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持题库模拟.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93320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支持题库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技术支持题库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技术支持题库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技术支持题库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技术支持题库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技术支持题库模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技术支持题库模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技术支持题库模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技术支持题库模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技术支持题库模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技术支持题库模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技术支持题库模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技术支持题库模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技术支持题库模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术支持题库模拟.docx

《技术支持题库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支持题库模拟.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技术支持题库模拟.docx

技术支持题库模拟

油田化学知识考试题

一、填空题()

1.化学破乳剂按照分支结构可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

2.原油破乳剂根据溶解度的不同可分为水溶性和油溶性两类;

3.非离子型破乳剂是以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等有机原料为基础,按一定程序聚合而成。

4.目前常用的原油脱水方法有沉降法、化学法、电脱水法、加热法、

润湿聚结法。

5.破乳剂成品检测指标闭口闪点、脱水率、水相清洁度、有机氯含量。

6.杀菌剂检测中,常规采出水SRB菌抑制浓度60mg/l,含聚采出水SRB菌抑制浓度100mg/l。

7.破乳剂的溶解度决定破乳剂的配方,RSN值越高水溶性越好,反之油溶性越好;

8.缓蚀剂试验温度50,试验时间7d。

9.能破坏乳化原油的化学剂称为破乳剂。

10.油田含水原油主要以W/O型乳液形式存在,这种乳液所具有的稳定性严重影响着原油与水的自然分离。

11.在乳化原油中加入破乳剂,首先破乳剂剂分子分散在整个油相中,然后通过扩散作用进入到油水界面膜中,顶替膜中的部分乳化剂分之,使得油水界面膜褶皱变形强度降低,乳化的水珠易于合并聚结,从而沉降破乳。

12.化学驱采出液,一般油相含水率在15%-50%,水相含油量2000mg/L。

13.根据标准Q/SH10201418-2013原油破乳剂通用技术条件,脱水率要求:

轻质原油、中质原油指标90%,重质原油80%为合格;有机氯含量0.0%;

14.Q/SH10201418-2013原油破乳剂通用技术条件加药量要求:

自然原油乳状液重质和含聚原油乳状液破乳剂加量为125mg/L;

15.试验用油样我们应取前端为加过药剂的混合油样,一般在来液井排需按各路比例取得或每路单独取样;

16.实验中应确定实验温度和加药量,与现场保持一致;

17.破乳脱水时间的计算脱水时间=有效库容/外输量*24;

18.联合站出现破乳异常的常见问题:

措施井,酸化井、新井、老化油、来液量变化。

19.公司常用的破乳剂起始剂分类有醇类、多乙烯多胺、酚醛树脂类、酚胺树脂类。

20.污水中细菌的最佳生长温度为30-50℃

二、选择题()

1.销售人员或技术人员通过样品库外出的所有样品,编号一律严格按照(3.1条)规定执行,不得私自更换,如有更换编号行为者给予本人罚款元,扣部门考核分5分。

(B)

A.3000元B.1000元C.200元D.500元

2、破乳剂成品用清洁、干燥、无泄漏的桶包装,每桶净质量误差不大于:

(C)

A.0.1%B.0.5%C.1%D.1.5%

3、Q/SH10201418-2013原油破乳剂通用技术条件加药量要求:

自然原油乳状液重质和含聚原油乳状液破乳剂加量为:

(D)

A.80mg/LB.100mg/LC.120mg/LD.125mg/L

4、关于化学破乳的机理有多种解释,不包含以下哪种:

(B)

A.顶替说B.催化说C.分散说D.反相说

5、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C)

A.有的破乳油水分层后会有过渡层,过渡层越薄说明脱水效果越好。

B.脱出水的含油率越小,说明破乳剂的脱水效果越好。

C.达到要求的脱水率所需破乳剂的最小用量称为最佳用量,其值越大越好。

D.低温脱水性能是指破乳剂的脱水效果与温度的关系,一般情况下,需要的破乳温度越低越好。

6、缓蚀剂的缓蚀性能按中国石油化工集团QSHCG40-2012标准为(A)

A.70%B.75%C.80%D.90%

7、Q/SH10201994-2014破乳净水剂标准中溶解性实验所用溶剂为(B)

