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1947经营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41889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1T1947经营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DB21T1947经营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DB21T1947经营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DB21T1947经营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DB21T1947经营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DB21T1947经营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DB21T1947经营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DB21T1947经营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DB21T1947经营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DB21T1947经营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DB21T1947经营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DB21T1947经营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DB21T1947经营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DB21T1947经营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DB21T1947经营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DB21T1947经营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DB21T1947经营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DB21T1947经营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DB21T1947经营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DB21T1947经营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B21T1947经营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docx

《DB21T1947经营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1T1947经营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DB21T1947经营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docx

DB21T1947经营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

DB21∕T1947-2012经营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

ICS03.080.99,03.220.20

A12

DB21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XXXX—2012

经营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报批稿)

(本稿完成日期:

2012-01-04)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发布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21/TXXXX—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B、C均为资料性附录。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辽宁省交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沈阳正道安全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辽宁虎跃快速汽车客运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陈连山、卢世权、于莹光、王洪凯、马学帅、陈晓晨、卜俊飞。

本标准属首次发布。

I

DB21/TXXXX—2012

经营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经营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健康检查的检查环境条件、检查要求、检查项目、仪器(图表)和检查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经营性道路运输驾驶员的职业健康检查,也适用于其他类别职业驾驶员的职业健康检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道路运输

道路运输是指在道路上,通过交通运载工具运送旅客或货物的活动。

3.2

经营性道路运输

为社会提供服务、发生费用结算或获取报酬的道路运输。

3.3

驾驶员职业健康

反映驾驶员在工作生命阶段的生理、心理及体能的健康状态。

3.4

体能

人体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训练获得的在形态结构、功能与调节及物质能量的贮存与转移等方面所具有的潜在能力以及与外界环境结合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运动能力。

3.5

1

DB21/TXXXX—2012

水平动视野

头部保持不动时,人眼眼球自由转动所能看到的水平范围。

3.6

职业禁忌症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的作业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及本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驾驶员禁忌症包括器质性心脏病、癫痫、梅尼埃病、眩晕、癔病、震颤麻痹、精神病、痴呆、影响肢体活动的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吸食、注射毒品、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成瘾尚未戒除的。

3.7

肺活量

用来检查人体肺的容积和扩张能力的身体机能测试指标。

3.8

身高体重指数

用来衡量人体胖瘦程度及是否健康的身体形态测试指标。

3.9

台阶试验指数

用来检查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状况的身体机能测试指标

3.10

坐位体前屈

用来检查人体关节和肌肉柔韧性的身体素质测试指标。

3.11

人格特征

人类个体所具备的区别于他人的独特而稳定的责任意识和控制能力。

3.12

安全意识

对驾驶活动中的人、物或环境免受危害的安全认知、安全情感和安全意志的心理活动。

3.13

危险感受

驾驶员对交通活动中潜在危险的有效观察、正确辨识、等级评价和行动预测等的综合能力。

3.14

2

DB21/TXXXX—2012

动体视力

指人或视标处于运动(其中一方运动或两方都运动)状态时的视力。

3.15

深度知觉

指人感知同一物体凹凸或不同物体前后距离的知觉能力。

3.16

暗适应

人从明亮环境突然进入到黑暗环境中眼睛逐渐恢复辨别物体的能力。

3.17

夜间视力

指人在低亮度和低照度条件下的视力。

3.18

速度估计

指人对物体移动速度判断的能力。

3.19

选择反应

指人对不同刺激做出迅速、准确反应的能力。

此项目包括误反应次数和选择反应时。

3.20

处置判断

指人对刺激信号的注意力分配和动作协调能力。

3.21

周边风险感知

指人感知和处理周边出现的危险情况的能力。

3.22

紧急/连续紧急反应

指人对突然/连续突然出现的刺激做出快速反应的能力。

4检查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保持在18?

~26?

;检查室内无刺眼光线、噪声不高于45dB;检查时各设备之间不得相互

干扰,必要时,可分别设立检查室。

3

DB21/TXXXX—20125检查要求

5.1卫生要求

每次检查前后,均应对检查仪器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清洁。

5.2周期要求

驾驶员年龄在40岁及以下时,每2年检查一次;41岁及以上时,每年检查一次。

6检查项目、仪器(图表)和检查方法

6.1静视力

6.1.1应采用国标远视力表。

要求787mm×1092mm规格纸张的5开(777mm×217mm)幅面,允许偏差?

3mm。

6.1.2检查方法

6.1.2.1检查距离为5米,视力表悬挂于明亮而无眩光处,高度以5.0行与被检者的双眼等高;应采用人工照明,如用直接照明法,照度应达200lx?

