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库核算详细计算过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49265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7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库核算详细计算过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出库核算详细计算过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出库核算详细计算过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出库核算详细计算过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出库核算详细计算过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出库核算详细计算过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出库核算详细计算过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出库核算详细计算过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出库核算详细计算过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出库核算详细计算过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出库核算详细计算过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出库核算详细计算过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出库核算详细计算过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出库核算详细计算过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出库核算详细计算过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出库核算详细计算过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出库核算详细计算过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出库核算详细计算过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出库核算详细计算过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出库核算详细计算过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出库核算详细计算过程.docx

《出库核算详细计算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库核算详细计算过程.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出库核算详细计算过程.docx

出库核算详细计算过程

出库核算详细计算过程

 

版本号

发布日期

编制人

审核人

修改摘要

1.0

2007-03-07

牟永乔

创建

 

出库核算基本概念

1.出库核算的目的:

出库核算说白了就是核算库存单据的单位成本,最终结果就是更新出库单据的单位成本和金额,例如销售出库,领料单,调拨单,其他出库单等等的成本和金额;

2.出库核算的分类:

按仓库分分为:

分仓核算,分仓组核算,总仓核算,分仓核算的意识就是相同物料,相同仓库(有些计价方法还区分批次)的单据在一起核算,同样的道理分仓组核算就是相同物料和相同仓库组的单据一起核算,同样总仓核算就只管物料或者批次进行核算,不区分仓库。

按计价方法分:

加权平均,移动平均,计划价法,批内移动平均,先进先出,后进先出,批内先进先出等7种,每种计价方法的详细算法下面章节进行分类讲解。

加权平均、批内加权平均

总体算法:

平均单价=(本期的期初金额+本期的入库金额)/(本期的期初数量+本期的入库数量),用这个平均单价更新本期的出库单的单价,用这个平均单价*出库单数量更新出库单的金额。

注:

批内加权平均算法上同加权平均完全一样,只是在计算过程中增加了批次的区分,下文中将以加权平均为例进行讲解。

1.计算本期的期初数据

对于加权平均法,期初数据相同物料,相同仓库,不同批次可能有多条记录,所以需要累计期初的多笔金额到本期期初仓库库总金额,累计期初的多笔数量到本期期初总数量。

2.计算本期的入库单

1)成本调整单(包括入库成本调整单和出库成本调整单),外购入库暂估补差单,委外加工暂估补差单:

此种单据只有金额,没有数量,在出库核算中作为入库序列,即单据金额需要累计到入库总金额,而入库总数量不需要更新。

此种单据会导致平均单价增加(因为金额增加了,而数量不变,单价会变大),从而达到成本调整的目的。

特别提醒:

“出库成本调整单”增加到入库总金额时是作为负数增加,也就相当于扣减入库总金额。

2)调拨单:

调拨单在出库核算中是最复杂的单据,也是客户提单比较多的点。

首先需要明白调拨单对于核算的特殊性:

它有两个仓库(调入仓和调出仓),并且它有成本掉拨和异价调拨之分,而核算的类别又分:

分仓核算,分仓组核算和总仓核算。

下面按不同类别进行阐述:

●分仓核算

成本调拨:

如果调入仓和调出仓相同(在K/3中允许调拨单仓库相同,仓位不同的调拨),调拨金额不参与计算。

如果调入仓和调出仓不相同,调入库需要参加入库序列的计算,而调出仓需要参加出库序列的计算。

参加入库计算也就是把调拨金额增加到入库总金额,把调拨数量增加到入库总数量。

而如果调拨单价为0,系统会报错:

该单无有单价,需要收入录入或进行进行入库核算。

异价调拨:

不管调入仓与调出仓相不相同,调拨单价都参与入库计算,计算方式与不同仓库的成本调拨一样。

●分仓组核算

成本调拨:

如果调入仓和调出仓同属于一个仓库组,不参与入库序列的计算;反之不属于一个仓库组,则参与计算,计算方式同不同仓库的成本调拨。

异价调拨:

