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场应该怎样合理的选址.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2877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奶牛场应该怎样合理的选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奶牛场应该怎样合理的选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奶牛场应该怎样合理的选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奶牛场应该怎样合理的选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奶牛场应该怎样合理的选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奶牛场应该怎样合理的选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奶牛场应该怎样合理的选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奶牛场应该怎样合理的选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奶牛场应该怎样合理的选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奶牛场应该怎样合理的选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奶牛场应该怎样合理的选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奶牛场应该怎样合理的选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奶牛场应该怎样合理的选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奶牛场应该怎样合理的选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奶牛场应该怎样合理的选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奶牛场应该怎样合理的选址.docx

《奶牛场应该怎样合理的选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奶牛场应该怎样合理的选址.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奶牛场应该怎样合理的选址.docx

奶牛场应该怎样合理的选址

1、场址选择

  牛场场址的选择要考虑到地形地势、水电、土质、交通等因素,必须与农牧业发展规划、农田基本建设规划以及今后的需要,且所选场址,要有发展的余地。

(1)、现代化奶牛场选址的原则

现代化奶牛场建设是一项系统、庞大、复杂的工程,而牛场场址的选择是牛场建设的第一步,在以后牛场的管理和运行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对选择场址要有周密考虑,统盘安排和比较长远的规划,要与本地区农牧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城乡建设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以及今后修建住宅等规划结合起来,还必须符合防疫卫生和环境卫生的要求,周围无传染源、无人畜共患病。

影响牛场选址的因素一般包括自然因素(如地形、地势、水源水质、土质、气候等)和社会因素(如交通、供电、法律法规等),所以选址时要遵循下面几个原则:

 

地形 要整齐开阔,方形最为理想,尽量避免狭长和多边形,也要遵守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不应占用基本农田,尽量利用荒地建场。

 

地势 要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2m以下,具有缓坡坡度(1%-3%,最大为6%)的北高南低,总体平坦地方。

牛场地势过低,地下水位太高,极易造成环境潮湿,影响牛的健康,同时蚊蝇也多。

而地势过高,又容易招致寒风的侵袭,同样有害于牛的健康,且增加交通运输困难。

切不可建在低洼或低风口处,以免汛期积水,造成排水困难及冬季防寒困难。

1.水源:

要有充足的符合卫生要求的水源,取用方便,保证生产、生活及人畜饮水。

 

2.水质:

要良好,不含毒物,确保人畜安全和健康,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NY5027-2001)》的规定,达到畜禽生产要求。

 

3.土质:

沙壤土最理想,沙土较适宜,黏土最不适。

沙壤土土质松软,抗压性和透水性强,吸湿性、导热性小,毛细作用弱,雨水、尿液不易积聚,雨后没有硬结、有利于牛舍及运动场的清洁与卫生干燥,有利于防止蹄病及其他疾病的发生。

 

4.周围土地:

要具备就地无害化处理粪尿、污水的足够场地和排污条件。

周边有效种植土地面积直接决定了粪污的最终消纳能力,一个1000头奶牛场每年产生的粪污相当于100吨尿素,150吨过磷酸钙,110吨硫酸钾,每年需要3000~5000亩土地消纳。

 

5.气候:

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象因素,如年平均气温、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湿度、年降雨量、主风向、风力等,以选择有利地势。

荷斯坦奶牛比较适宜的环境温度为5-15℃,最佳生产温度区为10-15℃。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各地在建筑牛舍时要因地制宜。

例如,南方的特点主要是夏季高温、高湿,因此,南方的牛舍首先应考虑防暑降温和减少湿度,而在北方部分地区又要注意冬季的防寒保温。

 

6.饲料资源:

周围饲料资源尤其是粗饲料资源丰富,且尽量避免周围有同等规模的饲养场,避免原料竞争。

 

7.交通:

要便利,牛场每天都有大量的牛奶、饲料、粪便进出。

因此,牛场的位置应选择在距离饲料生产基地和放牧地较近的地方。

 

8.便于防疫:

场区距铁路、高速公路、交通干线不小于1000米;距一般道路不小于500米;距其他畜牧场、兽医机构、畜禽屠宰厂不小于2000米;距居民区不小于3000米,并且应位于居民区及公共建筑群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处。

 

9.供电:

充足、可靠,并保证电力供给,现代化牛场机械挤奶、牛奶冷却、饲料加工、饲喂以及清粪等都需要用到大量电力。

 