700lx;如用后照法(视力表灯箱或屏幕显示),则

22?

320cd,m。

照明应力求均匀、恒定,无反光,不眩目。

无条件时,视力表白底的亮度应达到80cd,m

可利用自然光照明,光线应充足,视力表应避免阳光直射。

6.1.2.2两眼应分别检查,检查一眼时,另一眼应用一不透光物遮盖,勿加压力;自下向上逐行检查,测出被检者所能辨认的最小行视标(正确辨认的视标数超过相应读值行视标总数一半时,方可确认被检者的视力达到该读值),记下该行读值,即为该眼的静视力。

6.2辨色力

6.2.1应采用5幅数字和图形检查图检查红绿色盲。

6.2.2在自然弥散光线下(日光不可直接照射到图片上),展开检查图,放正;被检者双眼距离图面60cm?

80cm为标准,并不得使用有色眼镜,每幅检查图应在10秒内识读。

6.3水平动视野

6.3.1应采用弧形视野计或彩色分辨视野计。

视野计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光视标直径:

3mm;光视标颜色:

蓝色;弧弓半径:

330mm;测量范围:

?

180?

6.3.2被检者应将下颌和额头抵靠视野计的颌托和护额,保持头部不动,水平向自由转动眼球至左、右极限,检查者根据弧弓刻度记录每只眼睛的水平动视野值,单位:

(?

),精确到1?

检查一眼时,另一眼应遮挡。

6.4听力

6.4.1应采用纯音听力计。

测量精度:

1dB。

6.4.2被检者应舒适就坐,佩戴监听耳机,测量两耳低频纯音气导听阈值,单位为dB,精确到1dB。

6.5血压

6.5.1应采用手腕式电子血压仪。

允许误差?

3mmhg。

4

DB21/TXXXX—20126.5.2检查时,被检者应呼吸均匀,精神安静;手臂平放,保持与心脏在同一水平面上,手心向上,手腕伸入血压仪;检查者按动按键即可自动测量,血压计显示屏上部为收缩压,下部为舒张压和脉搏数。

单位:

mmhg,精确到1mmhg。

6.6血糖

6.6.1应采用快速血糖仪,允许误差?

20%。

6.6.2检查方法

6.6.2.1检查时,检查者应按血糖仪的使用说明操作,可在显示屏上读出检查结果(血糖值)。

6.6.2.2被检者应尽可能保持空腹状态,检查空腹血糖值;不能空腹状态时,应在用餐后2小时,检查餐后血糖值。

单位:

mmol/l,精确到0.01mmol/l

6.6.2.3检查者应对被检者中指指尖用75%酒精消毒,待干后取30μL?

50μL(约1滴)血样。

6.7血脂

6.7.1应采用快速血脂分析仪,连续工作时间不低于12h。

6.7.2检查方法

6.7.2.1检查时,检查者应按分析仪的使用说明操作,可在显示屏上读取检查结果(总胆固醇、甘油

CH)和甘油三脂(TG)。

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主要检测项目为总胆固醇(

6.7.2.2被检者应休息良好,保持空腹状态,至少12h内不得进食;尽可能不要服用药物,否则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

6.7.2.3检查者应对被检者中指指尖用75%酒精消毒,待干后取30μL?

50μL(约1滴)血样。

6.8尿常规

6.8.1应采用尿常规检测仪。

检测速度应达到60样本/h。

6.8.2检查方法

6.8.2.1检查时,检查者应按分析仪的使用说明操作,分析仪自动输出检查结果,主要检查项目为颜色、酸碱度、比重、尿蛋白、尿糖和常规镜检等。

6.8.2.2被检者应尽可能接取清晨第一次小便中段尿液作为样本为宜,样本应在1h内送检;服用药物、送检超时等会影响检查结果。

6.9血常规

6.9.1应采用血常规检测仪,样本溶剂体积?

20μL、检测速度>80样本/h。

6.9.2检查方法

6.9.2.1检查时,检查者应按检测仪的使用说明操作,检测仪自动输出检查结果,检测项目主要为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小板计数等。

6.9.2.2检查者应对被检者中指指尖用75%酒精消毒,待干后取20μL?

30μL(约0.5滴)血样。

6.10心电图

6.10.1应采用普通心电图仪。

5

DB21/TXXXX—20126.10.2检查方法

6.10.2.1检查时,检查者应按普通心电图仪的使用说明操作,进行肢体导联和前胸导联的心电图描记。

6.10.2.2检查前,应对被检者四肢腕部和前胸指定部位进行消毒;检查后,应对传感器进行消毒。

6.11职业禁忌症

职业禁忌症检查应按GBZ188的9.7章节要求询问病史,逐项排查。

6.12身高体重指数

6.12.1身高体重检查应采用身高计、体重秤,身高计精度0.1cm,体重秤精度0.1kg。

6.12.2检查方法

6.12.2.1身高检查时,被检者应赤脚、呈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躯干挺直,上肢自然下垂,脚跟并拢,脚尖分开约60?

