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00942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6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线电缆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电线电缆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电线电缆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电线电缆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电线电缆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电线电缆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4页
电线电缆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4页
电线电缆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4页
电线电缆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4页
电线电缆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4页
电线电缆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4页
电线电缆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4页
电线电缆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4页
电线电缆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4页
电线电缆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4页
电线电缆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4页
电线电缆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4页
电线电缆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4页
电线电缆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4页
电线电缆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线电缆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docx

《电线电缆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线电缆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线电缆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docx

电线电缆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

 

生产设备保养、安全、

作业规程及责任制

 

受控状态:

分发号: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大连薪裕桥线缆制造有限公司

退火拉丝工序——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2

导体复绞工序——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6

复绕工序——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9

束丝工序——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10

挤出工序——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12

工频火花及浸水电压试验工序——试验、安全操作、设备保养规程及责任制-------------16

成缆工序——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21

编织工序——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25

铠装工序——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28

铜带屏蔽工序——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30

三层共挤工序——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责任制---------------------32

喷码机操作规程-----------------------------------------------------------------36

行车操作规程-------------------------------------------------------------------38

成品工频交流电压试验工序——试验、设备保养、安全技术规程及责任制-----------40

成品电缆包装工序——包装、设备保养、安全规程及责任制---------------------------44

冷焊机操作规程-----------------------------------------------------------------47

叉车安全操作规程---------------------------------------------------------------49

温水交联工序操作规程-----------------------------------------------------------50

铜丝铝丝堆放操作规程-----------------------------------------------------------52

电焊机操作规程-----------------------------------------------------------------53

安全规程-----------------------------------------------------------------------55

 

退火拉丝工序——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

质量控制及责任制

编号:

XYQ-JS-01-2012

1. 设备的组成:

拉线机由拉线轮、电动机、传动部分

2. 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2.1. 根据生产任务单要求,按原材料定额领用一定数量经检查合格的铜杆,准备好收线盘,

并检查盘具是否完好,将完好的盘具装在收线架上

2.2. 根据生产任务单要求的规格,按配模表的规定将拉线模配齐

2.3. 检查设备是否运转正常,才可开机,并作记录

3把铜线按绕线图引致收线盘上,线径大于2.0mm时走远端,小于2.0mm时走近端。

3.1合上空气开关QF1、QF2,打开气吹水阀门。

3.2设定退火参数:

(1)合上控制器开关SA;

(2)设定控制方式:

将P004设置为0(速度、电压控制),将P005设定为0(不启动计米停机功能)并保存;(3)设定显示方式:

设定P006为3(电压、速度显示);(4)设定软硬意愿:

即按下“系数1”(参考值18)键;用“移位”、“+”键设定系数1,按下“保存”键。

注意:

系数值越大线退的越软,运行中可根据退火软硬程度随时调节。

3.3输入速度:

按下“速度”按键,用“移位”、“+1”键设定参数,速度设定好后,按“保存”键,确认保存。

3.4按下主机启动按钮SB1,三秒钟后按下控制器“启动”键;

3.5.检查退火软硬度,调整“系数3”;

4.停机

1)正常停机:

a、按下控制器停止按键盘;b、分开控制器开关SA;c、按下停止按钮,分开空气开关QF;

2)紧急停机:

按下“急停”按钮SE.

5. 操作要点

5.1检查润滑管道是否通畅

5.2将进线的头子轧尖,穿出第一模子35cm左右,并把模子固定在穿模机的模座上,用穿模机上的夹钳夹住线关,开动穿模机,使穿模机滚筒绕有10~15圈,用以上方法依次将所有模具穿好,并将线头绕过牵收固定在收线盘上

5.3根据线径大小调节好收线涨力,开动润滑油及拉线机拉到100~200米左右停机。

检查成品线径是否合符要求,合符要求方能开机。

5.4线盘排线应整齐,平坦,收线张力应适宜,收线不得过满,离盘边不小于15mm

5.5每盘下线要小心,不要有碰伤铜线,品字型放在指定的区位,并按要求进行完工检验。

经验收合格的产品都挂上合格标签,并且要认真做好记录

警告: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备技术要求规定进行操作,严禁超负荷运行!

