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远程教育春季学期货币银行学作业答案之欧阳道创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31816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大学远程教育春季学期货币银行学作业答案之欧阳道创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京大学远程教育春季学期货币银行学作业答案之欧阳道创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京大学远程教育春季学期货币银行学作业答案之欧阳道创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京大学远程教育春季学期货币银行学作业答案之欧阳道创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京大学远程教育春季学期货币银行学作业答案之欧阳道创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北京大学远程教育春季学期货币银行学作业答案之欧阳道创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北京大学远程教育春季学期货币银行学作业答案之欧阳道创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北京大学远程教育春季学期货币银行学作业答案之欧阳道创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北京大学远程教育春季学期货币银行学作业答案之欧阳道创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北京大学远程教育春季学期货币银行学作业答案之欧阳道创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北京大学远程教育春季学期货币银行学作业答案之欧阳道创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北京大学远程教育春季学期货币银行学作业答案之欧阳道创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北京大学远程教育春季学期货币银行学作业答案之欧阳道创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大学远程教育春季学期货币银行学作业答案之欧阳道创编.docx

《北京大学远程教育春季学期货币银行学作业答案之欧阳道创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大学远程教育春季学期货币银行学作业答案之欧阳道创编.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大学远程教育春季学期货币银行学作业答案之欧阳道创编.docx

北京大学远程教育春季学期货币银行学作业答案之欧阳道创编

2011年春季学期

时间:

2021.03.06

创作:

欧阳道

货币银行学课程作业

要求:

1.鼓励独立完成作业,严惩抄袭。

2.主观题鼓励独立思考,不要求和教材完全对应。

抓住重点即可,不鼓励死记硬背!

3、某些作业题(尤其是模型或者理论题)要特别注重关键的图形和公式,若没有必要的图形和公式,将被扣分。

4、题目的要点,需要展开说明,若没有展开说明,将被扣分。

第2章

中国人民银行将货币划分为哪几个层次?

答:

共分为三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M1-M0+银行的活动存款,M2-M1+银行定期存款。

根据货币的流动性的原则,以存款及其信用工具转换为现金所需时间和成本作为标准,对货币划分的层次。

中央银行为了便于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按照不同的统计口径确定不同的货币供应量。

尽管世界各国中央银行都有自己的货币统计口径,但是,无论存在何等差异,其划分的基本依据却是一致的,即都以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作为标准。

具体是:

M0=现金;M1=现金+活期存款(一般不包括官方机构和外国银行在商业银行的存款);M2=M1+准货币+可转让存单。

其中“准货币”指活期存款以外的一切公私存款;M3=M2+CD+长于隔夜的限期回购协议和欧洲美元;M4=M3+定期存款+私人部门持有的建房互助协会的股份,M4是英国英格兰银行公布的一个货币口径;L=M3+非银行公众持有的储蓄券+短期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

至于各个符号所包括的内容,由于各国银行业务名称不尽相同,同一名称的业务内容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只有M0和M1两项大体相同。

试述下面各个因素的变化对现实购买力的影响:

(1)、活期存款增加

(2)、定期存款减少

(3)、现金增加

(4)、支票存款增加

答:

金融资产在流通中形成购买力的程度取决于该项资产的流动性,即一种金融资产能迅速转换成现金而对待有人不发生损失的能力,也就是变为现实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能力,也称为变现力。

由于活期存款和现金可以直接作为流通手段使用,以而具有完全的流动性,而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则流动性较低,需要转化为现金或活期存款才能变为现实的购买力。

所以:

①活期存款增加,会直接影响现实购买力,使现实购买力增加。

②现金和支票存款的增加,也会直接影响现实购买力,使现实购买力增加。

③定期存款的增加,并不会影响现实购买力。

它需要转化为现金或活期存款才能影响现实的购买力。

第3章

老张买房借了300,000元的分期付款,分30年还清,每年还15000元,求这笔分期付款的到期收益率。

(写出解法即可)

解:

15000*(P/A,x,30)=300000

(P/A,x,30)=300000/15000=20

查普通年金现值表上,30年系数为20的收益率是多少,结果是在2%-3%之间

然后再用内插法,计算求出为2.86%

一笔100万美元的普通贷款,要求5年后偿还200万美元,则其到期收益率是多少?

