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与反思10 家人的爱人教部编版 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89557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与反思10 家人的爱人教部编版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与反思10 家人的爱人教部编版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与反思10 家人的爱人教部编版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与反思10 家人的爱人教部编版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与反思10 家人的爱人教部编版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与反思10 家人的爱人教部编版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与反思10 家人的爱人教部编版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与反思10 家人的爱人教部编版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与反思10 家人的爱人教部编版 2.docx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与反思10 家人的爱人教部编版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与反思10 家人的爱人教部编版 2.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与反思10 家人的爱人教部编版 2.docx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与反思10家人的爱人教部编版2

《在家人的关爱下成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在家人的关爱下成长》是冀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本课的内容是第一节课内容的延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家人对自己的爱。

现在的独生子女多,教材设置这一课是很有必要的。

现在父母长辈无私地、无微不至地关心着自己的子女,“而孩子却不能感受到家长的爱,或许会认为父母疼爱自己是应该的,是天经地义的。

”所以,通过本课的教学,挖掘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使学生深刻体会家人的所作所为是对自己无私的爱。

懂得对自己疼是爱,严也是爱。

体会家长的良苦用心。

并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激和爱。

二学情分析

1、现在,孩子是家庭的中心,由于长辈对他们的宠爱与娇惯,使他们很难体会到严格要求对自己成长和对自己将来的好处。

通过本课的学习会,让学生反思:

家人各方面都宠你、惯你,对自己的害处,从而体会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为了自己的成长。

知道疼是爱,严也是爱,体谅家长的良苦用心。

2、学生习惯了家长对自己的宠爱与娇惯,体会不到到父母对于自己严格要求对自己今后的好处。

生活中,学生想用自己的行动表达自己对长辈的爱,家长往往舍不得。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

(2)能把家人的爱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过程与方法:

在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听、看、想等探索活动,认识家人对自己的爱,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真正的感受自己生活在爱的怀抱里,形成初步的回报爱的欲望。

(2).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父母长辈为自己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也是爱。

(3)初步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感,懂得感恩,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四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家人关爱自己的故事,使学生体会到家人对自己的爱,进而产生关爱家人之情。

教学难点:

懂得爱的表现方式除了生活上的呵护、学习上的关心外,还有道德品德、行为习惯上的严格要求。

五教具准备:

教师:

教学课件、录像、感恩孝心卡等。

   学生:

调查表、照片、亲情故事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揭示课题

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跟着唱。

师:

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播放一首好听的歌曲,仔细听:

听出来了么?

感受到什么?

(伴着轻音乐)

 生:

是关心、是爱……

 师:

其实,除了妈妈的爱,还有很多家人给了我们无私的爱,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体会《家人的关爱下成长》。

板书课题齐读。

  (设计意图:

以一首歌为切入点导入,利用简单悦耳的音乐引导学生说出本次的课题和主旨,让孩子细细品味爱,先对家人的爱有了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活动一“爱”之初体验 回忆成长经历

妈妈的艰辛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从怀孕初到孩子降生需要多长时间吗?

生:

(十个月)

师:

是啊,孩子在妈妈的肚子里住十个月才能降生,而妈妈在这10个月里,既满怀欣喜,期待小生命的降生,还要忍受怀孕的各种痛苦,有的妈妈怀孕初期妊娠反应特别厉害,从一开始就呕吐不止,吃什么吐什么。

严重的只能靠输液来维持,可是妈妈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因为他爱宝宝!

孩子一天天长大,妈妈的肚子也越来越大,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有的腿脚会出现浮肿,走路都困难,想要坐下来吃饭都费劲,甚至睡觉都不能自己翻身,需要别人来帮忙。

终于在将近十个月时,宝宝要降生了,妈妈还要忍受分娩的痛苦。

有人说,宝宝出生时,既是妈妈最痛苦的时候,又是妈妈最幸福的时候,所以,当我们庆祝自己生日时,别忘了那一天也是妈妈忍受剧痛的时刻,此时此刻,同学们你想说些什么?

生1:

妈妈真辛苦!