10.养殖规模:

场地的大小应符合养殖的规模,根据我们规划、建设牛场的经验,选址时可按每头成母牛70-80m2估算所需占地面积。

 

11.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

禁止在国家和地方法律规定的水源保护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污染严重的区域内建设奶牛生产区。

 

  2、场址规划与布局

  牛场的规划和布局应本着因地制宜和科学管理的原则,以整齐、紧凑、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节约基建投资,经济耐用为目标。

对牛场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布局有利于生产管理和便于防疫、安全。

(1)现代奶牛舍的规划与设计1.设计原则

 

修建牛舍的目的是为了给奶牛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保障奶牛健康和生产正常运行。

利用较少的资金、饲料、能源和劳力,获得更多的畜产品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因此,设计奶牛场应掌握以下原则。

 

1.1为奶牛创造舒适的环境。

 

一个舒适的环境可以充分发挥奶牛的生产潜力,提高饲料利用率。

一般来说,家畜的生产力20%取决于品种,40%-50%取决于饲料,20%-30%取决于环境。

不适宜的环境温度可以使家畜的生产力下降10%-30%。

此外,即使喂给全价饲料,如果没有适宜的环境,饲料也不能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畜产品;从而降低了饲料利用率。

由此可见,修建畜舍时,必须符合家畜对各种环境条件的要求,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氨、硫化氢,为家畜创造适宜的环境。

 

1.2要符合生产工艺要求,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和畜牧兽医技术措施的实施。

 

奶牛生产工艺包括牛群的组成和周转方式,运送草料,饲喂,饮水,清粪等。

修建牛舍必须与本场生产工艺相结合。

否则,必将给生产造成不便,甚至使生产无法进行。

 

1.3严格卫生防疫,防止疫病传播。

 

流行性疫病对奶牛场会形成威胁,造成经济损失。

通过修建规范牛舍,为家畜创造舒适环境,将会防止或减少疫病发生。

此外,修建畜舍时还应特别注意卫生要求,以利于兽医防疫制度的执行。

要根据防疫要求合理进行场地规划和建筑物布局,确定畜舍的朝向和间距,设置消毒设施,合理安置污物处理设施等。

 

1.4要做到经济合理,技术可行。

 

在满足以上三项要求的前提下,畜舍修建还应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和设备投资,以降低生产成本,加快资金周转。

因此,畜舍修建要尽量利用自然界的有利条件(如自然通风,自然光照等),尽量就地取材,采用当地建筑施工习惯,适当减少附属用房面积。

畜舍设计方案必须通过施工能够实现的,否则,方案再好而施工技术上不可行,也只能是空想的设计。

 

2.规划布局

   奶牛场场区规划应本着因地制宜和科学饲养的要求,合理布局,统筹安排。

考虑今后发展,留有余地,利于环保。

场地建筑物的配置应做到紧凑整齐,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供电线路、供水管道节约,有利于整个生产过程和便于防火灭病,并注意防火安全。

2.1分区规划布局   奶牛场一般包括3-4个功能区,即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和粪尿污水处理、病畜管理区。

具体布局遵循以下原则:

 

2.1.1生活区:

指职工文化住宅区。

应在牛场上风头和地势较高地段,并与生产区保持100米以远距离,以保证生活区良好的卫生环境。

 

2.1.2管理区:

包括与经营管理、产品加工销售有关的建筑物。

管理区要和生产区严格分开,保证50米以上距离,外来人员只能在管理区活动,场外运输车辆牲畜严禁进入生产区。

2.1.3生产区:

应设在场区地势较低的位置,要能控制场外人员和车辆,使之不能直接进入生产区,要保证最安全,最安静。

大门口设立门卫传达室、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严禁非生产人员出入场内,出入人员和车辆必须经消毒室或消毒池进行消毒。

生产区奶牛舍要合理布局,分阶段分群饲养,按泌乳牛群、干乳牛群、产房、犊牛舍、小育成前期牛舍、大育成牛舍顺序排列,各牛舍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布局整齐,以便防疫和防火。

但也要适当集中,节约水电线路管道,缩短饲草饲料及粪运输距离,便于科学管理。

粗饲料库设在生产区下风口地势较高处,与其他建筑物保持60米防火距离。

兼顾由场外运入,再运到牛舍两个环节。

饲料库、干草棚、加工车间和青贮池,离牛舍要近一些,位置适中一些,便于车辆运送草料,减少劳动强度。

但必须防止牛舍和运动场因污水渗入而污染草料。

2.1.4粪尿污水处理、病牛隔离管理区:

设在生产区下风地势低处,与生产区保持300米卫生间距,病牛区应便于隔离,单独通道,便于消毒,便于污物处理等。

尸坑和焚尸炉距畜舍300-500米。

防止污水粪尿废弃物蔓延污染环境。

 

2.2现代散栏饲养奶牛场生产区规划布局   奶牛饲养大体上有两种模式:

传统的栓系饲养和现代的散栏饲养。

 

2.2.1传统的栓系饲养:

主要以牛舍为中心,集奶牛饲喂、休息、挤奶于同一牛床上进行。

各乳牛舍的管理相互平行,管理承包方式实行大包干。

即每人承包15-25头牛,这些奶牛的饲喂、挤奶、清粪全由一人负责。

其优点是饲养管理可以做到精细化。

而缺点是费事、费时,难于实现高度的机械化,劳动生产率较低。

2.2.2现代化散栏饲养:

主要以牛为中心,将奶牛的饲喂、休息、挤奶分设于不同的专门区域进行。

乳牛的管理工序垂直或交叉,管理承包方式实行工种包干。

即饲喂人员专门负责奶牛的饲喂,挤奶人员专门负责奶牛的挤奶、清粪人员专门负责奶牛的清粪。

其优点是省工、省时,便于实行高度的机械化,劳动生产率高。

缺点是饲养管理群体化,难于作到个别照顾。

奶牛场的整体布局应是实现两个三分开:

即人(住宅)、牛(活动)、奶(存放)三分开;奶牛的饲喂区、休息区、挤奶区三分开。

尽量减少脏、净道路交叉污染。

 

3.牛舍建设

3.1牛舍结构

3.1.1基础稳固:

应有足够强度和稳定性,要坚固;防止下沉和不均匀下陷,使建筑物发生裂缝和倾斜。

3.1.2墙壁性能良好:

维持舍内温度及卫生,要求坚固结实、抗震、防水、防火。

3.1.3屋顶功用齐全:

防雨水、风沙,隔绝太阳辐射。

要求质轻坚固结实、防水、防火、保温、隔热,抵抗雨雪、强风等外力影响。

3.1.4地面结实:

要求致密坚实,不硬不滑,温暖有弹性,易清洗消毒。

大多数采用水泥,其优点是:

坚实,易清洗消毒,导热性强,夏季有利散热;缺点是:

缺乏弹性,冬季保温性差,对乳房和肢蹄不利。

 

3.2牛舍形式

   房舍式:

适宜气温在26℃以下至18℃以上。

低于18℃地区,要加强保温防寒措施,如必要的隔热结构,并增加通风措施。

争取做到,冬季舍内保持7-10℃左右,夏季舍内比舍外温度低6-9℃或最好维持在24℃左右,将最有利于清扫、饲喂、牛的繁殖和生产,舍内设有饲槽和自动饮水机,以及采食饲料的通道。

平时奶牛在舍内的隔栏休息,并可以自由进出隔栏或去饲槽自由采食青贮和干草。

工人只按时间驱赶牛去挤奶台挤奶,并在挤奶的同时喂精饲料。

隔栏不需经常清扫,只要开动粪沟内的清粪机,即能将粪便清出舍外。

3.3饲槽   可采用混凝土饲槽,为便于机械操作,其长短与饲喂制度有关。

如饲槽是充分供应自由采食时,则平均有0.5米的宽度。

水槽可每15头牛1个自动饮水器。

3.4舍内走道   视清粪设置而定。

采用机械刮粪则应为混凝土地面,地面向清粪的方向倾斜2-3%以便清洗,走道宽度与清粪机械(或推车)宽度相适应。

同时走道要直,与饲槽毗连的走道要比一般走道宽些,便于牛在采食时其尾后有足够的宽度让其他牛自由往来。

如果用水冲洗牛粪,走道应采用漏缝式地板,由钢筋混凝土条做地板,混凝土条必须固定牢固,勿使漏缝变宽。

漏缝地板下面设粪沟。

目前采用经常将粪冲洗到舍外粪池或沉淀池的方式,这样漏缝地板下粪沟应有30度倾斜,以利将粪冲到舍外粪池。

4.选址要求   奶牛场场址的选择要有周密考虑,统盘安排和比较长远的规划。

必须与农牧业发展规划、农田基本建设规划以及修建住宅等规划结合起来,必须适应于现代化养牛业的要求。

所选场址,要有发展的余地。

选址一般遵循以下要求:

 

4.1地势要求:

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2m以下,具有缓坡坡度(1%-3%,最大25%)的北高南低,总体平坦地方。

切不可建在低凹处、洼或低风口处,以免排水困难,汛期积水及冬季防寒困难。

4.2地形要求:

开阔整齐,理想正方形、长方形,避免狭长和多边角。

4.3水源要求:

要有充足的合乎卫生要求的水源,取用方便,保证生产、生活及人畜饮水。

水质良好,不含毒物,确保人畜安全和健康。

 

4.4土质要求:

土质沙壤土最理想,沙土较适宜,黏土最不适。

沙壤土土质松软,抗压性和透水性强,吸湿性、导热性小,毛细管作用弱。

雨水、尿液不易积聚,雨后没有硬结、有利于牛舍及运动场的清洁与卫生干燥,有利于防止蹄病及其他疾病的发生。

4.5气象要求:

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象因素,如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湿度、年降雨量、主风向、风力等,以选择有利地势。

4.6社会联系要求:

应便于防疫,距村庄居民点500米下风处,距主要交通要道(公路、铁路)500米,距化工厂、畜产品加工厂等1500米以外,交通供电方便,周围饲料资源尤其是粗饲料资源丰富,且尽量避免周围有同等规模的饲养场,避免原料竞争。

符合兽医卫生和环境卫生的要求,周围无传染源。

无人畜地方病。

5.规模选择:

    规模大小是场区规划与牛场设计的重要依据,规模大小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5.1自然资源情况:

特别是饲草饲料资源,是影响饲养规模的主要制约因素。

生态环境对饲养规模也有很大影响。

5.2资金情况:

奶牛生产所需资金较多。

资金周转期长,报酬率低。

资金雄厚,规模可大,总之要量力而行,进行必要的资金运行分析。

5.3经营管理水平:

社会经济条件的好坏,社会化服务程度的高低,价格体系的健全与否,以及价格政策的稳定性等,对饲养规模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在确定饲养规模时,应予以考虑。

5.4场地面积:

奶牛生产,牛场管理,职工生活及其他附属建筑等需要一定场地、空间。

奶牛场大小可根据每头牛所需面积、结合长远规划计算出来。

牛舍及其他房舍的面积为场地总面积的15%-20%。

由于牛体大小、生产目的、饲养方式等不同,每头牛占用的牛舍面积也不一样。

 

(2)奶牛场的场地规划与布局、牛舍建筑设计

  根据牛舍设计原则以及牛舍对环境的要求,结合当地的气温变化和牛场生产,综合各种因素来进行科学合理的牛舍建筑设计。

(1)如何设计规模牧场饲草料区

作为奶牛养殖业者,追求和实现奶牛健康、优质、高产、高效、和谐和可持续是基本目标。

因此,不但要有优良奶牛品种、科学的饲养管理,也要有奶牛场科学的规划设计、先进适用的饲养工艺。

为促进国内奶牛场的建设和发展,结合我公司奶牛场建设实际经验,兼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和国外发达奶业国家现代奶牛场的规划设计进行分析,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一、奶牛场养殖规模

       确定合理的奶牛场养殖规模。

养殖规模大小是奶牛场区规划与设计的重要依据,养殖规模大小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资源。

特别是饲草饲料资源,是影响饲养规模的主要制约因素。

       2.资金情况。

奶牛生产所需资金较多,资金回报率较低,投资回收周期长。

资金雄厚,规模可大,总之要量力而行。

       3.经营管理水平。

社会经济条件的好坏,社会化服务程度的高低,价格体系的健全与否,以及价格政策的稳定性等,对饲养规模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在确定饲养规模时,应予以考虑。

       4.场地面积。

奶牛生产,牛场管理,职工生活,病牛隔离治疗与粪污处理区及其他附属建筑等需要一定场地、空间。

牛场大小可根据每头牛所需面积、结合长远规划计算出来。

一个比较理想的存栏1000-1500头奶牛场,采用散栏饲养,TMR饲喂,一般占地面积为:

150-80亩,长/宽=1.2/1或方形场地为好(土地利用系数最高);建筑系数:

20-25%;绿化系数:

30-35%;道路系数:

8-10%;运动场地和其它用地:

35-40%。

现在国内不少养殖业主追求大规模集中饲养,万头奶牛场也是很常见,但其饲养效果并不理想,有的甚至很差,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

