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GOOD制造成本100问.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3266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YGOOD制造成本100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YGOOD制造成本100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YGOOD制造成本100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YGOOD制造成本100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YGOOD制造成本100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YGOOD制造成本100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YGOOD制造成本100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YGOOD制造成本100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YGOOD制造成本100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YGOOD制造成本100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YGOOD制造成本100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YGOOD制造成本100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YGOOD制造成本100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YGOOD制造成本100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YGOOD制造成本100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YGOOD制造成本100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YGOOD制造成本100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YGOOD制造成本100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YGOOD制造成本100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YGOOD制造成本100问.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YGOOD制造成本100问.docx

《YGOOD制造成本100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GOOD制造成本100问.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YGOOD制造成本100问.docx

YGOOD制造成本100问

制造成本一百问

1。

什麽是稅務成本?

企業有獲利就要納稅,這個道理,即使在美國和中國大陸都是不變的,在臺灣,營業稅與營利事業所得稅是企業兩大稅務支出,營業稅是依據銷貨金額課稅,所以一分一毫都跑不掉,但是營所稅是根據稅務成本計算後的企業損益課稅,所以合理的結稅就是一門大學問了。

對於稅捐單位來說,不是企業自己要繳多少稅就可以予以認定,企業除了必需要自行結算出銷貨成本外,更要編列稅務成本報表,並且要由會計師進行簽證,這樣才能夠申報營所稅。

2。

什麽是管理成本?

企業每一天都在營運,有活動就有成本,稅務成本是一年結算一次就可以,但是企業的營運,卻是每一天都需要結算成本,也就是管理成本,管理成本的用途很多,除了可以協助業務報價,更可以做爲內稽內控的管理資料。

管理成本和稅務成本可以是一套帳,但也可能因爲計算會計基礎的不同,而成爲兩套數據,但是重點在於這一套數位是被管理者所採用,否則管理成本資料QCD不佳,都不是最好的結果。

3。

什麽是製造業稅務成本?

製造業一般說來,資本規模和營業額都相當大,因此稅捐機關在查察製造業的稅務成本時,都有一套比較嚴格的標準,其主要原因,就在於成本認定的不易,因爲從原料->在製品->半成品->在製品->成品的加工過程中,除了成本不斷進行移轉外,更需攤入人工與制費金額。

所以就會變成不是課不到稅,就是課稅不公,因此製造業稅務成本就是一門專業的會計科目,在大學的會計科系中,也有一門"成本會計"學科,專門探討製造業的稅務成本和管理成本的計算。

4。

製造業和買賣業有何不同?

製造業是買A賣B,買賣業是買A賣A,所以當然不同,買賣業管理的重點是業務,也就是東西要能銷售出去,製造業管理的重點是生産,也就是用最低的成本生産出最高品質的産品,也必需滿足交期的要求。

就成本計算的方法來說,製造業除了計算原料成本外,還必需攤提人工與制費金額,買賣業的'

成本計算,則僅需考慮進貨成本即可。

更有人說,買賣業是製造業的一部份,因爲製造業也有買賣業務的部門,這其實都是正確的,但反過來說,大型的流通業如7-11也有製造部門,那麽是不是可以說製造業是買賣業的一部份。

5。

什麽是所得稅法查核準則第58條

主管機關爲鼓勵製造業落實成本內控,所以在所得稅法中詳列所得稅法查核準則第58條,也就是製造業只要能夠對於進出領繳都能落實單據管理,搭配製造業五大稅務成本報表,主管機關就承認製造業自行申報的所得稅額,而僅保留調閱賬本的權利。

這也就是電腦在製造業成本會計中,可以扮演的重要角色,因爲如果電腦不能從製造業前端的進銷領繳單據中結算出實際成本,那麽製造業的會計人員,就必需手工一筆一筆計算出製造業稅務成本,這不僅是一件累人的工作,更是一件可怕的工作。

對於製造業不能或不願意自行編列製造業進銷領繳單據賬本,則必需採用同業利潤標準,依據申報營業稅銷貨額課稅,一般來說,這樣要繳比較多的營所稅。

6。

什麽是內外帳兩帳合一?

