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技巧.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30537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MU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MU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MU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MU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MU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MU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技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MU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技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MU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技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MU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技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MU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技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MU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技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MU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技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MU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技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MU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技巧.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MU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技巧.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MU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技巧.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MU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技巧.docx

《MU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U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技巧.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MU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技巧.docx

MU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技巧

MU4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LE1变压器常见故障

1.故障树

2.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序号

常见问题及故障

原因分析

解决措施及方案

1

渗漏油

密封胶垫使用年限长,老化失去作用,如套管、升高座底部、有载调压开关顶部、瓦斯继电器、底部大盖、部分手孔法兰、散热器蝶阀等处的密封胶垫。

将油放到相应需处理部位的下方,更换成优质密封材料的胶垫。

对于渗漏部位不便于处理或需吊罩等停电时间较长、费用高的渗漏油处理可使用哥俩好、进口堵漏胶进堵漏处理。

变压器外壳焊接处存在焊缝、或砂眼。

对于小的砂眼可用锤从砂眼的周围向砂眼敲打,利用金属的韧性将砂眼挤拢;

使用带油补焊的方法。

为了避免对今后变压器油色谱分析带来的影响,可在焊接前后分别取一个油样进行色谱分析,以此作为判别依据。

连接螺栓松动。

紧固螺栓。

套管CT二次接线盒的接线柱渗漏油

紧固接线柱的压紧螺栓。

更换接线柱或二次接线面板。

紧固螺栓过长

更换合适的螺栓,或者加垫片

瓷套或者防爆膜、玻璃油表损坏

更换配件

2

直流电阻超标及接头发热

套管引流线头与将军帽连接不良好。

拆下将军帽,对引流线头与将军帽的丝牙用使用进行细锉及砂纸打磨,使其接触牢固。

10kV、35kV套管下接头与引流线接头紧固螺栓松动。

将油放至10kV、35kV套管手孔以下,打开手孔,将下接头与引流线接头紧固螺栓进行紧固处理。

有载分接开关切换开关油室中变压器油过脏,切换开关触头接触不好。

更换切换开关油室中变压器油,并对有载分关进行反复切换。

有载分接开关选择开关高压引线夹紧螺栓松动。

对变压器进行吊罩,对选择开关引线连接螺栓进行紧固处理。

线圈引出线连接处焊接不良好。

对变压器进行吊罩,对线圈引出线连接处重新进行焊接处理。

3

风扇电机损坏

轴承润滑油干涩,电机旋转阻力过大。

定期对轴承润滑或更换

电机进水,线圈受潮。

干燥电机,并处理密封。

控制回路故障,导致电机频繁启动。

查找控制回路故障,针对其缺陷进行处理。

交流接触器或热耦继电器损坏,造成电机缺相运行。

对老化的元件进行更换,对电机检修。

4

分接开关故障

机构进水,机油受潮。

检查密封胶条,必要时更换。

不能正常调档。

检查二次回路,针对进行处理。

电器元件损坏。

更换损坏电器元件。

LE2断路器常见故障

1.故障树

2.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序号

常见问题及故障

原因分析

解决措施及方案

1

SF6泄露

密封胶垫使用年限长,老化失去作用,如连接法兰处。

将SF6气体回收后,更换相关密封圈。

外壳焊接处存在焊缝、或砂眼。

对于小的砂眼可用锤从砂眼的周围向砂眼敲打,利用金属的韧性将砂眼挤拢,或使用较软物体(铝、锡)敲击至砂眼处进行堵漏。

更换存在砂眼部件。

连接螺栓松动。

紧固螺栓。

连接管路漏气。

紧固连接管路螺栓。

更换连接管路密封件。

逆止阀损坏。

更换逆止阀。

2

直流电阻超标及接头发热

接线巴掌接触不良。

拆下接线巴掌,对接触面打磨清洁后压紧螺栓。

紧固螺栓松动。

接头紧固螺栓进行紧固处理。

主触头压紧弹簧老化导致压紧力不足。

更换主触头压紧弹簧。

3

弹簧操作机构故障

机构卡涩。

对操作机构传动部件进行润滑。

脱扣挡板变形导致分、合闸线圈烧损。

更换分、合闸线圈,调整脱扣挡板。

储能行程开关或时间继电器损坏损坏导致不能正常储能。

更换行程开关及时间继电器。

辅助开关切换不良导致控制回路断线。

更换辅助开关。

4

纯液压操作机构故障

液压油老化、杂质较多导致打压频繁。

更换液压油或过滤液压油。

密封件损坏导致打压频繁。

根据实际情况检查密封件,对损坏密封件进行更换处理(注意凡是打开后的密封件需全部更换)。

安装质量不良导致管口爆管。

检查管口及密封卡箍配合情况,管口专用胀管器胀管后方可使用。

储压桶漏氮或漏油导致压力异常

对储压桶密封件进行更换,发现储压桶拉缸需对储压桶整体更换。

储能行程开关或时间继电器损坏损坏导致不能正常储能。

更换行程开关及时间继电器。

油泵柱塞、吸油阀片损坏导致压力不能正常建立。

更换油泵。

5

气动操作机构故障

空压机气动频繁

检查漏气部位并针对性进行处理。

主要检查管路连接部分及逆止阀。

控制阀故障导致断路器据动

更换控制阀。

电气元件损坏

根据实际情况检查处理。

LE3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常见故障

1.故障树

2.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序号

常见问题及故障

原因分析

解决措施及方案

1

污闪

绝缘件表面污秽严重导致

清洁绝缘件

2

锈蚀卡涩

传动部件卡涩

将传动部件拆下后对锈蚀部分清洁打磨、涂抹二硫化钼。

轴承卡涩

拆下清洗轴承,涂抹二硫化钼处理,如损坏严重需更换处理。

3

直流电阻超标及接头、触头发热

连接螺栓紧固程度不够。

紧固连接螺栓,。

触头压紧弹簧或螺丝松动,压力降低。

在设备停电检修时检查、调整弹簧或螺丝压力或更换弹簧或螺丝。

触头的接触面氧化或积存油泥。

用00#砂纸清除触头表面氧化层,打磨接触面,并涂上中性凡士林。

在拉合过程中,电弧烧伤触头或用力不当,使接触位置不正,引起压力降低。

操作时,用力适当,操作后应仔细检查触头接触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刀片与静触头接触面太小,或过负荷运行。