答:

设债券到期收益率为R,则由条件可以得出100=200∕(1+R)5

可得R≈14.87%

第4章

资产的流动性指的是什么?

包括哪些方面?

请将下列资产按照流动性从高到低排列:

信用卡存款、定期存款、股票、现金、房地产、政府债券、支票存款、活期存款。

答:

资产的流动性是指:

资产转换成现金的难以程度,这一转换越容易,我们就说这一资产的流动性越高。

资产流动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在资产持有者想用钱时,是否可以把它合法的卖掉。

第二,出卖资产的过程是不是很麻烦,是否需要排队,付佣金,或者是费劲的去找买主。

第三,资产的市场价格是不是起伏很大,当资产持有者想出手资产时,会不会赶上资产价格很低而蒙受损失。

以下资产按由高到低排序:

现金

支票存款

信用卡存款

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

政府债券

股票

房地产

资产组合的风险是单个资产标准差的简单平均吗?

为什么?

写出资产组合预期收益率和资产组合标准差的公式及含义。

答:

资产组合的风险并不是单个资产标准差的简单加权平均,因为组合风险不仅与各种证券的风险有关,还与各种证券之间的关系有关。

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

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是j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是j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m是资产组合中的资产种类数。

上式表示,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是资产组合中所有资产预期收益率的加权平均数。

m是资产组合中的资产种类数

Aj是资产组合中j资产所占的比重

Ak是资产组合中k资产所占的比重

σjk是jk这两种资产收益率的协方差

两个Σ的含义是所有可能的证券组合的协方差

第5章

什么是抵押贷款的证券化?

答:

是指抵押贷款持有人将一些性质相似的抵押贷款放在一起,构成一个抵押贷款组合,然后向第三方(通常是一些机构投资者,如养老基金等)出售这一组合的股份或参与证书。

第6章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有何区别?

它们分别包括哪些项目?

答:

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虽然都属于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并且都不直接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出来,但是银行对它们所承担的风险却是不同的。

在中间业务中,银行一般仅处在中间人或服务者的地位,不承担任何资产负债方面的风险,而表外业务虽然不直接反映在资产、负债各方,即不直接形成资产或负债,但却是一种潜在的资产或负债,在一定条件下,表外业务可以转化为表内业务,因此银行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中间业务主要包括结算业务、租赁业务、信托业务、代理业务、信用卡业务、代保管业务和信息咨询业务等。

表外业务大体分三类,即贸易融通业务,包括银行承兑业务,商业信用证业务;金融保证业务,包括备用信用证业务、贷款承诺业务、贷款销售业务等;衍生工具交易,包括远期交易、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及互换协议等。

第7章

存款保险制度下的道德风险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

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主要表现为:

参保银行会倾向于承担更大的经营风险;社会公众放松对银行的监督,弱化银行的市场约束;逆向选择使经营稳健的银行在竞争中受到损害,不利于优胜劣汰;降低存款保险机构迅速关闭破产银行的能力,最终增加纳税人的负担。

由此可见,一方面存款保险减低了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出现的银行挤提的概率,增强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存款保险本身存在的道德风险又加剧了银行体系的风险积累。

银行营运过程中监管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

1)、对商业银行设立和变更事项的审批;2)资本充足率要求;3)流动性要求;4)资产质量监管;5)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管;6)风险集中和风险暴露的监管。

第8章

什么叫期权交易?