),脚跟、骶骨部及两肩胛间与身高计的立柱接触,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最低点水平。

检查者记录此状态下身高计刻度尺的读数即为身高数值,单位:

cm。

6.12.2.2体重检查时,被检者尽量减少着装,赤脚自然站在体重秤中央,站稳后,检查者读出数据即为体重数值,单位:

kg,精确到0.1kg。

上、下体重秤时,动作要轻缓。

6.12.2.3受检者身高体重指数(MBI)按式

(1)计算,单位:

无,按四舍五入精确到1。

2...........................................................

(1)MBI=体重(kg)/(身高(m))

6.13肺活量

6.13.1应采用电子式肺活量计,精度:

1ml。

6.13.2检查方法

6.13.2.1肺活量测试时,被检者深吸气至不能再吸气,然后将嘴对准肺活量计口嘴做深呼气,直至呼尽为止。

测试两次,检查者取最大值即为被检者肺活量值,单位:

ml。

6.13.2.2检查注意事项:

呼气不可过猛,防止漏气;不得二次吸气;肺活量计口嘴应严格消毒。

6.14握力

6.14.1应采用握力计,精度:

0.1kg。

6.14.2检查方法

6.14.2.1握力测试前,被检者应转动握力计的握距调节钮,调至适宜握距,然后用有力手持握力计,身体直立,两脚自然分开(同肩宽),两臂自然下垂;测试时,用最大力紧握上下两个握柄。

测试两次,检查者取最大值即为被检者握力值,单位:

kg。

6.14.2.2注意事项:

用力时,禁止摆臂、下蹲或握力计接触身体;如果被检者分不出有力手,双手各测试两次。

6.15台阶试验指数

6.15.1应采用台阶试验仪,频率为120次/min。

6.15.2检查方法

6

DB21/TXXXX—20126.15.2.1台阶试验测试时,被检者直立站在台阶前方,按照节拍器发出的提示声做上下台阶运动。

当节拍器发出第一声时,一只脚踏上台阶,第二声时,另一只脚踏上台阶,双腿伸直,第三声时,先踏上的脚下台阶,第四声时,另一只脚下台阶,连续重复3分钟后,被检者立刻静坐在椅子上,记录运动停止后1分到1分半钟、2分到2分半钟、3分到3分半钟的三次脉搏数。

如果被检者3次不能按节拍器发出的节奏完成上下台阶或不能坚持运动,应立刻停止运动,记录运动持续时间,并以同样方法记录三次脉搏数。

注意事项:

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能进行此项测试。

6.15.2.2检查者应按式

(2)计算台阶试验指数,单位:

无,精确到1。

台阶试验指数=持续运动时间(秒)×100/(3次测量脉搏数之和)………………

(2)6.16坐位体前屈

6.16.1应采用坐位体前屈测试仪,精度:

0.1cm。

6.16.2检查方法

6.16.2.1检查时,被检者坐在垫上,双腿伸直,脚跟并拢,脚尖自然分开,全脚掌蹬在测试仪平板上;然后掌心向下,双臂并拢平伸,上体前屈,用双手中指指尖推动游标平滑前移,直至不能移动为止。

测试两次,检查者取其中的最大值记录为被检者的坐位体前屈值。

单位:

cm,精确到0.1cm。

6.16.2.2注意事项:

测试前,被检者应做准备活动,以防肌肉拉伤;膝关节不得屈曲,不得有突然前振和单臂前推的动作;记录时,检查者正确填写正负号。

6.17人格特征

6.17.1检查仪器

6.17.1.1应采用人格特征心理测验量表。

人格特征心理测验量表分为责任意识、情绪稳定两个维度,共17个题目。

每个题目均设置A非常不同意、B比较不同意、C不能确定、D比较同意、E非常同意等五个备选项,正向赋予分值1、2、3、4、5,负向赋予分值为5、4、3、2、1。

题目的设置可参考附录A。

6.17.1.2被检者应通过使用超微虚拟显示器、计算机以及变光开关、变速杆等操控机构共同构成的检测系统来测试。

检测系统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a)超微虚拟显示器参数:

距离:

2m;屏幕:

40inch;分辨率:

640×480。

b)变光开关:

触点式,自动回位功能。

c)变速杆参数:

方向:

4向,自动回位功能。

d)脚踏板:

触点式,自动回位功能。

e)主机参数:

处理器?

