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专业毕业论文范本模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23220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范本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范本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范本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范本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范本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范本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范本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范本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范本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范本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范本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范本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范本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范本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范本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范本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范本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范本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范本模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范本模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范本模板.docx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范本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修专业毕业论文范本模板.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范本模板.docx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范本模板

 

**********

毕业论文

题目宝来制动系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

系别汽车工程系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2016年******

 

宝来制动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

**********

 

前言

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直接影响汽车的安全性。

据有关资料介绍,在由于汽车本身造成的交通事故中,制动故障引起的事故占事故总量的45%.可见,制动系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极为重要的一个系统。

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甚至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以及使已停止的汽车保持不动,这些作用统称为汽车制动。

对汽车起到制动作用的力是作用在汽车上,其方向与汽车行驶的方向相反。

作用在行驶汽车上的滚动阻力、上坡阻力、空气阻力都能对汽车起到制动作用,但这些外力的大小都是随机的、不可控制的。

因此汽车上必须装设一系列专门装置,以便驾驶员能根据道路和交通等情况,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对汽车某部分(主要是车轮)施加一定的力,对汽车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

这种可控制的对汽车进行制动的外力称为制动力,用于产生制动力的一系列专门装置称为制动系统。

关键字:

制动系统工作原理故障检测

 

1汽车制动系统的概述

1。

1制动系统的概念

制动系统是汽车轮胎针对路面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是保证行车安全的极为重要的一个系统.完整的制动系统应具有行车制动系统、驻车制动系统和ABS防抱死制动系统。

1。

2制动系统的功用

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稳定驻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

对汽车起制动作用的只能是作用在汽车上且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而这些外力的大小都是随机的、不可控制的,因此汽车上必须装设一系列专门装置以实现上述功能,所以说制动系统对于车辆在道路上能够正常行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随着现在车辆的逐渐增多,技术的逐渐升级,制动系统的功用也在不断的完善中。

1.3制动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1)制动系统的组成部件

 

图1—1制动系统的组成部件

(2)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制动系统的一般工作原理是,利用与车身(或车架)相连的非旋转元件和与车轮(或传动轴)相连的旋转元件之间的相互摩擦来阻止车轮的转动或转动的趋势。

①制动系不工作时

蹄鼓间有间隙,车轮和制动鼓可自由旋转

②制动时

要汽车减速,脚踏下制动器踏板通过推杆和主缸活塞,使主缸油液在一定压力下流入轮缸,并通过两轮缸活塞推使制动蹄绕支承销转动,上端向两边分开而以其摩擦片压紧在制动鼓的内圆面上.不转的制动蹄对旋转制动鼓产生摩擦力矩,从而产生制动力

③解除制动

当放开制动踏板时回位弹簧即将制动蹄拉回原位,制动力消失。

2宝来液压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故障诊断

2.1液压制动系统的组成

液压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踏板、制动主缸、制动轮缸和油管等构成。

2。

2液压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液压制动装置利用液压油,将驾驶肌体的力量通过制动踏板转换为液压力,再通过管路传至车轮制动器,车轮制动器再将液压力转变为制动蹄张开的机械推力,使制动蹄摩擦片与制动鼓产生摩擦(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而消耗),从而产生阻止车轮转动的力矩。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推杆推动制动主缸活塞使制动液升压,通过管道将液压力传至制动轮缸,轮缸活塞在制动液挤压的作用下将制动蹄片压紧制动鼓形成制动,根据驾驶员施加于踏板力矩的大小,使车轮减速、恒速或停车。

当驾驶员松开踏板,制动蹄和分泵活塞在回位弹簧作用下回位,制动液压回到制动总泵,制动解除。

2.3常见故障诊断与检测维修

1)液压制动不良.

(1)现象:

①制动时不能迅速减速或停车.

②第一次踏下制动踏板时制动不灵;连续踩制动踏板,踏板逐渐升高,但踏触感软弱,并且制动效果不佳。

(2)原因:

①油路故障.油路故障包括油液不足、变质、管路漏油.

②制动总泵(主缸)、分泵(轮缸)故障.

这类故障包括两种情况:

液压制动总泵和分泵的橡胶碗或橡胶圈老化、发胀、磨损或变形,活塞与缸壁磨损过大;出油阀、回油阀密封不严,贮液室内制动液不足。

③制动踏板自由行程故障。

这类故障通常包括制动踏板自由行程过大,制动主缸和工作缸推杆调整不当或松动,踏板传动机构送狂等。

④真空增压装置故障.

