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提升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36272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提升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提升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提升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提升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提升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提升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提升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提升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提升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提升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提升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提升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提升练习题及答案.docx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提升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提升练习题及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提升练习题及答案.docx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提升练习题及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提升练习题及答案

(时间:

60分钟分数:

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B.+2C.+3D.+4

2、如图所示,甲是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摘自元素周期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

C.乙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1

D.甲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

3、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A.H2B.H2O2C.H2CO3D.H2O

4、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

A.蔗糖B.花生油C.面粉D.冰块

5、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B.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氧化汞受热后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D.氢气和液氢都可以作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热固体B.

倾倒液体

C.

熄灭酒精灯D.

取用固体粉末

7、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

B.4H——4个氢元素

C.Ca+2——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

D.2CO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8、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

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9、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

A.稀硫酸B.氯化钠溶液C.铁片D.氢氧化钠溶液

10、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氧B.硅C.铝D.铁

11、在光照条件下,AgNO3可分解为Ag、O2和某种氮的氧化物X.取一定质量的AgNO3固体充分光照,测得反应后生成Ag、O2、X的质量分别为21.6g、mg、9.2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gNO3固体应密封保存在无色细口瓶中

B.m=3.2

C.X的化学式为NO

D.该反应方程式中Ag与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

2

12、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1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14、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B.

加热立即收集

C.

收满后移出集气瓶D.

结束时停止加热

15、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纯净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

B.该反应中

的质量比为14:

11

C.该反应中

的分子数之比为7:

6

D.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

4

1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

甲+乙→丙+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为酸和碱

B.若甲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

D.若甲为10g、乙为20g,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30g

17、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B.风助火威——为燃料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8、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下列植物在微酸性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是(  )

植物

花生

苹果

西瓜

沙枣

适宜的pH范围

5.0~6.0

5.0~6.5

6.0~7.0

8.0~8.7

A.花生B.苹果C.西瓜D.沙枣

19、下图是物质X溶于水中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说明X是一种酸的是(  )

A.

B.

C.

D.

20、黄蜂的毒液呈碱性,若被黄蜂蜇了,涂抹下列物质可缓解疼痛的是(  )

A.食盐水(pH≈7)B.牙膏(pH≈9)

C.肥皂(pH≈10)D.米醋(pH≈3)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镁原子:

_______;

(2)硫酸钾:

_______;

(3)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

_______;

(4)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

_______;

2、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请回答: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铂金饰品B.铁锅C.铝导线

(2)为了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

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

(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4)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4900t含Fe2O376%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98%的生铁的质量是___t。

3、X、Y两种气体的混合气体通人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无明显的变化;将红热的黑色固体W放入到混合气体中,燃烧得到另一种气体Z。

W熄灭后测知X气体已完全反应,向Y、Z的混合气体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石灰水变浑浊。

已知Y是空气的成分之一,约占空气总体积的4/5。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的名称是:

Y________;Z_________。

(2)写出X和W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混和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过程中石灰水变浑浊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为验证Ba(OH)2的化学性质做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1)实验一中能够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三验证了Ba(OH)2能和某些____________(填物质类别)发生化学反应;

(3)实验四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将上述实验后四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烧杯,充分混合后过滤,得到白色固体和溶液A。

取一定量溶液A,加入少量Ba(OH)2溶液,振荡后只得到无色溶液,综上分析,溶液A中除酚酞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

2、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用A、E装置组合制取氧气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实验结束时应先__________再___________(选“移出导管”和“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可选_____,组装好仪器后,应先________,再添加药品;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4)实验改进:

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可以用作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小明同学将一根洁净铜丝的一端绕成螺旋状,再经过_____处理,设计了如图F所示的发生装置(已略去夹持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实验室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

(填字母)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

称取该样品22.8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l溶液。

反应过程中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

试回答:

(1)生成CO2的质量_____。

(2)22.8g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

(3)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将含有可溶性杂质的某氯化镁样品3g溶于足量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滴入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杂质不含镁元素且不与溶液反应。

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试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质量为______g。

(2)样品中含镁元素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

结果精确到

(3)原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

结果精确到

七、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

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D.获得结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B

2、B

3、A

4、A

5、A

6、D

7、D

8、D

9、A

10、C

11、B

12、B

13、B

14、A

15、D

16、D

17、A

18、D

19、C

20、D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

2、C①④MgCl2Cu、Fe2660

3、氮气二氧化碳略略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溶液由无色变红盐Ba(OH)2+2HCl=BaCl2+2H2ONaCl、HCl和MgCl2

2、酒精灯锥形瓶2KClO3

2KCl+3O2↑移出导管熄灭酒精灯BC(或E)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H2O2=2H2O+O2↑灼烧可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AD或AE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

(1)由图象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178.8g﹣170.0g=8.8g;

(2)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解得:

x=21.2g,y=23.4g,

22.8g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

22.8g﹣21.2g=1.6g

(3)完全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4.7%

故答为:

(1)8.8;

(2)22.8g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6g;

(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7%。

2、

(1)

(2)0.48(3)6.8%

七、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

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1、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