2.3G;内存?

2G;硬盘?

320G;集成显卡应支持高清格式;内置网卡速率

10/100Mbps;USB接口数量?

4;声卡动态范围120db,信噪比96db。

6.17.2检查方法

6.17.2.1被检者应佩戴虚拟显示器和耳机,调整至图像清晰,按导语要求在3min内完成17个题目的应答;被检者应在每个题目的五个备选项中选择一个与自身相符的选项。

6.17.2.2被检者应使用变速杆和变光开关选择和确认选项。

变速杆竖直方向拨动,选择题目;水平方向拨动,选择备选项。

拨动变光开关,确认选项。

6.17.2.3检测系统应自动记录题目得分值,并分别计算被检者的人格特征得分值、责任意识分数水平值T、情绪稳定分数水平值T。

单位:

无,精确到1。

T值按式(3)计算:

CN

7

DB21/TXXXX—2012

......................(3)TXM,,,5028,,SD

式中:

X---维度题目得分的算术平均值;

M---维度的标准均值,男性责任意识、情绪稳定分别为3.64、2.88;女性分别为3.54、2.83;

SD---标准差,男性责任意识、情绪稳定分别为0.72、0.88;女性分别为0.75、0.89。

6.18安全意识

6.18.1检查仪器

6.18.1.1应采用安全意识心理测验量表。

量表可由16个题目组成,每个题目设置A是、B不好说、C不是等三个备选项,正向赋予分值为1、2、3,负向赋予分值为3、2、1。

题目的设置可参考附录B。

6.18.1.2被检者应通过使用超微虚拟显示器、计算机以及变光开关、变速杆等操控机构共同构成的检测系统来测试。

检测系统技术要求同6.17.1.2。

6.18.2检查方法

6.18.2.1被检者应佩戴虚拟显示器和耳机,调整至图像清晰,按导语要求在3min内完成;被检者应在每个题目的三个备选项中选择一个与自身相符的选项。

6.18.2.2被检者应使用变速杆和变光开关选择和确认选项。

变速杆竖直方向拨动,选择题目;水平方向拨动,选择备选项。

拨动变光开关,确认选项。

6.18.2.3检测系统应自动记录每个题目得分值,并累加计算被检者的安全意识总得分值。

单位:

无,精确到1。

6.19危险感受

6.19.1检查仪器

6.19.1.1应采用交通场景图片和心理测验量表。

每个交通场景图片设置四个题目,每个题目有四个备选项,只有一个选项赋值1分,其余均0分。

交通场景图片及题目的设置可参考附录C。

6.19.1.2被检者应通过使用超微虚拟显示器、计算机以及变光开关、变速杆等操控机构共同构成的检测系统来测试。

检测系统技术要求同6.17.1.2。

6.19.2检查方法

6.19.2.1被检者应佩戴虚拟显示器和耳机,调整至图像清晰,按导语要求在9min内完成3个交通场景的12个题目的应答;被检者应在每个题目的四个备选项中选择一个与自身相符的选项。

被检者应先练习1次。

6.19.2.2被检者应使用变速杆和变光开关选择和确认选项。

变速杆竖直方向拨动,选择备选项。

拨动变光开关,确认选项。

6.19.2.3检测系统应自动记录每个题目得分值,并累加计算被检者的危险感受总得分值。

单位:

无,精确到1。

6.20动体视力

6.20.1应采用由超微虚拟显示器、计算机以及变速杆等操控机构共同构成的检测系统。

检测系统应满足以下的技术要求:

a)C形视标:

数量:

12个;照度:

500lx?

50lx;背景照度:

0.05lx~0.50lx;每个显示时间:

336ms。

8

DB21/TXXXX—2012

b)6.17.1.2的要求。

c)检查范围:

0.2~1.5。

6.20.2检查方法

6.20.2.1用计算机模拟显示C形视标以30km/h的速度,由45m向3m运动,C形开口方向随机出现在上下左右四向的一向;被检者在清晰辩别开口方向时确认,检测系统应自动记录此时视标对应的视力值。

测试时应允许被检者先练习2次,然后测试5次。

6.20.2.2被检者应佩戴虚拟显示器和耳机,调整至图像清晰,按导语要求进行检查,使用变速杆确认C形视标开口方向。

6.20.2.3检测系统应自动去除5次测量值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并计算3个有效值的算术平均值。

单位:

无,精确到0.01。

6.21暗适应

6.21.1应采用由超微虚拟显示器、计算机以及变速杆等操控机构共同构成的检测系统。

检测系统应满足以下的技术要求:

a)强光照度:

2000lx?

