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复习资料世界现代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33758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复习资料世界现代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复习资料世界现代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复习资料世界现代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复习资料世界现代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复习资料世界现代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复习资料世界现代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复习资料世界现代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复习资料世界现代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复习资料世界现代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复习资料世界现代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复习资料世界现代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复习资料世界现代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复习资料世界现代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复习资料世界现代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复习资料世界现代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复习资料世界现代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复习资料世界现代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复习资料世界现代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复习资料世界现代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复习资料世界现代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复习资料世界现代史.docx

《高三历史复习资料世界现代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复习资料世界现代史.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历史复习资料世界现代史.docx

高三历史复习资料世界现代史

高三历史复习资料(下)

现代世界

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一、革命发生和取得成功的原因

1.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客观原因

2.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革命力量强大;————根本原因

3.“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直接原因

4.《四月提纲》——-理论指导

二、经过:

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飘红旗。

三、十月革命的特点

1.革命理论: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先例。

2.革命道路:

走以城市为中心,武装夺权的革命道路。

3.革命性质:

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

4.革命方式:

从设想和平夺权到到暴力夺权。

四、四个变化:

1.政权:

沙皇专制政权→两个政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代表苏维埃

2.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3.革命策略:

和平夺权→暴力夺权

4.国家性质: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五、历史意义

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全世界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

3.十月革命对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4.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启示:

资本主义可以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五、苏联的成立与解体

成立:

1922年,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组成(方法:

屋外两只俄)

全称: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解体:

1991年标志:

独联体的成立(《阿拉木图宣言》的发表)

 

苏俄(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三大实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1918年下半年—1921年春

1.背景:

险恶的战争环境、物质极度匮乏

2.目的:

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巩固苏维埃政权;后期幻想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3.内容:

①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

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③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④分配:

义务劳动,实行配给制。

4.评价:

①战胜了国内外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②侵犯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工农群众的不满,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二、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1921年春——1928年)

1.背景:

①经济形势严峻,急需恢复遭战争破坏的经济;

②政治危机严重,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

2.目的:

为迅速恢复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

3.内容:

①农业: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②工业:

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③商业:

允许自由贸易。

④分配:

按劳分配

核心:

通过市场机制来建设社会主义。

4.作用:

①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②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5.实质:

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6.“新”的含义:

重视市场和商品经济,允许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

7.特点:

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

②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8.评价:

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根本原因是由苏俄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1)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俄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找到的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后来的苏联领导人对实施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过早终止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2)认识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创举,对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

●“斯大林模式”

一、形成原因

1.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2.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

3.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二、斯大林探索的途径:

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高度集权化。

1.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

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通过,1928年起实施五年计划,1937年实现工业化,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三五”(1937—1941)因卫国战争爆发中断

◆苏联的工业化有何弊病?

农、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按什么途径进行?

为什么?

先发展轻工业,后发展重工业。

轻工业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较容易。

可以为重工业进行必要的资金积累和技术准备。

◆苏联的工业化有何弊病?

农、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农业全盘集体化:

(1)背景;落后的小农经济难以适应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2)目的;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根本)

(3)进程:

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1929年底开始,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

(4)评价:

积极:

①是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次尝试,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②也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消极:

①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挫伤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

②从长远看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三、确立标志:

1936年,苏联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社会主义基本建成。

四、主要表现

1.经济方面:

①以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②推行单一的公有制;

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④优先发展重工业。

2.政治方面:

以党代政,权力集中,个人高度专权。

五、作用:

1.积极方面:

①高度集中的体制,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发展经济,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②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消极方面: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②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③牺牲农民利益,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

④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⑤对东欧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生产过很大影响。

六、评价:

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

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它不是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不仅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

★经验教训:

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三大改革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一、原因: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斯大林逝世

二、主要改革活动

㈠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造成工农业生产发展迟缓;斯大林逝世

2.措施:

经济上:

首先从农业开始:

调整农业政策,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大种玉米运动。

工业方面,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

政治上:

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

(苏共“二十大”)

3.评价:

①一定程度上冲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取得了一定成效,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②但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只是一次局部调整,改革失败。

㈡勃列日涅夫改革

1.背景:

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继续进行经济改革

2.内容:

将工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国营企业中推行一系列改革

3、评价:

①苏联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重工业得到优先发展,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②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改革停滞。

㈢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

经济全面滑坡,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经济、政治、民族关系、国际关系)