許多製造業爲了避免稅務成本計算工作的麻煩,所以將申報製造業營業稅和營所稅的工作,都外包給代客記帳業者處理,至於工廠內部,就保留管理用的應收付帳和標準成本型態的估計成本,這就是典型的內帳和外帳的作法。

這對於小型工廠來說,的確是一個解決無法處理困難的成本會計問題的好方法,不過有一些小型工廠規模擴大後,股東和國稅局就不允許這種兩套帳的做法,所以要求要將內帳和外帳合而爲一,除了要落實內稽內控,也要避免逃漏稅。

內外帳合而爲一,其實並不困難,就是進貨和銷貨都要有發票做爲憑證,對於會計人員來說,能夠只做一套帳,更是再好也過的事,不過結算成本這一件事就苦了,所以就需要工廠ERP系統可以自動計算實際成本,這樣會計人員才能快快樂樂的上班。

7。

什麽是會計師查帳?

一般會計師有分期中查帳和年度查帳,各有不同的查帳重點,會計師受股東和政府所托,對於企業所提示的財務報表,有查核其每一個會計科目的正確性的權責,並且需要具名以示負責。

近期發生的上市公司淘空資産一案,固然查帳會計師負有刑責,但也更加突顯公證會計師查帳的重要性,一般上市上櫃公司都會找全國前五大會計師進行查帳。

8。

什麽是會計師財稅簽?

會計師的查帳既然如此重要,所以由會計師編制的財務報告,也就是銀行和政府參考的重要依據,企業要向銀行借錢,除了要有擔保品外,也要有有會計師簽名認可的財務報告,以期透明企業的財務狀況與償債能力。

許多中小企業不瞭解一個透明的財務報告,對於企業的融資,有著極大的影響力,所以告貸無門,便自怨自艾,其實中小企業要提升競爭力,就應當進行合併,但是此時還是會發現需要一個可性的財務報告,所以可以說,愈是不景氣,就愈需要循規蹈矩,才能天助人助。

9。

什麽是證期會上市上櫃內稽內控八大循環?

ERP的系統發展,可以分爲三大領域,也就是工業工程,成本會計與資訊管理,其中成本會計實施的重點,就是落實證期會上市上櫃內稽內控八大循環管理作業。

這八大內稽內控迴圈,分別爲:

(1)銷售與收款迴圈

(2)採購與付款迴圈

(3)生産與實際成本迴圈

(4)固定資産迴圈

(5)薪工迴圈

(6)融資迴圈

(7)投資迴圈

(8)EDP電子資料處理迴圈

這一部份,一般都要由會計師進行內稽內控的輔導,同時需要架構一套ERP資訊系統。

10。

製造業稅務成本配合會計師查帳要查那五張報表

(1)成品直接原料明細表

(2)成品單位成本分析表

(3)成品産銷存明細表

(4)原料進耗存明細表

(5)買賣類進銷存明細表

11。

什麽是ISO9000?

企業規模不大時,許多事情可以因陋就簡,但是當企業規模漸漸擴大,同時要與國外廠商進行交易,這時候凡事就必需訴諸文件記載,這就是ISO9000的基本精神"做你所說,說你所做"。

在導入ERP系統前,企業一定要先有ISO9000的認證,如此才能確定正確的企業流程,因爲當事情在部門間傳遞時,如果沒有文件做一個規範與標準,這一件事就容易失真,最後成爲許多爭議與訴訟的肇端。

12。

製造業系統有那一些重要模組?

製造業系統涵蓋極廣,尤其從MRP->MRPII->ERP,就是不斷增加系統模組。

不過,還是可以舉出幾個重點模組加以討論。

(1)基本資料:

庫存,客戶,廠商,員工,部門,制程,機台,BOM元件,BOR制程

(2)訂單採購:

進口,出口,訂單,採購,建議采構,LC,信用額度

(3)進銷存:

進貨,銷貨,領料,繳庫,盤點,報廢,驗收

(4)生産模組:

工令,委外,製造通知,生産日報

(5)生産計劃:

MRP物料需求,CRP産能規劃,MPS主生産排程,APS先進規劃排程

(6)成本會計:

稅務成本,應收,應付,票據,發票,固定資産,總帳,人事,薪資

13。

製造業系統有那一些重要檔案?

