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知识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31143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单元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单元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单元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单元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单元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单元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单元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单元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单元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单元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单元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单元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单元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单元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单元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单元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单元知识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单元知识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单元知识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元知识点.docx

《单元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知识点.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单元知识点.docx

单元知识点

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

金刚石

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是天然最硬的物质。

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在高温或点燃条件下,碳的活性大大增强。

2、可燃性: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C+O2点燃CO2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2C+O2点燃2CO

3、还原性:

木炭还原氧化铜:

C+2CuO高温2Cu+CO2↑

用于装饰品钻石,切割玻璃、钻探机的钻头。

石墨

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鳞片状固体,质软,有良好的导电性、润滑性

常用于做电极,铅笔芯、石墨炸弹等

活性碳

吸附性

常用木炭与活性炭做吸附剂。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

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

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

2C+O2点燃2CO

3、还原性:

C+2CuO高温2Cu+CO2↑(置换反应)应用:

冶金工业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

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

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有毒)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

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不能用浓盐酸(产生的气体不纯含有HCl),不能用稀硫酸(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

2)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3)气体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

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

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

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

CaO+H2O=Ca(OH)2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2CO3==H2O+CO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本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2高温2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3、用途:

灭火(灭火器原理:

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温室肥料

4、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

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五、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

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化学性质:

(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②还原性)

1)可燃性:

2CO+O2点燃2CO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

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

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

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鉴别:

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

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水煤气:

H2与CO的混合气体C+H2O高温H2+CO)

2)还原性:

CO+CuO△Cu+CO2(非置换反应)应用:

冶金工业

现象:

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Fe2O3+3CO高温2Fe+3CO2(现象:

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除杂:

CO[CO2]通入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CO2+2NaOH==Na2CO3+H2O

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O+CuO△Cu+CO2

CaO[CaCO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CaCO3高温CaO+CO2↑

注意:

检验CaO是否含CaCO3加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CO32-的检验:

先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4、自然界中碳的循环

(1)大气中二氧化碳产生的主要途径:

化石燃料的燃烧、动植物遗骸被生物分解、动植物呼吸

(2)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

二氧化碳溶于水、植物的光合作用

5、C、CO、CO2的转化

6、应用

(1)利用了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做灭火剂。

(2)CO2能与NaOH反应,解释NaOH溶液露置空气中变质现象。

CO2能与Ca(OH)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利用这一反应检验CO2或Ca(OH)2溶液(3)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冶炼金属,并注意尾气处理。

(4)CO2、CO的性质与功用、危害关系

物质

性质

功用或危害

CO2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地表热量不易散发

温室效应加剧

干冰升华吸热

人工降雨

绿色植物在阳光照射下,把CO2和H2O转化成糖

光合作用、大棚内气体肥料

通常条件下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灭火

CO

可燃性,燃烧产生热量

重要气体燃料

跟血红蛋白极易结合

缺氧中毒

7、碳酸和碳酸盐

化学式

来源和性质

用途

CaCO3(大理石、石灰石)

难溶于水,在高温下分解,能与酸反应

建筑材料

Na2CO3(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

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能与酸反应

食品、造纸、洗涤剂

NaHCO3(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

能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不稳定,加热易分解

洗涤剂、灭火剂

第7单元燃烧及其利用

一、燃烧和灭火

知识点

内容

说明

燃烧定义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发光放热的现象不一定是燃烧

灭火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质隔离

2、隔绝空气或氧气

3、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灭火实例

灭火方法

分析灭火原理

油锅着火

可用锅盖盖灭

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离

纸箱着火

可用水浇灭

降温,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离

森林着火

可将大火蔓延前方的树木砍掉

清除可燃物

图书档案着火

用二氧化碳灭火

隔绝空气,降低温度

燃烧条件

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着火点

二、能源与环境

1、燃烧与热量

知识点

成分或概念

要点归纳

能源利用说明

化石燃料

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

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分解成许多产物,属于化学变化

分解的产物有焦炭、煤焦油和煤气

石油

混合物,主要含碳、氢元素

利用石油中各成分沸点不同来分离,属于物理变化

产品为汽油、煤油等

天然气

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

沼气

燃料的充分燃烧

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污染

充分燃烧的条件:

有适当过量的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2、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燃料

对空气的影响

防止污染的措施

可吸入颗粒;SO2、NO2、CO酸雨形成

充分燃烧、减少污染物排放(除尘脱硫)

汽油和柴油

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用无铅汽油,改进发动机机构

(3)、开发新燃料、新能源

乙醇、氢气;新能源:

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和潮汐能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

“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

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

“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

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

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

沼气、乙醇

(1)沼气的主要成分:

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CH4+2O2点燃CO2+2H2O(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俗称:

酒精,化学式:

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

优点

(1)节约石油资源

(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

如所有的燃烧

(2)吸热反应:

如C+CO2高温2CO

4、新能源:

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1)优点:

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2)需解决问题:

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

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

第八单元知识点

一、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

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

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

熔点最低的金属(8)锇:

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

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

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

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

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

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

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合金

铁的合金

铜合金

焊锡

钛和钛合金

形状记忆金属

生铁

黄铜

青铜:

成分

含碳量

2%~4.3%

含碳量

0.03%~2%

铜锌

合金

铜锡

合金

铅锡

合金

钛镍合金

备注

不锈钢:

含铬、镍的钢

具有抗腐蚀性能

紫铜为纯铜

熔点低

注:

钛和钛合金:

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

优点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常温下逐渐变暗。

点燃,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

点燃,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2Mg+O2点燃2MgO

常温下表面变暗,生成一种致密的氧化膜

点燃,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4Al+3O2点燃2Al2O3

持续加热变红

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3Fe+2O2点燃Fe3O4

加热,生成黑色物质;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而被腐蚀

加热生成黑色物质2Cu+O2加热2CuO

银金

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发生反应

2、金属+酸→盐+H2↑

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

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

 镁和稀硫酸Mg+H2SO4=MgSO4+H2↑

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

 锌和稀盐酸Zn+2HCl===ZnCl2+H2↑

铁和稀盐酸Fe+2HCl===FeCl2+H2↑

 镁和稀盐酸Mg+2HCl===MgCl2+H2↑

 铝和稀盐酸2Al+6HCl==2AlCl3+3H2↑

3、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条件:

“前换后,盐可溶”)

铁与硫酸铜反应:

Fe+CuSO4==Cu+FeSO4

现象:

铁条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古代湿法制铜及“曾青得铁则化铜”指的是此反应)

40、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3CuSO4+2Al==Al2(SO4)3+3Cu

现象:

铝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41、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2AgNO3+Cu==Cu(NO3)2+2Ag

现象:

铜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

Cu+Hg(NO3)2===Cu(NO3)2+Hg

现象:

铜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除K、Ca、Na)

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1)原理:

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Fe2O3高温2Fe+3CO2

(2)原料:

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2、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

铁与O2、水接触。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红棕色)

(铜生铜绿的条件:

铜与O2、水、CO2接触。

铜绿的化学式:

Cu2(OH)2CO3)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

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③制成不锈钢

(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

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

(4)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3、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①防止金属腐蚀

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合理开采矿物

④寻找金属的代用

意义:

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

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注意:

a、溶液不一定无色,

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

溶质的溶剂溶液(如:

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

盐酸溶质是HCl,石灰水溶质为Ca(OH)2,食盐水溶质为NaCl,氧化钙溶于水溶质为Ca(OH)2,三氧化硫溶于水溶质为H2SO4,胆矾CuSO4·5H2O溶于水溶质为CuSO4,医用酒精中溶质为C2H5OH。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有水,水为溶剂

液体溶于液体,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1)概念:

(2)判断方法:

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①加水②升温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熟石灰对温度例外

①增加溶质②降温③蒸发溶剂

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是:

①加水②降温

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注:

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

加溶质、蒸发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溶解吸热:

如NH4NO3溶解

溶解放热:

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

如NaCl

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

①条件:

一定温度②标准:

100g溶剂③状态:

达到饱和④质量:

单位: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

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20℃时,易溶物质的溶解度为﹥10g,可溶物质的溶解度1g—10g,微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1g,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②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如Ca(OH)2

(4)溶解度曲线

例:

(1)t3℃时A的溶解度为80g

(2)P点的的含义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

(3)N点为t3℃时A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加入A物质,降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4)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5)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

(6)从A溶解度是80g。

(7)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

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无晶体析出的有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A

(8)除去A中的泥沙用过滤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结晶法

2、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

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①气体的性质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3、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法:

分离可溶物+难溶物

(2)结晶法:

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分离:

KCl和MnO2方法为过滤,步骤:

溶解、过滤、蒸发,

NaCl和KNO3方法为结晶,步骤:

溶解、冷却结晶。

(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NaCl)。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比较大的物质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KNO3、CuSO4)

冷却饱和CuSO4溶液析出晶体的化学式为CuSO4·5H2O。

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

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

三、溶质的质量分数

1、公式:

溶质质量分数=×100%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用固体配制:

①步骤:

计算、称量、溶解

②仪器:

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①步骤:

计算、量取、稀释

②仪器:

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分子的构成不同。

无定形碳:

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

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化学方程式: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化学方程式:

3、还原性:

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

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需,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

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CO(有毒)只能用排水法,CO2用收集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

药品:

反应方程式:

2)选用和制相同的发生装置

3)验证方法:

验满方法: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CO2↑(反应)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

反应方程式(反应)。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

向紫色的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石蕊,原因(方程式表示)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方程式。

4)与灼热的碳反应:

反应方程式。

五、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

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化学性质:

(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①②)

1)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的方程式

2)除杂(化学方程式表示):

CO[CO2]

CO2[CO]

CaO[CaCO3]

注意:

检验CaO是否含CaCO3加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CO32-的检验:

第7单元燃烧及其利用

1、燃烧和灭火

灭火原理:

1、2、

3、

二、能源与环境

1、燃烧与热量

知识点

成分或概念

要点归纳

能源利用说明

化石燃料

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元素

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分解成许多产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