增大接触面,降负荷使用或更换容量较大的隔离开关。

设备在设计制造时存在材方面的缺陷

将老隔离开关更换为经过完善化改造的产品。

接线巴掌铜铝直接搭接导致电化反应。

更换为铜铝过渡线夹。

4

机构故障

电气元件损坏。

针对损坏电气元件更换处理。

辅助开关切换不到位。

调整辅助开关。

LE4互感器常见故障

1.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故障树

2.电磁式电压互感器故障树

3.油浸式电流互感器故障树

4.SF6电流互感器故障树

5.耦合电容器故障树

6.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序号

常见问题及故障

原因分析

解决措施及方案

1

SF6泄露

密封胶垫使用年限长,老化失去作用,如连接法兰处。

将SF6气体回收后,更换相关密封圈。

外壳焊接处存在焊缝、或砂眼。

对于小的砂眼可用锤从砂眼的周围向砂眼敲打,利用金属的韧性将砂眼挤拢,或使用较软物体(铝、锡)敲击至砂眼处进行堵漏。

更换存在砂眼部件。

连接螺栓松动。

紧固螺栓。

连接管路漏气。

紧固连接管路螺栓。

更换连接管路密封件。

逆止阀损坏。

更换逆止阀。

2

浸油

紧固螺栓松动

紧固螺栓

密封圈老化

更换密封圈

焊缝有砂眼

补焊或封堵

瓷套或金属膨胀器损坏

更换配件

二次接线柱浸油

更换密封胶垫密封胶垫老化

更换接线柱或接线板

4

电流互感器单氢超标

金属膨胀器材质问题或者遗留气体

更换油

充氮脱氢法处理

轻微受潮

热油循环处理

5

直流电阻超标及接头发热

引流线接头紧固螺栓松动。

紧固处理。

接触面氧化。

打磨、清洁、涂抹导电膏。

LE5避雷器常见故障

1.故障树

2.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序号

常见问题及故障

原因分析

解决措施及方案

1

直流参考电压异常、泄露电流异常

避雷器阀片老化

更换避雷器。

2

放电计数器故障

进水受潮

更换放电计数器

液晶屏老化

更换放电计数器。

避雷器底座绝缘不良导致放电计数器指示异常

处理避雷器绝缘底座。

避雷器底座

补焊或封堵

LE6无功补偿设备常见故障

1.电容器故障树

2.电抗器故障树

3.放电线圈故障树

4.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序号

常见问题及故障

原因分析

解决措施及方案

1

电容器熔丝脱落

电容器故障

更换电容器及熔丝。

熔丝锈蚀脱落

更换熔丝

熔丝额定电流不符合要求。

按匹配额定电流熔丝更换

2

电容器浸油

产品质量问题

更换电容器

安装时损伤电容器套管顶部密封。

更换电容器,安装注意不要让电容器套管顶部密封受力。

焊缝有砂眼

更换电容器。

4

电容器爆炸

小动物短路

更换爆炸电容器

充氮脱氢法处理

熔丝安装不规范导致熔丝不能熔断,最终导致爆炸

按要求安装熔丝,更换电容器。

谐波引起

更换电容器。

5

直流电阻超标及接头发热

引流线接头紧固螺栓松动。

紧固处理。

接触面氧化。

打磨、清洁、涂抹导电膏。

6

电抗器着火

产品质量问题

更换电抗器

绝缘漆老化导致匝间短路

更换电抗器,补刷绝缘漆。

LE7SF6气体微水超标处理工艺

1.SF6气体简介