简述期权交易的用途,并举例说明。

答:

期权是一种选择权,期权的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权利金后,就获得这种权利,即拥有在一定时间内以一定的价格(执行价格)出售或购买一定数量的标的物(执行价格)出售或购买一定数量的标的物(实物商品、证券或期货合约)的权利。

期权的买方行使权利时,卖方必须按期权合约规定的内容履行义务。

相反,买方可以放弃行使权利,此时买方只是损失权利金,同时,卖方则赚取权利金。

总之,期权的买方拥有执行期权的权利,无执行的义务;而期权的卖方只是履行期权的义务。

期权主要有如下几个构成因素:

(1)执行价格(又称履约价格)。

期权的买方行使权利时事先规定的标的物买卖价格。

(2)权利金。

期权的买方支付的期权价格,即买方为获得期权而付给期权卖方的费用。

(3)履约保证金。

期权卖方必须存入交易所用于履约的财力担保。

(4)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

看涨期权,是指在期权合约有效期内按执行价格买进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权利;看跌期权,是指卖出标的物的权利。

当期权买方预期标的物价格会超出执行价格时,他就会买进看涨期权,相反就会买进看跌期权。

按执行时间的不同,期权主要可分为两种:

欧式期权和美式期权。

欧式期权,是指只有在合约到期日才被允许执行的期权,它在大部分场外交易中被采用。

美式期权,是指可以在成立后有效期内任何一天被执行的期权,多为场内交易所采用。

举例说明:

(1)看涨期权:

1月1日,标的物是铜期货,它的期权执行价格为1850美元/吨。

a买入这个权利,付出5美元;b卖出这个权利,收入5美元。

2月1日,铜期货价上涨至1905美元/吨,看涨期权的价格涨至55美元。

a可采取两个策略:

行使权利--a有权按1850美元/吨的价格从b手中买入铜期货;b在a提出这个行使期权的要求后,必须予以满足,即便b手中没有铜,也只能以1905美元/吨的市价在期货市场上买入而以1850美元/吨的执行价卖给a,而a可以1905美元/吨的市价在期货市场上抛出,获利50美元。

b则损失50美元。

售出权利--a可以55美元的价格售出看涨期权,a获利50美元(55-5)。

如果铜价下跌,即铜期货市价低于敲定价格1850美元/吨,a就会放弃这个权利,只损失5美元权利金,b则净赚5美元。

(2)看跌期权:

1月1日,铜期货的执行价格为1750美元/吨,a买入这个权利,付出5美元;b卖出这个权利,收入5美元。

2月1日,铜价跌至1695美元/吨,看跌期权的价格涨至55美元。

此时,a可采取两个策略:

行使权利--a可以按1695美元/吨的市价从市场上买入铜,而以1750美元/吨的价格卖给b,b必须接受,a从中获利50美元,b损失50美元。

售出权利--a可以55美元的价格售出看跌期权。

a获利50美元。

如果铜期货价格上涨,a就会放弃这个权利而损失5美元,b则净得5美元。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作为期权的买方(无论是看涨期权还是看跌期权)只有权利而无义务,他的风险是有限的(亏损最大值为权利金),但在理论上获利是无限的。

二是作为期权的卖方(无论是看涨期权还是看跌期权)只有义务而无权利,在理论上他的风险是无限的,但收益是有限的(收益最大值为权利金)。

三是期权的买方无需付出保证金,卖方则必须支付保证金以作为必须履行义务的财务担保。

期权是适应国际上金融机构和企业等控制风险、锁定成本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重要的避险衍生工具。

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给了期权定价公式(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的发明人,这也说明国际经济学界对于期权研究的重视。

第9章

中央银行的职能主要有哪些?

答:

中央银行具有三项主要职能:

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对金融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和提供支付清算服务。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对调节货币供应量、稳定币值有重要作用。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它集中保管银行的准备金,并对它们发放贷款,充当“最后贷款者”。

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它是国家货币政策的制订者和执行者,也是政府干预经济的工具;同时为国家提供金融服务,代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为政府筹集资金;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种国际金融活动。

中央银行所从事的业务与其他金融机构所从事的业务的根本区别在于,中央银行所从事的业务不是为了营利,而是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服务,这是由中央银行所处的地位和性质决定的。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有:

货币发行\集中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证券\黄金外汇占款\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办理资金的划拨清算和资金转移的业务等。

第10章

假定支票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为10%,非交易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为5%,银行超额准备金率为6%,流通中现金与支票存款的比率为28%,非交易存款与支票存款的比率为300%,货币乘数为多少?