这类情况包括三种情况:

真空管漏气;控制阀阀门密封不严,气室膜片破损,控制阀活塞和橡胶圈磨损;增压缸活塞磨损过多,橡胶圈磨损,回位弹簧过软.

⑤制动器故障。

这类情况包括多种情况:

制动蹄摩擦片与制动鼓解除状态不佳;制动盘翘曲变形,制动鼓圆度、圆柱度超差;制动蹄片表面烧焦,蹄片松动、脱落,铆钉露出;故事车轮制动器浸水;制动蹄回位弹簧过强,制动蹄锈蚀卡死;制动蹄摩擦片磨损严重,摩擦片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过大,制动盘磨损的过薄或鼓式制动盘工作表面有油污。

2)液压制动拖滞故障.

(1)现象:

制动拖滞故障也称制动发咬故障,这类故障表现为:

使用制动后,再放松制动踏板,清楚不能立即起步;在行驶中感到无力,行驶一段距离后,尽管未使用制动器,但仍有某一制动鼓(盘)或全车制动鼓(盘)发热。

制动拖滞故障分为全车制动拖滞和个别车轮制动拖滞两种。

(2)原因:

①液压制动总泵(主缸)故障。

这类故障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制动踏板没有自由行程,以及踏板回位弹簧松脱、折断或太软;制动踏板锈蚀或磨损发卡,回位弹簧不能使其回位;制动液太脏或粘度太大,使得回油困难;制动总泵回油孔、旁通孔被赃物堵塞;制动总泵活塞发卡或橡胶皮碗发胀使其回位不灵,堵住总泵回油孔;制动总泵活塞回位弹簧过软或折断;制动总泵回油阀弹簧过硬。

②液压制动分缸(轮缸)故障.

这类故障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制动分泵橡胶皮碗黏住或因发胀而被卡住;制动分泵活塞变形、磨损或卡住;制动油管被压扁或制动软管老化,内壁脱落或堵塞导致回油不畅.

③车轮制动器故障。

这类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六种情况:

制动蹄摩擦片与制动鼓(盘)间隙过小;制动蹄摩擦片与制动鼓(盘)烧结、黏住;制动蹄摩擦片脱落,其碎片夹在制动蹄摩擦片与制动鼓(盘)之间;制动蹄回位弹簧脱落、折断或弹力过小;制动蹄轴与衬套配合间隙过小、润滑不良或被锈蚀,引起回位转动困难;制动鼓失圆,制动盘翘曲变形.

④助力伺服机构故障.

这类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六种情况:

真空增压器伺服气室膜片回位弹簧过软;真空增压器的控制阀膜片弹簧过软;真空增压器的控制阀、空气阀与真空阀三者间距过大,使真空阀与阀座距离过小;真空增压器的控制阀活塞发卡或橡胶碗发胀,使活塞运动不灵;真空助力器的伺服气室活塞回位弹簧过软;真空助力器的伺服气室壳体变形使活塞回位困难.

⑤其他原因.

有以下两点:

轮毂轴承调整不当,使制动鼓歪斜而与制动蹄摩擦片接触;行车制动兼驻车制动的手刹杆未放松,或钢索调整不当。

(1)现象:

汽车制动时自动向一侧偏时,即为制动跑偏.

(2)原因:

①某轮缸的进油管被压扁、堵塞。

或因进油管软管老化、发胀而造成进油不畅或进油管接头松动漏油.

②某轮缸的缸筒、活塞、橡胶碗磨损漏油,导致压力下降。

③制动系统某个支路或轮缸内有空气未排除。

④各个车轮制动器的制动间隙不一致。

⑤各个车轮制动器的制动鼓圆度、圆柱度,盘式制动器的制动盘厚度不符合标准.

⑥各个车轮制动器的制动蹄回位弹簧力相差过大。

3宝来气压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故障诊断

3。

1气压制动系统的类型

气压制动传动装置由能源和控制装置两部分组成.能源部分包括空气压缩机、调压装置、双针气压表、前后桥储气筒、气压过低报警装置、油水放出阀和取气阀、安全阀等部分.控制装置包括制动踏板、拉杆、双腔控制阀、快放阀、继动阀等.