一般可以將製造業系統的檔案分爲記錄性檔案與計劃性檔案兩種,記錄性檔案多爲基本資料與第一手單據的資料,例如

(1)基本資料:

庫存,客戶,廠商,員工,部門,制程,機台,BOM元件,BOR制程

(2)進銷存:

進貨,銷貨,領料,繳庫,盤點,報廢,驗收

(3)成本會計:

應收,應付,票據,發票,固定資産,總帳,人事,薪資

至於計劃性的檔案,則多半需要半自動或全自動的資料計算,例如

(1)訂單採購:

進口,出口,訂單,採購,建議采構,LC,信用額度

(2)生産模組:

工令,委外,製造通知,生産日報

(3)生産計劃:

MRP物料需求,CRP産能規劃,MPS主生産排程,APS先進規劃排程

(4)成本會計:

稅務成本

14。

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有那一些重要模組?

(1)會計科目設定,開帳資料設定

(2)稅務成本統計過檔

(3)月結明細,月結統計

(4)稅務成本報表

15。

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有那一些重要檔案?

(1)會計科目設定文件,開帳資料設定文件

(2)月結明細檔,月結統計檔

16。

製造業系統和稅務成本系統如何關連?

每一張製造業的第一手表單,都可以對應到稅務成本的一張成本傳票,這個1-1MAPPING的對應關係,就是關連製造業系統與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最好的方法。

關於成本傳票的切法,大抵離不開:

(1)進貨時:

借進貨-原料

貸應付帳款

借存貨-原料

貸進貨-原料

(2)生産領料時:

借在製品

貸存貨-原料

(3)生産繳庫時:

借存貨-半成品(成品)

貸在製品

貸人工

貸制費

(4)銷貨時:

借應收帳款

貸銷貨收入

借銷貨成本

貸存貨-半成品(成品)

17。

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是一套帳?

不同於許多爲了報稅目的而設計的成本系統,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是爲了一套帳而存在的,也就是說,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必需要提供給會計師做爲財稅簽的依據,也要取信于股東。

所以一套帳並不是特異獨行,因爲外國人都非常訝異爲何臺灣公司要做兩套帳,公司規模要可大可久,就必需建立一套帳的會計制度,因此讓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走回正軌正是這套系統可以永續發展的最大本錢。

18。

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可以做爲上市上櫃公司的系統?

這個問題應當反過來問,有多少上市上櫃公司的系統可以結算一套帳的製造業稅務成本?

這說明上市上櫃在過去的時代,並不一定和可以做好一套帳劃上等號,而這又是一則讓外國人嘖嘖稱奇的特殊狀況。

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清楚定位在一套帳的ERP系統,所以對於內稽內控的落實,有絕對的公信力,這樣的系統,當然可以做爲上市上櫃公司的系統。

19。

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可以讓會計師查帳?

這個問題還是要反過來問,會計師是不是都是嚴格要求企業要做一套帳,因爲原來會計師在社會的角色就是扮演一個公證人,如果今日會計師出具"無保留意見"的財務報告,事後證明公司居然有淘空資産的弊端,這樣子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是否可以讓會計師查帳就不是問題。

身爲股東和投資人,當然不希望公司的經營會有所謂帳物不一的現像,因爲法律規定唯有委託會計師才能查公司的帳,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秉持一套帳的設計精神,當然可以讓會計師進行查帳。

20。

每月要如何操作稅務成本系統以來計算當月成本?

如果操作稅務成本系統會很複雜,大概所有的成本會計人員都會情願用EXCEL手工計算成本就好了。

當初設計稅務成本的大前提,就是要把握買賣業計算成本的容易度,也就是點一次滑鼠後,系統即自動依據月加權平均法算出買賣業成本。

製造業稅務成本的操作,當然也是點一次滑鼠就自動計算完畢,只不過電腦程式是根據成本會計傳票的切法,COSTROLL-UP一階一階往上計算。

21。

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有那一些相關文件?

在中原大學www。

erp。

org。

tw的偉盟討論區中,有許多關於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的文件可以參考,當然在系統的本身有內建HELP檔案,有更完整的文件可以參考。

22。

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要讀那一些書?

當然要讀會計學中的成本會計,因爲成本會計所探討的,就是針對製造業成本計算的方法論。

買賣業也有成本計算,但都是用月加權平均法,所以沒有太大的爭議。

推薦一本中小企業聯合輔導中心所出的"中小企業成本會計",透過薛兆亨先生深入淺出的說明,相信可以協助成千上萬ERP從業者真正一窺製造業成本會計的殿堂。

23。

使用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可以真正管理工廠成本?