SF6气体有着高耐电强度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在电气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SF6断路器就是用SF6气体作为绝缘和灭弧介质的一种高压断路器,由于SF6断路器具有体积小、开断能力强、维护检修工作量小等优点,被电力系统大量使用,在有些发达国家SF6断路器几乎全部代替了空气断路器和少油断路器。

因此,SF6断路器的维护和检测显得十分重要。

2.断路器中SF6气体水分超标的危害

SF6气体的化学性质极其稳定,但在开断大电流时的强烈弧光放电,会使SF6气体生成离子和原子团,灭弧后,大部分又重新复合成SF6,一小部分会生成含硫低氟化物,而这些含硫低氟化物当有水分和氧气存在时,会腐蚀设备内部的金属部件,加速绝缘材料的老化,降低SF6的电气性能。

水分的存在一是会使产生水解反应生成SO2和HF。

SO2与H2O反应生成亚硫酸,而低氟化物也会水解:

H2O+SF4=SOF2+2HF或SF4+3H2O=H2SO3+4HF+S等。

二是与金属部件的反应:

3SF6+W=3SF4+WF6及SF6+Cu=SF4+CuF2后的生成物再与水的反应为WF6+3H2O=WO3+6HF等,而氢氟酸和亚硫酸均可严重腐蚀电气设备。

三是在设备内部结露,水分附着在断路器内部金属和绝缘材料表面,降低绝缘性能产生沿面放电。

3.断路器中SF6气体水分超标的原因

3.1生产安装过程中带入的水分,包括吸附剂带入的、零部件带入的、充气过程中带入的等,因为安装完毕后虽然要进行抽真空干燥及用SF6新气冲洗,但附着在断路器内部表面及冲气管路中的水分不可能完全处理干净。

3.2断路器密封件处不严,外部水分渗透进入断路器内部所致。

虽然SF6断路器中SF6气体的压力比外界气压高,但外界的水分压力比断路器内部高,这是因为断路器内部气体含水量较低,再加上水分子的直径比SF6分子的直径小一些,且SF6分子为正八面体的球形结构,而水分子为细长棒形,在断路器密封薄弱处,内外水分压差大时,大气中的水分会逐渐渗入断路器内部。

4.SF6气体微水超标处理方法

4.1方法一置换SF6气体法(该方法只能应用于该断路器微水超量较小,设备停电时间较短的情况下使用,由于该方法不能完全消除该缺陷,建议在正常停电情况下使用方法二彻底处理,同时该断路器泄露周期应小于1年)。

4.1.1将SF6气体回收至0.1-0.2MPa。

4.1.2注入合格SF6气体至额定压力。

4.1.3静止保持48小时测试SF6气体微水及组分。

4.1.4设备运行3个月后再次测试SF6气体微水,对比前测试值有无明显变化,如增长过快,应及时停电使用方法二进行处理。

4.2方法二更换吸附剂抽真空处理(该方法所需停电时间较长,但可彻底处理微水超标)。

4.2.1SF6气体回收至0.1MPa以下。

,人员暂时撤离现场30min将设备残余气体彻底排放后方可进行工作。

4.2.3更换吸附剂(注意吸附剂应在烘箱中保持干燥4小时以上,温度不低于200oC,或使用真空包装吸附剂),吸附剂应在30min内更换完毕。

4.2.4抽真空。

必须选择合适的、能达到133Pa以下真空度的真空泵;控制抽真空管道的长度,其口径要足够大,以免影响真空度;真空度测量表计使用麦式真空计来测量。

,维持真空泵运转至少在30min以上。

,静观30min后才能读取真空度A。

4.2.7在静观6h以上,读取真空度B,要求B-A≤67Pa才算合格,否则要先检测漏点。

,充至压力0.1MP,保持12个小时,测试氮气微水,如合格则进行下一步,不合格则重复以上步骤。

(注意在充气前应先将管道抽真空)

4.2.9抽真空至133Pa,维持真空泵运转至少在30min以上。

缓慢充入合格SF6至额定+0.02MPa,静止48小时,测量微水及组分。

(注意在充气前应先将管道抽真空)

