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及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32272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29 大小:21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9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9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9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9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9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9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9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9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9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9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9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9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9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9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9页
亲,该文档总共1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及答案.docx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及答案.docx(1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及答案.docx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一、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走远了再关门

   ①QQ里,好友颇多。

那日与一聊友闲谈,忽然收到一好友的信息:

夜已深,我先下了。

我正欲对她说声“晚安”,却发现她的头像已经变成了灰色。

我的双手停在键盘上,只得删除那句已经打出来,却没有来得及发出去的问候。

   ②真的这么急吗?

连给我说声“再见”的时间都没有,抑或是我过于矫情?

   ③数日前,我去拜访一位前辈。

该翁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最令我佩服的是老人的那份平易近人,那种超脱淡然。

攀谈一番后,我起身告辞,老人把我送到门口,握手告别之后,我便向楼下走去。

下到一楼时,我忽然想起自己的车钥匙落在他的客厅了,便又“咚咚”往上跑。

当我又回到他的门前时,老人才刚准备关门回屋。

看我又上来,就问何事。

我说明原因,老人走进客厅又折回来,将钥匙递到我的手上。

   ④又是一阵告别。

我下了几层台阶,一转身,发现老人正看着我。

我既客气又好奇地说:

“外面太热,赶紧回屋吧。

”老人微笑着说:

“我身体不好,不能送你下楼,那就等你走远了再关门。

   ⑤等你走远了再关门!

多么温暖的一句话。

   ⑥去年有一天,我急于外出办事。

出门前,孩子拿着刚做完的作业让我检查签字。

我大致瞟了一眼,其中有道题是这样的:

下课了,同学们纷纷__教室。

上面儿子歪歪扭扭地填的词是“跑进”。

我立刻火冒三丈,大声呵斥道:

“下课了,你跑进教室,你上的什么课?

啊?

”为了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特意把“下课”和“跑进”两个词说得很重。

儿子刚想辩解,我一把将他的作业扔在茶几上,然后,摔门而去。

事情过了大半年,我早已把那件事忘得一干二净。

有一天收拾屋子,无意间看到了儿子的日记:

 

   ⑦“2008年12月22日,天气阴。

今天我让妈妈检查作业,其中有一道题目我并没有做错,上体育课的时候,下课铃一响,我们的确是往教室跑啊。

可是,妈妈为什么不给几秒钟让我解释呢?

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了整整一下午。

   ⑧儿子的话像一道闪电穿过我的五脏六腑,让我浑身顿时有一种触电的感觉。

那一刻,我真的感到自己好狭隘。

   ⑨客人走远了再关门,是一种善;留下几秒,听对方把话说完,是一种善;在骄阳的炙烤下耐心等待红灯而不抢行,是一种善;等对方先挂电话,是一种善;路面积水,司机把车速降下来,是一种善……有些善很小很小,而且就那么短短几秒钟。

然而,正是那么短短的几秒钟,却能在心中氤氲(yīnyūn,烟云弥漫)起一份真情的感动。

(1)按照示例,分析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及句意。

示例:

抑或是我过于矫情

(分析)词义:

多心,猜疑

句意:

也许我太过于求全责备。

我真的感到自己好狭隘。

(分析)①词义:

②句意:

(2)第⑤段中,“等你走远了再关门”让“我”感到温暖的原因是什么?

(3)文章一共写了三件事,请用四个字概括最后一件事:

QQ聊天→拜访前辈→________。

这三件事之间由一个字贯串起来,这个字是________。

(4)对文章的主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学会尊重他人,善待他人。

B.于细微处见精神。

C.注重细节,真情无价。

D.学会理解,学会做人。

(5)有些人认为第①⑥段中的两则材料与主题关联不够紧密,可以删去或略微调整。

请从内容与材料的安排上谈谈你的理解。

(6)请你再列举两个学校生活中“善”的具体事例,来印证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2.阅读选文

改变我命运的一块小石头

李新勇

   ①读初中时,只要有男孩子的地方,就能听到嚯嚯哈哈的操练声。

   ②引火这一切的,是一部叫《少林寺》的电影。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我还在读小学。

