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一.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27738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一.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一.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一.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一

号场考

号证考准装只

名姓级

卷此

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单元训练卷历史

(一)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

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认为,古希腊民主政治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基础上,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人类所创造的政治文明形态中的一种。

这里的“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是指

A.地处欧、亚、非三大洲要冲位置B.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C.古希腊人对民主、自由的追求

D.城邦政治及其小国寡民的特点

【解析】古希腊城邦政治具有小国寡民的特点,面对城邦间的激烈争夺,需要全邦人团结起来保护城邦的利益,这是促使民主政治产生的特定历史条件,故D正确;地理位置、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自然条件,不属于

“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故A、B错误;古希腊人对民主、自由的追求属于思想方面的条件,不属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故C错误。

答案】D

2.“(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

”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

A.政治平等是商业平等的前提

B.商业贸易中存在不平等的现象

C.海外殖民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

D.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

【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古希腊的政治平等受到了商业平等的影响,但不是建立在商业平等的基础之上,A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自由平等的交换原则对希腊社会政治的反映,而不是反映商业贸易中存在不平等的现象,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古希腊的海外贸易活动,排除C;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流通

中的平等,促进了现实中的平等,体现出了商业上平等观念,影响到了当时的政治理念,D正确。

【答案】D3.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

“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

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据此可知,梭伦

A.反对奴隶制度

B.主张权利平等

C.具有人文精神

D.抨击贫富差别

【解析】“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反映了好人和坏人的贫富差距,但材料后半部分是一个转折句,强调的是相对于财富,道德的价值更永恒,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具有人文主义精神,故C正确,D错误;材料未涉及奴隶制度的相关内容,材料强调的是道德的重要性,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权利平等的相关内容,故B错误。

【答案】C

4.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出现了官员问责机制,即“审查”。

一方面对即将离任

的各级官员进行强制性稽查,另一方面,公民也可以随时对公职人员发起指控,

主持审查的人员也受该制度的约束。

该举措

A.引发了官员与公民之间的对立

B.说明了民主政治存在严重弊端

C.避免了官员的权力滥用和腐败

D.有利于维护雅典城邦民主制度

【解析】根据材料’;雅典出现了官员问责机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官员问责

机制的出现对于防止官员滥用职权,维护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度具有积极作用,D选

项符合题意。

官员问责制是维护民主制度的一种手段,不会引发官员和公民之间的

对立,A选项排除。

官员问责制属于民主政治建设的组成部分,不属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B选项排除。

避免官员滥用权力说法过于绝对,C选项排除。

【答案】D

5.梭伦改革的一项措施被认为“像一颗耀眼的明珠,驱走了贵族经济上残酷统治

的黑暗,给广大平民带来了光明”。

该项改革措施应该是

A.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B.废除债务奴隶制

C.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D.设立四百人议事会

【解析】梭伦改革废除债务奴隶制,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

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

故答案为B

项。

实行财产等级制度主要是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政治权利,排除A项;C、D项

与材料中的给广大平民带来了光明”关系不大,均排除。

【答案】B

6.梭伦说:

“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足够的权力,既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

们太多;对于那些既有势力又有财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

F列改革措施最能体现他的这一观点的是

A.废除债奴制,建立五百人议事会轮流执政

B.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财产越多者权利越大

C.每部落各选一名将军组成十将军委员会,实行陶片放逐法”

D.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向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

【解析】“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

们太多;对于那些既有势力又有财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反映出

梭伦改革的特点,即执行折中的特点,与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财产越

多者权利越大”相符,故B正确;A、C、D不能体现择中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B

7.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

“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

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

”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

A.捍卫平民的权利

B.维护贵族的利益

C.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

D.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

【解析】材料中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说明不是捍卫平民的权利,故A错误;対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说明也不是完全维护贵族的利益,故B错误;材料中明显是既捍卫了平民的权利,又维护了贵族的利益,故C正确,故D错误。

【答案】C

&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就是先由各大行政单

位(当时称部落)投票预选出各官职的候选人,然后再进行二级选举,在候选

人之间差额抽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

以执政官为例,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

为3。

这一选举法

A.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

B.完善了权力制约机制

C.确立了雅典民主制度

D.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

【解析】材料涉及到的是民主抽签选举的方式,对贵族统治权利构成一定的威胁,A错误;梭伦改革没有完善权力运行机制,只是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B错误;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民主制度,C错误;梭伦改革措施为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故选D。

【答案】D9.克利斯提尼时期,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责是向公民大会提供法案,后者每年约集