5.6工作结束后

5.6.1生产结束后切断电源。

5.6.2清理设备与环境卫生,将轮盘具按序号放到规定的地方。

5.6.3做好设备、生产、质量等有关的记录。

6.设备维护保养规程

6.1设备开车前检查传动部分有无杂物和异声,防护油箱油量要正常,刹车松紧适度。

6.2防护安全罩的打开断电装置应灵敏可靠、齐全。

6.3按设备管理制度和设备的修理计划完成本工序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6.4操作中发现设备有问题时,应立即停车处理。

6.5按计量器具的操作规程保养和使用千分尺。

7安全技术规程

7.1上岗前做好安全生产和自身的劳动防护工作,穿好工作服,女职工要戴好工作帽,长发不准外露。

7.2开车前必须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安全有效,关键部位的部件应紧固可靠。

7.3开车后应低速运转2~3分钟,观察设备没有问题时再提速生产。

7.4设备上的安全防护装置和保养设施,不得任意拆除和移动改装。

7.5设备露明的传动部位应加有安全防护罩。

7.6在高速运转中,操作者应尽量躲开旋转体的正面位置。

7.7当设备出现故障或断线时,应停车、断电处理。

7.8上、下盘具用的吊车不超载吊装,上、下盘具操作时必须在吊装设备确保安全的状态下进行。

7.9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8废品的种类及纠正预防措施(见表1)

表1

质量问题

产生原因

防止方法

1表面碰伤擦伤

1.运输过程中不注意碰伤

1.小心运输

2.水泥地面不平整擦伤

2.修整地面

3.进出罐时碰伤

3.小心装罐

2铜线表面氧化变色

1.抽真空不够

1.按工艺要求

2.铜线表面有油污

2.擦去表面油污并反馈拉线工序

3.线盘带油

3.带油线盘不得退火

4.罐盖密封不好

4.清理密封槽及更换密封胶圈

5.二氧化碳气体不纯

5.更.换气体

6.出罐时温度过高

6按工艺要求出罐

续上页表1

质量问题

产生原因

防止方法

3铜丝粘结

1.退火温度太高,或保温时间过长

1.按工艺要求控制

2.线盘收线张力过紧

2.拉丝工序必须调节好收线张力

4尺寸不合格

1模子用错及磨损

1 调整模子

2收张张力大

2 调节收张张力

3模子堵塞

3 经常清洗模子

5线不圆

1模子放得不正

1 放正模子

2模子不光,有尖角

1 修理或换模

6表面毛糙,斑点

1铜杆质量不好

1 换进线

2成品模不光,角度不对

2 换模子

3定速轮不光,有槽子

3 修理或换定速轮

7线径局部缩小表面起波浪节

.1定速轮跳动有槽子

1 换定速轮

2模子承线太短

2 换模子

3收线不稳定

3 调整收线张力

8断线

1铜材杂质多

1 换进线

2定速轮有槽,不光

2 换定速轮

3进线模破裂

3 换模子

4润滑不良

4 加强润滑

5责任制

5.1岗位责任制

5.1.1严格遵守劳动纪律,认真执行工艺文件,按各项工作规程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