生2:

妈妈太伟大了!

说说自己名字的含义:

宝宝终于出生了(出示图片)一家人围着出生的宝宝,脸上满是喜悦与幸福,想象一下,他们会说些什么?

生1:

宝宝真可爱?

生2:

宝宝眼睛像妈妈。

生3:

给宝宝取个什么名字呢?

师: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名字,每个名字都倾注了父母无限的爱。

(师说说自己孩子名字的来历)

生:

说说自己名字的来历。

(设计意图:

回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感受自己的成长经历,体会妈妈的艰辛,初步感受家人的关爱。

活动二“爱”的印记分享生活中的爱

师:

家人的爱从出生那一刻起到我们慢慢长大一直伴随我们左右,在这些欢乐时光中我们享受着家人的爱,在和家人一起生活中,你从哪些事情上感受到家人的爱呢?

引导学生讲述家人对自己爱的故事,感受家人的爱

师:

谁来讲讲家人疼爱你的事情?

生1:

我生病的时候,我妈妈晚上熬夜提醒我吃药

生2:

每天放学后,妈妈都给我凉一杯白开水。

(板书:

关心健康)

 生3:

在我畏难的时候,是爸爸的鼓励让我坚持下去。

 师:

正是有了爸爸的鼓励,才培养了你坚强的意志。

(板书:

锻炼意志)

 生4:

跟妈妈出去总能学到新知识。

  师:

说得好,在看花的过程中,我们学到许多……(板书:

教给知识)

(学生讲述家人疼爱自己的故事,根据学生课上发言情况,教师从中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感受家人的爱。

如:

孩子讲到自己生病时家人的照顾与关爱,引导孩子从家人的表情、心情、语言中体会家人的爱;学生讲到平时生活中家人的关心和爱护时,引导孩子体会家人为照顾自己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他们的辛苦和辛劳中体会深厚的爱……)

师:

还有谁愿意讲讲这样的故事呢?

生1:

我放学回家赶上下雨,姥姥来接我,怕我淋着,就把雨伞向我那边斜。

回到家我看见姥姥的衣服都湿了。

生2:

我每个星期六上钢琴课,爷爷都送我去,站在外面等着我下课,要等一个小时呢?

师:

家人的爱就在这一件件小事中,就在家人关爱的目光中,就在家人的怀抱里,我们享受着浓浓的情、厚厚的爱,我们在家人爱的滋润下多幸福呀!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唤起孩子的美好回忆,让学生在回顾这些快乐时光的同时,进一步感受家人对自己的关爱。

活动三“爱”的回报学会感恩

师:

1家人这样无私的爱着我们,我们要怎样回报他们呢?

学生自己介绍如何回报家人的爱。

生1:

妈妈下班回到家,我帮妈妈倒杯水,捶捶背,让妈妈消除一天的疲劳。

生2:

妈妈生病了,我给妈妈倒水吃药,照顾妈妈,妈妈夸我懂事了

生3:

我给爸爸打洗脚水,让爸爸消除疲劳。

师2:

结合实际生活,说说自己要怎样做?

随机出示图例

师:

3老师搜集了一些同学生活中的真实实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1:

奶奶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我扶奶奶上楼梯。

生2:

妈妈劳累了一天,下班回到家,我帮妈妈整理鞋架,让我们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家

生3:

爸爸收拾衣服,我帮爸爸收衣服,整理好放进衣柜。

3【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回忆家人之间是怎么相处的,了解家人之间只有相互付出、相互关爱才能相亲相爱地生活在一起。

同时,启发学生也要学会回报家人。

活动四“爱”的指南针爱让我们健康成长

师:

家人为我们做的事情可真多呀!

播放图片动画,家人原来是这么细心和贴心地照顾着我们,为了我们,父母无私的付出,可有的同学却说自己的家人不爱自己,是这样的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

内容:

1天很冷,一个小姑娘非要穿裙子上学,奶奶没有同意。

内容:

2:

爸爸鼓励胆小的孩子克服困难,自己学着系鞋带。

内容3:

孩子请爷爷帮助隐瞒自己的错误,爷爷没有同意。

内容4:

我的作业写的不好,妈妈批评我要认真完成作业。

师:

这些事情都是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你们怎样看待这些事呢?

