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练习题 2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30599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练习题 2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练习题 2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练习题 2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练习题 2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练习题 2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练习题 2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练习题 2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练习题 2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练习题 2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练习题 2含答案.docx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练习题 2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练习题 2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练习题 2含答案.docx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练习题2含答案

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物质

密度(kg/m3)

物质

密度(kg/m3)

物质

密度(kg/m3)

8.9×103

2.7×103

酒精

0.8×103

7.9×103

0.9×103

硫酸

1.8×103

水银

13.6×103

煤油

0.8×103

空气

1.29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国际单位中,属于密度的国际单位的是:

()

A.千克B.牛顿C.米/秒D.千克/米3

2.小宏同学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里,他说自己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马路两旁的树B.车厢内的座椅C.身边走过的乘客D.路旁的站牌

3.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4.在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质量发生改变的是:

()

A.翻开的课本B.一块冰化成水C.使用中的氧气袋D.掉到地上的橡皮

5.盲人善于分辨不同人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的()

不同。

A.音色B.音调C.声速D.响度

6.小明同学是一位初二的男生,下列与他相关的一些数据的估测,明显不合理的是:

()

A.他的质量大约是60kg左右

B.他的身高大约是17dm左右

C.他穿的鞋的长度大约是40cm左右

D.他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m/s左右

7.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8.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

3,运动速度之比是2:

1,则甲、乙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

A.4:

3B.1:

3C.3:

1D.3:

4

9.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一杯水分为两杯,每杯水的密度都为原来的一半。

B.铝的密度是2.7×103kg/m3,表示体积1m3铝的质量是2.7×103kg/m3。

C.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可能相同。

D.某种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与其体积成反比。

10.一个瓶子恰好能装下1kg的硫酸,用它一定能装下1kg的:

()

A.水银B.纯水C.酒精D.空气

11.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10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20m/s,则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18m/sB.15m/sC.13.3m/sD.12m/s

12.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有水,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密度大小关系见密度表)依次放在甲、乙、丙三个杯子中,水面恰好相平,原来装水最多的杯子是()

A.甲杯B.乙杯C.丙杯D.原来装水一样

二、多选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

(每小题3分,共6分。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

B.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

C.平面镜能够成虚像,像和物体大小不相等

D.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则入射角为60°

14.对于密度计算公式:

,理解正确的是:

()

A不同物质,当质量一定时,物体的体积跟密度成反比

B不同物质,当体积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跟密度成正比

C物质的密度是由它的质量和体积决定的

D同种物质密度一定,其质量跟体积成正比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5.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米/秒。

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米/秒。

16.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0.06km=_______m

(2)2h=_________s

(3)800g=_________kg(4)5m/s=_______km/h

(5)1.2m=_________μm(6)1g/cm3=_______kg/m3

17.物体所含________叫做质量,质量不随物体、、的改变而改变。

18.某种物质________体积的,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19.若需要400g酒精,只用量筒,应量出______ml的酒精。

20.已知真空中无线电波传播速度是3×108m/s,从地球向月球发送无线电波,2.6秒后收到反射的信号,则地月距离约为________km。

21.冰化成水,质量______,密度______,体积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体积1cm3的冰化为水,水的体积是_________cm3。

22.同学们排成一路纵队,如果每个人都只能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队就排直了,这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

23.如图2所示,在第21届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

子1000米决赛中,我国选手王濛以1min29s的成绩夺

冠,她在比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m/s。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4.小红同学面向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且距平面镜的距离为3m,她在镜中的像与她本人的距离为________m;当他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的高度将____________。

(变大、变小、不变)

25.在观看电影时,坐在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图像,这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了     现象。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四、作图、实验与探究题(26分)

26.图3中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cm。

(2分)

图3

 

27.如图4所示,OB为反射光线,ON为法线。

请画出入射光线AO。

(2分)

28.在测某同学沿直线跑步时前40m的平均速度时,所给的器材有:

米尺、皮尺、

天平、量筒、秒表(4分)

(1)本实验所用到的实验器材是______和_______

从起跑计时,4位计时员记录了此同学跑步通过10m、20m、30m、40m处的时间,

如下表

计时员位置

10m处

20m处

30m处

40m处

时间(s)

8

15

24

30

根据上面的数据,

(2)从10m处到30m处,此同学跑步的平均速度是m/s;

(3)此同学_______(填“是”或“不是”)匀速运动的。

29.用天平和量筒可以测定矿石的密度。

把矿石放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的左盘中,

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5所示。

矿石的

质量是____g;矿石放入量筒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6所示。

矿石的体积是_____cm3,密度是_____g/cm3。

 

30.小刚想测量家中酱油的密度,但家里没有量筒,只有天平、砝码、小空瓶、

水。

他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了测量。

(1)请将小刚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调节天平平衡,测量小空瓶的质量m1,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②,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③用天平测量小瓶装满酱油的总质量m3,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④根据ρ=和测量数据,计算酱油的密度,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2)请写出利用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酱油密度的表达

式:

ρ酱油=。

31.图7是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图是它们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请你根据图像判断,(3分)

(1)物体乙的运动速度是________m/s。

(2)经过6秒,甲乙相距________m。

(3)甲乙运动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

32.如图8所示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她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直尺垂直。

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

用此实验可以研究:

①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②像与物大小的关系;③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

(1)选用直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_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2)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3)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

(4)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33.小明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

为了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法线的位置关系,他用一个小镜子MO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并在上面竖立一块用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的半圆形光屏EF,实验装置如图9所示。

让一束激光沿平面E射到镜面O点,在平面E上可看到入射光线AO。

当左、右两半屏E与F在___________时,可在F半屏上清晰看到反射光线OB;当半屏F绕中缝ON向后转动时,发现在F光屏上___________反射光线。

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图10是表示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像。

由图可知,物质________的密度比较大。

(1分)

35.图11所示,泡沫球接触左边叉股,敲击右边音叉时,左边音叉会将泡沫球弹开。

这是由于右边音叉的振动主要是靠传给了左边的音叉,此实验说明可以传声。

五、计算题(19分)

36.火车全长120m,完整地通过长360m的山洞,用时1min,

求火车的行驶速度。

(3分)

37.一辆客车在京沪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如图是旅客两次看到的路牌和当时看到车内悬挂的时钟。

根据路牌和时钟提供的信息,你能计算出这辆客车行驶的速度吗?

图12。

(3分)

38.某空瓶质量24g,装满水后总质量64g,现装满另一种液体后,总质量是72g,

求:

(1)瓶子的容积

(2)这种液体的密度。

(6分)

39.甲乙两种材料,其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

象如图13。

(1)甲乙两种材料的密度各是多少?

(4分)

(2)用甲种材料54g制作某零件,如换图13

用乙种材料制作同种零件,零件

的质量将减小多少?

(3分)

期中考试初二物理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B

C

C

A

C

A

B

C

A

C

A

二、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6分。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3

14

BC

ABD

(3)则光屏上_____不能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

(4)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33._同一平面____时,,发现在F光屏上_没有____反射光线。

这一现象说明___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______。

34._甲______的密度比较大。

35.空气,此实验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五、计算题(19分)

36.8m/s

37.105km/h

38.

(1)瓶子的容积40cm3

(2)这种液体的密度1.2g/cm3

39.

(1)甲两种材料的密度是2.7g/cm3

乙两种材料的密度是2.7g/cm3

(2)10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