5.1.2了解设备的使用性能,清楚“三好”、“四会”的内容。

5.1.3坚守工作岗位,集中精神,不做与生产无关的事情,对违章操作所发生的自身与他人的安全事故负责。

5.1.4负责工作场地、使用的设备、工具和导体的卫生管理及定位、定置的管理。

5.1.5负责材料消耗、生产定额的执行与自我管理。

5.1.6负责填写生产记录和设备运行记录。

5.1.7对违反岗位责任制或因工作失误所造成的事故和经济损失负责。

5.2质量责任制

5.2.1掌握操作技术,懂得工艺文件与质量标准要求,做好与本工序相关半成品的互检和本工序产品的自检、自分、自控的工作,负责首件产品的必检。

5.2.2负责本岗位质量目标的完成。

5.2.3按工艺规程进行生产,按操作注意事项操作,对违章操作出现的质量问题负责。

5.2.4对违反质量责任制造成工作失误、出现质量问题和经济损失时要负责。

5.2.5负责质量记录的填写,对记录的质量数据应真实、齐全、提供及时。

导体复绞工序——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

质量控制及责任制

编号:

XYQ-JS-02-2012

1生产操作规程

1.1绞线机生产前的准备

1.1.1按生产任务通知单和工艺结构表检查束合的股线是否符合要求,选配好并线模具,调节好节距轮。

1.1.2检查绞线机运转是否正常,上、下盘具用的吊装设施是否安全可靠。

1.1.3确认设备和上序产品质量没有问题后将绞线机安全防护罩打开,启动吊装行车取出空盘。

将带有导体的盘具依次吊入绞线机辊筒内的摇篮中,复位后压好安全锁销并将各个线盘的导体穿过分线孔和滑轮,然后进分线板通过并线模与牵引线搭接在导线和牵引轮上绕2~3圈,经过排线器绕在收线盘上将牵引线头固定在收线盘轴芯外缘与侧板相交处的孔位上,然后拉好安全罩,启动机器控制开关开始生产。

1.1.4机械启动后,先以低速运行2~3分钟后停机,检查复绞节距是否符合工艺要求,达到工艺规定可继续开机并提速运转。

1.2操作注意事项

1.2.1操作中要注意线芯不要跑出滑轮槽,收线要平整,排线高度应低于盘具侧板外边缘10~50mm。

1.2.2复绞的线芯必须松紧一致,节距均匀,复绞外径保持圆整。

1.2.3复绞的导体不允许整体焊接,0.2mm直径及以下导体允许单根扭接,但不允许甩尾与多根扭接。

0.3mm直径及以上者应焊接,相邻断头扭接或焊接相距应大于300mm。

1.2.4复绞导体过程中要经常注意观察计米器,发现计米不准及时更换。

1.3.5复绞导体的收线盘应与下道工序放线使用的装置相匹配,铁木收线盘经重新紧固后再使用。

1.2.6将复绞好的导体线芯盘卸下来后,应挂好标记并注明产品、型号、规格及长度、生产日期、操作者姓名等有关内容。

1.2.7装导体的收线盘在周转移动时应将外缘导体线芯头紧紧地固定好,并按滚动方向要求滚动、轻推,导体不能磕碰或受到机械损伤。

1.2.8集中精神、提高警惕、预防收线盘飞出伤人,发现设备运转有异常现象时应立即停车检修。

1.3工作结束后

1.3.1生产结束后切断电源。

1.3.2清理设备与环境卫生,将轮盘具按序号放到规定的地方。

1.3.3做好设备、生产、质量等有关的记录。

2设备维护保养规程

2.1设备开车前检查传动部分有无杂物和异声,防护油箱油量要正常,刹车松紧适度。

2.2束丝机断丝停车和绞线机防护安全罩的打开断电装置应灵敏可靠、齐全。

2.3按设备管理制度和设备的修理计划完成本工序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2.4操作中发现设备有问题时,应立即停车处理。

