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14311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1.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自考《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自考《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自考《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自考《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自考《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7页
自考《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7页
自考《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7页
自考《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7页
自考《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7页
自考《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7页
自考《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7页
自考《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7页
自考《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7页
自考《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7页
自考《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7页
自考《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7页
自考《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7页
自考《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7页
自考《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7页
亲,该文档总共8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

《自考《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考《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

自考《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2005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试卷623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用公式形象表述:

“评价=测量(定量描述)+非测量(定性描述)+价值判断”的人是【】

A.格兰朗德B.斯塔费尔比姆C.泰勒D.德雷斯

2.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实施的,在性质上相当于现在的中小学单元测验,我们称之为【】

A.形成性测量与评价B.诊断性测量与评价C.终结性测量与评价D.安置性测量与评价

3.在编制客观性试题时,题干要尽可能地采用【】

A.疑问陈述B.正面陈述C.否定陈述D.似真性陈述

4.解释测验分数的参照系为【】A.标准B.常模C.目标D.等级

5.包含和目标相适应的一组题目构成的测验称为【】

A.领域参照测验B.目标参照测验C.掌握测验D.标准参照测验

6.以考试分数作为追求的目标和决策的依据,把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和学习历程用笼统的

分数表达,这种分数我们称之为【】

A.表征性分数B.实质性分数C.掌握性分数D.认知性分数

7.在原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重新组合等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活动,我们称之

为【】A.记忆B.观察C.思维D.想象

8.具有量的大小和相等单位外,还具有绝对零点的量表称为【】

A.称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

9.科举考试制度始于【】A.春秋战国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朝

10.测量与评价的指导思想是【】A.选拔适合精英教育的学生B.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C.对学生的学业进行精确的评定D.改变教育的内外环境

11.效度始终是针对一定的【】A测量目的而言B测量手段而言C测量过程而言D测量方法而言

12.美国教育测验中心举办的“托福”考试线性变换分数是【】

A.500+100ZB.90+20TC.500+70ZD.100+15Z

13.标准参照测验的定量标准是【】A合格分数线B掌握分数线C标准分数线D等级分数线

14.以下哪一项不是绝对评价等级制常见的方法【】

A.教师综合评价法B.测量结果转换法C.核心内容参照法D.最佳行为评价法

15.以下哪一项不是思维能力的测量与评价的方法【】

A.语言文字推理测验B.图形C.作品分析D.数字符号

16.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和性格等特征,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或他人的一种心理过程,我们称这种方法为【】A.自陈量表法B.投射测验法C.情境测验法D.逆境对话法

17.在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通过控制无关变量,操纵某些自变量,激发学生内心矛盾冲

突,从而测评学生的品德行为、品德动机、品德情感体验及认识评价的方法是【】

A.品德情境模拟测评B.品德现场情境测评C.品德情境积分测评D.品德现场评语测评

18.学生身体领域发展目标,本质上是【】A.身体发育、增强体质B.身体素质、身体形态

C.身体发育、身体形态D.身体发育、身体素质

19.由测验专家严格按照测验程序而编制成的测验称为【】

A.标准化测验B.非标准化测验C.成就测验D.能力倾向测验

20.情感领域教育目标的最高境界是【】

A.接受B.反应C.价值评价D.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21.教育评价是在获得足够多的资料事实的基础上,作出。

22.斯塔费尔比姆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而是为了改进。

23.按测验的材料可分为文字测验和。

24.整个测验的难度系数在左右时,可使测验对被试有较大的鉴别力。

25.主观性试题主要适合于测量的教学目标。

26.筛选评价指标的方法有经验法、调查统计法和。

27.教育调查依据目的可以分为常模调查和两类。

28.任何一批原始分数,转化成Z分数后,这批Z分数的平均值为。

29.标准参照测验的定性标准是。

30.学生课业发展的内容框架可以从个体一般发展目标,学科性发展目标和三个层面来界定。

31.考试只是评价过程所运用的而已。

32.思维能力的测验与评价方法有语言文字推理测验,图形和。

33.能力倾向测验主要有学习能力倾向测验和。

34.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称为。

35.“三环结构说”的核心是。

36.体育锻炼的主要项目有身体素质锻炼和。

37.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和一般发展目标。

38.比率量表的零点是。

39.为满足教育测验的需要,布卢姆等人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三个领域。

40.区分度的分析方法大约可以归纳为两类:

一为外部效标法;二为。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41.教育测量

42.掌握测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3.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的区别与联系。

44.改进教师教学的功能是什么?

45.创新的概念及内涵分析。

46.体育情感领域发展目标。

47.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8小题10分第49小题14分,共24分)

48.试述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

49.联系实际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发展性教师评价?