答:

一般地,若流通中现金同支票存款的比率为c,支票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rr,超额准备金率为e,非交易存款同支票存款的比率为t,以及非交易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为

,则存款乘数为

第11章

简述凯恩斯有关货币持有动机和货币需求方程的理论的关系。

答:

凯恩斯货币理论的首要发展是围绕交易动机所做出的更加精细的研究。

原则上凯恩斯认为人们持币的交易动机主要取决于规模变量,虽然凯恩斯并不否认交易需求同利率有关,但他并未给出一个具体明确的关系。

围绕这一问题,鲍莫尔(1952)和托宾(1956)结合库存的费用模型给出了一般的回答。

鲍莫尔(1952)和托宾(1956)假定,人们持币与否包括两种相关的费用:

持有现金的机会损失和处置有价证券的佣金支出,由于这两种费用互为消长,个人决策将面临选择和权衡,并使得总费用最小,由此可导出鲍莫尔有名的平方根律:

M=(2bT)/r式中b代表每笔交易的佣金费用,r代表有价证券利率。

该式表明货币需求同收入T和利率的弹性均为1/2,这意味着货币不是奢侈品,其更深一层次的含义是,收入分布越是平衡,货币总的需求就越大,或收入分布越是不均匀,货币总需求就越低。

谨慎动机主要取决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正如凯恩斯所指出的,“由此动机持有之货币,乃在提防有不虞之支出,或有未能逆睹之有利进货时机。

”但不确定性如何影响货币需求,凯恩斯的分析未见细致,致使后来的经济学家分别在不同的方向上进行拓展和进一步规范,最有名的拓展之一是托宾的货币需求的象限分析,托宾巧妙地将谨慎需求和交易需求与投机需求置于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并将谨慎动机限定于利率的不确定性这一范围之内。

谨慎需求模型有关不确定性的其它发展是直接基于收入或支出的不确定性,如惠伦(1966)所提出的谨慎性货币需求模型就属于这一类型。

投机动机是凯恩斯最为关注和重视的一个动机,它是凯恩斯货币理论区别于其它货币理论的一个显要特征,不过凯恩斯的投机模型是一个纯投机性的货币需求模型,在该模型中,投机者面临的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借助预期利率,个人要么全部持有货币,要么全部持有债券,个人是个盲目的投机家,而不是多样化的投机家。

为克服这一缺陷,托宾(1958)根据马克维茨(1952)的资产组合理论发展了凯恩斯的纯投机性货币需求模型。

这一理论可通过可分离定理加以说明。

第一,投资者根据各种风险资产的收益和风险确定资产的有效集或有效边界,这一边界与个人的偏好无关,引入无风险的货币后,投资者的有效集变为由原点出发与有效边界相切的一条直线。

第二,个人选择直线上的哪一点作为最优决策点,取决于个人风险——收益的无差异曲线,个人的无差异曲线与直线的切点即为投资者的最优选择,该点决定了在所有金融资产中货币所持的比例,投机性货币需求由此比例确定

第12章

从可贷资金供求角度简述利率的决定因素。

答: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认为,既然利息产生于资金贷放过程,那么就应该从可用于贷放的资金的供给及需求来考察利率的决定。

可贷资金的需求包括:

(1)投资

,它与利率负相关,并且构成可贷资金需求的主要部分;

(2)货币的贮藏

诚如凯恩斯所言,储蓄者并不一定把他的储蓄都用于贷放,他可能吧一部分储蓄以货币的形式放在手中,这就是货币贮藏,它构成了对可贷资金的一种需求。

可贷资金的供给包括:

(1)储蓄

,它随利率的上升而上升,并且是可贷资金的主要来源。

(2)货币供给增加额

,它构成了可贷资金的另一来源。

(3)货币的反贮藏

显然,我们可将可贷资金需求方的

和可贷资金供给方的

合并起来,从而得出一定时期内的货币净贮藏

,它实际上就是一定时期内新增的货币需求

显然它与利率是负相关的,并且构成可贷资金需求中的一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可贷资金的供求函数写成:

由可贷资金市场的均衡便可得出均衡的利率水平。

第13章

IS-LM模型中各种IS曲线和LM曲线交点E的含义是什么?