李连杰在电影里的拳脚功夫,把观众从视觉到心理,都锤得服服帖帖,尤其像我们这样半大的毛孩,个个脑子里都有一个武林高手梦。

   ③习武得拜师傅。

在那时候的横断山区安宁河谷,你可以拜木匠师傅学打家具,拜土匠师傅学砌墙,拜石匠学凿石磨子,拜铁匠学打铁,就是没有习武的师傅可供你拜。

哪怕想习武想疯了,也只能根据电影里的动作加上自己的想象比划。

为了学到更多的本事,我们把《少林寺》当武学经典,看了一遍又一遍。

我们那时候不知道演员的动作具有表演性,以为那就是武术。

只是在模仿的过程中发现许多问题,比如电影里和尚觉远的上一个动作跟下一个动作不连贯,在实践中完全照搬他的动作,只配挨打。

为了弥补不足,我们往往创造性地发明许多动作。

   ④到我上初中,连女同学都张嘴降龙十八掌,闭嘴九阴白骨爪。

我也瞎练了两三年,我家的土砖头被劈断无数,地里的南瓜、白萝卜也惨遭荼毒。

我爹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我盼进初中,以为从此天下太平,没想到没有他的管束,我变本加厉,抱定自学成才的决心,从蹲马步、鲤鱼打挺这样的基本功开始练起。

   ⑤某日傍晚,我独自于学校操场的草丛中习练鲤鱼打挺。

就在我奋力起身,后背、后肩、后脑依次着地,只待借力“嘣”一下弹起来站直时,突然后脑勺一阵锥子刺穿般的疼痛,让我刚刚撑起来的半个身子,复又无力地仰躺下去,痛得想呕吐,眼睛发花,天旋地转。

   ⑥等我意识恢复后,摸摸后脑勺,没有出血,可那疼痛的部位疼痛得钻心,摸都摸不得,指头碰上去像刀切在肉上。

我估计地上有刀子或者钉子。

在草丛里摸索,摸到一块比鸡蛋稍小一点的石头。

刚才我的后脑勺结结实实撞到这块小石头上了。

   ⑦此后在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里,我整天头痛,不能仰面睡觉,视物模糊,黑板上和书上的文字,都是重影。

很长一段时间我既不敢跑步,也不能跳,连大声说话都会牵动后脑勺发出钻心的疼痛。

我一代宗师的美梦,终结在一个小小的石头上。

记忆力直线下降,从前看一遍就能记住的内容,之后除非是我感兴趣的,读三遍都不一定记得住。

   ⑧在闭塞的西部农村,谁都没有意识到,这就是脑震荡。

学校离家十多公里,我是住校学生,一个星期才回去一次,回去也不敢对父母说。

直到大半年后,父母才从我成绩报告单上直线下滑的成绩看出端倪,那时候已不太疼痛了,母亲带我去让乡下赤脚医生开了一点外伤止痛药,涂擦以后有没有效果记不得,反正一年以后不痛了,视力逐渐恢复,记忆力却一落千丈,直到现在也没有恢复。

   ⑨想当初,我能一目两行,过目不忘,不管哪门学科,只要看一遍就理解,碰上需要背诵的文字,别人大声朗读的时候,我已经能背;别人背诵的时候,我用耳朵在复习。

成绩优异,兴趣广泛,无师自通写了个相声,交由同学表演,在全县比赛中居然获得了二等奖。

   ⑩我为记忆力上的损伤付出沉重的代价,初中毕业补习,高中毕业,也补习。

   ⑪在记忆力受到损伤后,我唯一的收获是,我发现我的想象力越来越好,在屋子里坐得好好的,心思早已在前往峨眉山或武当山的途中,神游万里,精骛八极,来去如风,比风迅疾。

起初我写诗,后来写散文,再后来写小说,从2005年开始,十年间,我出版长篇小说1部,中短篇小说集5部,发表小说200多万字。

   ⑫记忆力不好对创作的另一好处是,我背不下别人写的东西,保证我每一句话都是原创。

   ⑬正因自知记忆力不好,从初中开始我就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绝大多数是条目式的流水账,也有片段和独立成篇的,以备查阅。