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9小题,每小题1分,共19分)

1.五分制是一种【】A.称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

2.我国教师进入转型期,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

A.师范教育B.教师教育C.终身教育D.继续教育

3.由测验专家严格按照测验程序而编成的一种测验称为【】

A.标准化测验B.非标准化测验C.成就测验D.能力倾向测验

4.在编制配合题时,相对于选项而言,每一试题的配对数目不超过【】

A.5个B.7个C.10个D.12、个

5.当原始分数比平均数高时,其相应的标准分数为【】

A.正值B.负值C.0D.1

6.建立在一套完善的题目汇编或内容领域规范汇编基础上的用于检查被试素质及发展水

平的测验,我们称之为【】

A.领域参照测验B.目标参照测验C.掌握测验D.标准参照测验

7.采用多元的方法对学生的课业发展进行评估.重视过程与结果的评估方法是【】

A.表征性考评机制B.实质性考评机制

C.掌握性考评机制D.发展性考评机制

8.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我们称之为【】

A.记忆B.观察C.思维D.想象

9.采用内省报告、观察评判为基本方式,以语言文字转达评定结果的方法称为【】

A.操行评语法B.操行加减评分法C.考试考核测评法D.积分测评法

10.教育评价是以教育目标为标准的【】

A.事实半口断B.价值判断C.过程判断D.数据判断

11.物理量的测量大多是直接性的,丽教育测量内容主要是关于人的种种非物质属性,只能通过人对来自外界的刺激作出___的测量。

【】

A.间接性、推断性B.模糊性、不确定性

C.间接性、多样性D.多样性、抽象性

12.我国的考试制度的建立是在【】

A.西周B.两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D.隋朝

13.对经常表现出学习困难的学生所做的测量与评价,我们称之为【】

A.形成性测量与评价B.诊断性测量与评价C.终结性测量与D.潜力参照测量与评价

14表示每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古的重要性程度,并赋予相应的值,这个数值叫【】

A.评价指标B.评价权重C.评价标准D.评价目标

15.以下哪项不是美国耶鲁大学斯腾伯格教授提出的成功智力理论所包括的内容【】

A.分析性B.创造性C.操作性D.实践性

16.以下哪一项不是人格评价的内容【】A.气质B.性格C.适应性D.交际

17.课堂作业观察评估法是属于【】

A.思维分析评价法B.作品分析评价法C.心理分析评价法D.想象分析评价法

18.假如某学生在期中语文统考中卷面分数为75分,又知该学生所在年级中有80%的学生成绩低于75分,我们可以表达该生的【】

A.标准分为80B.原始分为80C.百分等级为80D.常模分为80

19.教师依据教学目标与计划,请学生持续一段时间主动收集、组织与省思学习成果档案,

以评定其努力、进步、成长情形的评价方法是【】

A.档案袋评价B.动态评价C.轶事记录评价D.同伴评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20.测量的三个基本要索是测量的量具、测量的单位和测量的______。

21.测量与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了______的教育环境。

22.评分者信度指的是多个评分者给同一批人的答卷进行评分的______。

23.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是布卢姆______目标的分类。

24.评价标准是由强度和频率、标号、______三个要素构成。

25.发展常模可以分为年级常模和______两类。

26.标准参照测验的定量标准是______。

27.同伴评定的两种常见方法是人物推定法和______。

28.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分为甲、乙两式,甲为图形思维创造测验,乙为______。

29.人格心理测量与评价的方法有自陈量表法和______。

30.道德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道德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他律到自律,再由______

的过程。

31.学生身体领域发展目标,本质上是学生的身体发育和______。

32.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学科学习目标和______。

33.斯塔费尔比姆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______。

34.填空题的空白处所填写的应该是______。

35.等距量表的零点是______。

36.教育测量与评价在行使行政教育管理的功能中,对教师的管理具体体现在教师资格评

定,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界定,教师管理水平的界定和教师______的界定。

37.效标关联效度可分为同时效度和______。

38.基于测验题目的双基度指标下的经验评判法,题目的双基度可在______之间取值。

39.题目区分度就是题目区别______。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40.效度41.课程目标参照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2.教育评价包含的几个共同的要点是什么?

43.一份高质量的测验蓝图所具有的两个最基本的作用是什么?

43.一份高质量的测验蓝图所具有的两个最基本的作用是什么?

44.测验内容领域规范的四个目的是什么?

45.操行评语法的优点与建议。

46.《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文件的主要精神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7小题11分,第48小题14分,共30分)

47.如何理解教育改革呼唤教育测量与评价更加科学化?