所以确定合理的养殖规模要长远综合考虑。

       二、奶牛场的场址的选择

       奶牛场场址的选择要有周密考虑,更要符合防疫规范要求,统盘安排比较长远的规划。

奶牛场的场址的选择应考虑到以下几点:

       1.地势高燥。

奶牛场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具有缓坡的北高南低,总体平坦地方。

切不可建在低凹处、风口处,以免排水困难,汛期积水及冬季防寒困难。

       2.土质良好。

土质以沙壤土为好。

土质松软,透水性强,雨水、尿液不易积聚,雨后没有硬结、有利于牛舍及运动场的清洁与卫生干燥,有利于防止蹄病及其他疾病的发生。

另外土质也要含有足够的粘土,有利于种植和防止污水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3.水源充足。

要有充足的合乎卫生要求的水源,保证生产生活及人畜饮水。

水质良好,不含毒物,确保人畜安全和健康。

       4.草料丰富。

奶牛饲养所需的饲料特别是粗饲料需要量大,不宜运输。

奶牛场应距秸秆、青贮和干草饲料资源较近,以保证草料供应,减少运费,降低成本。

       5.交通便捷。

由于饲料运进,牛奶运出,粪肥的销售,运输量很大,来往频繁,有些运输要求风雨无阻。

因此,在满足防疫要求的情况下,奶牛场应建在离公路或铁路较近,但符合防疫安全的地方。

       6.卫生防疫。

远离主要交通要道、村镇工厂1000m以外,一般交通道路500m以外。

还要避开对奶牛场污染的屠宰、化工和工矿企业1500m以外,特别是化工类企业。

符合兽医卫生和环境卫生的要求,周围无传染源。

       7.气象因素。

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象因素,如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湿度、年降雨量、主风向、风力等,以选择有利地势。

奶牛场场区规划应本着因地制宜和科学饲养的要求,合理布局,统筹安排,满足饲养工艺要求。

(3)牛场布局——规模化奶牛场建设

一个运营高效的现代化牛场,除了要有优良奶牛品种、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还需要对奶牛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

作为规模化奶牛场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牛场布局在前期的规划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奶牛场一般分为生活管理区、生产区、辅助生产区、粪污处理区。

四个区的规划是否合理,各区建筑物布局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奶牛场的劳动生产效率。

       一、 生产区

       主要包括各类奶牛舍、配套运动场、挤奶厅等,是奶牛场的核心,要能控制场外人员和车辆,使之不能直接进入生产区,要保证安全、安静。

各牛舍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布局整齐,以便防疫和防火。

牛舍与道路要满足机械的运行。

       二、 辅助生产区

       包括青贮窑、干草棚、精料库等、供电、供水、机械维修等。

一般都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生产区和辅助生产区要有明显的区分和隔离,防止运送饲料车辆和人员穿行生产区。

   

       三、 生活管理区

       办公室、宿舍、食堂等,办公区要和生产区严格分开,生活管理区内的设施要完善,保证工人的正常生活。

人员进入生产区要经过消毒更衣室。

进入场区大门口要设立门卫传达室,消毒更衣室和消毒池,主大门的侧门应设行人消毒池,消毒室中安装紫外线灯消毒设施,一定要保证出入养殖区的人员和车辆必须经消毒室或消毒池进行消毒。

       四、 粪污处理区

       包括病牛隔离区和污粪处理区。

污粪处理区是应该尤为重视的,牛的粪便和尿液有一定的腐蚀性,所到之处草木皆死,一定要经过处理才能用于田间地头。

污粪处理有几种方案,利用粪污制作沼气,堆肥发酵后制作有机肥。

       以上是几个区的简单介绍,区域的划分和规划还要考虑地形、地貌,进场区道路的位置,常年风向,雨水排放,以便合理布局安排。

根据我公司常年的规划经验,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为奶牛创造舒适的环境。

       2.要符合生产工艺要求。

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和畜牧兽医技术措施的实施,奶牛生产工艺、牛群的结构和周转方式,运送草料、饲喂、饮水、清粪等,也包括测量、称重、配种、奶牛疾病的防治、生产护理等技术措施。

