展呈现一些新的趋势:

体制结构方面,城乡微观经济主体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对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提出迫切要求;区域结构方面,区域间发展的互动整合日渐形成,仅丽水市自开展“山海协作”以来就与省内发达地区签订项目493个,投资总额96.58亿元;就业结构方面,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的比重提高,劳动力跨区域流动逐步加快,城乡分割的就业格局有所打破;收入结构方面,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进一步增长,增长额的81.5%来自于非农产业,同时农民收入中来自农业的收入止跌回升,农村税费改革的减负作用显现,农民收入来源的多元化渐成趋势。

在这种新的趋势中,交织着一些影响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情况与问题:

城乡二元结构在制约农业农村发展方面尤显突出;工农业关系和城乡关系难以顺应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规律的要求;经济结构尤其是城乡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大循环中的消费梗阻问题,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的实现。

而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有以下这些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更为突出:

(一)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就业不充分,农业增效难。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动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动,过多的人口滞留农村,过多的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影响了农产品需要的扩大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

目前,浙江农业劳动力900多万人,占农村劳动力42.5%,其中富余劳动力达400多万人,占农业劳动力的一半;我省第一产业劳动力占全社会总劳动力的比例为34.5%,而第一产业GDP比重仅为8.8%。

(二)农业经营管理体制明显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农业结构和技术进步不快。

2003年前三季度浙江多数农产品增产,但农业产值只增长了2%。

这既说明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也说明浙江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够强,农产品质量、科技含量不高,产业层次低;农产品营销业不够发达、营销手段欠先进,缺乏上规模、有品牌的农产品营销企业;农产品及加工品的流通主体规模小、档次低,相互间竞争无序,使农产品价格进一步下降。

(三)农民整体素质明显不适应产业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农业劳动力难以快速转移。

农业劳动力尽快向非农产业转移,扩大农民在非农产业的就业,仍是浙江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但随着非农产业技术水平提高及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民的素质难以适应新的要求。

以衢州市为例,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的比例高达84.7%,且绝大多数缺乏专业技能。

在传统的非农产业领域,农民就业受到了外省廉价劳动力激增的压力。

(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公共事业投入仍显不足。

虽然近年浙江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但城乡居民间收入差距也在拉大,从1998年的2.05∶1扩大到2002年的2.37∶1、2003年的2.43∶1。

农村收入最高的20%家庭与收入最低的20%家庭收入之比由2002年的6.16∶1扩大为2003年的6.86∶1。

同时,农村经济社会体制改革滞后,特别是农村公共品投入不足,农村社会事业不发达的情况更加严重,城市面貌及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变化与农村社会形成鲜明反差。

(五)农村部分地方社会稳定问题以及因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较多。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解决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和养老保险问题。

但在实施中遇到了“老人”与“新人”难以衔接的困难,“老人”们意见较大;1999至2002年来全省需安置的145万失地农民中,除一部分自谋职业外,大约有近百万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没能有效解决。

同时浙江非农建设用地利用率不高。

2002年,全省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资密度为51.1万元.亩,比1999年的83.5万元/亩下降了38.8%,而江苏省昆山市最低25万美元,高的达到50万美元以上。

“农嫁女”土地承包问题也十分突出,全省40多万“农嫁女”中有过上访的大约有15万人。

这些矛盾及问题是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尤其是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迅速变革的新形势相关联的,也有的是因为浙江农业农村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而出现或存在的;既有历史、社会、体制等方面的原因,也与城乡布局、区域发展、产业结构等因素有关。

二、对策与建议

基于上述状况及问题,结合浙江以往的实践,我们认为:

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要破解“三农”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形成全方位的统筹观念

全面、正确把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要求,要立足全局实抓统筹,把“三农”问题纳入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来考虑和安排,强调行政推动与政策引导的作用。

要以先进的理念探索建立科学的城乡统筹发展的指标体系,避免、克服那种一味追求发展而忽视协调的错误观念与做法,努力探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新模式,把统筹的思想贯穿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解决“三农”深层次问题的全过程。

(二)率先冲破体制瓶颈,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济社会体制

在财政制度安排上要变城市偏向的国民经济收入分配格局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国民经济收入分配新格局,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

加强针对浙江的城乡一体化税制的研究和试点工作,逐步实现城市市民和农村居民同等税费。

要作出制度安排,保障农民拥有和城市人口平等的发展机会、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包括自由迁徙和自由居住的权利、平等接受基础教育权利与职业培训机会,平等就业竞争机会和享有劳动保护权利,享有居住或工作所在地社区同等民主选举和被选举权利等等。

(三)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强有力地发展现代农业

抓紧制定浙江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和实施方案,大力发展优质、无公害农产品,构建农业的优势区域及优势产业带。

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和“走出去”力度,注重研究浙江农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优劣态势,选准主攻方向,实施品牌战略,在重点产区培育一批优势产品和产业。

整合农业的生产、加工、科技、流通诸环节,以产业链为纽带向纵深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促进农业的自身升级与大工业支持的互动,引导城市大工业的资金、管理等注入农业,大力发展农业的产业化。

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新型利益分配机制,逐步由契约联结、服务联结向资产、资本联结方向发展,进一步形成“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的组织体系和经营体制。

大力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推广体系,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

(四)统筹发展规划,建设有良好基础设施与社保体系支撑的新农村

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提高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质量并扩大覆盖面,加快建设农村新社区,尽快改变农村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的现状,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尤其要向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倾斜。