48.结合教学实际,论述新课程评价改革的重点

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测量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以下哪一项不是()A量具B单位C标准D.参照点

2.测量与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了()A.选拔适合精英教育的学生B.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C.对教育对象进行价值判断D.对学生进行分等级排名次

3.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

A.师范教育B.教师专业化C.终身教育D.继续教育

4.对经常表现出学习困难的学生,多半在形成性测量与评价之后实施的是()A.终结性测量与评价B.诊断性测量与评价C.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D.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

5.以下哪一项不是信度估计的方法()

A.重侧信度B.复本信度C.同质性信度D.标准信度

6.整个测验的难度系数在多少时,可使测验对被试有较大的鉴别力()

A.0.3B.0.5C.0.7D.0.9

7.将抽象的概念用于特定的和具体的情境是认知领域目标的哪个类别()

A.知识B.领会C.运用D.评价

8.年龄常模是属于()A.发展常模B.组内常模C.百分等级常模D.标准分数常模

9.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标准参考测验分数解释的范围()

A.正确百分数B.掌握分数C.百分等级分数D.内容等级分数

10.重视用多元的方法对学生的课业发展进行评估,重视过程与结果的评估方法是()

A.表征性考评机制B.实质性考评机制C.掌握性考评机制D.发展性考评机制

11.测量学生一般的学习能力和潜能,即是否具备较好的学习和研究的潜在能力的为()

A.学习能力倾向测验B.职业能力倾向测验C.创造能力倾向测验D多元治理倾向测验

12.养成性品德测评法又称为()

A.品德情境测评法B.OSL品德测评法C.FRC品德测评法D.积分测评法

13.以作品、表演、展示、操作等方式真实地表现学生学习的成果与过程的测验是()

A.课程目标参照法B.专题内容领域参照法C.表现性测验评价法D.评定量表测评法

1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作品分析评价法()

A.拼图法B.作图法C.完成法D.课堂作业观察评估法

15.多元智力理论是由谁提出来的()

A.加德纳B.斯滕伯格C.卡特尔D.吉尔福特

16.品德语言描述模拟测评和品德图像模拟测评是属于()

A.操行平语法B.操行加减评分法C.品德情境模拟测评D.品德现场情境测评

17.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我们称之为()

A.记忆B.观察C.思维D.想象

18.情感领域教育目标的最低阶段是()

A.价值评价B.接受C.反应D.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

19.填空题的空白处所填写的应该是()

A.关键的词语B.识记的内容C.再认的内容D.想象的词语

20.由测验专家严格按照测验编制程序而编成的一种测验称为()

A.标准化测验B.非标准化测验C.成就测验D.能力倾向测验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空1分。

共20分)

21.心理学家史蒂文斯根据测量的精确程度,把量表从低级到高级分成称名量表、顺序量表、____________和比率量表。

22.教育测量是一种以量化为主要特征的____________。

23.人们把“凡存在的东西必有其数量,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这两句话看成是构成测量和量化评价的____________。

24.教育测量与评价在形势教育管理的功能中,对教师的管理具体体现在:

教师资格的评定;____________;教师管理水平的测定;教师的个性评定。

25.题目区分度就是题目区别____________。

26.测验题目基本上分选择型和____________。

27.常见的简答题有简释题、直接问答题、列举题和____________。

28.我国在具体学科研究中,把教育目标定位识记、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____________五个层面。

29.测验的常模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组内常模两类。

30.标准一词的含义,从定量的方面看,需要确定一个____________作为分类决策的依据。

31.汉布莱顿模式把内容领域范围分成四个部分:

说明、____________、内容范围、答案范围。

32.用于班机学生评价的档案袋基本上可以分为成果型档案袋、过程型档案袋、____________三类。

33.所谓发展性评价观,在本职上是秉承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____________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的现代教育评价理念及方法体系。

34.多元智力评估指标及方法有学生行为日记,智力技巧游戏,智力焦点和____________。

35.人格测量与评价的方法有____________和投射测验法。

36.“四项意识说”是从社会实践活动的范围和顺序上来考查人的思想品德,是由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____________四个意识因素构成。

37.品德测评的主要功能有描述评定、发展差异、反馈、教育、____________。

38.学生身体领域的发展可以包括身体发育水平、身体素质、身体形态、____________等。

39.本次课改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教师中心、课堂中心、学生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____________的发展。

40.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是布卢姆____________目标的分类。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41.信度42.掌握测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3.简述教育评价包含的共同的要点。

44.教育评价指标与目标的关系。

45.简述测验内容领域规范的四个目的。

46.何谓课程目标参照?