交点E上下左右的A、B、C、D各点的含义是什么?

IS-LM模型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

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于在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时I=S,因此该曲线被称为IS曲线。

LM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

E点表示: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利率水平和收入水平。

C点表示:

产品供给过剩,货币需求过度

D点表示:

产品供给过剩,货币供给过剩

A点表示:

产品需求过度,货币供给过剩

B点表示:

产品需求过度,货币需求过度

第14章

根据教材和自己的理解,说明IS-LM模型与AD-AS模型有何异同?

关于AS曲线,西方学者有哪些主要的不同观点?

答:

IS-LM模型是在产品和货币两个市场的背景下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IS曲线反映了产品市场的均衡要求,LM曲线反应了货币市场的均衡要求,两曲线的焦点,两个市场实现了一般均衡。

与IS-LM模型不同,AD-AS模型将价格水平作为一个变量来处理,将IS、LM两条曲线合并成一条AD曲线来处理,通过对劳动市场的分析导出总供给曲线,这些都使得AD-AS模型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可以被用来分析更广泛的经济问题。

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的主要分歧有前提假设不同,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使用了理性预期和市场出清,凯恩斯经济学的假设使用了适应性预期和市场的非出清状态;对使用经济政策的效果看法不同,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政策无效,凯恩斯经济学认为用政策来刺激总需求是必要的。

第15章

简述通货膨胀的影响与成因。

答:

①需求拉动。

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现有价格水平下的商品总供给,引起了物价普遍上涨。

总需求的过度增长表现为由于投资膨胀和消费膨胀所导致的持续的货币供应量超过社会商品可供量的增长,因而又称过量需求通货膨胀。

②成本推进。

由于成本上升所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

导致成本上升的因素一是物耗增多,二是工资的提高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③结构性通货膨胀。

由于社会经济部门结构失衡而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

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一般在发展中国家较为突出。

④输入型通货膨胀。

⑤抑制性通货膨胀。

主要表现为3种情况:

一是国内某些部门,甚至某些大宗关键产品需求过多而供给不足,导致价格猛涨,并且只涨不跌,进而扩散到其他部门产品的价格,从而使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二是国内各部门劳动生产率发展不平衡,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的部门货币工资增长后,其他部门的货币工资也会随之增长,引起价格上涨,从而使一般物价水平普遍上涨;三是开放型经济部门的产品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水平影响而趋于提高时,会波及到非开放型经济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第16-20章

名词解释:

金融抑制,金融深化

答:

金融抑制就是指政府通过对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的过多干预抑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而金融体系的发展滞后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了金融抑制和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

这些手段包括政府所采取的使金融价格发生扭曲的利率、汇率等在内的金融政策和金融工具。

金融深化指政府放弃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严格管制,使利率和汇率为反映资金供求和外汇供求对比变化的信号,从而有利于增加储蓄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第21-23章

简答: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哪些?

传导机制是怎样的?

答: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汇率、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第一类,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1、存款准备金政策(DepositReservePolicy)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在国家法律所赋予的权利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RequiredReserveRate),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调节社会货币供应量。

2、再贴现政策(RediscountPolicy)

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手段。

3、公开市场业务(OpenMarketOperationPolicy)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近卖出有家证券的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并不是在所有国家都能开展的,它只能在具有完善的金融市场和以政府债券为主的大量有价证券买卖的经济发达国家中开展。

第二类,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

第三类,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如信用分配、利率限制、流通性比率。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

  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一般有三个基本环节,其顺序是:

①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首先影响的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准备金、融资成本、信用能力和行为,以及金融市场上货币供给与需求的状况;②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中央银行的政策操作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对各类经济行为主体的消费、储蓄、投资等经济活动产生影响;③从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包括总支出量、总产出量、物价、就业等。

  金融市场在整个货币的传导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市场实施货币政策工具,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市场了解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调控意向;其次,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接受金融机构对资金供应的调节进而影响投资与消费行为;最后,社会各经济变量的变化也通过市场反馈信息,影响中央银行、各金融机构的行为。

时间:

2021.03.06

创作:

欧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