100lx;持续时间:

30s。

b)背景照度:

0.05lx~0.50lx。

c)6.17.1.2中的要求。

6.21.2检查方法

6.21.2.1被检者经强光照射30s时熄灭,虚拟显示器立即显示视力值为0.2的C形视标,检测系统应自动记录被检者自强光熄灭时刻至能清晰确认开口方向的时间。

单位:

s,精确到1s。

6.21.2.2被检者应佩戴检测仪虚拟显示器和耳机,调整至图像清晰,按导语要求进行检查,使用变速杆确认C形视标开口方向。

6.21.2.3注意事项:

防护眼罩应与面部紧密贴合,不得有外部光线透入;只有1次测试,没有练习。

6.22深度知觉

6.22.1检查仪器(图表)

6.22.1.1应采用立体视锐度检测图,视差自30″到2000″,共12幅。

6.22.1.2被检者应通过使用超微虚拟显示器附带红蓝镜片、计算机以及变速杆等操控机构共同构成的检测系统来测试。

检测系统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a)虚拟显示器附带红蓝树脂镜片。

b)6.17.1.2的要求。

6.22.2检查方法

6.22.2.1被检者应能够清晰辨识立体视觉检查图的正常体视所见图形时,确认检查图上下左右四个小图形中与之相符的图形所在位置。

检测系统自动确认被检者每次正确或错误,正确时,记录视锐度,单位:

″,精确到10″;错误时,记录视锐度为2000″。

检查时,允许被检者练习2次,测试3次,取视锐度最小值为被检者的深度知觉。

6.22.2.2被检者应佩戴虚拟显示器和耳机,调整至图像清晰,按导语要求应使用红蓝树脂镜片进行检查,使用变速杆确定图形位置。

6.23夜间视力

9

DB21/TXXXX—20126.23.1应采用由超微虚拟显示器、计算机以及变速杆等操控机构共同构成的检测系统。

检测系统应满足以下的技术要求:

a)E形视标:

依据国标视力4.4的E形视标,在0.6米处的尺寸大小检测标准,颜色为纯黑色。

b)背景灰度划分为十个等级,依次对应十级夜间视力:

——1级:

(R,G,B)值为(17,17,17);

——2级:

(R,G,B)值为(34,34,34);

——3级:

(R,G,B)值为(51,51,51);

——4级:

(R,G,B)值为(68,68,68);

——5级:

(R,G,B)值为(102,102,102);

——6级:

(R,G,B)值为(136,136,136);

——7级:

(R,G,B)值为(170,170,170);

——8级:

(R,G,B)值为(204,204,204);

——9级:

(R,G,B)值为(238,238,238);

——10级:

(R,G,B)值为(255,255,255)。

c)6.17.1.2的要求。

6.23.2检查方法

6.23.2.1检测系统设置十个灰度等级的背景,与纯黑色E形视标形成不同对比度来模拟亮度和照度逐级降低的环境。

E形视标以上下左右四个方向随机出现在虚拟显示器中央,被检者清晰辨认E形视标时用变速杆确认开口方向,检测系统记录对应的夜间视力等级。

检查时,被检者应先练习1次,检测1次。

6.23.2.2被检者应佩戴虚拟显示器和耳机,调整至图像清晰,按导语要求由明到暗逐级进行检查,使用变速杆确定E形视标开口方向。

6.24速度估计

6.24.1应由超微虚拟显示器、计算机以及变光开关等操控机构共同构成的检测系统来测试。

检测系统应满足6.17.1.2的技术要求。

6.24.2检查方法

6.24.2.1用计算机模拟汽车以不同的速度通过不同长度的隧道,每种通行速度与隧道长度组合的运行时间均为2080ms。

被检者应确认汽车通过刚刚驶离隧道的时刻,检测系统自动记录被检者确认的通行时间。

测试时,允许被检者先练习3次,测试10次。

单位:

ms,精确到10ms。

6.24.2.2被检者应佩戴虚拟显示器和耳机,调整至图像清晰,按导语要求进行测试,使用变光开关确认汽车驶离隧道的时刻。

6.25选择反应

6.25.1应采用由超微虚拟显示器、计算机以及变速杆、脚踏板等操控机构共同构成的检测系统来测试。

a)刺激信号在5cm处的照度分别为:

----红光:

110lx?

10lx

----黄光:

230lx?

20lx

----蓝光:

60lx?

10lx

b)蜂鸣器的声强在1.5m处为40dB或在耳屏5cm处为25dB。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