这些文字不一定要公诸于世,也不一定示人。

但风过有声,雁过留声,白纸黑字,字字真实,句句坦率。

我之所写,全是我之经历、我之所行、我之所言、我之所想。

   ⑭数十年来,我多次回忆那个让我记忆力受到重创的下午,也许冥冥中上苍要让我的记忆力受到一些损伤,使我不得不用文字将生活中诸多有趣、有意思的事情,以及迷惘、痛苦和灾难记录下来,使之既是一份个人资料,也是一群人、一个时代的侧影。

   ⑮那块小石头,断送了我的好记忆力,但使我成了一个记录者和写作者。

(选自《小品文选刊》2018年第10期)

(1)能否把标题《改变命运的一块小石头》改成《一块小石头》?

谈谈你的看法。

(2)请按要求完成下列批注。

①某同学为文中一句话做的批注是:

“这一个动词,最能表现对武术的无比崇拜与痴迷神往的境界。

”请你写出这句话。

②自选角度,为第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做批注。

但风过有声,雁过留声,白纸黑字,字字真实,句句坦率。

(3)作者用不少笔墨叙述自己学武术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本文和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都有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思考,两文中的“我”都遭遇了怎样的困境?

又是如何走出困境的?

你从中各获得了什么感悟?

3.现代文阅读

远去的年画

毛海红

   ①大寒将至,一个古老的节日正缓步走来。

想起年,自然想起它的一些标志:

穿新衣、贴对联……甚至,想起了已经远去多年的年画。

   ②旧时,中午放学匆匆吃一口饭,就踩着嘎吱嘎吱的雪,来到新华书店。

不是为了买本书,而是为了看年画。

书店的天棚上,钉了一排排细绳,绳上别着一幅幅年画,一字排开,每张年画上标着号码、价格。

我矮小的身影,挤在仰脸看画的人群中问,拥挤不堪,脚下无根。

画的价格是一角几分,还有两角的,最贵的要三角八分。

   ③年画有山水、草木、人物、古代故事、四大名著、民间传说……我喜欢松鹤延年,松针深绿,仙鹤洁白安详。

我也喜欢披绿袍,鬓须飘然,手握偃月刀的关公,千里走单骑……我更喜欢财神宽大突出的额头,门神秦琼敬德的威严。

   ④就要过年了,无论日子怎样,每家都要买几张年画,给老墙涂点胭脂,给日子加点香气。

其实,老屋的西墙都是满的,垛着被褥。

地下的西墙是一溜木柜,木柜上是一排大镜子。

一般年画都贴在东墙、北墙。

买年画时,心里要思忖自家房子的高低,墙面的大致面积。

买大了,有点喧宾夺主;买小了,又显得小家子气。

选择什么样的年画,选热闹的,还是清雅的,随人心而定,但亮堂喜庆绝对是主题。

   ⑤过了腊月小年,扫一年的尘土。

老屋的犄角旮旯都要彻底清扫,盆盆罐罐也要擦拭一新。

用报纸糊墙糊棚,然后就是贴年画,一个人在远处指挥,往左往右,角低角高,年画要贴得周正大方,就像一家人的日子,年画贴毕,家人远视,不觉啧啧称赞,环顾一周,顿觉老屋焕然一新,明亮贴润,喜庆无比,心也开了几扇窗。

   ⑥一般情况,土炕的东墙粘贴《西厢记》《岳飞传》《红楼梦》等一些成幅的年画。

人坐在炕上,眯起眼睛欣赏古者的故事,就像看见遥远的过去,家国的坎坷,日子的美好,懂得加倍珍惜。

北墙上贴一张大幅的《松鹤延年》,淡雅古朴,意蕴悠长,两侧有苍劲的对联:

云鹤千年寿,苍松万古青。

阳光的脚步在老座钟的滴答声里慢慢挪移,或夜里烛光灼灼,映亮墙上的年画,人心里会漾起一份美好。

   ⑦到了年三十儿,早起要贴对联、福字,门扇上贴上“秦琼敬德”,小门贴“出入平安”,猪圈上是“肥猪满圈”,鸡窝上是“金鸡满架”,仓房的墙垛上是“五谷丰登”,水缸上贴“源远流长”,院子里扯上五彩的三角小旗,色彩缤纷,有风吹过,沙沙作响。