结四十次以履行其职责。

被提议的法案可能被通过、驳回或者发回“议事会”进行修订。

这表明

A.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责尚不明确

B.公民大会实际为国家权力机关

C.政治决策先有民主再有集中

D.希腊奴隶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解析】材料“被提议的法案可能被通过、驳回或者发回‘议事会'进行修订”反映了公民大会负责审议并决定法案,说明它是国家权力机关,故B项正确;材料“五

百人议事会的职责是向公民大会提供法案”说明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政治决策的原则,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奴隶制度的建立,故D项排除。

【答案】B

10.克里斯提尼改革后,雅典人在私生活上使用他们村社的名字作为姓氏,并且人

们使用他们的村社作为自己的一次称号,在这以前,用的是父名。

这是因为改革

A.使雅典公民权得到扩大B.缓解平民和贵族的矛盾

C.瓦解了贵族政治的基础D.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解析】“雅典人在私生活上使用他们村社的名字作为姓氏,并且人们使用他们的村社作为自己的一次称号,在这以前,用的是父名”体现的是血缘政治到地域政治的改变,没有涉及到公民权的扩大,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血缘政治到地域政治的转变,没有涉及到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血缘政治到地域政治的转变,瓦解了贵族政治的基础,故C项正确;奠定民主政治基础的是梭伦改革,故D项错误。

【答案】C

11.一位政治家在演讲中提到:

“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

”这一现象最早出现于

A.梭伦改革时期

B.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时期

C.查士丁尼统治时期

D.克利斯提尼时期

【解析】通过梳理题干材料信息,可以得出“人尽其才”和“穷人参政”两种民主政治特征。

结合所学知识,这个历史阶段最早应该出现在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也就是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因为当时雅典除了“十将军”外的所有官职向全体公民开放,同时向任公职和参政公民发放津贴,故排除ACD,选B。

【答案】B

12.伯利克里说: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材料中的“全体人民”是指

A.雅典居民

B.妇女

C.成年男性公民

D.外邦人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民主却是遥不可及。

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因此材料中所说的“全体人民”指的是雅典的男性公民,故答案选C。

其他三项均不符合历史史实。

【答案】C

13.苏格拉底曾鼓励柏拉图的叔父积极投身政治活动,当后者表示在公众面前演讲感到害羞和紧张时,苏格拉底说道:

“你究竟怕谁啊?

是那些洗染工、鞋匠、

木匠、铁匠,还是那些农民、商人,抑或是那些在市场上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小商贩?

是这些人组成了公民大会啊。

”这表明苏格拉底主张

A.贵族政治B.精英政治C.直接民主D.代议制民主

【解析】是这些人组成了公民大会啊”,暗含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担忧,

这些人文化素质不高,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因此他主张精英政治,由素质更高的政治精英管理城邦,故B项正确;苏格拉底反对贵族政治,故A项错误;直接民主的弊端是苏格拉底担忧的,故C项错误;代议制民主最早出现在近代西方国家,

故D项错误。

【答案】B

14.古代雅典执政官伯利克里认为:

“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邻人的制度中模

仿得来的。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

我们

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下列各项能体现其观点的是

A.公民大会向全体居民开放

B.十将军委员会通过抽签选举产生

C.雅典政治保障公民思想自由

D.向参加城邦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解析】雅典民主只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至体居民”说法错误,排除

A;牛将军委员会”负责统帅军队,维护城邦安全,责任重大,对担任者素质要求

较高,显然不能对所有公民开放,不能通过抽签选举产生,排除B;C与材料无关,排除;D符合伯利克里雅典民主政治的措施,有利于激发公民参加城邦活动的积极

性,D正确。

【答案】D

15•牛津大学教授安东尼•安德鲁斯指出:

“对于雅典来说,公元前6世纪初,它

面临着这样一个选择:

是减少公民的人数而把他们降为奴隶,还是从国外大量进口奴隶?

唯有通过巨大的技术革新(就像工业革命那样),才可能有效地扭转这样的奴隶制局面。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古代雅典民主制度建立于奴隶制度基础之上

B.古代民主制度与近现代民主制度无共通之处

C.近代民主制度由古代雅典民主制度发展而来

D.公元前6世纪是雅典民主制迅猛发展的阶段

【解析】根据材料是减少公民的人数而把他们降为奴隶,还是从国外大量进口

奴隶?