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加快建立以“新五保”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投入要向农村倾斜,促进社会公共服务和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全面推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大工业向农村扩散和渗透、城市组团发展与农村城市化互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加快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山海协作工程,加快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步伐,使欠发达地区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五)建立长效机制,有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的潜力,夯实农民增收的基础。

拓展农业外部增收渠道,大力发展非农产业,进一步发展小城镇和县域经济,全面搞活农村经济,增加农民非农收入。

鼓励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强化对农民的培训服务,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给农民工以“国民待遇”,切实增加农民外出务工收入。

用好用足各项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政策规定,改善农民增收的政策环境,不断提高农民增收的保障能力。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一、城乡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教育发展观,迫切需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教育,促进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的教育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1)东部地区文化设施完备而且比较先进,而西部一些地区,由于本身经济发展滞后,资金不足,致使文化娱乐设施落后,难以满足本地居民的正常需要,同时在规模和数量上也难以与前者相比较。

(2)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城市中的教育和基础设施,几乎完全是由国家财政投入的;而农村中的教育和文化设施,国家的投入则相当有限,有相当一部分要由农村自己来负担,由于经济上的限制和文化素质上的制约,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几乎没有,文化资源相当匮乏。

(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资源分布不平衡。

总体看,东部地区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相对于边远地区,城镇相对于农村,其优越性是一目了然的。

即便是一个省、一个城市,其公共文化的资源分布也是不尽合理。

当前我国许多地方的商业中心的改造和行政中心的搬迁,大多从经济着眼,缺少公共文化服务的意识;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严重脱节。

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的服务和产品,由于缺少调查和论证,往往性质和形式单一,难以得到公众欢迎。

二、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教育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经济发展,教育为先。

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必须要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摆在现代化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就摆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教育首先应该更好在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类人才作出智力贡献。

  2.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也是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农村发展的重要措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

农村教育是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

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是构成城乡差别的基础性原因之一。

统筹城乡教育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化。

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学习需求的一件大事,是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业问题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别的重大举措。

  3.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内在要求。

科学发展的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

就教育来说,以人为本,就是以受教育者为本,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使受教育者得到公平教育。

应该说,我县的基础教育已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

十五年教育已基本普及。

但目前存在的教育发展不均衡已成为教育整体水平提升的一大制约因素。

而教育不均衡的突出表现在于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如果不推进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就难以实现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就难以为全县老百姓提供公平的教育服务。

三、原因

  第一,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

优质教育资源本来就十分短缺,但随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使这些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被不恰当地过度集中,这在客观上造成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差距,形成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等和结构性短缺,导致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呈现出巨大的失衡。

  第二,不利于农民工子女上学的体制性弊端。

传统的城市教育体制尤其是中小学教育体制单独面向城市居民,这是一种人为的行政分割的封闭式教育,极不适应现代开放社会的需要。

在改革开放和城市化的进程中,进城农民工及其子女已经自然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实践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坚决破除不利于农民工子女就学的传统教育体制。

四、对策

  第一,破除不利于农民工子女就学的传统教育体制。

一方面,城市公办学校应当向农民工子女敞开校门。

  第二,要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在根本上要靠财力的支持。

依法增加教育投入,不断完善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加大政府对教育的统筹和投入力度,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区与镇(街道)两级人民政府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职能,依法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两个提高”。

科学合理地制订城乡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进一步明确公用经费列支范围,并随着教育成本的增长逐年递增公用经费,逐步做到城乡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基本一致,努力加快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建设。

  第三,统筹规划,进一步优化城乡中小学布局。

(1)合理调整高中段学校布局,努力实现规模化办学。

按高中教育要集中县城的标准,积极支持有关民办学校办好高中段教育;

(2)加快基础教育布局调整步伐。

按初中建在中心镇和乡镇所在地,小学建在中心镇所在地和中心村的标准,加快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现代化标准化建设。

布局调整过程中进一步消除农村薄弱学校,减少城乡学校在硬件建设中差距。

第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增加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能力。

(1)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在办好现有中等职业学校的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及时改变和调整现有专业,积极发展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适应和服务市场经济的能力,广泛开展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乡镇就业或自主创业。

(2)广泛开展以农村劳动力培训为重点的成人教育。

进一步搞好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建设,努力推进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管理体制改革,适应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组织实施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积极开展农民文化技术教育和培训,又要积极开展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职业技能的培训,不断促进农村新增劳动力的转移。

  第五,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管理和引导。

办好教育,不仅是各级政府必须履行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

吸收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投资教育,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教育投资体制。

  第六,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要进一步改善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同时在评优、晋升过程中,要优先考虑热爱农村教育的教师,配合强师工程方案,积极推进城乡教师互动行动方案,除安排优秀师范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外,积极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同时选派农村优秀教师到城镇中小学挂职见习,尽可能地使每一所农村学校都能拥有大体均等的物质条件和师资条件。

  第七,关注弱势群体,确保教育公平。

教育弱势群体包括残疾儿童,农村贫困家庭的儿童,下岗职工子女,流动人口子女等。

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教育弱势群体的基本教育,一方面要对城乡贫困家庭子女教育采取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流动人口及外来民工子女就学的多种形式,努力办好民工子弟学校;同时要为残疾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为他们提供绿色通道和专项奖助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