2.5按计量器具的操作规程保养和使用千分尺。

3安全技术规程

3.1上岗前做好安全生产和自身的劳动防护工作,穿好工作服,女职工要戴好工作帽,长发不准外露。

3.2开车前必须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安全有效,关键部位的部件应紧固可靠。

3.3开车后应低速运转2~3分钟,观察设备没有问题时再提速生产。

3.4设备上的安全防护装置和保养设施,不得任意拆除和移动改装。

3.5设备露明的传动部位应加有安全防护罩。

3.6复绞机在高速运转中,操作者应尽量躲开旋转体的正面位置。

3.7当设备出现故障或断线时,应停车、断电处理。

3.8上、下盘具用的吊车不超载吊装,上、下盘具操作时必须在吊装设备确保安全的状态下进行。

3.9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10焊接铜导体时,酒精灯外部和操作者手、身体上不能沾有酒精进行操作,灯内酒精存量不得超过容量的2/3,严禁在有明火的情况下往灯内加入酒精。

4废品的种类及纠正预防措施(见表1)

5责任制

5.1岗位责任制

5.1.1严格遵守劳动纪律,认真执行工艺文件,按各项工作规程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

5.1.2了解设备的使用性能,清楚“三好”、“四会”的内容。

5.1.3坚守工作岗位,集中精神,不做与生产无关的事情,对违章操作所发生的自身与他人的安全事故负责。

5.1.4负责工作场地、使用的设备、工具和导体的卫生管理及定位、定置的管理。

5.1.5负责材料消耗、生产定额的执行与自我管理。

5.1.6负责填写生产记录和设备运行记录。

5.1.7对违反岗位责任制或因工作失误所造成的事故和经济损失负责。

5.2质量责任制

5.2.1掌握操作技术,懂得工艺文件与质量标准要求,做好与本工序相关半成品的互检和本工序产品的自检、自分、自控的工作,负责首件产品的必检。

5.2.2负责本岗位质量目标的完成。

5.2.3按工艺规程进行生产,按操作注意事项操作,对违章操作出现的质量问题负责。

5.2.4对违反质量责任制造成工作失误、出现质量问题和经济损失时要负责。

5.2.5负责质量记录的填写,对记录的质量数据应真实、齐全、提供及时。

表1

废品的种类

产生的原因

纠正预防措施

长度米数不准确

计米器数字表损坏或操作者看错数字读数。

调换计量完好的数字表或使用定长计米装置,加强看数字表的责任。

有毛刺

单丝接线头过长或在束绞过程中被刮断导体。

允许扭接的单线,扭接时出头要短;不允许扭接的导体应采用对焊方法焊接,在挤绝缘前应复绕修剪毛刺。

导体缺根或多根导体直径不符合工艺要求

断线或违反工艺规定生产使用导体;导体规格存放混乱、无标识或操作者错用导体规格。

束丝机应安有断线自动停车装置,断线必须即时补焊齐全,按工艺要求生产使用导体;按型号、规格将导体分开存放并挂有明显的表识;使用导体前应加强导体外径的检验。

松股

节距过大

按工艺要求调换节距轮。

绞线外径不圆整

绞线模大

按工艺要求调换合适的绞线模具。

绞线表面刮伤或有跳线背股现象

绞线模小,股线放线盘张力不均匀。

按工艺要求调整合适的绞线模具,适当调整放线张力。

绞向错误

执行工艺规定错误或没调换设备运转方向。

按工艺规定束或绞线和调换设备绞制方向的换向装置。

导体有油污或氧化现象

生产现场地面或设备油污较多或导体周转中接触油、水及有害物质。

保持生产环境和设备的清洁卫生;导体运转中严禁在地面上用脚滚动或带有油、水及有污染氧化的周转车搬运,必要时操作者应戴手套操作。

复绞股线大小不一致

错用导体股线芯规格。

作好上序半成品材料的自检、互检,按工艺要求进行绞线,导体股线芯应挂有型号、规格表识卡。

 

复绕工序——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

质量控制及责任制

编号:

XYQ-JS-03-2012

一、操作步骤

1、在复绕前应检查导线复绕机各传动部分传动是否灵活,电控部分是否正常,待一切均正常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各项工作。