唯有通过巨大的技术革新(就像工业革命那样),才可能有效地扭转这样的

奴隶制局面。

”可知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是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之上,因此A项正

确;古代民主制度与近现代民主制度有共通之处,所以B项错误;近代民主制度

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并不是由雅典民主制度直接发展而来,因

此C项错误;雅典民主制是经过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等逐步发展而来的,因此D项错误。

【答案】A

16.在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绝大多数公职任期一年,只能连任一次,且均为抽签

选举产生,只有军事领导职务通过举手表决产生,一年一任,但可无限期连选

连任。

这是因为

A.军人实际上控制着国家

B.雅典军人享有崇高威望

C.军事事务需要专人执掌

D.军职比行政公职更重要

【解析】雅典军事官员不同于行政官员,他们较高的军事才能,他们需要面对战场多变的环境,需要在战场上有更大自主权执行职务,需要承担起保家卫国、对

因此雅典的军事

外殖民的重任,而这些并不是能通过抽签就能选出理想的人选的,

首领不是通过抽签而是通过举手表决产生,并且只要有足够的军功,就有可能连选连任。

故C正确。

【答案】C

17.苏格拉底在描述雅典民主政治时曾指出:

“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

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

吹笛子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做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要轻得多。

”这反映了

A.真正掌握真理的人都成为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牺牲品

B.雅典民主仅局限于男性公民的民主

C.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成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石

D.雅典民主政治存在很多弊端

【解析】材料“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揭示了雅

典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容易导致庸人执政现象,而真正的治国人才则无法施展自身

的能力,产生了很大的弊端和不利影响。

因此选D。

【答案】D

18.亚里士多德曾很巧妙地指出过,在民主政体下,应该怎样通过多次地召开公民

大会,使那些较远地区务农的公民不能够常常出席,而在事实上剥夺他们的公民权。

这表明亚里士多德

A.寻求规避直接民主弊端的途径

B.主张改变城邦民主的运作模式

C.开始萌生现代民主模式的思考

D.坚决维护贵族阶层的政治特权

【解析】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形式,每个公民都要参加公民大会,亚里士多德的意思是说寻求一种让远方不能参加公民方法,这显然是回避雅典直接民主方式弊端的有效方法,故A项正确;公民大会定期召开,并不是改变这种民主运作方式,故B项错误;现代民主最大的特点是代议制,材料仍然实行的是直接民主,故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亚里士多德的主张是维护贵族阶层的政治特权,故D项错误。

【答案】A

19.有学者说: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只是防止贵族阶级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另立新的规章。

这一切只不过是给予了平民阶级比较大的安全感,以及对国家事务参与的切身感。

”下列有关《十二铜表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使平民获得了平等参与国家事务权力

B.由公民大会制定和颁布

C.废除了维护贵族利益的不合理的法规

D.打破了贵族对法律垄断

【解析】《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使得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故答案为D项。

贵族掌握国家事务权力,排除A项;罗马没有公民大会,排除B项;《十二铜表法》仍然维护贵族利益,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D

20.罗马共和国时期发动了多次扩张战争,征服欧洲很多地方。

而罗马诗人贺拉斯却说“被俘虏的希腊人诱使他粗野的征服者成为俘虏。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希腊城邦民主政治被罗马人继承

B.扩张战争激化了希腊与罗马矛盾

C.罗马人深受希腊文化成就的影响

D.万民法的制定兼顾被征服者利益

【解析】从材料中的“被俘虏的希腊人诱使他粗野的征服者成为俘虏.”可以看出,作为征服者的罗马被希腊文明所征服,C选项符合题意。

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知道古罗马早期兴起于城邦,后来发展为共和国,而且古罗马的城邦和古希腊的城邦产生时间大致相同,古罗马人的民主不是继承古希腊的民主,而是自主产生的,

 

A选项错误。

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古罗马征服了古希腊地区,但是古希腊的文明

也征服了罗马,材料没有体现出希腊与罗马矛盾的激化,B选项排除。

材料体现的

是罗马共和国时期,而万民法应该是罗马帝国时代,D选项排除。

【答案】C

21.罗马帝国前期,法学家的活动十分活跃。

他们除了协商国家进行立法和汇编法

令的工作,还担负着答复法律上的疑难问题,指导诉讼,编撰契约合同以及其

他法律事项,法学家纷纷著书立说,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相当流行,蔚然成风。

材料说明

A.罗马法学家拥有了国家立法权

B.成文法逐渐取代习惯法

C.法学家的活动推动万民法发展

D.罗马法已经发展到鼎盛

【解析】罗马帝国前期,立法权掌握在贵族元老院手中,材料中罗马法学家也

只能协商国家进行立法,并没有立法权,故A项错误;罗马共和国时期成文法就逐渐取代了习惯法,与罗马帝国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罗马帝国前期,

法学家积极进行汇编法令、法律解释、著书立说等工作,从而推动法律教育与法学研究蔚然成风,说明法学家的活动推动了罗马帝国时期万民法的发展,故C项正

确;6世纪时,东罗马帝国编撰《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因而罗马法法在罗马帝国前期并没有发展到鼎盛时期,故D项错误。