在不景氣的時候,許多製造業的老闆才發現成本會計人員真的很重要,好的成本會計人員可以協助老闆找出工廠的內控問題所在,進一步幫企業開源結流,創造生機。

但是一些傳統的成本會計教育,強掉分部門的成本理論,也就是將工廠分成5-10個部門,然後將全部的材料,人工,制費統統倒入這些部門,這樣子一樣可以做爲會計師認可的上市上櫃公司成本帳。

只是在不景氣的時候,老闆的頭就大了,因爲工廠是多樣少量生産,這1000件成品,分成10個部門後,成本都攪在一起,無法清楚交代那些産品是賠錢貨。

製造業稅務成本採用一套帳COSTROLL-UP精算到每一個料號的每月實際成本,當然可以在不景氣的時候協助工廠老闆真正地管理好工廠成本。

24。

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和BOM的關係?

製造業的稅務成本計算,基本上有兩大門派,一種是採用實際成本做爲基礎,所以BOM對於成本計算就沒有任何作用。

另一種採用的是標準成本的方法,這時BOM的結構與基量比率,就是計算成本的基準。

當然使用標準成本方法的企業,在年底時,必須要將實際的總成本,總人工,總制費,和標準成本的差異數,在總帳中調整成爲銷貨成本,做爲下一年度重新開帳的起點。

25。

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和工令的關係?

製造業的稅務成本計算,基本上有兩大門派,一種是採用實際成本做爲基礎,所以工令就是COSTROLL-UP計算的唯一標準。

另一種採用的是標準成本的方法,這時工令的內容就不會影響成本的計算。

當然使用實際成本方法的企業,在年底時,不需要將實際的總成本,總人工,總制費,在總帳中進行任何調整,可直接做爲下一年度重新開帳的起點。

26。

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和生産日報的關係?

生産日報的落實,有助於企業進行內稽內控的作業。

而製造業稅務成本的計算,如果可以結合生産日報工時做爲攤提人工與制費的權數,將有助於一套帳的製造業實際成本精算,也可以協助管理者瞭解工廠的成本權重分配,正確思考工廠管理的重點。

27。

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和委外生産的關係?

委外生産一般可以分爲代工代料,和代工不代料兩種加工生産方式,多站委外的加工方法,更是臺灣特有的中衛體系供應煉關係。

一般的製造業系統,在委外加工時,往往沒有變更料號,造成實際成本計算時很大的困擾,而每一站加工,其加工費既要算成生産成本,也要做爲廠商的應付帳款。

28。

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和設計變更的關係?

製造業工令的開立,是現場作業的一個根據,但是在製造業現場實務中,卻經常會有設計變更問題的處理,不管是替代料或是更換料,就會直接影響MRP物料需求的計算。

對於製造業的實際成本而言,反倒比較單純,因爲實際成本計算是根據工令,而不是BOM,所以設計變更後成本的計算就會包含設變前與設變後的料號,而兩者間也會有比率的關係。

29。

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和重組的關係?

重組問題是製造業稅務成本最難處理的問題,因爲如何認定重組成本,要不要攤提人工成本,都因爲這一個簡化工令的單據而完全打亂。

一般說來,一個有制度的企業是不允許有重組單這種便宜行事的單據。

但事實是,幾乎每一個工廠的每一個ERP系統都會有重組單的需求。

所以重組就是不計入COSTROLL-UP的精算迴圈。

重組就是可以考慮用上月平均成本入帳。

重組就是要保有成本不滅定率以配合成本會計傳票的借貸平衡。

重組就是可以用當月生産成本做爲重組成本根據的複雜但精確的作法。

30。

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和製造業異動處理負庫存管理的關係?

爲了配合損益表,一般製造業的稅務成本是每月結一次帳。

和買賣業一樣,透過月加權平均法,多次的COSTROLL-UP可以求出製造業的實際成本。

會計師在查帳時,只要看到當月數量有負庫存時,大概就不會同意這個賬本,因爲不僅現實的生活中不會有負庫存的現像,對於月加權平均法而言,這更是致命的傷害,更別提可能會有帳料不合的內控弊病。

事實是,許多負庫存是因爲ERP系統導入時開帳不正確,同時盤點未落實,還有根本就是ERP系統的單據ACCESS資料庫時未包TRANSACTION的不可原諒錯誤所導致。

31。

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和庫存類別的關係?