3.2气压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由发动机驱动的空气压缩机将压缩空气经单向阀首先输入湿储气罐,压缩空气在湿储气罐内冷却、并进行油水分离之后,分成两个回路:

一个回路经出气筒、双腔制动阀的中腔通向后制动器室;另一个回路经储气筒、双腔制动阀的下腔通向后制动器室。

当其中一个回路发生故障失效时,另一个回路仍能继续工作,以保证汽车具有一定的制动能力,从而提高了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3。

3常见故障诊断与检测维修

1)气压制动不良故障

(1)现象:

气压制动不良的故障与液压制动不良的故障现象类似。

(2)原因:

①空气压缩机故障:

皮带断了或打滑,活塞与缸筒严重磨损,卸荷阀关闭不严,气压调节阀起不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②储气筒上的安全阀失效导致气压过低。

③制动阀故障:

进、排气阀关闭不严,膜片破裂,活塞的密封圈密封性不好,排气间隙过大。

④快放阀膜片破裂。

⑤制动气室膜片破裂.

⑥车轮制动器发生故障,这类故障可以分为一下几种情况:

制动鼓与制动蹄之间间隙过大或接触面积太小;制动蹄片上沾有油污或水;制动蹄片上铆钉松动;制动鼓失圆或磨有沟槽;凸轮轴、制动蹄的支撑销锈死或磨损松旷;调节臂上的调整握杆调整不当;制动管路漏气。

2)气压制动失效故障

(1)现象:

气压制动失效的故障与液压制动失效的故障现象类似。

(2)原因:

①出气筒无力或充气量不足。

这一类故障包括以下五种情况:

空气压缩机传动带折断或打滑;空气压缩机与出气筒之间的供气管道破损、堵塞,或管道接头松脱、漏气严重;卸荷阀卡死;挂车制动分离开关未关或关闭不严;出气筒破裂,出气筒各功能阀失效、漏气。

②制动阀故障.这类故障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制动阀的进气阀被卡住或关闭不严造成进气阀不能打开,压缩空气从排气口排出;制动踏板传动机构折断;制动管路折断.接头松脱或管道堵塞.

③。

制动气室故障。

主要包括:

制动气室膜片破裂、壳体破损、接合面松动或推杆在壳体孔中卡死而不能移动;调整臂调整不当导致制动气室推杆行程过小。

④车轮制动器故障。

发生这类故障的原因如下:

制动凸轮轴与支架衬套卡死,导致凸轮轴不能转动,或转角过小;制动蹄摩擦片、制动鼓磨损后间隙过大;制动蹄摩擦片大面积脱落或严重烧蚀;制动鼓开裂、破碎。

3)气压制动跑偏故障

(1)现象:

气压跑偏故障的现象与液压制动跑偏的故障现象类似.

(2)原因:

①车轮制动器故障。

该部位产生故障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种:

各车轮制动促动凸轮轴转角相差过大,或制动促动凸轮轴与支架配合、磨损程度不一致,又或者某制动促动凸轮轴转动不灵活;各车轮制动器的制动间隙、制动摩擦片的质量以及制动摩擦片与制动鼓的接触贴合状况相差过大;各车轮制动鼓的直径、圆度、圆柱度等技术指标以及各制动鼓工作表面状况相差过大;车轮制动器的蹄片回位弹簧弹力相差过大,或者各制动蹄轴与衬套配合、磨损程度不一致。

②制动气室故障。

某车轮制动器的制动气室进气管被压扁、锈蚀或堵塞,或进气软管老化发胀,进气管接头松动、漏气;某制动气室壳体连接螺栓松动引起漏气.或制动气室的膜片老化、破裂;各车轮制动器的制动间隙不一致,或某制动气室推杆有卡滞现象。

③其他故障.其他故障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车辆严重偏载,使车身偏斜;车辆左右轮胎气压不一致;车辆左右轮胎规格不一致,各轮胎花纹磨损程度相差过大;车辆两侧悬架弹簧弹力不一致;车架变形,车桥发生位移;前轮定位失准或转向系松旷;路面两侧附着系数相差大,路面向一侧倾斜,致使车身倾斜。

4)气压制动拖滞故障

(1)现象:

抬起制动踏板,制动阀排气缓慢或不排气,不能迅速解除制动,致使车辆起步困难、行驶无力等都是气压制动发生拖滞故障的常见现象.

(2)原因:

①制动阀故障:

制动排气间隙过小;制动阀排气阀座橡胶发胀,堵塞排气口;排气阀导向座锈蚀、发卡.

