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及习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31653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及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及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及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及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及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及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及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及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及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及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及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及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及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及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及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及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及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及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及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及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及习题.docx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及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及习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及习题.docx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及习题

第三单元

分子原子:

一.分子的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不同的分子具有不同的性质)

例:

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_质量,体积_都非常小。

自然界中大多数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0滴水约为1ml)

(2)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__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就越快__。

例:

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

 

实验探究:

实验1、向盛有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现象

溶液为无色

结论

酚酞遇空气和水不变色

实验2:

向上述酚酞溶液中慢漫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现象

溶液为红色

结论

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实验3:

如图所示:

小烧杯A,B中中加入酚酞溶液,C中加入浓氨水,用大烧杯将小烧杯A,C罩住

烧杯A

烧杯B

现象

溶液逐渐变红。

溶液不变红

解释

氨分子运动,进入A烧杯中,使酚酞溶液变红。

结论

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思考:

湿衣服在什么情况下容易晾干?

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因此水受热后蒸发会加快,湿衣服在阳光下容易晾干。

(3)分子之间有一定的_间隔_:

同一物质分子间隔:

气态>液态>固态;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实验探究:

100ml酒精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是否等于200ml?

结论:

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注意:

1.分子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间的间隙会发生改变,分子自身质量和体积不变。

2.化学变化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这个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分子的种类和性质发生改变。

3.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物理变化中不可以再分。

4.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最小的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以再分。

5.同种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

6.原子可以结合形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直接来保持。

分子

原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性质

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同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分子、原子的相互关系: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分子中不能再有分子)。

 

原子的构成:

核外电子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电子的质量非常小通常情况忽略不计)

原子核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中子与质子的质量近似相等)

注: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但是由中子数和质子数来决定(每个质子中子质量相等)

粒子种类

质量(kg)

质子

=1.6726×10-27

中子

=1.6749×10-27

电子

=质子质量的1/1836

在原子中: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1

0

1w

1

6

6

6

12

8

8

8

16

11

12

1

1

23

17

18

17

35

26

30

26

56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普通的氢原子中无中子)

α

相对原子质量:

指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得到的比。

符号:

Ar单位:

”1”通常不写

某原子的实际质量

Ar=--------------------------------------=质子数+中子数

碳原子质量1/12

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实际质量成正比

例:

相同质量的铁(56),铜(64)氧(16)氢

(1)四种原子数目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例:

碳原子的质量为Ag,相对原子质量为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2B,则镁的原子质量为

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每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

每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

每三层最多排8个电子

余下的电子放在第四层上(超过20号初中暂不研究)

稀有气体原子结构示意图:

金属元素原子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金属元素离子结构示意图

符号

名称

符号

非金属元素原子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非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非金属元素离子结构示意图

符号

名称

符号

离子

阳离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Mg2+:

2H:

2CO2:

注:

当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时,最外层电子数是“1”最容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的最容易得到电子。

例:

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最容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

当原子核外电子层数≥2层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例:

例子

 

特例

 

元素:

定义:

具有相质子数(核电荷数)一类原子的总称。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1xkb1.com

0

1www.xkb1.com

1

6

6

6

12

8

8

8

16

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来决定。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密切相关。

元素的分类:

元素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元素符号的意义:

元素

1.表示该种元素

2.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

H:

;。

O:

;。

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三个意义。

元素

1.表示该种元素

2.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3.表示该种物质

例:

Fe:

;

;

.

例: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例: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还有空气中体积分数含量最多的气体的元素,三种元素形成化合物化学式()

A.Al(OH)3B.AlCl3C.Al(NO3)3D.Al2(SO4)3

元素在化学反应前后种类和质量不变。

例:

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含有什么元素:

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

每一横行表示一个周期,(周期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共有7个周期。

每一个纵行表示一个族,有18个纵行,共有16个族,

习题

1.对于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能是分子和原子B.可能是两种离子

C.一定具有相同的电子数D.不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粒子

2.某些人睡觉常常磨牙是因为缺锌,这里的“锌是指()

A元素B分子C原子D离子

3.下列图示中能表示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

4.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

在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3)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

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

A原子核体积很小B原子核带正电

C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D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5.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6.下列粒子(微粒)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A.原子B.分子C.离子D.电子

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钠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钠离子B.氯离子失去电子变成氯原子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化学变化中分子不能再分

8.据报道,美国宇航局的专家发明了“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使月球土壤发生化学反应制取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A.氧元素B.氧气C.水D.氯酸钾

9.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的()

A.最外层电子数B.中子数C.相对原子质量D.质子数

10.由解放军某研究所研制的小分子团水是航天员专用水。

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6小时正常需水量,如果是普通水,一昼夜正常需水量为2~3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分子团水的物理性质和普通水不同B.小分子团水中的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C.小分子团水的组成元素和普通水不同D.小分子团水中的水分子间没有空隙

1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右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

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0个电子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12.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C.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

D.CO2和CO性质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13.下图中的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14.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A.