谁说说?

你们认为家长这样做也是爱吗?

生1:

我觉得是爱,你看奶奶不让孙女穿裙子是怕她生病了,是为她好。

生2:

爷爷为了让自己的孙子诚实才这么做的,是爱孙子。

生3:

我觉得爸爸说得对,他是想让我知道不能依赖别人,自己的事情要学着自己做。

(结合学生讨论,引导学生理解严格要求也是家人对我们的爱。

)。

小结:

爱不仅仅是对自己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对我们严格要求也是对我们的爱。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体会和思考家长对自己严格要求背后深藏的爱。

结合教学内容,以生活和身边的真实内容为原型,创造情景让孩子设身处地的感受,并对情景进行辨析,揣摩,理解,经过这个辩证的过程,最终能达到让孩子更深刻地明白家人的爱有很多种表达方式。

活动五“爱”的升华爱是最美的语言

总结过渡:

孩子们,原来家人的爱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你知道么?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更深沉的爱!

请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播放故事—《天亮了》(故事讲述的是02年“五一”长假,一高空缆车出事,车中仅有一名五岁小孩幸存。

在灾难来临时,一对夫妻高高地用双手托着了他五岁的孩子,把生的希望给了自己的儿子,而夫妻俩双双遇难了。

   师:

孩子们,是谁保住了这个孩子的生命?

   生:

他的爸爸妈妈

   师:

是啊,是他的爸爸妈妈用生命,用全部的爱给了这个孩子新的生命,父母对我们的爱是多么的伟大。

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是不是也想起了家人关心关爱你的点点滴滴呢?

千言万语也不能表达我们内心的感激,请你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吧!

教师巡视选择代表发言。

(可以画一幅画,唱一首歌,可以拿起笔写下最想说的话,可以读一首小诗。

        (设计意图:

根据学生喜爱听故事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选用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天亮了》,震撼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父母爱的力量,爱的伟大。

同时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爱的情感,使学生感激、回报家人的爱由心而发。

      全文总结:

同学们,这就是家人的爱,正是因为有了家人无私的爱,我们才能健康成长;正是因为有了家人辛勤的养育,我们才能快乐生活。

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回报家人的爱吧!

这周末回家立刻行动起来,当个贴心的小宝贝,请家人给你们打打分。

(设计意图:

 品德课要坚持知、情、意、行统一的原则,为防止课内激情课外抛的现象,特别设计了课外活动延伸这个环节。

[板书设计] 

                                 

在家人的关爱下成长

慈严

爱祥厉

无私伟大

教学反思:

现在的小孩子在家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很少会想到为家人付出一点什么。

本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充分地回味自己在家中所感受到的温暖,从小到大,感悟家人为自己付出的心血,从而引发孩子的感激之情,让孩子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家人分担一点,去学着关爱家人。

这堂课,我的教学思路是:

爱之初体验──爱的印记──爱的回报──爱的指南针——爱的升华。

课前,我组织学生进行调查,统计家人为自己做了多少,自己又为家人做了多少。

很明显,统计结果显示,学生们得到与付出的关爱有着强烈的反差,学生很震撼地发现,原来自己关爱家人那么少。

这项调查活动为课堂上的情感激发埋下了伏笔。

仅仅在一堂课上就让孩子想起那么多家人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回忆家人对自己的爱,就成了本堂课的一个难点。

如何解决这个难点呢?

在课堂上,用歌曲引入,营造一种温暖的、宽松的气氛,但是家人的关怀不仅局限于生病时的关怀,为了拓宽学生的思路,我继续出示了一系列的图片,有身体上的关爱,也有学习上的关爱,引导学生进一步回忆。

为了提升爱的层次,我设计了“爱的指南针”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听一听、议一议,懂得:

原来家人的责骂也是一种深深的爱,从而缓解了学生与家长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