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0.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04151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河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河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河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河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河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河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河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河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河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河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河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河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河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河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河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河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0.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河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0.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河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0.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河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0.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0.docx

《河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0.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0.docx

河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0

河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0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

50,分数:

25.00)

1.在《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纲要》中______处于核心地位。

(分数:

0.50)

 A.理想教育

 B.集体主义教育

 C.爱国主义教育 √

 D.劳动教育

解析:

2.古代西方教育中强调身心和谐发展的是______。

(分数:

0.50)

 A.雅典教育 √

 B.斯巴达教育

 C.世俗教育

 D.骑士教育

解析:

3.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的“新三中心”指的是______。

(分数:

0.50)

 A.教师、书本、课堂

 B.儿童、活动、课堂

 C.儿童、经验、活动 √

 D.儿童、书本、活动

解析:

[解析]杜威认为传统的学校课程以学科为中心,没考虑过儿童兴趣和需要,学科分的过细,脱离生活实际。

他反对教育以学科为中心,倡导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并提出了“儿童、经验、活动”的“新三中心论”。

故本题选C。

4.格赛尔双生子爬楼梯比较试验,证明了______因素对人的发展有关键影响。

(分数:

0.50)

 A.遗传因素

 B.生理成熟 √

 C.环境

 D.教育

解析:

[解析]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因素中,格赛尔提出了“成熟势力说”,他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有两个因素:

成熟与学习,发展是儿童行为或心理在环境影响下按一定顺序出现的过程。

这个过程与成熟的关系较多,而与学习的关系较少,学习只是促进成熟,只是为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

同卵双生子的爬梯实验研究证实了他的理论。

故此题选B。

5.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和选拔出统治国家的哲学家——最高统治者”观点的是______。

(分数:

0.50)

 A.柏拉图 √

 B.凯兴斯泰纳

 C.卢梭

 D.亚里士多德

解析:

6.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______。

(分数:

0.50)

 A.教育政策

 B.教育价值取向 √

 C.教育模式

 D.教育方法

解析:

[解析]素质教育本质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

素质教育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民族素质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本质上是教育价值取向上的变革。

故本题选B。

7.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于______年诞生于______。

(分数:

0.50)

 A.1619德意志魏玛邦

 B.1632捷克

 C.1681法国 √

 D.1897中国

解析:

8.采用座右铭激励学生属于______。

(分数:

0.50)

 A.自我教育法 √

 B.标准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情感陶冶法

解析:

[解析]自我教育包括学习、立志、座右铭、自我评价、慎独等多种形式。

故此题选A。

9.美国课程论家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最重要的问题是______。

(分数:

0.50)

 A.课程内容

 B.教学方法

 C.课程目标 √

 D.教学评价

解析:

10.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______的儿童是属于形式运算阶段的。

(分数:

0.50)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

解析:

[解析]皮亚杰把认知发展视为认知结构的发展过程,以认知结构为依据区分心理发展阶段。

他把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②前运算阶段(2~6、7岁);③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④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及以后)。

故此题选D。

11.我国新课程改革不倡导的教学观念是______。

(分数:

0.50)

 A.教学过程的课程创生与开发

 B.教学过程的封闭与专制 √

 C.教学过程的人文关怀

 D.教学过程的师生交往与互动

解析:

[解析]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观念是教学过程的课程创设与开发、教学过程的人文关怀、教学过程的师生交往与互动以及学科结论的过程价值。

依据题项,只有B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12.计算机等级考试属于一种______。

(分数:

0.50)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

 C.诊断性评价

 D.个性差异评价

解析:

[解析]为绝对评价而进行的测验一般被称为标准参照测验。

计算机等级考试属于标准参照测验,即按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内容,测验成绩直接反应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

故此题选B。

13.班级活动的评估要做到______。

(分数:

0.50)

 A.随意性、客观性、全面性

 B.全面性、客观性、发展性 √

 C.随意性、全面性、发展性

 D.发展性、随意性、客观性

解析:

14.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自觉地对外在道德要求作出能动反应,这种教育方式依据的德育规律是______。

(分数:

0.50)

 A.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B.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

 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规律

解析:

15.在对事物的知觉中,需要有以往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知觉的这一特性叫______。

(分数:

0.50)

 A.知觉的理解性 √

 B.知觉的选择

 C.知觉的恒常性

 D.知觉的整体性

解析:

[解析]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性。

其中知觉的理解性表现为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它、判断它,把它归入一定的事物系统之中,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感知它。

选择性是指人们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

整体性是指人在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

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故本题选A。

16.______是对字词、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它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没什么联系。

(分数:

0.50)

 A.陈述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情景性记忆

 D.语意记忆 √

解析:

[解析]语意记忆是一种记忆的型态。

它是一种对于一般知识的事实与概念的了解,透过语言、文字、数字、算法等抽象性的了解来形成记忆。

语意记忆通常是经由情节记忆发展而来,是一种客观性的知识,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没什么联系。

陈述性记忆是指人对事实性资料的记忆,如人名、地名、名词解释以及定理、定律等。

程序记忆指关于技术、过程或“如何做”的记忆。

情景记忆是指对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情景)的记忆。

故本题选D。

17.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______。

(分数:

0.50)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

解析:

[解析]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出现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不平衡,这一时期在心理学上称作“心理断乳期”,又叫做“危险期”。

18.根据课程任务,可将其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______。

(分数:

0.50)

 A.新授课和巩固课

 B.研究型课程 √

 C.单一型课程

 D.综合型课程

解析:

19.______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

(分数:

0.50)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

 D.裴斯泰洛奇

解析:

[解析]题干所描述的为实用主义教学思想,其代表人物为杜威。

20.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对德国哲学家______的影响最大。

(分数:

0.50)

 A.康德 √

 B.歌德

 C.费尔巴哈

 D.黑格尔

解析:

21.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叫______。

(分数:

0.50)

 A.建立学生档案

 B.班主任工作总结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 √

解析:

22.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______。

(分数:

0.50)

 A.詹姆二

 B.苛勒

 C.韦特海默

 D.华生 √

解析:

[解析]华生,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建人。

他的行为主义又被称作“S—R”心理学,即刺激—反应心理学。

威廉·詹姆士,实用主义的倡导者,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也是美国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

苛勒、韦特海默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

23.英国心理学家艾萨克根据内倾—外倾和稳定—不稳定两个维度对人的______加以区分。

(分数:

0.50)

 A.性格 √

 B.品格

 C.思维

 D.智力

解析:

[解析]题干考查艾萨克的性格两维分类。

24.问题解决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解决策略主要包括尝试策略和______。

(分数:

0.50)

 A.启发式策略 √

 B.经验策略

 C.实践策略

 D.分析策略

解析:

[解析]问题解决的策略包括尝试策略与启发式策略。

25.教师获取报酬主要通过工资报酬、福利待遇和______来体现的。

(分数:

0.50)

 A.带薪休假 √

 B.政治地位

 C.有偿家教

 D.教师节

解析:

[解析]教师获取报酬是教师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和单位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带薪休假的权利。

26.课程设计的目标模式最初源于______。

(分数:

0.50)

 A.泰勒的目标模式

 B.塔巴模式

 C.博比特的“活动分析法” √

 D.惠勒的过程模式

解析:

[解析]课程设计的目标模式最初源于博比特的“活动分析法”。

博比特的课程编制模式提出了课程目标的重要性,在模式的五个步骤中,前面四部分是有关目标的制定和选择的,这些思想对于此后的课程论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7.现代教学需要构建平等、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以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______。

(分数:

0.50)

 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性

 B.交互主体性 √

 C.学生主体性

 D.教师主体性

解析:

[解析]平等、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性。

28.1934年颁布的______中规定,每班设主任教员一人,一班学生在四十人以上者,得增设助教员一人,“主任教员”即我们现在通称的班主任。

(分数:

0.50)

 A.《关于班主任工作的要求》

 B.《小学暂行教程》

 C.《中学暂行教程》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小学制度暂行条例》 √

解析:

[解析]1934年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小学制度暂行条例》中规定:

“每班设主任教员一人,一班学生在四十人以上者,得增设助教员一人”。

29.______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最基础、最繁琐的部分。

(分数:

0.50)

 A.常规事务性 √

 B.指导性

 C.决策性

 D.协调性

解析:

[解析]常规事务性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最基础、最繁琐的部分,它发挥着处理班集体各种杂务、维系班集体的协调一致、形成井然有序的学习生活秩序等功能。

30.______谈话主要用于自我防卫心理强的学生。

(分数:

0.50)

 A.商讨式

 B.点拨式

 C.突击式 √

 D.批评式

解析:

[解析]突击式谈话是老师因时、因事、因地进行个别谈话的方式,主要用于自我防卫心理强的学生,这类学生一般不肯轻易认错,事后矢口否认,或搪塞掩盖,或转嫁他人。

老师利用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和冲突的火候,冲破其心理防线,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商讨式谈话用于自尊心强且有逆反心理、性格倔强、脾气暴躁、感情容易冲动的学生。

点拨式对于心理敏感疑心重的学生比较适用。

31.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

比如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______。

(分数:

0.50)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

 D.自主感对羞耻感

解析:

[解析]埃里克森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

(1)婴儿时期(0~1岁),是获得信任感而克服不信任感的阶段;

(2)婴儿后期(2~3岁),这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的阶段;(3)幼儿期(4~5岁),这是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的阶段;(4)儿童期(6~11岁),这是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的阶段;(5)青年期(12~18岁),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立和自我角色的形成;(6)成人前期(18~25岁),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是获得亲密感而避免孤独感的阶段;(7)成人中期(25~60岁),这是获得创造力感而避免自我专注的阶段;(8)成人后期(60岁以上),这是获得完美感而避免失望感的阶段。

所以本题选C。

32.奥苏伯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为此,他提出了______的教学策略。

(分数:

0.50)

 A.先行组织者 √

 B.验证假说

 C.意义学习

 D.程序教学

解析:

[解析]为了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提高已有知识对接受知识的有效影响,奥苏伯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先行组织者”有其严格的定义,即在正式材料学习之前,向学生介绍的与其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适当的知识相联系的概括和包容性引导材料,它在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上应高于正式的学习材料并用学生熟悉的术语呈现。

即先于新学习材料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

设计“组织者”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稳定地纳入和保持正式学习材料中更详细和分化的内容,给学习者在已知与未知之间架起一道桥梁,从而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

所以本题选A。

33.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求知、审美、创造的需要归入______之中。

(分数:

0.50)

 A.安全需要

 B.尊重、成就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

 D.归属和爱的需要

解析:

[解析]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类,后来马斯洛又在此基础上加上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构成七个层次的需要,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马斯洛把求知、审美、创造的需要归到了自我实现需要里面。

所以本题选C。

34.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及其审题的方法会影响到化学、物理等学习的审题态度和方法,这种学习迁移叫做______。

(分数:

0.50)

 A.具体迁移

 B.顺应迁移

 C.一般迁移 √

 D.重组迁移

解析:

[解析]根据迁移的内容,学习迁移可分为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的方法。

如运算技能、阅读技能可以运用到数学或语文的学习中。

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的方法。

如将弹跳中的基本动作加以组合运用到空翻中。

所以本题选C。

35.动作技能学习心理过程的第一阶段是______。

(分数:

0.50)

 A.联结阶段

 B.认知阶段 √

 C.自动化阶段

 D.熟练阶段

解析:

[解析]动作技能学习心理过程分为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和熟练阶段。

其中,认知阶段是第一阶段。

所以本题选B。

36.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______。

(分数:

0.50)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发散思维 √

 D.聚合思维

解析:

[解析]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三个:

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所以本题选C。

37.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

依从、认同和______。

(分数:

0.50)

 A.外化

 B.内化 √

 C.行为

 D.从众

解析:

[解析]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

依从、认同和内化。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所以本题选B。

38.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______。

(分数:

0.50)

 A.能否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B.能否关注教学情境

 C.能否自觉关注学生 √

 D.能否更多考虑班集体建设

解析:

[解析]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

“学生喜欢我吗?

”“同事们如何看我?

”“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

”等等。

(2)关注情境阶段。

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生存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

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所以本题选C。

39.课后反思的形式主要有评价性反思、专题性反思以及______。

(分数:

0.50)

 A.图表性反思和札记性反思

 B.图表性反思和说明性反思

 C.说明性反思和札记性反思 √

 D.说明性反思和叙事性反思

解析:

[解析]说明性反思是日常工作交流使用的,札记性反思是零散的、自己改进工作方式使用的。

所以本题选C。

40.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主要有教学目标和______。

(分数:

0.50)

 A.教学任务、教学对象、教学方法

 B.教学任务、教学条件、教学内容

 C.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

 D.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 √

解析:

[解析]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主要有:

(1)依据教学内容。

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性质不同,对教学媒体会提出不同的要求。

如在语文、思想品德、历史等学科的教学中,可以借助于录像等视听媒体向学习者提供一定的情境,使学习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以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

(2)依据教学对象。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不一样,选用教学媒体时必须顾及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及知识背景。

另外,在两种效果接近的媒体中进行选择时,也可适当考虑学生的习惯和爱好。

如:

为小学生可多选择动画、投影、视频媒体,为中学生选择媒体可增加一些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理性认识的分量,重点应放在揭示事物的规律上。

(3)依据教学条件。

教学中能否选用某种媒体,还要看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其中包括资源状况、经济能力、师生技能、使用环境、管理水平等因素。

因此,理论上最适用的媒体,不等于实际上最适用的媒体。

所以本题选D。

41.美国媒体教育家戴尔提出的教学媒体选择的方法是______。

(分数:

0.50)

 A.问题表

 B.矩阵式

 C.流程图

 D.“经验之塔”模型 √

解析:

[解析]“经验之塔”是美国媒体教育家戴尔提出的,它将媒体提供的学习经验进行排列,形成金字塔状,由上而下共11层,越往顶层,越抽象。

所以本题选D。

42.在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中,主要采用的是______,它是指为了激发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而安排学习环境中各个元素的模式和方法。

(分数:

0.50)

 A.主动性策略

 B.协作性策略

 C.情境性策略

 D.自主学习策略 √

解析:

[解析]自主学习策略是指为了激发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而安排学习环境中各个元素的模式和方法,其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所以本题选D。

43.教育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其表现之一是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______。

(分数:

0.50)

 A.历史继承性

 B.选择性

 C.相互制约性 √

 D.协调性

解析:

44.提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把人的发展过程完全归结为生物学上的成熟,片面夸大遗传的作用,而且认为教育和后天的其他影响对于人的发展是无足轻重的观点的学者是______。

(分数:

0.50)

 A.霍尔 √

 B.洛克

 C.高尔顿

 D.华生

解析:

[解析]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的观点,片面夸大了遗传的作用。

45.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学记》中的“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这句话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______的现象。

(分数:

0.50)

 A.“关键期” √

 B.“依恋期”

 C.“混沌期”

 D.“最近发展区”

解析:

[解析]“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的意思是:

错过了学习的关键期,学习的效果就会差。

46.人是一个积极、能动的主体,人与动物发展的显著区别之一就在于人是有意识的,具有主观能动性。

这种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______表现出来的。

(分数:

0.50)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活动 √

解析:

[解析]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

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发展的现实。

47.父母树立权威;对孩子理解、尊重;与孩子经常交流并给予帮助”,这种理性且民主的教育方式属于______型。

(分数:

0.50)

 A.接受+控制 √

 B.接受+容许

 C.拒绝+控制

 D.拒绝+容许

解析:

[解析]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将社会价值观、行为方式、态度体系及社会道德规范传递给儿童的方式。

其中,权威型教养方式是接受+控制,父母树立权威,对孩子理解、尊重,与孩子经常交流并给予帮助的一种教养方式。

48.假如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过程中已掌握轴对称图形概念。

后来在学习圆的时候,告诉学生“圆也是轴对称图形”,学生立即能发现圆具有轴对称图形的一切特征,这种学习属于______。

(分数:

0.50)

 A.上位学习

 B.相关类属学习

 C.派生类属学习 √

 D.并列结合学习

解析:

49.下列学校行为,没有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是______。

(分数:

0.50)

 A.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

 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C.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

 D.独立开展分组教学等教改实验的 √

解析:

[解析]A、B、C项都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

D项是允许的。

50.第斯多惠说: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这一观点体现了教学的______原则。

(分数:

0.50)

 A.巩固性

 B.启发性 √

 C.循序渐进

 D.系统性

解析:

[解析]教学的启发性原则是根据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动性相统一的规律提出来的。

该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发展自己的能力。

第斯多惠的这一名言,正是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

10,分数:

20.00)

51.近年来,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种取向,即教师专业发展的______。

(分数:

2.00)

 A.理性取向 √

 B.实践一反思取向 √

 C.社会取向

 D.生态取向 √

解析:

[解析]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有以下三种取向:

(1)理性取向;

(2)生态取向;(3)实践一反思取向。

52.运用品德评价法的要求是______。

(分数:

2.00)

 A.目的明确,公正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