B.

C.

D.

15.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B.CH4C.H2OD.KClO3

16.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这是一个化合反应

B.水分解时元素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D.氢分子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

17.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关于维生素C(C6H8O6)的说法错误的是()

A.C6H8O6表示维生素C这种物质B.维生素C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C.维生素C是由C、H、O三种原子构成D.1个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

18.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B.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19.下列符号表示一种元素的是()

A.COB.CCCO2.D.C60

20.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干冰B.氯化钠C.金刚石D.铜

21.下列选项中的两种物质,组成元素种类不相同的是()

A.金刚石(C)、石墨(C)B.水、双氧水C.氧气、臭氧D.冰、干冰

22.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B.氢原子结合成氢气

C.氯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成氯化氢分子,氯化氢分子聚集成氯化氢

D.氯原子和钠原子得失电子形成氯离子和钠离子,两种离子结合成氯化钠

23.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下列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铜B.氧气C.氯化钠D.二氧化碳

24.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

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

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25.在H2O、OH一、H、H+四种微粒中,属于分子的是

A.OH一B.HC.H2OD.H+

26.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玳意图(圆圈内“+”号和数字表示带正电的质子的数目,弧线上数字代表各电子层带负电的电子的数目),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27.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O4),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

最近,意大利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的存在。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

(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D)O4和O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28.当水的温度从25˚C上升到35˚C时,水分子

A.运动加快B.相互间的距离减小

C.分解成氧气和氢气D.相互反应产生新物质

30.某同学对一些科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有如下的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A.O2:

可表示一个氧气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B.2C:

可表示两个碳原子

C.S2-:

可表示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D.NH3:

可判断出该物质中N、H元素的个数比为1:

3

3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分子和原子

C.气体易被压缩,说明构成气体的分子在不断运动

D.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32.图l信息能说明

A.分子很小B.分子间有同隔

C.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微粒

33..下图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

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由同种元素形成的纯净物)的是

 

34.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

A.大小不同B.能否直接构成物质

C.能否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D.在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

35.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Fe3O4——四氧化三铁B.2H——2个氢元素

C.O2——2个氧原子D.

——钠离子

36.图3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B.元素名称C.元素符号D.中子数

3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B.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C.硫酸根离子的符号为SO4D.氯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17

38.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02B.COC.KCl03D.CH3COOH

39、用KMnO4、KClO3、H2O2三种物质都可制得氧气,说明这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A、氧元素B、氧化物C、氧分子D、氧原子

40.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许多“水分子”。

下列关于水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分子是极小的水滴B.1个水分子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D.水分子不能再分

41.“嫦娥一号”的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上氦—3资源,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

为,图中x为

A.1B.2C.3D.4

42.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

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7B.9C.10D.19

43.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A.B.C.D.

44.根据图3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属于金属元素B.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

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g

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45.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是

46.下列化学符号正确的是

A.1个——氧化碳分子:

CoB.2个碳酸根离子:

2CO32-

C.3个亚铁离子:

3Fe3+D.4个氢原子:

2H2

47.图A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是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图A方框的横线上填的是,图B方框的横线上的数学是。

(2)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

2个氟原子,钠离子。

(3)钠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48用化学符号表示:

两个氯原子______;两个氢分子_____。

2个氮原子;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镁离子。

49.在下列空格上填写适当的化学用语或化学用语表示的意义。

硅原子_________;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_____;亚铁离子___________;

nN2____________________;3NO3-______________。

2个氮原子_____________3个氧分子_____________;五氧化二磷_____________;2个碳原子_______;氮元素_______;3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

50.数字在化学式不同部位可表示不同的意义:

①表示微粒的数目②表示元素的化合价③表示离子的电荷数。

请你判断下列化学式中的“2”分别表示上述哪种含义?

(填序号)

+2

Mg2+2COBaCO3

51.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

 

1H

2He

3Li

4Be

5B

6C

7N

8O

9F

10Ne

llNa

12Mg

13A1

14Si

15P

16S

XC1

18Ar

19K

20Ca

……

认真分析信息,回答: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___;

(2)分析上表规律,可推知,表中X=;

(3)__(钙表示的是(写粒子符号)。

(4)写出一个由1、7、8、16号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52.图甲是两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图乙是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方框的横线上填的是,图乙方框横线上的数字是;

(2)图甲所示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53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在化学反应中,钠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变成________(填“阴”或“阳”)离子;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数关系密切;

(3)从原子结构方面看:

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___数;

(4)在此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变化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次递增。

54.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右图。

则该元素的质子数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它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

55.右下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变化。

其中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则: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示意图说明了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56.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请画出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2)

表示的是(填离子符号);

(3)上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任意填写一种);

(4)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