还要立起灯笼杆,挂上红灯笔,风里摇曳。

你站在老屋远眺,会看见:

云朵是天空的年画,植物是大地的年画,我们是人世的年画。

   ⑧不知何时,年画走远了,成了影影绰绰的背影,就像我们初来尘世的一些美好,再也找不到,只留怅然……年根近了,在越来越淡的年味里,想起那些远去的年画,还有热闹远去的往昔,和心里永远不能遗忘的美好。

(1)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完成图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中的划线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我矮小的身影,挤在仰脸看画的人群中间,拥挤不堪,脚下无根。

”(品析“挤”字的表达效果。

②“人坐在炕上,眯起眼睛欣赏古老的故事。

”(结合画线词揣摩人物心理。

(3)文中第4段说:

“无论日子怎样,每家都要买几张年画。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在作者的记忆深处年画受欢迎的原因。

(4)年节将至,请你也为家里挑选一幅年画,并说明理由。

   

        

       A                           B                       C

选________,理由:

________

(5)“远去的年画”在文中反复出现,远去的仅仅是年画吗?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4.阅读《未接来电》,完成下面小题。

未接来电

水竹

   ①清晨,起床去卫生间,下了床却习惯性去拿手机,先看下时间6:

20,然后就瞄到有个未接来电,上面显示“老王”,脑子里立即血往上涌,心里咯噔一下,一边回拨电话,一边胡乱地想着,是不是我爸脑梗又犯了?

未接来电是二十分钟之前,可千万别有什么事呀!

   ②这么害怕的原因是,前段时间,我爸来我家小住,可能是由于天气突然变冷,有天中午,他突然觉得左侧的手脚发麻,说话也说不清楚,我赶紧把他送去了医院。

   ③医生说这是一过性的脑梗,有的自己能恢复过来,像我爸这种,持续二十分钟就自己好了,有的恢复不过来,就比较麻烦……

   ④记不清我爸这是第几次因为类似的情况住院,说真的,每次都把我吓个半死。

医生说,也不要过于紧张,现在老年人这种情况多,也没有很好的根治办法,只说清淡饮食,适度运动,这次发现血糖也有点高,让尽量少吃米面。

   ⑤住院一周后出院休养了段时间,我爸说在城里住得憋得慌,感觉像坐牢,坚持回老家了。

   ⑥在电话拨通等待的期间,我非常懊恼睡前没有检查手机,可能是白天开会把手机设成静音忘记调回来。

我不停地祈祷老爸赶紧接电话,每滴一声,一分一秒都是无比漫长和煎熬,心想别晕过去了,不然老年手机的声音响起来,震耳欲聋的,他不可能听不到啊。

越想越怕,眼泪都急出来了,电话还是没人接。

   ⑦紧接着又打了一遍,很快就接通了,听到我爸熟悉的声音,心里顿时轻松了一些,我哽咽着问,爸,你没事吧?

   ⑧爸说,怎么了,没啥大事呀,不是医生说不让喝米粥嘛,你给买的豆浆机收到了,但我按照说明书使用,为啥响了一会儿,又停了,然后再响一会儿又停了,是不是寄的路上被摔坏了!

   ⑨我听后彻底松了口气说,没事儿,停下来的时候是在加热,反复几次,等滴滴的声音响了以后就完全熟了,也打好了,倒出来冷一下就可以喝了。

   ⑩他说“那我挂了,我得赶紧盯着去。

   ⑪“不用盯。

”我说。

   ⑫“不看着哪能行?

”他坚持道。

   ⑬我说:

“好,那你看着吧。

   ⑭挂了电话,我打了个冷战,才发现身上寒意彻骨,寒冬清晨,我只穿了件单层的睡衣,站着那么久也没觉得冷,也忘记原本起来是要去卫生间的。

   ⑮再躺回床上,几乎冻僵的身体被一点点地暖回了知觉,我却像婴儿般缩成一团,仍心有余悸。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每一个深夜或者是清晨,特别害怕听到手机铃响,最害怕的是我爸打来的,他年纪大了,又一个人独住,生怕他哪儿不舒服,我没有在身边,不能及时送去医院而发生不测。

   ⑯思来想去,我总结了一下这么焦虑害怕的原因,是平时对父亲的关心太少了。

如果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陪在他左右,现在通讯这么发达,经常打个电话问候一下,随时掌握情况,或许我就不会胡思乱想,也或者是平时父亲打电话来时,我能多点耐心,不要问有事没事,没事挂了忙着呢,这样敷衍应付,他可能会多打几次电话过来,也不至于他不到万不得已才会偶尔一个电话过来,就把我吓破了胆。

   ⑰你是否也越来越害怕接到父母的电话?