2、在上线盘时应观察顶轴与盘芯是否存在空隙,若存在应加垫。

3、将导线放在放线栏内,将线头引出经张力调节装置,排线装置,缠绕在复绕机线盘上。

4、按下复绕机启动按钮,边运转边调整张力,直到张力合适为止。

在复绕过程中,应不断检查排线及复绕质量。

5、待导线复绕到工艺所规定的或生产规定的重量时,按下停止按钮,待线盘停稳后,将线头拧在线盘轴上卸下线盘。

6、复绕下一盘时重复上述工作。

7、复绕每一盘后,应称重并在盘上贴上实际净重。

8、待一切工作完成后,应将设备上的导体粉末及其他杂质擦干净,做好环境卫生。

二、安全注意事项

1、在进行复绕工作之前,应检查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并加润滑油。

  

2、上线盘时,注意防止砸伤手并必须拧紧螺钉,使之不易松开,以防造成设备和人身事故。

  

3、在复绕线盘的操作中,不许人站到线盘的前面,防止尾线甩伤人体。

  

4、不准依靠或把手肘支在机器防护罩上,机器上禁止放工具和物品。

线盘复绕好后,下线时必须先将两脚张开,防止在下线盘时砸伤脚指。

  

5、复绕机工作时,不准进行擦试、润滑或修理工作。

 

束丝工序——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

质量控制及责任制

编号:

XYQ-JS-04-2012

一、设备名称:

束丝机

二、设备用途:

用于束绞聚氯乙烯及橡套电线电缆铜导体的专用设备。

三、生产前准备工作:

1)、将束丝机各传动部位加润滑油,检查刹车抱闸是否灵敏,没有刹车抱闸或不灵不准开车生产,防止少根、缺根。

2)、检查设备上的穿线孔、小滑轮、穿线咀等是否有毛剌及损坏现象,如有应及时更换,防止绞线滑伤。

3)、准备好生产中所需用的酒精灯、剪子、千分尺等工具。

4)、穿、戴好工作服、工作帽及防护用具。

四、操作规程:

1)将检验合格的电工圆铜线放到放线架上,然后将销钉插好。

2)根据工艺要求调好节距。

3)从放线架上将铜丝穿过导管、导线轮、穿线咀及分线盘。

4)将穿过分线盘的铜丝扭在一起穿过压线模,然后将压线模固定在压线架上。

5)将穿过压线模的绞线用牵引绳引到收线轮上,缠绕几圈。

6)开动机器待设备运转正常后停车,检查线芯的结构、节距、绞向是否与工艺卡片相同,表面是否有擦伤,合格后方可开车。

7)待束线端头引到收线盘,停车剪下牵引绳,将绞线缠到收线轮上,核对好计米器,开车运转。

8)在束线中如有断丝必须停车修理,不准下车后再修理,修理后的线芯应符合标准规定及工艺要求。

10)束完一盘线时应停车换盘并栓上流程卡,注明型号、规格、长度、操作者及生产日期,并将线盘码放整齐,严防束绞后的线芯碰坏。

五、维护和保养

1、经常检查高速回转零部件的运转情况,如有异常现象,应及时维修。

2、摇篮变速箱用机油润滑,经常检查油位,必要时添油,每月更换新油1次,各轴承均用黄油润滑,每月检查1次,必要时更换轴承,传动部位用黄油润滑,每十天注油1次,各油咀、油杯每班检查。

定期检查油箱油路不准泄漏、堵塞,必要时进行清理或更换。

六、安全操作:

1开车前检查放线的插销,收线的顶尖及压线模是否紧固好,以防甩出或摔下碰伤人。

2上收线盘时要注意先将收线盘滚入吊车上,然后启动升降机构,待收线盘到位时,用顶尖顶紧,并销住,再将吊车移开,然后关闭安全防护罩,才能正式开车生产。

七、结束工作:

1、本班工作结束后,应将电闸拉掉。

2、搞好本机台卫生和环境卫生。

3、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挤出工序——生产、安全、设备操作规程、

质量控制及责任制

编号:

XYQ-JS-05-2012

1.生产准备工作:

按工艺卡准备好本班所用的塑料,导电线芯或成缆芯,并对塑料进行检查,对导电线芯及成缆线芯的结构尺寸工艺卡进行认真检查。

2.调整开车:

2.1当挤出机各区温度达到规定温度时,(可用温度表校对一下温度)并检查机组各部分正常后,将塑料加入

料斗内,并注入加料口。

2.2杆,逐渐升速至14-72转/分,则机头出料。

2.3外模挤出的塑料是否柔软,光滑面无疙瘩,即塑料要完全塑化。

2.4料正常后,将线芯穿过模芯并与牵引接牢。

2.5引:

待挤出约0.5-1.0米一段后用刀片在靠近机头处于挤出线上面划一记号,待记号一段进入水槽后,

停止螺杆及收线。

割下记号的一段看其是否偏芯。

根据所划记号的位置相应地调整模套位置,上、下、左、右

四个螺丝对正中心,按上法再检查情况直至不偏芯为止,偏芯调整好后在开车(螺杆和牵引)并调整好外径偏

芯和外径调整好后正式生产先开动牵引后开动螺杆。

3.步骤

3.1源开关,将各区加热用的调压器从“零”调至适当位置(看电流指针)电流一般控制在2-4安,注意电

流不能过大和过小,开始加热。

3.2的电线芯或成缆线芯上到放线架上,将所需要的收线盘上到收线架上,将半成品线芯拉到机头处,机头

到牵引牵一根牵引绳。

3.3有的模芯模套,待挤出机各部分加热到规定温度后,将机头各部分螺丝拧紧,并将机头调到水平位置,然后以目力观察,初步将内外模套调整好距离。

3.4杆,逐渐升速至15-20转/分,排料正常后将线芯穿过模芯并与牵引线接牢。

3.5芯测量并调整外径直至合格,当好线过计米器上牵引后将废线剪掉,将好线通过收线盘侧板孔并固定好,再开动收线注意收线张力。

3.6备好后可正式开车。

3.7先停收线后,降低螺杆转速(防止突然停主电机),再停螺杆。

把料斗内的余料取出,然后开动螺杆,把机筒内的塑料全部排出,然后停车。

3.8热器控制开关,取下加热器,依次将机头各部件卸下,用布擦干净放在指定地点。

3.9半成品或成品填好标签,标明:

型号、规格、长度、盘号、日期、操作者等,然后放在指定位置。

3.10工模具清理好,放在工具箱内。

3.11记录,清理工作场地。

3.12完毕后,认真填写产品制造卡,放置待检区,等工序检验员检定合格并签章后,放置合格品区待转序

4.设备维护保养规程

4.1保持设备完好、整齐。

4.2设备零部件和工艺装备齐全。

4.3未经设备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拆除或增加部件及附件。

4.4电控系统,安全制动装置,完好无缺件并灵敏可靠。

4.4.1设备达到三级保养

4.4.2由操作者负责成缆机的日常维护保养,配合机修人员进行小修,达到“三好”“四会”的要求。

4.4.3每班工作完毕后要清理设备表面卫生和周围环境卫生,每周进行一次彻底清扫,保持设备露出本色。

4.4.5按三级保养制度完成周期检修。

4.5保持设备润滑

4.5.1每班在生产操作前对各润滑部位进行润滑。

4.5.2及时修理或更换损坏及不畅通的油泵、油嘴、油管,避免出现滴、跑、帽、漏现象。

4.6坚持文明生产,不违章操作设备。

4.6.1了解设备使用性能,按设备使用说明书使用设备。

4.6.2工作中要坚守岗位,集中精神看护设备,不使用带病的机械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安全技术规程

5.1上岗前应作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