A.无水甲醇B.无水乙醇C.石油醚D.水

8、Q/SH10201994-2014破乳净水剂标准中闪点要求(A)

A≥30℃B≥20℃C.≥50℃D.无要求

9、常用原油脱水设备有(D)

A.沉降分离设备B.电场力脱水设备C.离心力脱水设备D.以上都是

10、杀菌剂溶解性测定中,将杀菌剂配成(B)的水溶液,静止30min后观察。

A.5%B.10%C.15%D.20%

11、第一次进入油田综合处理站,需要得(D)三大方面的信息;

A.来液情况B.站内流程C.厂家药剂D.以上都是

12.缓蚀剂性能检测指标不包括(C)

A.开口闪点B.乳化倾向C.含量D.缓蚀性能

13.在原油破乳剂使用前段取不到未加药原油乳状液或者取到的原油乳状液体积含水率低于(D)时,可配制人工原油乳状液。

A.5%B.10%C.15%D.30%

14.原油破乳剂水相清洁度为2级时,含油量(B)

A含油量100mg/l以下B含油量100mg/l~500mg/lC含油量500mg/l~1000mg/lD含油量>1000mg/l

15、化学驱采出液油水分离处理剂技术要求中,水中含油为5000mg/l~10000mg/l时,水相除油率要求(C)

A.≥98%B.≥97%C.≥96%D.≥95%

16、改善原油流动性的方法不正确的是(D)

A.加热法B.稀释法C.加化学剂D.搅拌法

17、乳化原油破乳脱水不广泛应用的是(C)

A.化学法B.电脱法C.离心法D沉降法

18、在破乳离心法实验中,离心时取试瓶中液面以下什么部位的原油为测试样(D)

A.中部B.中上部C.30mmD.15mm

19、老化油通常的处理方法是(D)。

A.加入磺酸盐类B.选用高分子多元醇类C.选用高分子树脂类D.以上都是

20、测定液体滤料清洗剂的稳定性时。

需在室内净置(C)小时,观察其有无沉淀

A.0.5hrB.1hrC.2hrD.3hr

三、判断题()

1、Q/SH10201418-2013原油破乳剂通用技术条件关于人工原油乳状液的配制条件中:

中质原油的搅拌温度要求是﹤40℃。

(×)

2、一般认为,作为原油破乳剂的表面活性剂,HLB值宜在16~20之间。

(×)

3、Q/SH10201418-2013原油破乳剂通用技术条件关于外包装应有标志内容包括:

产品名称、规格型号;产品用法、用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企业名称、地址。

(√)

4、中石化企业中对于凝点要求,对于一般企业,要求凝点不高于-10℃,对于特殊地区,凝点应不高于当地最低气温。

(√)

5、杀菌剂试验中水样应在24hr之内尽快进行杀菌试验,如因故不能在24hr内,应加入培养基培养24—72hr,再进行测试。

(√)

6、杀菌剂实验中,在培养温度50±5℃,培养7d后读数。

(×)

7、根据破乳剂的品种不同,脱水速率一般呈三种情况:

先快后慢、先慢后快、等速率。

(√)

8、原油破乳剂要求闭口闪点≥20℃。

(√)

9、缓蚀剂缓蚀率实验中加药量为50PPM。

(×)

10、Q/SH10201994-2014破乳净水剂标准中聚合物保留率为≥95%。

(×)

11、非离子型破乳剂与离子型破乳剂相比,具有用量少,不产生沉淀,破乳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

(√)

12、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相溶或微量互溶的液体,其中一种以极小的液滴分散于另一种液体中,这种分散物系称为乳状液。

(√)

13、常用的原油脱水方法有:

重力沉降脱水、化学破乳脱水、离心力脱水、粗粒化脱水和电脱水等。

(×)

14、滤料清洗剂技术要求包括:

外观、PH值、凝点、聚合物保留率、水性出油率、有机率含量。

(×)

15、人造油污的组成成分有原油、石油沥青和石蜡。

(√)

16、脱水时间的计算有效库容/外输量*12。

(×)

17、站点破乳异常情况有很多影响因素,其中最常见的是前段油井措施和水站收油的影响。

(√)