修建奶牛舍必须与本场生产工艺相结合。

否则,必将给生产造成不便,运行成本高,甚至使生产无法进行。

       3.严格卫生防疫,防止疫病传播流行性疫病对奶牛场会形成威胁,造成经济损失。

通过修建规范牛舍,为家畜创造适宜环境,将会防止或减少疫病发生。

此外,修建畜舍时还应特别注意卫生要求,以利于兽医防疫制度的执行。

要根据防疫要求合理进行场地规划和建筑物布局,确定畜舍的朝向和间距,设置消毒设施,合理安置污物处理设施等。

       4.要做到经济合理,技术可行。

在满足以上三项要求的前提下,畜舍修建还应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和设备投资,以降低生产成本,加快资金周转。

因此,畜舍修建要尽量利用自然界的有利条件(如自然通风,自然光照等),尽量就地取材,采用当地建筑施工习惯,适当减少附属用房面积。

畜舍设计方案必须通过施工能够实现的,否则,方案再好而施工技术上不可行,也只能是空想的设计。

       5采用标准科学。

国家颁发的建筑设计法规及定额等;建设单位所在地的地方标准《奶牛场建设技术规范》;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执行标准。

  (4)现代牧场建设及污粪处理

 

  3

  

(2)奶牛场干草棚的规划设计

  (3)奶牛场青贮窖的规划设计

  (4)奶牛运动场的改造

  (5)优质犊牛舍设计的五个关键点

  (6)哺乳期犊牛舍的设计

  (7)不同地区奶牛舍的设计与建造

(2)——湿热及湿冷地区

  (8)现代牛舍设计理念

(1)

          现代牛舍设计理念

(2)

  (9)选择建造最佳奶牛舍

  (10)牛舍设计中减轻热应激的措施

  (11)牛场“装修”的注意事项

  (12)根据奶牛群体划分设计牛场

  (13)现代规模化奶牛场规划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4)畜牧场设计的基本原则

 

  4、环境控制技术

  奶牛的生活环境是影响奶牛产奶量的重要因素。

所以,如何有效控制牛舍的湿度、温度、光照等,为奶牛创造舒适安逸的环境是牛场设计的关键环节。

  

(1)高产奶牛舍的环境控制——新西兰FONTERRA公司天津奶牛

  

(2)牛舍的通风

  (3)创造清凉舒适的牛舍合集

  (4)利用牛舍建筑实现自然通风

  (5)低屋面横向通风牛舍(LPCV)

  (6)牛舍通风设计合集

  (7)高温天气对奶牛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技术措施

  (8)有机奶奶源基地建设和研究和实现

(1)

      有机奶奶源基地建设和研究和实现

(2)

 

  5、挤奶厅设计

  奶牛牧场的经营目标是产奶赢利,因此挤奶厅无疑就是奶牛牧场建设的核心。

挤奶厅的合理规划设计应该达到工人和挤奶设备工作效率的平衡和最大化,从而实现向效率要效益的目标。

  

(1)、奶牛场挤奶厅的环境控制

  

(2)、规模化奶牛场的挤奶管理

  (3)奶牛场及挤奶中心规划设计要点

  (4)如何规范宁夏银川地区挤奶台建设

  (5)如何构建完美利润的挤奶厅

  (6)如何构造挤奶厅?

  (7)挤奶中心的照明设计

 

  6、舍内设施(卧栏、地面等)的设计

  舍内设施,如卧栏、地面等,是影响奶牛舒适性、牛体清洁程度、奶牛生产性能等的重要因素,每一部分设计合理与否都将影响牛场的生产水平。

  

(1)奶牛自由卧栏的实际应用

  

(2)奶牛自由卧栏设计与应用

  (3)奶牛卧床、饲喂栏枷及牛场地面的设计选择

  (4)自由卧栏的研究现状

  (5)建设现代化牧场——规模化奶牛场自由卧栏的设计

  (6)卧床的管理

  (7)奶牛电加热保温饮水槽的设计与应用

 

  7、牛床设计

  

(1)犊牛栏的设计

  

(2)拴系式牛栏的设计合集

  (3)牛犊限位栏中的垫料

 

  8、产房设计

  9、治疗区设计

 

  10、牛场养殖环境建设

  在当前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奶牛场内容易滋生大量的蚊蝇,并且控制难度大。

蚊蝇特别是蚊类,能传播多种疫病,而且这些蚊蝇携带的细菌情况目前还不甚了解。

牛场蚊蝇多,不仅干扰奶牛休息,还容易传染疾病。

因此,要及时消灭蚊蝇,使奶牛能安静休息。

  1、牧场苍蝇的控制

  2、牛场早春需防蚊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