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16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12921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16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新课标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16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新课标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16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新课标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16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新课标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16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新课标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16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新课标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16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新课标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16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新课标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16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新课标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16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新课标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16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新课标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16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新课标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16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新课标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16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新课标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16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新课标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16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新课标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16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新课标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16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新课标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16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新课标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16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16篇.docx

《新课标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1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16篇.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标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16篇.docx

新课标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16篇

新课标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16篇)

  内容预览:

新课标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全

16篇古文

1.孔子语录(七上)

2.桃花源记陶潜(八上)

3.陋室铭刘禹锡(八上)

4.爱莲说周敦颐(八上)

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八上)

6.三峡郦道元(八上)

7.小石潭记柳宗元(八下)

8.杂说(四)韩愈(八下)

9.岳阳楼记范仲淹(八下)

10.醉翁亭记欧阳修(八下)

11.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八下)

12.出师表诸葛亮(九上)

13.鱼我所欲也孟子(九下)

1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九下)

15.曹刿论战左传(九下)

16.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九下)

童趣更多内容如下:

七年级上册**童趣(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

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

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

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1.《论语》十则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

吾日三省(xǐng)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1.孔子说:

“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2.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孔子说:

“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孔子说:

||“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

“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说:

||“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说:

“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孔子说:

“(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道:

“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

“那大概是||’恕(道)’吧!

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

“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那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家吗?

”元方答道:

“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

“真不是东西!

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说:

“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七年级下**.伤仲永(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

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

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

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

“(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

王先生说:

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狼(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才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译文: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

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

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

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

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

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八年级上册2.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依靠打鱼为生。

有一天他顺着||小河行船,忘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小河两岸生长,在几百步的范围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

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

渔人非常诧异。

再往前走,他想走道林子的||尽头看看究竟。

桃林在小河的发源处就到头了,紧挨着的就是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仿佛有些光亮。

渔人丢下了船,从洞口进去。

初进时,||洞里很窄小,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前面突然开阔敞亮了。

||这里的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田间的小路,交错相通,能听见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

在那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外面的人。

老人和小孩都充满||着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那里的人见了渔人,竟然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

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

那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

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以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的往来。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这个人给他们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他们听罢都感叹惋惜。

其余||的人也各自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渔人在这里住了几天,就告辞||离去。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

“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

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

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寻找上次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有找到路。

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便病死了。

此后就再也没有问路求访的人了。

3、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

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

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

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

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

4、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和花,可爱的非常多||。

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唐朝以来世人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宝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

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

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大道之行也(《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

(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

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5、.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分,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

在三峡的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几乎没有半点空隙。

层层叠叠的山岩峰峦,遮||蔽了天空,挡住了日光。

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季,大水漫上两岸的丘陵,上行、下行的水路都断绝了。

有时皇帝有诏命必||须火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动身,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骑上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飞翔,也没有如此迅速。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两岸山||色。

极为陡峭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姿态奇特的柏树,大小瀑布,在||那里飞射冲刷,江水清澈,树木繁盛,群山峻峭,绿草丰茂,确实很有趣味。

每逢雨后||初晴或霜天清晨,树林山涧冷落而萧索,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声鸣叫,声音连续||不断,异常凄厉。

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

所以打鱼的人唱||道: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6、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那天夜晚,我正要脱衣睡觉,只见月光照入门内||,(我不由产生夜游的雅兴),高兴地动身出门。

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览作乐的同伴,就||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没有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

庭院的地面,沐浴在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的||月色之中,“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

哪一夜没有月亮呢?

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

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湖心亭看雪(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杯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这一天凌晨后,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

“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拉着我一同饮酒。

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

(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净尽,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流荡漾,任凭船儿东西漂泊。

从富阳县到桐庐县(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清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

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无障碍。

(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高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

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冷冷的清响;好鸟儿相向||和鸣,唱出和谐而动听的声音。

(树上的)蝉儿一声接一声不断地叫,(山中||的)猿猴也一声一声不住地啼。

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译文||: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

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为号。

性情闲静,说话不多,不羡慕名利。

好读书,不||钻牛角尖;每有会意之处,便高兴得忘了吃饭。

好喝酒,可||惜家境贫穷不能常常得到。

亲戚或老朋友知道他||这样,有时就准备了酒邀请他来喝。

他只要一去总是喝光,约||定必醉方休,要去就去要留就留,从不掩饰自己的感情||。

家里四壁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

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缝缀补绽着;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但心里很坦然。

常写文章娱||乐自己,显示了自己的志趣。

得失完全忘怀了,并坚守这原则直到死去。

赞曰:

黔娄||的妻子有这样的话:

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她就是说||这一类人吧!

醉酒赋诗,以娱乐自己的心志。

是无怀氏之民吗?

是葛天氏之民吗||?

7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