47.体育认知领域发展目标。

五、论述题(本大题2小题,第48题10分,第49题14分,共24分)

48.请论述您对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解。

49.请论述国外课业考评的主要经验及其对我们今天的课程改革的启示。

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9小题,每小题1分,共19分)

1.五分制是一种【】A.称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

2.我国教师进入转型期,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

A.师范教育B.教师教育C.终身教育D.继续教育

3.由测验专家严格按照测验程序而编成的一种测验称为【】

A.标准化测验B.非标准化测验C.成就测验D.能力倾向测验

4.在编制配合题时,相对于选项而言,每一试题的配对数目不超过【】

A.5个B.7个C.10个D.12、个

5.当原始分数比平均数高时,其相应的标准分数为【】

A.正值B.负值C.0D.1

6.建立在一套完善的题目汇编或内容领域规范汇编基础上的用于检查被试素质及发展水

平的测验,我们称之为【】

A.领域参照测验B.目标参照测验C.掌握测验D.标准参照测验

7.采用多元的方法对学生的课业发展进行评估.重视过程与结果的评估方法是【】

A.表征性考评机制B.实质性考评机制

C.掌握性考评机制D.发展性考评机制

8.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我们称之为【】

A.记忆B.观察C.思维D.想象

9.采用内省报告、观察评判为基本方式,以语言文字转达评定结果的方法称为【】

A.操行评语法B.操行加减评分法C.考试考核测评法D.积分测评法

10.教育评价是以教育目标为标准的【】

A.事实半口断B.价值判断C.过程判断D.数据判断

11.物理量的测量大多是直接性的,丽教育测量内容主要是关于人的种种非物质属性,只能通过人对来自外界的刺激作出___的测量。

【】

A.间接性、推断性B.模糊性、不确定性

C.间接性、多样性D.多样性、抽象性

12.我国的考试制度的建立是在【】

A.西周B.两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D.隋朝

13.对经常表现出学习困难的学生所做的测量与评价,我们称之为【】

A.形成性测量与评价B.诊断性测量与评价C.终结性测量与D.潜力参照测量与评价

14表示每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古的重要性程度,并赋予相应的值,这个数值叫【】

A.评价指标B.评价权重C.评价标准D.评价目标

15.以下哪项不是美国耶鲁大学斯腾伯格教授提出的成功智力理论所包括的内容【】

A.分析性B.创造性C.操作性D.实践性

16.以下哪一项不是人格评价的内容【】A.气质B.性格C.适应性D.交际

17.课堂作业观察评估法是属于【】

A.思维分析评价法B.作品分析评价法C.心理分析评价法D.想象分析评价法

18.假如某学生在期中语文统考中卷面分数为75分,又知该学生所在年级中有80%的学生成绩低于75分,我们可以表达该生的【】

A.标准分为80B.原始分为80C.百分等级为80D.常模分为80

19.教师依据教学目标与计划,请学生持续一段时间主动收集、组织与省思学习成果档案,

以评定其努力、进步、成长情形的评价方法是【】

A.档案袋评价B.动态评价C.轶事记录评价D.同伴评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20.测量的三个基本要索是测量的量具、测量的单位和测量的______。

21.测量与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了______的教育环境。

22.评分者信度指的是多个评分者给同一批人的答卷进行评分的______。

23.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是布卢姆______目标的分类。

24.评价标准是由强度和频率、标号、______三个要素构成。

25.发展常模可以分为年级常模和______两类。

26.标准参照测验的定量标准是______。

27.同伴评定的两种常见方法是人物推定法和______。

28.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分为甲、乙两式,甲为图形思维创造测验,乙为______。

29.人格心理测量与评价的方法有自陈量表法和______。

30.道德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道德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他律到自律,再由______

的过程。

31.学生身体领域发展目标,本质上是学生的身体发育和______。

32.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学科学习目标和______。

33.斯塔费尔比姆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______。

34.填空题的空白处所填写的应该是______。

35.等距量表的零点是______。

36.教育测量与评价在行使行政教育管理的功能中,对教师的管理具体体现在教师资格评

定,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界定,教师管理水平的界定和教师______的界定。

37.效标关联效度可分为同时效度和______。

38.基于测验题目的双基度指标下的经验评判法,题目的双基度可在______之间取值。

39.题目区分度就是题目区别______。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40.效度41.课程目标参照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2.教育评价包含的几个共同的要点是什么?

43.一份高质量的测验蓝图所具有的两个最基本的作用是什么?

43.一份高质量的测验蓝图所具有的两个最基本的作用是什么?

44.测验内容领域规范的四个目的是什么?

45.操行评语法的优点与建议。

46.《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文件的主要精神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7小题11分,第48小题14分,共30分)

47.如何理解教育改革呼唤教育测量与评价更加科学化?

48.结合教学实际,论述新课程评价改革的重点

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

1.测量的三要素:

2.教育测量3.教育测量的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