②传动机构故障。

引发这类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踏板传动机构卡住不回;制动踏板无自由行程或自由行程太小。

③车轮制动器故障:

制动气室推杆卡住不回;制动凸轮轴支架固定螺栓松动,使凸轮先后不同心而导致转动不灵活;制动蹄摩擦片与制动鼓间隙过小;制动蹄摩擦片与制动鼓烧结、黏住、脱落,回位弹簧脱落、折断或弹力过小;制动蹄轴因锈蚀、润滑不良或与衬套配合间隙过小而导致转动困难。

④其他故障:

半轴套管与轮毂轴承配合松旷导致制动鼓偏斜;轮毂轴承外圈与毂配合松旷导致制动鼓偏斜;制动气室膜片老化、膨胀、变形,制动软管老化、发胀、堵塞;制动踏板发卡,踏板回位弹簧脱落、折断引起踏板不回位。

4宝来驻车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分析

4.1驻车制动的功用

1)车辆停驶后防止滑溜;

2)坡道上顺利起步;

3)行车制动效能失效后临时使用或配合行车制动器进行紧急制动.

4.2驻车制动系故障诊断

驻车制动系常见故障部位主要有:

拉杆的扇形齿板和棘爪、拉索外套等。

驻车制动系常见故障主要包括驻车制动效能不良和驻车制动拉杆不能定位.

1)驻车制动效能不良

(1)故障现象:

完全拉起拉杆,汽车仍能溜动.

(2)故障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造成驻车制动效能不良的原因主要是:

①拉杆的工作行程过大,应予调整。

②后制动摩擦片或制动鼓有油污,应予清洁.

③拉索连接部分松旷或因阻滞而运动不畅,应予调整或清洁等。

(3)故障诊断方法

检查驻车制动拉杆的工作行程。

如果正常,故障一般由后制动摩擦片或制动鼓有油污,后制动摩擦片烧蚀引起;如果不正常,故障一般由驻车制动工作行程调整过大,驻车制动拉索连接部分松旷或因阻滞而运动不畅引起.

2)驻车制动拉杆不能定位

(1)故障现象:

拉起拉杆至某—位置,放手后拉杆又回到初始位置;或拉杆不能拉起。

(2)故障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造成驻车制动拉杆不能定位的原因主要是:

①棘爪弹簧失效或折断,应予更换。

②棘爪与齿板轮齿磨损过甚而滑牙,应予更换。

③棘爪或拉杆变形卡滞,应予校正或更换。

④棘爪或齿板等处铆钉脱落,应予修理等。

(3)故障诊断方法

反复按放驻车制动拉杆,观察拉杆能否复位。

如果能,故障一般由棘爪弹簧失效或折断,棘爪与齿板轮齿磨损过甚而滑牙引起;如果不能,故障一般由棘爪或拉杆变形卡滞,棘爪或齿板等处铆钉脱落引起。

3)驻车制动器的分类与组成

(1)中央制动器.

(2)车轮制动器.

图4—1驻车制动系一般组成

1—驻车制动手柄;2—驻车制动拉索;3—摆臂;4—凸轮轴;5—滚轮;6—制动蹄;7-摇臂

4.3驻车制动系的维修

以宝来乘用车为例,驻车制动系的维护,驻车制动系的维护作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润滑棘爪和齿板。

(2)紧固各固定螺栓(螺母).

(3)检查调整驻车制动间隙。

方法是:

放松驻车制动拉杆,解除制动;用力踩几次制动踏板,使后轮制动器恢复正常的制动间隙;将驻车制动拉杆拉紧2齿,拧紧拉杆后端的调整螺母,直到用手不能转动两后轮为止,放松拉杆,两后轮应能自由转动。

2)驻车制动系的修理

(1)检查拉杆,应能操纵自如,定位准确可靠。

出现棘爪弹簧失效或折断,棘爪与齿板轮齿磨损过甚而滑牙,棘爪或拉杆变形卡滞,棘爪或齿板等处铆钉脱落等情况,应予修理或更换新件。

(2)拉索出现发卡、外套损坏、接头损坏等现象,应予润滑或更换;系统中各回位弹簧出现弹力降低或失效,应予更换。

(3)后轮制动器内的连接部位应可靠,工作正常.

检修调整好的驻车制动系,应操纵自如,制动可靠。

5宝来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故障诊断

5。

1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的类型

一是按生产厂家分类,二是按控制通道分类.以下主要介绍按通道分类的方法。

在ABS中,对能够独立进行制动压力调节的制动管路称为控制通道.ABS装置的控制通道分为四通道式、三通道式、二通道式和一通道式.