18、试验用油样我们应取前端未加药的混合油样,一般在井排需按各路比例取得或每路单独取样;取样后48h内实验效果最佳。

(√)

19、有效库容是由沉降罐、溢油罐、外输罐等设备的有效油层体积相加而得。

(√)

20、一般沉降罐和外输罐的油层厚度按出油口以上油层厚度的一半来计算有效体积,溢油罐和三相分离器按油层厚度的70%计算有效体积,电脱和管道内的容积一般不做计算。

(√)

四、简答题()

1、任何乳液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答:

(1)存在两种互不相溶且相互接触的液体;

(2)具备合适的搅拌条件;

(3)体系中存在乳化剂。

2、请列出一种好的化学破乳剂,应具有的特点:

答:

(1)较强的表面活性;

(2)良好的润湿能力;

(3)很高的絮凝和聚结能力;

(4)破乳温度低、成本低、用量少,对金属管路和设备腐蚀性弱、结垢差,对人体无毒、无害,不易燃、易爆,通用性强。

3、破乳剂的破乳脱水性能能用哪些指标来分析?

答:

①脱水率;②出水速率;③油水界面状态;④脱出水的含油率;⑤最佳用量;⑥低温性能;⑦复配效应。

4、改善原油流动性的方法有哪些?

答:

(1)加热输送

(2)稀释法

(3)乳化法

(4)加化学剂

5、简述什么是复配效应?

答:

一种破乳剂往往难以同时具备全部特点,为取长补短,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破乳剂以一定的比例混合使用,使其脱水效果高于任何一种破乳剂单独使用时的效果。

这种现象称为破乳剂的协同效应或复配效应。

6、简述我公司在采出液油水处理方面有哪些主要产品?

产品主要的作用?

答:

破乳剂、缓蚀剂、净水剂(反相破乳剂)、破乳净水剂、絮凝剂(AB)、杀菌剂、滤料清洗剂、降粘剂。

破乳剂:

解决乳化原油破乳,炼厂脱盐,使油水分离。

净水剂:

用于油田污水处理。

去油能力极强。

破乳净水剂:

用于含聚油田分离器净水破乳作用,达到预处理的作用。

絮凝剂:

油田污水处理,针对水中悬浮较高的水质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成本低。

杀菌剂:

用于油田污水回注前段,减少细菌的滋养,起到保护管线和地层的作用。

滤料清洗剂:

用于污水处理设备滤料过滤器中,通过反冲洗清洗滤料。

降粘剂:

主要用于稠油或特稠油中,减少原油的粘度,提高管道输送能力和协同破乳作用。

7、对于某种原油,为什么必须经过筛选实验才能选择合适的破乳剂?

答:

由于原油本身是一个碳氢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原油乳液中起乳化剂作用的物质种类和特征也是复杂的,有时甚至是未知的。

因此,什么样的破乳剂对某种原油乳液破乳有效,迄今人们仍不能从理论上有所认识。

所以,对于某种原油,必须经过筛选实验才能选择合适的破乳剂。

8、Q/SH10201418-2013原油破乳剂通用技术条件中水相清洁度判定:

当终止沉降时,观察脱出污水颜色,1~4级分别为:

1级:

脱出水清,呈透明或乳白色;

2级:

脱出水较清,呈浅黄色;

3级:

脱出水较浑浊,呈黄、棕色;

4级:

脱出水浑浊,呈深棕或黑色。

9.简单描述一下进入实验站点进行破乳剂及污水实验需要了解的主要信息?

答:

进站需了解的信息:

来液情况:

原油比重、总来液量、有无措施井存在、综合含水以及油水比、井排来液分几路、加药方式及浓度、厂家的情况、加药口的温度、加药口到一次沉降的距离,有无升温情况、加热炉的前后温度、来液温度、外输量、油水分析(突出问题)、几次温度变化,几次沉降及时间、三相分离器的容积构造、有无电脱、破乳对水质有无要求等。

油水处理指标、分水器分水指标及现状、电脱进出口油含水指标;气浮、滤罐等进出口水质情况及指标、污水处理目前使用的药剂及用量。

10.简述破乳剂筛选试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答:

10.1普选

新站点或含水出现异常波动的老站点都应进行普选,普选种类应涵盖公司各类起始剂的破乳剂品种应多于25种。

10.2初选

根据现场要求,选择表现较为突出的破乳剂进行初选。

应作平行样,详细记录水质、界面、脱水速度、最终脱水量等情况。

若所有样品都表现不好,可选择表现最好的一种药剂,可以再做一组实验搭,验证药剂量加倍、磺酸配方、油溶配方以及100PPM破乳剂分别搭配50PPM的Cacl、Hcl、阳离子聚合物、预脱剂等观察效果。

若过渡带较厚需反转试管记录界面变化和出水量。

10.3复配筛选

复配应尽量用不同类型破乳剂搭配,按照最终出水量大、过渡带少、出水速度快、水质清的标准选择。

备选配方应不少于6个。

10.4终选

选择两个以上配方与现场样做平行样对比。

最终由技术服务组选定一个应用配方,并留标样。

首次使用的配方在工业产品送现场应用前应再做一组以对比验证。

确保生产的稳定性与表样一致。

11、为什么有时候会出现实验室表现与现场不符?

答:

11.1、提升泵造成的二次乳化影响。

可利用脱水后再摇试管模拟。

11.2、油层厚度控制过薄的影响。

实验时尽量调整配方做到界面齐整。

11.3、药剂溶解性不好对现场分散的影响。

可增加稀释倍数改善分散。

11.4、来油变化的影响。

可观察在线含水数据、分水器污水外观判断和多次取样进行判断。

11.5、药剂的选择和实验方法的问题,一定完全了解和模拟现场流程,用离心法实验。

11.6、现场操作的影响。

应注意底水控制、水站收油、温度变化、污油池收油,并及时与甲方沟通。

11.7、加药点的选择。

当最终含水不达标时应结合实验判断是否增设新的加药点。

11.8、加药浓度不合适和药剂亲水性造成流失量大等因素的影响。

12、左右破乳的几项因素?

答:

①水滴的大小影响脱水速度,②油的密度影响脱水速率;③温度可以改变油的粘度和密度。

五、附加题:

绘制联合站内的流程图

 

答案

一、

1.离子型、非离子型

2.水溶性破乳剂、油溶性破乳剂

3.环氧丙烷、环氧乙烷

4.化学法、沉降法、电脱水法、润湿聚结法、加热法

5.闭口闪点、脱水率、水相清洁度、有机氯含量

6.60、100

7.RSN

8.50℃7d

9.原油破乳剂

10.W/O

11.破乳剂分子乳化剂分子

12.15%—50%,≥2000mg/L。

13.90800.0

14.125

15.未加药剂、来液井排

16.温度、加药量

17.脱水时间=有效库容/外输量*24

18.措施井、老化油、酸化井、新井、温度变化、来液量变化、加药量变化、站内收油

19.醇类、多乙烯多胺、酚醛树脂、酚胺树脂

20.30~50

二、

1.B2.C3.D4.B5.C6.A7.B8.A9.D10.B11.D12.C13.D14.B15.C16.D17.C18.D19.D20.C

三、

1.X2.X3.√4.√5.√6.X7.√8.√9.X10.X11.√12.√13.X14.X15.√16.X17.√18.√19.√20.√

四、1.答:

(1)存在两种互不相溶且相互接触的液体;

(2)具备合适的搅拌条件;

(3)体系中存在乳化剂。

2.答:

(1)较强的表面活性;

(2)良好的润湿能力;

(3)很高的絮凝和聚结能力;

(4)破乳温度低、成本低、用量少,对金属管路和设备腐蚀性弱、结垢差,对人体无毒、无害,不易燃、易爆,通用性强。

3.答:

①脱水率;②出水速率;③油水界面状态;④脱出水的含油率;⑤最佳用量;⑥低温性能;⑦复配效应。

4、答:

(1)加热输送

(2)稀释法

(3)乳化法

(4)加化学剂

5.答:

一种破乳剂往往难以同时具备全部特点,为取长补短,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破乳剂以一定的比例混合使用,使其脱水效果高于任何一种破乳剂单独使用时的效果。