那也恰恰说明,你对父母关心度不够。

因为所有的恐慌和胡猜乱想,都是因为茫然和未知。

凡事用心了努力,就会知己知彼,自然胸有成竹,也能泰然处之,做事如此,孝心亦是啊。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结合选文,说说为什么“越来越害怕接到父母的电话”?

(3)结合语境赏析第⑮段画线句子。

再躺回床上,几乎冻僵的身体被一点点地暖回了知觉,我却像婴儿般缩成一团,仍心有余悸。

(4)文章②~⑤段运用哪种记叙顺序?

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阅读《讲故事的人》,完成下面小题。

讲故事的人

莫言

   ①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

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

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

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②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

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

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

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

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了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

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

母亲看到我的心思,她说:

“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③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

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

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把白天从说书人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务正业的人,从他们嘴里冒不出好话来。

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地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排活,默许我去集上听书。

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

   ④很快的,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

我的听众也不仅仅是我的母亲,连我的姐姐、我的婶婶、我的奶奶都成为我的听众。

我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有时会忧心忡忡地,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

“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

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

   ⑤我理解母亲的担忧,因为在村子里,一个贫嘴的孩子,是招人厌烦的,有时候还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麻烦。

我在小说《牛》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子里厌恶的孩子,就有我童年时的影子。

我母亲经常提醒我少说话,她希望我能做一个沉默寡言、安稳大方的孩子。

但在我身上,却显露出极强的说话能力和极大的说话欲望,这无疑是极大的危险,但我说故事的能力,又带给了她愉悦,这使她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⑥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尽管我有父母亲的谆谆教导,但我并没有改掉我喜欢说话的天性,这使得我的名字“莫言”,很像对自己的讽刺。

(1)概括作者回忆自己与母亲的三个故事。

(2)第①段划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

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情?

(3)选文③④段中,母亲对“我”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请找出能够体现母亲态度变化过程的词语。

(4)结合第⑤⑥段内容,说说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所指代的内容。

①但我说故事的能力,又带给了她愉悦,这使她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②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5)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概括回答。

6.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

(加拿大)斯蒂芬·巴特勒·李科克

   ①母亲为我们成年累月地操劳,因此当母亲节来临时,我们决定把这一天过得痛痛快快的。

父亲决定请一天假,姐姐安娜和我请假回家,妹妹玛丽和弟弟维尔也请假回来了。

   ②我们的计划是把这一天过得像过圣诞节一样隆重。

两个姑娘考虑到这样的大场面应该穿戴得漂漂亮亮才合适,于是她们俩都买了新帽子。

母亲把两顶帽子都修饰一番,使它们显得更好看。

父亲给他自己和我们兄弟俩买了丝领带,作为纪念母亲节的纪念品。

我们也准备给母亲买顶新帽子,不过,她倒是更喜欢她那顶灰色的旧无檐帽,不喜欢新的。

   ③我们做了一个出乎母亲意料的安排,准备雇一辆汽车把她载到乡下去美滋滋地兜游一番。

母亲一向难得有这样一种享受,如今乡下正是风光明媚的时节,要是让她坐车游逛几十英里,这对她来说可真会是莫大的享受。

   ④但是,就在当天早晨,我们把计划稍微修改了一下,因为父亲想起了一个主意,与其让母亲坐在汽车里逛来逛去,倒不如带她去钓鱼更妙。

   ⑤这样,我们便为这次旅行做准备。

我们让母亲切了些夹心面包片,怕我们肚子饿,母亲还准备了一顿便餐。

当然中午我们还要回到家里来吃一顿丰富的正餐,就像过圣诞节那样。

母亲把所有东西都给我们收拾齐全,准备上车。

   ⑥不料汽车里面看来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宽敞,因为我们没有把父亲的鱼篓、钓竿以及便餐估计在内,显然,我们没法儿都坐进车里去。