(1)四通道式 四通道ABS有四个轮速传感器,在通往四个车轮制动分泵的管路中,各设一个制动压力调节器装置,进行独立控制,构成四通道控制形式。

但是如果汽车左右两个车轮的附着系数相差较大(如路面部分积水或结冰),制动时两个车轮的地面制动力就相差较大,因此会产生横摆力矩,使车身向制动力较大的一侧跑偏,不能保持汽车按预定方向行驶,会影响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因此,驾驶员在部分结冰或积水等湿滑的路面行车时,应降低车速,不可盲目迷信ABS装置。

(2)三通道式 三通道ABS是对两前轮进行独立控制,两后轮按低选原则进行一同控制(即两个车轮由一个通道控制,以保证附着力较小的车轮不抱死为原则),也称混合控制。

宝来既是用的这种ABS装置。

性能特点:

两后轮按低选原则进行一同控制时,可以保证汽车在各种条件下左右两后轮的制动力相等,即使两侧车轮的附着系数相差较大,两个车轮的制动力都限制在附着力较小的水平,使两个后轮的制动力始终保持平衡,保证汽车在各种条件下制动时都具有良好的方向稳定性。

在宝来进行的60km/h紧急制动对比试验中,有ABS的车型比无ABS车型的制动距离只短1米,但是有ABS的车型始终都有方向,不会失去对方向的控制。

对两前轮进行独立控制,主要考虑小轿车,特别是前轮驱动的汽车,前轮的制动力在汽车总制动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可达70%左右),可以充分利用两前轮的附着力.但由于两前轮制动力不平衡对汽车行驶方向稳定性影响相对较小,而且可以通过驾驶员的转向操纵对由此产生的影响进行修正。

因此,三通道ABS在小轿车上被普遍采用。

(3)二通道式 二通道式ABS难以在方向稳定性、转向控制性和制动效能各方面得到兼顾,目前采用很少。

5.2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在汽车制动时,如果车轮褒姒滑移,车轮与路面的侧向附着力将完全消失。

如果只是前轮(转向轮)制动到抱死滑移而后轮还在滚动,汽车将失去转向能力。

如果只是后轮制动到抱死滑移而前轮还在滚动,即使受不到大的侧向干扰力,汽车也将产生侧滑(甩尾)现象。

这些都极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因此,汽车在制动时不希望车轮制动到抱死滑移,而是希望车轮制动到边滚边滑的状态。

由试验得知,汽车车轮的滑动率在%15~%20时,轮胎与路面间有最大附着系数。

所以为了充分发挥轮胎与路面间的这种潜在的附着能力,目前在大多数车辆上都装备了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BrakeSystem),简称ABS.

通常,ABS实在普通制动系统上加装车轮速度传感器、ABS电控单元、制动压力调节装置及制动控制电路等组成的,如图5-1所示:

图5—1ABS制动系统的组成部件

1.前轮速度传感器2。

制动压力调节装置3。

ABS电控单元4。

ABS警示灯5.后轮速度传感器6。

停车灯开关7。

制动主缸8。

比例分配阀9。

制动轮缸10.蓄电池11.点火开关

制动过程中,ABS电控单元(ECU)3不断地从传感器1和5获取车轮速度信号,并加以处理,分析是否有车轮即将抱死拖滑.如果没有车轮即将抱死拖滑,制动压力调节装置2不参与工作,制动主缸7和个制动轮缸9相通,制动轮缸中的压力继续增大,此即ABS制动过程中的增压状态。

如果电控单元判断出某个车轮(假设为左前轮)即将抱死拖滑,它即向制动压力调节装置发出命令,令关闭制动主缸与左前制动轮缸的通道,使左前制动轮缸的压力不再增大,此即ABS制动过程中的保压状态.

若电控单元判断出左前轮仍趋于抱死拖滑状态,它即向制动压力调节装置发出命令,打开左前制动轮缸与储液室或储能器的通道,使得左前制动轮缸中的油压降低,此即ABS制动过程中的减压状态。

5.3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常见故障与检测维修

1)诊断与检查的基本内容

特定的诊断与检查可及时发现ABS系统中的故障,是维修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对于不同的车型,甚至同一系列不同年代生产的车型,检查的方法和程序都会有所不同,这一点要比较相应的维修手册便可知道.但是ABS系统基本诊断与检查的方法内容是不变的,它们一般包括以下4个步骤:

(1)初步检查。

(2)故障自诊断。

(3)快速检查。

(4)故障指示灯诊断.