2.过程:

经济改革:

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战略”,困难重重,难以奏效。

于是将改革的重心转向政治领域。

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纵容自由化思想;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从而抛弃了社会主义制度。

3.结果:

改革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4.评价:

突破旧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却没有具休配套措施。

5.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

直接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历史原因: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根本原因;

外部原因: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苏联解体只能说是苏联模式的失败,社会主义事业遇到了挫则。

2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危机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一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2.具体原因:

供需矛盾尖锐,贫富分化加剧,股票投机过度。

3.直接原因:

股价暴跌。

二、危机的特点

1.影响范围广(从美国开始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持续时间长(1929—1933)

3.破坏性严重

①造成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这场经济危机走上了不同的政治发展轨道。

③激化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加剧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罗斯福新政

一、背景

1.经济危机使美国陷入困境

2.胡佛政府基本延续自由放任政策,无力解决危机

3.933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开始推行新政(NewDears)

二、阶段:

第一阶段:

1933年-1935年初,着重调整与复兴经济

第二阶段:

1935年-1939年,着重改革,实施救济贯穿新政全过程

三、内容:

救济、复兴、改革(三R)

四、具体措施:

措施

内容

作用

整顿金融

 整顿银行、改革银行体系

恢复银行信用

恢复工业生产(核心)

调节农业生产

 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加强工业指导,防止盲目生产

 压缩产量,政府补偿

 稳定农产品价格

举办救济公共工程

 直接救济或以工代赈

 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物价

保护劳工权利

 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

《公平劳动标准法》

 缓和劳资矛盾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险法》

稳定社会,早日摆脱危机

五、特点:

是在保留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六、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1.减轻破坏,恢复经济,缓和矛盾,维护民主。

开创新模式,影响多国。

2.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七、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

1.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与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

2.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其成功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3.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

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

1.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福利国家的出现(普遍和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3.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因科技进步和需求结构变化而变化)

4.知识经济兴起(美国出现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增长模式)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从战后的雅尔塔体系确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

两极格局形成,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冷战”。

50年代到70年代两大阵营对峙为美苏争霸所代替。

70年代后,出现多极化的趋势,90年代,苏东巨变,苏联解体,多极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目前是一超多强。

★影响大国关系的三个因素:

国家利益、国际格局、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冷战”兴起的历史背景

1.战后美苏同盟关系破裂,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成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2.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3.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但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直接原因)

4.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苏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二、美国实行“冷战”的目的:

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称霸世界。

三、“冷战”的兴起(三个对峙)

1.政治: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表明美苏关系公开破裂,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2.经济:

1948年“马歇尔计划”(又叫“欧洲复兴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3.军事上: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1955年)。

4.苏联作出的反应

(1)政治:

成立欧洲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1948;

(2)经济:

成立经互会,1949;

(3)军事:

成立华约组织,1955;(标志两极对峙的格局正式形成)。

四、“冷战”的影响

积极:

两极格局是建立在美苏均势基础上的,近半个世纪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第三世界国家发起不结盟运动,实力不断发展壮大,不同制度的国家相互借鉴。

消极:

美苏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使世界分为两大阵营。

造成朝鲜、德国的分裂。

局部“热战”——朝鲜和越南战争,引起了世界的动荡,威胁了世界的和平。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形成原因

根本原因:

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实因素:

欧洲丧失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要求改变战后初期受美国支配的局面;

外部因素:

美苏争霸的影响,认识到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障自身安全和发展;

思想渊源:

远源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

2.形成过程

(1)1952年法、意、德等六国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2)1958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4)欧洲共同体成立后,推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外贸政策,实行了共同的农业政策。

还朝着单一的欧洲货币体系和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

(5)1991年,欧共体通过《欧洲联盟条约》,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6)1993年11月1日欧盟正式诞生。

欧洲一体化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和军事领域

(7)2002年欧元正式启用

3.影响

(1)对西欧:

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

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经济上:

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西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使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削弱。

(3)国际关系上:

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原因

外因:

“冷战”爆发后,美国的大力扶植和朝鲜战争的军需笨货提供了机遇。

内因:

(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政策)

①民主化改革,铲除了残存的封建因素(奠基);

②美国的扶持;

③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

④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⑤制定了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从1956——1972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到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1987年,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

随着经济实力的膨胀,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3.影响:

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冲击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世界的多极化趋势,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兴起的背景