LE8大型变压器真空注油及热油循环处理工艺

1.变压器抽真空注油注意事项

1.1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5%时不能开始工作。

1.2220kV及以上变压器必须进行真空注油,其它电压等级的变压器有条件时也应该采用真空注油。

1.3注油时,应经过压力式滤油机,220kV及以上变压器应采用真空滤油机。

注油过程中,所有外露的可接地的部件及变压器外壳和滤油设备都要求可靠接地。

1.4当变压器带有有载调压切换装置时,调压切换装置应和本体同时抽真空,以免隔板变形。

1.5抽真空前应把油枕、防暴管、瓦斯继电器等附件脱开。

1.6真空注油前应选择好变形测量点,并随真空度提高进行监测,真空度视油箱厚度而定,变形不超过壁厚的两倍。

1.7注油前油应该加热,使油温不低于45℃,注油期间真空度保持在133Pa以下。

1.8抽真空过程中,进行真空泄漏试验和绝缘干燥程度判定(500kV变压器)。

1.8.1停止真空泵运行

1.8.2用真空计测量真空度,每两分钟一次,连续30min。

1.8.3将记录的数据载真空泄漏率表格上描绘成曲线(真空泄漏曲线),按斜率趋势画直线,并找出直线的初始点和最终点。

1.8.4泄漏率=〔(直线终点值-直线始点值/30)〕×2

1.8.5纸中含水量所反映的水蒸气压力按初始点数值计,由绝缘物含水量和雾气水蒸气压力平衡曲线图查出绝缘物的含水量。

1.9以均匀的速度抽真空,达到指定的真空度并保持足够时间后,开始注油。

1.10注油速度不宜大于100L/min,注入变压器距箱顶约200mm时停止,并继续保持真空4h以上。

500kV变压器注满油后可不保持真空。

11补油应通过储油柜上专用阀门进行,严禁从下部注入。

具有胶囊或隔膜的储油柜,应补油至储油柜顶部或出油管道出油后,再将油位放至正常油位。

1.12注油静置后,必须从套管、升高座、冷却装置、气体继电器等有关部位进行多次放气,并应启动潜油泵以便加速将冷却装置中的残留空气驱出。

1.13热油循环可在真空注油到储油柜的额定油位后的满油状态下进行,此时变压器不抽真空;当注油到离器身顶盖200mm处时,热油循环需抽真空。

冷却器内的油,应该与设备本体内得油同时进行热油循环。

2.工艺要求

2.1变压器真空度要求

电压等级kV

容量kVA

真空度

测量仪表

110

20000及以上

-0.035MPa

真空表(压差)

16000及以下

-0.051MPa

真空表(压差)

220

不限容量

133.3Pa

麦氏真空计(残压)

330~500

不限容量

≤133.3Pa

麦氏真空计(残压)

2.2达到规定真空度后,变压器真空保持时间

电压等级

真空保持时间

220kV-330kV

8h

500kV

24h

2.3500kV变压器、电抗器真空注油后必须进行热油循环。

同时,滤油机内的出口温度不应低于50℃,本体内温度不低于40℃,热油循环时间不得少于48h,同时循环后的油应达到下列标准:

击穿电压

≥60kV

油微水

≤10mg/L

含气量

≤1%

油介质损耗

≤0.02%(90℃)

2.4真空注油后,变压器静置时间

电压等级

静置时间

110kV及以下

>24h

220kV~330kV

>48h

500kV

>72h

2.5抽真空后,绝缘件表面含水量标准

电压等级

绝缘件表面含水量标准(%)

500kV

0.5

220kV

1.0

110V及以下

2.0

2.6泄漏率满足下值:

泄漏率≤13Pa/30min。

2.7泄漏率合格后,须继续保持真空24h,真空度为66.7Pa。

2.8注入变压器本体的油从本体底部注入。

2.9根据注油铭牌上指示的注油曲线确认油面计指示,进行追加注油,达到在当时油温规定的油面多20%结束注油。

注油速度在100L/min以下,注油到30%油面线处,注油过程中保持与电压等级相适应的真空度。

2.10胶囊式储油柜补油

打开储油柜上部排气孔,由注油管将油注满储油柜,直至排气孔出油,再关闭注油管和排气孔。

然后从变压器下部阀门排油,至油位计指示正常为止。

2.11隔膜式储油柜补油

注油前将油位计调整至零位,然后打开隔膜上的放气塞,将隔膜内的气体排除,在关闭放气塞。

由注油管向隔膜内注油达到比指定油位稍高,再次打开放气塞排气,直到向外溢油为止,经反复调整达到指定油位。

2.12密封处理

2.13所有法兰连接处应用耐油密封垫密封,密封垫必须无扭曲、变形、裂纹、和毛刺,尺寸应与法兰面的尺寸配合。

2.14法兰连接面应平整、清洁,密封垫应擦拭干净,安装位置正确,压缩量不宜超过其厚度的三分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