2)修理的基本内容

如果可以准确的判断出ABS系统中的故障部位,就可以进行调整、修复或换件,直到故障被排除为止。

修理的步骤通常如下:

(1)泄去ABS系统中的压力。

(2)对故障部位进行调整、拆卸、修理或换件,最后进行安装.这一切必须按相应的规定进行。

(3)按规定的步骤进行放气。

如果是车轮速度传感器或电控单元有故障,可以不进行第一和第三步骤,只需按规定进行传感器的调整、更换即可,ABS电控单元损坏只能更换。

3)ABS维修的注意事项

(1)ABS系统与普通制动系统是不可分的,普通制动系统一出现问题,ABS系统就不能正常工作。

因此,要将二者视为整体进行维修,不能只把注意力集中于传感器、电控单元和液压调节器上。

(2)ABS电控单元对电压、静电非常敏感,如有不慎就会损坏电控单元中的芯片,造成整个ABS瘫痪。

因此,点火开关按通时不要插或拔电控单元上的连接器;在车上进行电焊之前,要戴好防静电器(也可用导线一头缠在手腕上,一头缠在车体上),按下电控单元上的连接器后在进行电焊;给蓄电池进行专门充电时,要将电池从车上拆卸下来或摘下蓄电池电缆后在进行充电.

(3)维修车轮速度传感器时一定要十分小心。

卸下时注意不要碰伤传感器头,不要用传感器齿圈当做撬面,以免损坏.安装时应该先涂抹防锈油,安装过程中不可敲击或用蛮力。

一般情况下,传感器气隙是可调的(也有不可调的),调整时使用非磁性塞卡,如塑料或铜塞卡,当然也可以使用纸片.

(4)维修ABS液压控制装置时,切记首先要进行泄压,然后再按规定进行修理。

例如制动主缸和液压调节器设计在一起的正统ABS,其蓄压器存储了高达18000kPa的压力,修理前要彻底泄去,以免高压喷出伤人。

(5)制动液至少每隔两年要更换一次,最好是每年更换一次。

这是因为DOT3乙二醇型制动液的吸湿性很强,含水分的制动液不仅使制动系统内部产生腐蚀,而且会使制动效果明显下降,影响ABS的正常工作.注意不要使用DOT5硅酮型制动液,更换好人储存的制动液以及器皿要清洁,不要让污物、灰尘进入液压控制装置,制动液不要沾到ABS电控单元和导线上。

最后要按规定的方式进行放气(与普通制动系统的放气有所不同).

4)ABS系统的诊断与检查:

(1)初步检查:

初步检查是在ABS系统出现明显故障而不能正常工作时首先采取的检查方法,例如ABS故障指示灯常亮不灭,系统不能工作。

检查方法如下:

①检查驻车制动(手刹)是否完全释放。

②检查制动液液面是否在规定范围之内。

③检查ABS电控单元导线插头、插座的连接是否良好,连接器及导线是否损坏.

④检查下列导线连接器(插头与插座)和导线的连接或接触是否练好:

液压调节器上的电磁阀体连接器;液压调节器上的主控制阀连接器;四轮车速传感器的连接器;电动泵连接器。

⑤检查所有的继电器、保险丝是否完好,插接是否牢固.

⑥检查蓄电池容量(测量电解液比重)和电压是否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检查蓄电池正、负极导线的连接是否牢靠,连接是否清洁。

⑦检查ABS电控单元、液压控制装置等的接地(搭铁)端的接触是否良好。

⑧检查车轮台面纹槽的深度是否否符合规定。

如果用上述方法不能确定故障位置,就可以转入使用故障自诊断。

(2)模拟测试方法:

ABS系统故障征兆模拟测试方法在ABS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中,若是单纯的元件不良,可运用电路检测方式诊断。

如果属于间歇性故障或是相关的机械性问题,则需要进行模拟测试以及动态测试。

①模拟测试方法:

ⅰ将汽车顶起,是四轮悬空。

ⅱ启动发动起.把选档杆移到前进挡(D)位置,观察仪表版上的ABS故障指示灯是否点亮。

若ABS故障指示灯亮,表示后轮差速器的车速传感器不良.

ⅲ如果ABS故障指示灯不亮,则转动左前轮。

此时ABS故障指示灯若点亮,则表示左前轮车速传感器正常;反之,ABS故障指示灯若不亮,即表示左前轮车速传感器不良。

ⅳ右前轮车速传感器的测试方法和左前轮车速传感器的测试方法相同。

ⅴ该模拟测试,系根据ABSECU中逻辑电路的车速信号差以及警示电路特性,方便于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