【答案】C

22.为使在国外从事商业贸易的市民能得到保护,同时也使非罗马市民也能在罗马

从事商业贸易,罗马制定了新私法体系的万民法。

据此可知,万民法

A.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B.适应了社会形势的变化

C.加剧了政治局势的动荡

D.动摇了公民法的法学地位

【解析】根据为使在国外从事商业贸易的市民能得到保护,同时也使非罗马市

”可知,为了保护罗

民也能在罗马从事商业贸易,罗马制定了新私法体系的万民法

马市民的利益和商业贸易,罗马制定了万民法,故B正确;材料信息与民主政治无关,排除A;万民法根据社会发展调整法律体系,有利于社会稳定,C错误;万

民法在公民法的基础上完善了罗马法,D错误。

【答案】B

23.有学者对罗马法做如下评价:

“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

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可见罗马法

A.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B.不必执行皇帝的敕令

C.法官和法学家随意曲解法律

D.具体实施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解析】根据题干生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

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可见证明罗马法的开放性和灵

活性,故A项正确;材料说明罗马法发展的特点,体现出皇帝也要依据法律办事,并不是不执行皇帝命令,故B项错误;罗马法官和法学家是按照法律和法理办事,不是随意曲解法律,也不是具有很大随意性,故C项和D项错误。

【答案】A

24•马克思指出,在古代罗马,“同所有一般的民法一样,继承法并不是一种原因,

而是一种结果,是从现存社会经济组织中得出的法律结论,这种经济组织是以

生产资料即土地、原料、机器等的私有制为基础的。

”据此可知罗马法

A.强调帝国利益至上

B.形式主义色彩浓厚

C.根植传统意义深远

D.与其经济发展适应

【解析】根据从现存社会经济组织中得出的法律结论”可知,罗马法与时俱进,与其经济发展适应,故D正确;材料并未体现罗马法强调帝国利益,而是强调罗

创立了陪审法庭,规定司

限制贵族的权利。

打一

马法如同一般民法一样形成的原因,A错误;形式主义指的是罗马法强调形式上的公正而非注重结果的公正,材料并未体现,故B错误;材料说罗马法是与时俱进的,并未体现根植传统,C错误。

【答案】D

第II卷

本卷包括两大题,共计52分。

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材料一公元前6世纪初,他担任雅典第一执政官,

贵族会议之外设四百人组成的议事会向公民大会准备提案,个不是十分恰当的比喻,这四百人类似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议会的议员。

材料二雅典的全体公民都要出席“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举行2-4次,解决城邦的一切重大事情,⋯⋯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中都有选举权,每个公民都有可能被选为“议事会”成员,每个公民都要轮流参加陪审法庭。

材料三古代罗马人相信,在人类之外客观上存在着一种必须服从的力量,这就是约束人类的自然法则。

法律的目的是保证人类“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

(1)材料一中的“他”是指谁?

列举其改革中采取的两项措施。

他的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

(4分)

(3)根据材料三,概述罗马人制定法律的依据、目的分别是什么。

(6分)

【解析】

(1)由“公元前6世纪,他担任雅典第一执政官,创立了陪审法庭”“四百人组成的议事会”,符合梭伦的改革内容。

相关改革内容是建立陪审法庭和四百人议事会。

结合所学,可知,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由材料“‘公民大会'每月举行2-4次,解决城邦的一切重大事情⋯⋯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中都有选举权,每个公民都有可能被选为‘议事会'成员,每个公民都要轮流参加陪审法庭”,可以归纳为: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直接民主、轮番而治等。

(3)由“在人类之外客观上存在着一种必须服从的力量,这就是约束人类的自

然法则”,可知是自然法则。

由“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

”,可归纳为:

保证人类的自由和平等权利。

【答案】

(1)“他”是指梭伦。

措施:

建立陪审法庭和四百人议事会。

积极影响:

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基本特点: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直接民主、轮番而治等。

(3)依据:

自然法则。

目的:

保证人类的自由和平等权利。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

材料一雅典城邦的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任何政务大事。

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议事会的经常监督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则无论其功勋威信多高,皆依法惩处,从罢官放逐直至处死。

实际上所有公元前5世纪的著名政治家都受过公民大会的责罚,米利斯托克利和伯里克利亦不例外。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等《世界古代史》

材料二在罗马法方面,不仅有举世公认的罗马私法,也有与私法相比毫不逊色的罗马公法制度。

例如现代宪政制度中分权与制衡原则就是以罗马宪法为滥觞,在罗马共和宪法中,不仅存在同僚之间的分权(双执政官制),也存在执政官和其他行使积极权力的长官与行使消极权力的保民官之间的分权和制衡,最后还有五大宪制机关:

人民大会、元老院、长官、保民官、祭司团彼此之间的分权与制衡,罗马的这些制衡机关也在后世逐渐发展成为议会、参议院、监察机关等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