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3160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6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绝密★启用前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如果已看到细胞,但为了看得更清晰,应微调

A.光圈B.反光镜C.细准焦螺旋D.粗准焦螺旋

2.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细胞结构中的(  )

A.叶绿体B.线粒体C.液泡D.细胞膜

3.很多古诗文或谚语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如表的古诗文或谚语所蕴含的生物知识及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序号

古诗文或谚语

蕴含的生物科学知识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生物的变异现象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温度影响植物生长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生物间的竞争关系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4.若同一显微镜使用不同放大倍数连续观察同一植物细胞标本4次,最暗的那个视野中的细胞数目()

A.最少B.最多C.一样多D.不能确定

5.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下列错误的操作是()

A.在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B.用镊子把撕下的内表皮放在水滴中展平

C.取一片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水滴,再迅速放下

D.将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然后用吸水纸从对侧引流

6.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成分是

A.食物链和食物网B.分解者C.生产者D.消费者

7.生物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环境。

下列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实例是(  )

A.骆驼的尿液非常少,体温升到46℃才出汗

B.杂草丛生的玉米地中,玉米的产量较低

C.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空气湿度

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

8.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具有生存优势为

A.恒温动物消耗的氧气多B.恒温动物需要的食物多

C.恒温动物更能适应环境的变化D.恒温动物需要的能量少

9.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相比,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没有

A.细胞膜B.细胞壁C.细胞质D.细胞核

10.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A.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11.切开苹果,梨等水果时会流出一些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来自(  )

A.细胞质B.叶绿体C.液泡D.线粒体

12.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到甲乙视野。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一所示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为26倍

B.由甲换到乙需向右移动玻片标本

C.图二中,甲视野的放大倍数比乙小,视野也较暗

D.图二中,由甲换到乙需要转动转换器和细准焦螺旋

13.皮肤在人体表面起到保护作用,当皮肤划破时人会感到疼痛,有时会流血。

说明皮肤属于人体结构层次中的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14.植物细胞在分裂时最后分裂的是(  )

A.细胞核B.细胞膜C.细胞壁

15.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分别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A.线粒体;叶绿体和线粒体

B.叶绿体;叶绿体和线粒体

C.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

D.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

16.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都是由细胞构成B.都能生长和发育

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都具有神经系统

17.下列组织图片中属于结缔组织的是()

A.

B.

C.

18.胃是重要的消化器官,下列组织在胃中不存在的是

A.上皮组织B.输导组织C.神经组织D.结缔组织

19.在植物细胞中,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判断题

20.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都是以细胞作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21.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

(_______)

22.细胞中的物质都是由细胞自己制造的。

()

23.同一受精卵经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所产生的细胞内染色体数量是一样的。

()

24.绿色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

25.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做出一定的_______。

26.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____________。

27.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能力。

28.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它是一个统一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29.光线较弱时,应使用_____(“大”或“小”)光圈。

30.植物细胞中含有_____,其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他所制造的糖类等有机物中.

31.克隆羊多莉的实验,说明了_________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发育。

32.细胞核分裂时,_____________的变化最明显,不同时期其形态不同。

33.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_____.

34.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四、综合题

35.下面的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是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

请据图回答:

 

(1)图一的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条食物链。

(2)若图一中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则草的数量将会______ ,从而影响生态平衡。

(3)若图一所示生态系统的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

(4)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草→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________。

(5)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来分析,图一所示的生态系统并不完整,除缺少非生物部分外,还缺少____。

36.下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结构名称[3]_______[9]_______

(2)观察装片时,在视野中看到一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污点都没有动,可以推测污点最有可能是在[]_____________

(3)显微镜的四个镜头情况如下表,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该选用(_______)

37.请根据如表中的两个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一、观察洋葱鳞片叶内侧表皮细胞

实验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实验

步骤

①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①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②用镊子撕取小块洋葱鳞片叶内侧表皮

②用消毒牙签在自己已漱净的口腔内侧

壁上轻刮.

③将材料放在水滴中展平

③将牙签上的碎屑涂在载玻片液滴中

④盖盖玻片

④盖盖玻片

⑤染色

⑤染色

⑥观察

⑥观察

(1)上述实验二中步骤①有明显的错误,应滴______,其目的是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

(2)进行实验步骤④操作时,应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______,再缓缓放下,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产生______,影响观察.

(3)实验步骤⑤滴的液体是稀______,操作时应在盖玻片的对侧进行吸引,让所滴液体浸润标本.

(4)进行实验步骤⑥操作时,观察到细胞内染色最深的结构是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要想物像更加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

【详解】

A、遮光器可以调节大光圈和小光圈,A错误。

B、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之分,平面镜用于光线较强时,凹面镜用于光线较弱时,B错误。

C、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要想物像更加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

因为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可通过调节粗准焦螺旋寻找物象。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小,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换上高倍物镜后,放大倍数增大,焦距改变物像模糊不清,此时应该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C正确。

D、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可通过调节粗准焦螺旋寻找物象,但不够清晰,D错误。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显微镜各个部件的作用。

2.B

【解析】生物体的所有活细胞在生命活动中都要消耗能量,细胞中的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3.B

【解析】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亲代与子代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属于遗传,①错误;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②正确;③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将“落红”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③正确;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的关系,④错误。

4.A

【解析】

【分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亮度越暗,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最少。

【详解】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最少。

【点睛】

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即可。

5.C

【解析】

【分析】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有:

擦、滴、撕、展、盖、染、吸。

【详解】

滴水时,在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A正确;展材料时,用镊子将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展平,B正确;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C错误;染色时,将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然后用吸水纸从对侧引流,D正确。