这种现象称为破乳剂的协同效应或复配效应。

6.答:

破乳剂、缓蚀剂、净水剂(反相破乳剂)、破乳净水剂、絮凝剂(AB)、杀菌剂、滤料清洗剂、降粘剂。

破乳剂:

解决乳化原油破乳,炼厂脱盐,使油水分离。

净水剂:

用于油田污水处理。

去油能力极强。

破乳净水剂:

用于含聚油田分离器净水破乳作用,达到预处理的作用。

絮凝剂:

油田污水处理,针对水中悬浮较高的水质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陈本低。

杀菌剂:

用于油田污水回注前段,减少细菌的滋养,起到保护管线和地层的作用。

滤料清洗剂:

用于污水处理设备滤料过滤器中,通过反冲洗清洗滤料。

降粘剂:

主要用于稠油或特稠油中,减少原油的粘度,提高管道输送能力和协同破乳作用。

7.答:

由于原油本身是一个碳氢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原油乳液中起乳化剂作用的物质种类和特征也是复杂的,有时甚至是未知的。

因此,什么样的破乳剂对某种原油乳液破乳有效,迄今人们仍不能从理论上有所认识。

所以,对于某种原油,必须经过筛选实验才能选择合适的破乳剂。

8.答:

1级:

脱出水清,呈透明或乳白色;

2级:

脱出水较清,呈浅黄色;

3级:

脱出水较浑浊,呈黄、棕色;

4级:

脱出水浑浊,呈深棕或黑色。

9.答:

进站需了解的信息:

来液情况:

原油比重、总来液量、有无措施井存在、综合含水以及油水比、井排来液分几路、加药方式及浓度、厂家的情况、加药口的温度、加药口到一次沉降的距离,有无升温情况、加热炉的前后温度、来液温度、外输量、油水分析(突出问题)、几次温度变化,几次沉降及时间、三相分离器的容积构造、有无电脱、破乳对水质有无要求等。

油水处理指标、分水器分水指标及现状、电脱进出口油含水指标;气浮、滤罐等进出口水质情况及指标、污水处理目前使用的药剂及用量。

10、答:

10.1普选

新站点或含水出现异常波动的老站点都应进行普选,普选种类应涵盖公司各类起始剂的破乳剂品种应多于25种。

10.2初选

根据现场要求,选择表现较为突出的破乳剂进行初选。

应作平行样,详细记录水质、界面、脱水速度、最终脱水量等情况。

若所有样品都表现不好,可选择表现最好的一种药剂,可以再做一组实验搭,验证药剂量加倍、磺酸配方、油溶配方以及100PPM破乳剂分别搭配50PPM的Cacl、Hcl、阳离子聚合物、预脱剂等观察效果。

若过渡带较厚需反转试管记录界面变化和出水量。

10.3复配筛选

复配应尽量用不同类型破乳剂搭配,按照最终出水量大、过渡带少、出水速度快、水质清的标准选择。

备选配方应不少于6个。

10.4终选

选择两个以上配方与现场样做平行样对比。

最终由技术服务组选定一个应用配方,并留标样。

首次使用的配方在工业产品送现场应用前应再做一组以对比验证。

确保生产的稳定性与表样一致。

11、答:

11.1、提升泵造成的二次乳化影响。

可利用脱水后再摇试管模拟。

11.2、油层厚度控制过薄的影响。

实验时尽量调整配方做到界面齐整。

11.3、药剂溶解性不好对现场分散的影响。

可增加稀释倍数改善分散。

11.4、来油变化的影响。

可观察在线含水数据、分水器污水外观判断和多次取样进行判断。

11.5、药剂的选择和实验方法的问题,一定完全了解和模拟现场流程,用离心法实验。

11.6、现场操作的影响。

应注意底水控制、水站收油、温度变化、污油池收油,并及时与甲方沟通。

11.7、加药点的选择。

当最终含水不达标时应结合实验判断是否增设新的加药点。

11.8、加药浓度不合适和药剂亲水性造成流失量大等因素的影响。

12、答:

①水滴的大小影响脱水速度,②油的密度影响脱水速率;③温度可以改变油的粘度和密度。

五、画图(根据去过的地方自定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