(1)战后亚非拉许多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2)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避免卷入大国争斗,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发展民族经济,采取了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

2.兴起的标志: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3.宗旨与原则:

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建立新的公平的经济政治秩序而努力。

4.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影响:

标志着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冲击着两极格局。

5.中国的振兴: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的经济建设经历了一系列曲折的探索和发展。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四、多极化趋势

1.表现:

欧共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以及中国的振兴,构成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2.原因:

根本原因是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美苏“冷战”消耗了双方的实力

欧共体、日本、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3.多极化趋势与两极格局的关系:

两极格局虽然受到多极化的冲击,在当时仍是国际关系格局的总体的、基本的特征。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一、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1989年东欧发生剧变,实质: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和冷战的结束。

★苏东巨变的根源在于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启示:

学习别国经验要结合国情,不断创新;体制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要处理好民族关系;健全和完善民主法制;抵制西方的和平演变。

认识:

苏东巨变不是社会主义制度不行,只能说是社会主义事业遇到了挫则,是苏联模式的失败。

二、多极化趋势加强

1.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

(1)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2)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世界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表现: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建立以自己的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

1998年,科索沃战争;1999年,轰炸南联盟。

(2)恐怖主义活动频繁,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3.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原因

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

目前,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美国)多强(欧洲联盟、日本、俄罗斯、中国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4.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1)世界多极化趋势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2)实质是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潮流。

(3)有利于解决全球化问题,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有利于各国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特色的发展,世界的多样性得到尊重。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确立了战后的世界的货币金融和贸易体系。

它是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建立在美国经济实力的基础上,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二战后的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的两大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一、背景

1.“二战”使西欧实力大为削弱,而美国实力大大膨胀,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2.美国企图取代英国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3.吸取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二战”的教训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

1.布雷顿森林体系会议

目的:

直接:

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根本:

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944年夏,美、英、中等44国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会议按照美国的方案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及附件,合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两个挂钩)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该组织规定了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的原则,使美元得到了高于其他国家货币的地位。

(提供短期贷款,稳定汇率)

3.世界银行(WB)

1945年国际复兴开发银行(通称世界银行)成立,世界银行最初主要向西欧国家贷款,后来也面向亚非拉国家(提供长期贷款)

4.布雷顿森林体系

形成:

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确立了二战后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通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内容:

双挂钩:

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保持固定的汇率和比价;(两个挂钩,两大支柱)

作用:

积极: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结束了战前国际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它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

消极:

它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相当长时间内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满足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成为美国扩张的工具。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组织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一、背景:

80年代中期以来,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国际经济竞争日益加剧

原因:

①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达到非一国所能控制的程度;、

②世界经济多极化日趋发展

③组成区域性的经济组织,以应对国际竞争。

④各地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

二、主要经济区域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㈠欧洲联盟

1.成立:

①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②1991年,欧共体通过《欧洲联盟条约》,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③1993年欧盟正式诞生。

欧洲一体化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和军事领域。

④2002年欧元正式启用。

2.欧盟性质:

是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区域经济集团组织。

合作程度最高。

3.影响:

欧洲一体化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欧洲一体化也改变了世界格局,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

㈡北美自由贸易区

1.形成原因

①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推动;

②欧洲一体化对美国的挑战;

③美、加、墨三国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实现自身的发展

2.形成标志:

1992年,美、加、墨三国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建立起北美自由贸易区组织。

该协定从1994年开始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3.性质:

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

4.影响:

①三国间的经济交流大大加强,便于它们充分发挥优势,实现经济上的互补;

②推动了三国的经济发展,为三国贸易的扩大和生产的合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对发展中国家——墨西哥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③一些美洲国家在其影响下认识到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形成原因

①20世纪70—80年代,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

②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推动。

2.形成扩大

1989年,在澳大利亚首箸都堪培拉,亚太经合组织建立。

1991年,中国和中国台北、中国香港加入该组织。

3.合作方式:

是一种制度上的创新,称为APEC方式。

特点:

①由最发达国家和大量发展中国家组成,成员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性。

②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③其基本组织原则:

相互尊重和平等原则;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协商一致和自主自愿的原则;以渐进的方式实现目标的原则。

强调:

亚太经合组织的最高活动是:

非正式首脑会议。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形成和建立

1.前身: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①形成:

1947年英法美中等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目的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

②性质:

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它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也不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③作用:

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