【点睛】

熟练掌握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6.C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缺少哪种成分也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详解】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成分;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非生物部分包括光照,水分,温度,土壤等,提供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7.B

【解析】

【分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一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影响生物,生物能适应环境,生物也能影响改变环境。

【详解】

骆驼一般不出汗,而且尿液非常少,当它的体温升到46℃是才会出汗,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与干旱的荒漠环境相适应的,故A不符合题意;“玉米地里杂草丛生,玉米和杂草之间,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故B符合题意;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C不符合题意;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使土壤疏松,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8.C

【解析】

【分析】

(1)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恒温动物。

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

(2)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变温动物。

如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3)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

【详解】

恒温动物能够通过自身的调节保持体温的恒定,体温恒定减少了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比变温动物更适应环境的变化。

因此,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具有生存优势,是因为恒温动物更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

9.B

【解析】洋葱表皮细胞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动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细胞壁。

10.A

【解析】

【分析】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地变化着,并在一定情况下维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现象。

【详解】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

食物链上,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能量越少,生物的数量越少。

因此,据图中食物链上各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可得食物链为:

丙→甲→乙→丁。

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甲的数量因天敌乙的增加而减少,丁的数量因食物乙的增加而增加,丙的数量因甲的减少而增加。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食物链以及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理解食物链上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关系及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1.C

【解析】细胞质具有流动性,加速了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A不符合题意;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B不符合题意;

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中有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有多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C符合题意;

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在线粒体里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不符合题意。

12.D

【解析】

【分析】

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

首先是物像比实物要大;其次是物像与实物相反,上下倒置,左右反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详解】

显微镜放大的倍数等于物镜放大的倍数乘以目镜放大的倍数。

所以,图一中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为10×16=160倍,故A错误;在甲图中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左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由甲换到乙需向左移动玻片标本,故B错误;图二中,乙中的图像比图甲中的图像大,是因为乙视野所用镜头的放大倍数比甲视野所用镜头的放大倍数大,视野较暗,故C错误;显微镜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需要转动转换器对准通光孔;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用粗准焦螺找到物像后,为了使物像更清晰,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

图二中,甲是低倍镜下的视野,乙是高倍镜下的视野,由甲转到乙,需要转换转换器为高倍物镜,并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3.C

【解析】

皮肤具有保护作用,有上皮组织,当皮肤划破时人会感到疼痛,有时会流血说明有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由多种组织构成的是器官。

故选C。

14.C

【解析】

【分析】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详解】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首先复制加倍,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C正确。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细胞分裂的过程。

15.A

【解析】

【分析】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详解】

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因此植物细胞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体的绿色部位),动物细胞中含有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没有叶绿体。

【点睛】

关键点:

线粒体存在于植物体的任何部位的活细胞中,而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体的绿色部位。

16.B

【解析】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A不符合题意;

生物都能生长和发育,属于生物的特征,B符合题意;

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不符合题意;

植物没有神经系统,D不符合题意。

17.A

【解析】A是血液,血液具有营养、保护等功能,属于结缔组织,A符合题意;

B是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如皮肤的上皮、小肠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等,B不符合题意;

C是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C不符合题意。

18.B

【解析】分析:

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据此作答.构成人体的组织主要有四种: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构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

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

解答:

胃的最外面的膜是结缔组织膜,最里面的胃腺属于上皮组织,胃能收缩和舒张,说明有肌肉组织,胃壁内布满了血管和神经,血管中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可见,胃是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构成的器官.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的一种组织,不存在于动物体内.

故选B

19.B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据此解答。

【详解】

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B符合题意;

细胞质能不断的流动,它的流动加速了细胞与外界之间的物质交换,C不符合题意;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D不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的结构功能。

20.√

【解析】

试题分析:

植物体和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不管是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都是构成,由细胞再组成组织,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

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

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

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色开花植物体。

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可见不论单细胞和多细胞生物,它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考点: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1.对

【解析】

【分析】

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调节气候、分解净化环境,起到“排毒”、“解毒”的功能,因此被人们喻为“地球之肾”。

【详解】

“地球之肾”主要是指湿地生态系统,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它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

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

湿地的过滤作用是指湿地独特的吸附、降解和排除水中污染物、悬浮物和营养物的功能,使潜在的污染物转化为资源的过程.如香蒲以及藻类在生长过程中从污水中汲取营养物质的作用,从而使污水净化,生物作用是湿地环境净化功能的主要方式,沼泽湿地象天然的过滤器,它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一些湿地植物如芦苇、水葫芦等还能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质,净化水质.沼泽湿地能够净化环境,起到“排毒”、“解毒”的功能,因此被人们喻为“地球之肾”。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的类型。

理解掌握湿地生态系统的作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

【解析】

试题分析:

细胞中的物质有的是自己制造的,有的是从环境中吸收的,所以这种说法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生物的新陈代谢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

23.√

【解析】

试题分析:

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变化最明显,染色体会进行复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人新细胞中,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是相同。

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胞分裂的特点。

24.错

【解析】

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但植物细胞的不见光部分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如根部细胞。

题干说法错误。

25.反应

【解析】

【分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生物都具有应激性,即对外界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例如:

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叶片受刺激会合拢。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6.对照实验

【解析】

试题分析: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27.自动调节

【解析】

【分析】

生态平衡的定义,即: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

【详解】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

【点睛】

要求学生知道生态平衡的定义,同时生态平衡受生物的数量和种类的制约。

28.生物圈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园。

29.大

【解析】

【分析】

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有光圈和反光镜。

当光线较强时,选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当光线较弱时,选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详解】

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

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当外界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

当外界光线较强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