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赛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03405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大赛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古诗词大赛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古诗词大赛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古诗词大赛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古诗词大赛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古诗词大赛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古诗词大赛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古诗词大赛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古诗词大赛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古诗词大赛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古诗词大赛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古诗词大赛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词大赛复习资料.docx

《古诗词大赛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大赛复习资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诗词大赛复习资料.docx

古诗词大赛复习资料

古诗词大赛复习资料

一、古诗填空

《赋得古原草送别》朝代:

唐代作者:

白居易

古诗词大赛复习资料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朝代:

唐代作者: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江雪》朝代:

唐代作者: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悯农二首》朝代:

唐代作者:

李绅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梅花》朝代:

宋代作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朝代:

唐代作者: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朝代:

唐代作者: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山塞》朝代:

宋代作者:

司马光

边草荒无路,星河秋夜明。

卷旗遮虏塞,歇马受降城。

霜重征衣薄,风高战鼓鸣。

将军功示厌,士卒不须生。

《凉州词二首》朝代:

唐代作者: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朝代:

唐代作者: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送元二使安西》朝代:

唐代作者: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泊秦淮》朝代:

唐代作者: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问刘十九》朝代:

唐代作者:

白居易

绿蚁新醅(pēi)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山中送别》朝代:

唐代作者: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过零丁洋》朝代:

宋代作者: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文学常识

《静夜思》朝代:

唐代作者: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秋浦歌十七首》朝代:

唐代作者:

李白

其一: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其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赠汪伦》朝代:

唐代作者: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望庐山瀑布》朝代:

唐代作者: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独坐敬亭山》朝代:

唐代作者: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古朗月行》朝代:

唐代作者: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

《题临安邸》朝代:

宋代作者: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春晓》朝代:

唐代作者: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望天门山》朝代:

唐代作者: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早发白帝城》朝代:

唐代作者: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示儿》朝代:

宋代作者: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春江花月夜》朝代:

唐代作者: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朝代:

唐代作者: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夏日绝句》朝代:

宋代作者: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枫桥夜泊》朝代:

唐代作者: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敕勒歌》朝代:

南北朝作者:

佚名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七步诗》朝代:

两汉作者: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版本一)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版本二)

《四时田园杂兴》朝代:

南宋作者: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出塞》朝代:

唐代作者: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寒食》朝代:

唐代作者: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朝代:

唐代作者: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别董大》朝代:

唐代作者: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滁州西涧》朝代:

唐代作者: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江南逢李龟年》朝代:

唐代作者: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秋夕》朝代:

唐代作者: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忆江南》朝代:

唐代作者: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朝代:

宋代作者: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游子吟》朝代:

唐代作者: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登幽州台歌》朝代:

唐代作者: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梅花》朝代:

宋代作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春日》朝代:

宋代作者: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芙蓉楼送辛渐》朝代:

唐代作者: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春夜喜雨》朝代:

唐代作者: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浪淘沙》朝代:

唐代作者: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三、作者背景

崔颢(hào)(704?

-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

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

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为边塞诗派。

《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

陆游(公元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词人。

陆游是现留诗作最多的诗人,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

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

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

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

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

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

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

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

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

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

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

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

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

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

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

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

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晚年曾官至太子少傅。

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

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城,葬于香山。

与李白、杜甫并称“李杜白”。

现实派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

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

被后人称为“诗佛”。

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苏轼评价其: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而立,始中进士。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

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

被谤谪龙标尉。

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

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张九龄(678-740年)唐玄宗开元年间宰相,字子寿,一字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

自称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

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中进士,始调校书郎。

唐玄宗即位,迁右补阙。

开元间,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

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封为始兴郡开国伯,食邑五百户。

开元二十八年,曲江去世,终年六十八岁,追赠司徒、荆州大都督,予谥文献。

死后不久,曾被其断言"必反"的安禄山果然掀起了"安史之乱",从而导致唐朝迅速从"全盛"走向没落。

唐玄宗奔蜀,因追思张九龄的卓见而痛悔不已,遣使至曲江祭奠张九龄。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擅长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

著有《曲江集》,被誉为诗坛"岭南第一人"。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

是"大历十才子"之一。

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

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

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

著有《韩君平诗集》。

林升(生卒年不详),字云友,又名梦屏,南宋诗人,生平事迹亦不详。

温州横阳亲仁乡荪湖里林坳(今属苍南县繁枝林坳)人,(《水心集》卷一二有《与平阳林升卿谋葬父序》)。

生活在南宋孝宗朝(1106-1170年),是一位擅长诗文的士人。

事见《东瓯诗存》卷四。

《西湖游览志余》录其诗一首。

四、诗文连线

《石灰吟》朝代:

明代作者: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己亥杂诗》朝代:

清代作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饮酒》朝代:

唐代作者:

柳宗元

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

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

须臾心自殊,顿觉天地暄。

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

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

清阴可自庇,竟夕闻佳言。

尽醉无复辞,偃卧有芳荪。

彼哉晋楚富,此道未必存。

《朝天子·咏喇叭》朝代:

明代作者:

王磐

喇叭,锁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

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乌衣巷》朝代:

唐代作者: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约客》朝代:

宋代作者: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朝代:

唐代作者: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从军行》朝代:

唐代作者: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朝代:

宋代作者: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咏柳》朝代:

唐代作者: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回乡偶书》朝代:

唐代作者: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朝代:

唐代作者: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观书有感》朝代:

宋代作者: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