因爲在稅務成本報表中,分別有成品産銷存明細表,半成品産銷存明細表,原料進耗存明細表,買賣類進銷存明細表等存貨報表。

同時在會計總帳的資産負債表中,存貨科目也有分成品,半成品,原料,買賣類,因此不僅是稅務成本報表需要勾稽,同時在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中,也必需要與其對應。

但是庫存類別對於生管人員而言,也是決定MRP展開的系統參數之一。

所以在製造業系統中的庫存分類,就必需要由會計人員和生管人員,共同確認,而不可各行其道,否則就會造成會計作業人員編制稅務報表很大困擾。

32。

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和半成品階層的關係?

如果是純粹爲了稅務報表而存在的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一般都會假定半成品階層不存在,也就是說,假設生産的過程都非常短,所以不計入半成品。

但是真正的工廠,決不可能沒有半成品,所以會計師就會要求要計算半成品的存貨成本,同時也會對半成品進行盤點。

再者,一般不計入半成品成本,都是假定半成品無法銷貨,但事實上,許多工廠的半成品銷貨比率都不低,例如生産開飲機的工廠,其熱膽和濾心的銷貨,其比率都不低,如果都沒有成本,那麽就會造成毛利的偏差。

但是一旦要將半成品階層與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整合爲一,就會面臨所謂製造業實際成本計算的COSTROLL-UP問題,也就是說,不再爲了稅務目的而刻意OMIT半成品階層,系統設計的複雜度和困難度就相對提高。

因爲必須要設計原料->在製品->半成品->在製品->成品的成本計算程式,也必須將委外生産的每一站,視爲是其中一階半成品而加入考量。

33。

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和訂單毛利的關係?

不管是買賣業或是製造業,對於每一張訂單的毛利總是非常關心,不過訂單毛利的計算,還必須要有銷貨成本做爲依據,因此對於製造業來說,求出每一樣産品的成本,就變得非常重要。

但是,一般所謂的製造業實際成本,必須等到每月結束後才能得到正確的人工和制費的總金額,也才能進行分攤作業,相對的,時效性也就有些遲了。

就標準成本來說,透過標準BOM的展開到原料階,搭配標準的人工及制費比率,就可以估算成品的大略成本,這樣的成本具有即時性,同時也可以提供業務報價使用。

所以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對於訂單毛利的管理都各有其效用,因爲計劃->執行->考核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34。

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和存貨成本的關係?

如同買賣業系統中的月加權平均法的存貨月結系統一般,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也就是存貨的一套明細帳,因此如何正確求得製造業存貨成本,就是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最主要的工作。

因爲製造業存貨的計價方法,有分爲移動平均法,也有月加權平均法,而根據批號的設計,就可以落實先進先出與後進先出的存貨移動規則。

不過大部份的電腦系統,以實施月加權平均法較爲容易,同時站在會計師查帳的立場,也多支援以月加權爲基礎,編列成品産銷存明細表,原料進耗存明細表,買賣類進銷存明細表,有助於內稽內控的查核作業。

存貨成本的高低,均會100%的反映在企業的損益之中,也會影響企業的營所稅申報,因此一般會計師對於製造業稅務成本中存貨報表的重視可見一般。

35。

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和工令毛利的關係?

過去工廠的生産經理,總認爲結算成本是成本會計人員的工作,自己只要控制好原料耗用及生産交期即可,不過目前生産成本高漲的情況下,老闆要求每一張工令都必須要控制成本,這時候,成本會計人員如何攤提人工及制費,都會影響到每一張工令的毛利。

站在成本會計人員的角度,利用工令對應的生産日報中所耗用的工時做爲權數,不失爲攤提人工及制費的好方法,但是否合宜,還必須透過協調會議加以確認。

所以就點出一個問題,原本只是爲了一年一次的製造業營所稅申報的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居然要考量生産工令的攤提人工制費,也要求出正確的工令毛利,這就是要做到一套帳的製造業實際成本,或者是說要將製造業稅務成本與管理成本整合爲一。

36。

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和總帳會計的關係?