   ⑦父亲说他愿意留在家里。

不过,我们全都觉得让父亲留在家里可绝对不行。

安娜和玛丽姐妹俩倒也都乐意留下来做午饭,只是,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她们买了新帽子不戴一戴,未免太使人扫兴。

维尔和我本来也愿意退出,但不幸的是,我们根本就不会做饭。

   ⑧因此,到最后还是决定母亲留下来,反正母亲不喜欢钓鱼,就在家里痛痛快快地休息一天,同时准备午饭。

父亲说,母亲既然已经为我们大伙儿操劳了一辈子,我们有责任想方设法让她尽可能安安静静地多休息一会儿。

   ⑨于是我们向母亲欢呼了三次之后就开车出发了。

母亲站在阳台上瞅着我们,直到瞅不见为止。

   ⑩我们把汽车开到美妙无比的山冈,度过了最愉快的一天。

父亲钓到各式各样的大鱼,我们大伙儿都玩得痛快极了。

   ⑪我们到家已经很晚,不过母亲猜到我们会回来得晚,于是她把开饭的时间推迟了,热腾腾的饭菜给我们准备着。

一切都齐备了,我们便在豪华的筵席上坐下来。

有烤火腿和圣诞节吃的各种各样的好东西。

吃饭的时候,母亲屡次三番地站起来,上菜,收盘,再坐下来吃;后来父亲注意到这种情况,他要她歇会儿,于是他自己便站起身到碗橱里去拿水果。

   ⑫这顿饭吃了好长时间,真是有趣极了。

吃完饭,我们大伙儿争着帮忙擦桌子,洗碗碟,可是母亲说她情愿亲自来做这些事,我们只好让她去做了,因为这一次我们也总得迁就她才行。

   ⑬一切收拾完毕已经很晚了。

睡觉之前我们全都去吻过母亲。

她说,这是她有生以来过得最快活、最幸福的一天。

(选文有删改)

(1)请在下面横线上补齐本文的情节内容。

大家请假回家过节→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母亲为大家忙碌

(2)   请用三个短语概括文中母亲的形象。

(3)   请概述本文情节发展的出人意料之处,并简析其艺术效果。

(4)“她说,这是她有生以来过得最快活、最幸福的一天。

”如何理解母亲的幸福?

说说你的看法。

7.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植物也疯狂

温柔陷阱

   贫瘠的土地上,一株矮小的植物展开了一片新叶,圆圆的叶子上布满了绒毛,足有上百根!

这些绒毛长短不一,四周长,中间短,每一根绒毛的顶端都挂着一个粉红色的小球,小球上似乎有露水,晶莹剔透,还发出阵阵幽香……

   很快,一只蜜蜂禁不住诱惑,落在了这片叶子上,开始大口吮吸那诱人的“蜜汁”,但他很快就发现,这些看起来香甜的蜜汁其实并不可口,反而味道怪怪的!

正当它打算离开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手脚已经被这些黏黏的液滴死死地黏住了!

   于是,它振动翅膀,竭力拍打,想要快点离开这可怕的叶子,但悲剧才刚刚开始!

它的挣扎惊动了这片叶子,叶子开始卷曲、合扰,蜜蜂周围的绒毛一起弯向它,更多的小液滴把这只可怜的蜜蜂牢牢地困在叶子中间!

很快,蜜蜂就被溺死在其中了……

   几天后,这片叶子又重新展开,根根绒毛重新挺立起来,再次露出那美丽而幽香的致命露珠……

   这株不显眼的小草就是肉食植物——茅膏菜!

像茅膏菜这样喜欢吃肉的植物在世界各地分布很广,种类最集中的地区是澳洲、非洲南部,其次为美洲、欧洲,东亚地区种类偏少。

他们分属于6科15属,约500余种。

逼上梁山

   众所周知,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营养物质,为自身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但生存不仅需要能量,N、P等营养元素也是必不可少的!

   植物有发达的根系,可以从土壤得到水和矿物质元素。

所以肥沃土壤可以让植物茁壮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