如果說有一套MIDDLESOFTWARE介於製造業系統與總帳系統之間,那麽這一套系統就是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因爲從ERP的設計原理來看,總帳會計中,關於存貨科目的明細帳就是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而製造業系統存貨月結統計也就是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如此A=B,B=C=>A=C,達成ERP系統中透過總帳系統內稽內控製造業系統的目的。

當然還有關於銷貨成本的認定,因爲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中的進銷項必須和製造業相符,同時也必須要和總帳中的進銷項勾稽,所以製造業稅務成本報表中所算出的銷貨成本,就可以直接反映在損益表中銷貨成本科目,我們也就可以求得工廠的真實損益。

37。

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和批號的關係?

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在計算成本時,多是針對料號進行多階COSTROLL-UP的月加權平均法成本計算,其觀念比較接近分步成本制中,依據每一生産步驟,在入庫時即決定其料,工,費成本。

但是對於制藥業與食品業等連續性加工廠而言,原料的批號和産品的批號,本身就有先進先出的保存和管理需求,因此會在訂單,工令,原料進貨,原料領用,成品繳庫等單據中都會交待每一個料號的批號。

對於製造業稅務成本的計算而言,是否要將批號納入計算,其實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以稅務的角度,計算到料號就已經足夠,但是就管理的角度,有時又需要計算到批號,所以若可以在資料過文件時即將原料號+批號組成一個"新料號",就可以用原來的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直接算出有批號的稅務成本。

38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和制程的關係?

對於電子組裝業而言,其人工與制費成本的分攤,主要是在半成品與成品入庫時投入,所以制程較少影響人工和制費分攤,反倒是工令對應生産日報的工時較常做爲分攤權數。

但是對於半導體業,印刷業和制藥業而言,一個成品的産出,往往從頭到尾都是制程的變化,也就是全自動的機器經過20-50個制程後,就可以産出成品。

因此制程成本的分攤,就成爲這些産業成本計算的重點,其原理相當類似電子組裝業的在製品觀念,也就是在每一個制程發生時,就將分攤的人工和機器折舊,專利權費用等記入在制制費,待最後成品入庫時,才將這些在制制費轉入成品的生産成本,一般成本會計也將這種方法稱爲ABC(ActivitiesBasedCost)作業成本制

分攤基礎。

39。

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和發票的關係?

原則上會計師查帳時,如果發現製造業稅務成本報表中,原料進耗存明細表中的進項與發票申報進項不合,或是成品産銷存明細表中的銷項金額與發票申報銷項不合時,將立即指出其錯誤並拒絕查帳。

這點出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和發票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經常聽到說兩帳合一的第一步就是"隨貨附發票",指的就是進銷項必須相符,因爲這正是內稽內控八大循環的基礎。

試想,如果"隨貨附發票",則製造業系統中的進貨單與銷貨單必等於發票系統中的進銷項,也就是A=B,然後由製造業系統中統計單據得到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也就是A=C,接著由進銷貨單産生應收付帳,也就是A=D,再由應收付帳産生總帳的進銷項,也就是D=E,如此推論,A=B=C=D=E是整個內控充份且必要的條件,會計師勾稽的要求,更是做好內控的基本條件。

40。

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加工費用和製造業委外繳庫單關係?

對於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採用的實際成本作法而言,每一階成本的投入,都必須要詳實的反映在該半成品或成品的單位成本分析表中,以表達其成本轉移入帳的作業。

對於臺灣傳統中小企業經常發生的委外代工作業,原則上就必須針對委外繳庫單的金額切立兩張傳票,一張是應付帳款的傳票,另一張則是加工費用轉入成本的傳票。

同時,針對加工作業中經常有直接指送而漏單的情況,爲了忠實表達應付帳款與成本轉移,也應當要補登委外繳庫和委外再發料的單據。

41。

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如何開帳?

不管是會計系統,應收付帳系統,進銷存系統,製造業稅務成本系統,每一套系統的開帳,都是非常重要的課題,往往錯誤的開帳觀念,會導致非常多的麻煩。

從會計系統的開帳,我們就可以理解其他系統要如何開帳的方法,會計系統的開帳,一般都會建議在其一個月切立和資産負債表相同內容的傳票,然後再進行過總帳作業,最後印出一張資産負債表以驗證開帳數位的正確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