不管调入仓与调出仓的仓库组相不相同,调拨单价都参与入库计算,计算方式与不同仓库的成本调拨一样。

●总仓核算

成本调拨:

总仓核算下总是属于组内调拨,所以不需要参加入库计算。

异价调拨:

不管调入仓与调出仓的仓库组相不相同,调拨单价都参与入库计算,计算方式与不同仓库的成本调拨一样。

3)其他入库单:

此单相对比较简单,只是需要注意如果是:

如果本单属于批次转换单,则不能参加入库计算,否则就按入库计算,计算逻辑一样,单据金额增加到入库总金额,单据数量增加到入库总数量。

4)外购入库单,产品入库单,委外加工入库单,盘盈入库:

此类单据计算方式一样,除了盘盈入库外,其他3张单需要区分红字单据和蓝字单据,下面分别阐述:

红字单据:

如果单据还没有生成凭证,并且原单单价不为0,则用原单单价更新此单的单价,用原单的单价*单据数量更新单据金额,然后用更新后的金额参加入库计算(当然红字单据的金额为负,实际上是扣减入库总金额),单据数量扣减入库总数量;如果单据已经生成凭证或者原单价为0,并且红字单据上的金额本身为0,系统会报错:

红字单据的金额不能确定,反之如果有金额则参加入库计算,计算方式同上。

蓝字单据:

蓝字单据比较简单,就是判断单据有无金额,如果金额为0,系统报错:

单据金额为0,需要先进行入库核算或者手工录入。

如果有金额,则参与入库计算,计算方式同上:

增加入库总金额,增加入库总数量。

5)红字销售出库,红字领料单,红字其他出库单

此类单据属于红字出库单,相当于蓝字入库单,所以也需要参加入库序列的计算。

红字出库单的单价来原取数规则如下:

如果单据没有生成凭证,并且原单(这里的原单是指库存单据,不包括其他类型的原单单据)单据日期为以前期间或者原单期间为本期但是已经生成凭证,则用原单单价更新此红字单据。

此单参不参与入库计算需要根据系统设置,可以参照图1(作为入库表示参与入库计算),如果参与计算方式是:

增加入库总金额和入库总数量,如果没有原单并且单据的金额又为0,系统会提示:

此红字单据的单价和金额不能确定。

图1

3.计算平均单价

经过前面的计算(期初计算和入库计算),到此入库总金额和入库总数量就已经计算完毕:

平均单价=入库总金额/入库总数量

4.计算本期的出库单

1,领料单

领料单分返工类型和非反工类型,两者的计算方式不同:

返工类型:

如果领料单没有生成凭证并且金额为0,按系统参数设置取数,系统参数的设置有:

1-前期最新入库价;2-期初加权平均价;3-手工录入,如下图:

如果有金额或已经生成凭证就不需要更新单价和金额了。

最后扣减入库总金额和入库总数量。

非返工类型:

按正常的出库单进行计算,计算逻辑为:

用计算得到的加权平均单价更新出库单的单价,用平均单价*单据数量更新出库单的金额。

同时扣减入库总金额和入库总数仓库

2,调拨单

调拨单在前面入库计算的时候已经介绍过,由于他有调出仓,还需要在出库计算中进行成本计算。

下面分成本调拨和异价调拨进行介绍:

成本调拨:

如果是组内调拨:

(组内调拨的定义:

分仓库核算下,调拨单上调入仓和调出仓一样;分仓组核算下,调入仓的仓库组和调出仓的仓库组一样;总仓核算下,调拨单总是属于组内调拨),而且调拨单单价为0或者系统设置“有单价调拨单出库核算时重新取得单价“选上,则根据平均单价进行更新,如果计算算的平均单价位0,调拨单需要重新取数。

无单价的成本调拨单据单价来源根据系统设置有4项,如图:

●手工录入:

表示系统不需要处理,由用户手工录入。

●最新出库价:

对于加权平均来讲,最新出库价就是计算的平均单价。

所以入库计算的平均单价为0,这里还是取不到,系统还是会报错:

调拨单据无法确定。

●最新入库价:

是取最近一笔入库序列的单据的单价(期初也是入库序列,所以也包括期初的单价)

1.计划价:

这个好理解,就是取单据上的计划价。

特别强调:

对于成本调拨,在更新金额和单价时调出金额和调入金额需要同步更新,两者一样。

如果不是组内调拨:

如果不是组内调拨,计算方式同下面的异价调拨。

异价调拨:

异价调拨比成本调拨简单,就是用平均单价去更新调拨单的调出单价和调出金额,注意如果原单有金额,会根据系统参数“有单价调拨单出库核算时重新取得单价“来决定是否更新。

3,销售出库,领料单,委外加工出库单,其他出库单,盘亏毁损

这些单据都属于出库序列,计算方式一样,比较简单:

用平均单价更新单据的单价,用平均单价*单据数量更新金额。

如果是红字单据,而且没有在入库系列中计算到,则处理方式同上面介绍的“5,红字销售出库,红字领料单,红字其他出库单“一样。

 

5.处理结存

这是最后一步的处理工作。

当计算好出库单据,看当前的入库总金额和入库总数量还剩多少分情况处理:

2.有金额没数量:

属于异常数据,首先把金额调整到最后一笔被更新的出库单上,如果调整不成功就结束,如果调整不成功(不成功的原因有:

不存在最后一笔被更新的出库单,或者调整后的单价小于等于0),则需要写入异常余额表,此种异常数据可以出成本调整单。

3.有金额有数量或无金额无数量:

属于正常数据,不需要处理

4.出现0单价或负单价(无金额有数量或者金额正数量负,金额负数量正):

属于异常数据,需要写入异常余额表,但是不可以出单。

计划成本法

总体算法:

总的来说,计划计成本法的计算方式与加权平均法很相似,都是先计算期初,计算入库系列,然后算出差异率和材料成本,最后用这个材料成本更新出库单据。

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成本差异+蓝字入库成本差异+红字入库成本差异)/((期初数量+蓝字入库数量+红字入库数量)*计划成本)

材料单位成本=(1+材料成本差异率)*计划成本

1计算本期的期初数据

同加权平均法一样,期初数据相同物料,相同仓库,不同批次可能有多条记录,所以需要累计期初的多笔金额到入库总金额,累计期初的多笔差异到入库总差异,累计期初的多笔数量到入库总数量。

2计算本期的入库单

1)成本调整单(包括入库成本调整单和出库成本调整单),外购入库暂估补差单,委外加工暂估补差单:

此种单据只有金额,没有数量,在出库核算中作为入库序列,即单据金额需要累计到入库总金额,同时单据的金额也是差异额(为什么单据金额等同于差异额呢?

因为此类单据的数量为0,计划单价*数量=计划金额肯定也是0),需要累计到入库总差异额中,由于数量为0入库总数量不需要累加。

此种单据会导致平均单价增加(因为金额增加了,而数量不变,单价会变大),从而达到成本调整的目的。

特别提醒:

“出库成本调整单”增加到入库总金额时是作为负数增加,也就相当于扣减入库总金额,同样也需要扣减入库总差异。

2)调拨单:

调拨单在出库核算中是最复杂的单据,也是客户提单比较多的点。

首先需要明白调拨单对于核算的特殊性:

它有两个仓库(调入仓和调出仓),并且它有成本调拨和异价调拨之分,而核算的类别又分:

分仓核算,分仓组核算和总仓核算。

下面按不同类别进行阐述:

●分仓核算

成本调拨:

如果调入仓和调出仓相同(在K/3中允许调拨单仓库相同,仓位不同的调拨),调拨金额不参与计算。

如果调入仓和调出仓不相同,调入仓需要参加入库序列的计算,而调出仓需要参加出库序列的计算。

参加入库计算也就是把调拨金额增加到入库总金额,把差异额(调拨金额-计划价金额)增加到入库总差异额,把调拨数量增加到入库总数量。

而如果调拨单价为0,系统会报错:

该单无有单价,需要收入录入或进行进行入库核算。

异价调拨:

不管调入仓与调出仓相不相同,调拨单价都参与入库计算,计算方式与不同仓库的成本调拨一样。

●分仓组核算

成本调拨:

如果调入仓和调出仓同属于一个仓库组,不参与入库序列的计算;反之不属于一个仓库组,则参与计算,计算方式同不同仓库的成本调拨。

异价调拨:

不管调入仓与调出仓的仓库组相不相同,调拨单价都参与入库计算,计算方式与不同仓库的成本调拨一样。

●总仓核算

成本调拨:

总仓核算下总是属于组内调拨,所以不需要参加入库计算。

异价调拨:

不管调入仓与调出仓的仓库组相不相同,调拨单价都参与入库计算,计算方式与不同仓库的成本调拨一样。

3)其他入库单:

此单相对比较简单,只是需要注意如果是:

如果本单属于批次转换单,则不能参加入库计算,否则就按入库计算,计算逻辑一样,单据实际金额增加到入库总金额,单据的差异额(单据实际金额-计划金额)增加到入库总差异额,单据数量增加到入库总数量。

4)外购入库单,产品入库单,委外加工入库单,盘盈入库:

此类单据计算方式一样,除了盘盈入库外,其他3张单需要区分红字单据和蓝字单据,下面分别阐述:

红字单据:

如果单据还没有生成凭证,并且原单单价不为0,则用原单单价更新此单的单价,用原单的单价*单据数量更新单据金额,然后用更新后的金额参加入库计算(当然红字单据的金额为负,实际上是扣减入库总金额),用实际金额-计划金额扣减入库总差异额,用单据数量扣减入库总数量;如果单据已经生成凭证或者原单价为0,并且红字单据上的金额本身为0,系统会报错:

红字单据的金额不能确定,反之如果有金额则参加入库计算,计算方式同上。

蓝字单据:

蓝字单据比较简单,就是判断单据有无金额,如果金额为0,系统报错:

单据金额为0,需要先进行入库核算或者手工录入。

如果有金额,则参与入库计算,计算方式同上:

增加入库总金额,增加入库总数量。

5)红字销售出库,红字领料单,红字其他出库单

此类单据属于红字出库单,相当于蓝字入库单,所以也需要参加入库序列的计算。

红字出库单的单价来原取数规则如下:

如果单据没有生成凭证,并且原单(这里的原单是指库存单据,不包括其他类型的原单单据)单据日期为以前期间或者原单期间为本期但是已经生成凭证,则用原单单价更新此红字单据。

此单参不参与入库计算需要根据系统设置,可以参照图1(作为入库表示参与入库计算),如果参与计算方式是:

增加入库总金额和入库总数量,如果没有原单并且单据的金额又为0,系统会提示:

此红字单据的单价和金额不能确定。

图1

3计算差异率和材料成本

经过前面的计算(期初计算和入库计算),得到了入库总金额,入库总差异额和入库总数量,下面是计算材料成本:

差异率=(入库总差异额/(入库总数量*物料的计划价)

材料成本=(1+差异率)*物料的计划价

4计算本期的出库单

1,领料单

领料单分返工类型和非反工类型,两者的计算方式不同:

返工类型:

如果领料单没有生成凭证并且金额为0,按系统参数设置取数,系统参数的设置有:

1-前期最新入库价;2-期初加权平均价;3-手工录入,如下图:

如果有金额或已经生成凭证就不需要更新单价和金额了。

最后扣减入库总金额,入库总差异和入库总数量。

非返工类型:

按正常的出库单进行计算,计算逻辑为:

用计算得到的加权平均单价更新出库单的单价,用平均单价*单据数量更新出库单的金额。

同时扣减入库总金额,入库总差异和入库总数仓库

2,调拨单

调拨单在前面入库计算的时候已经介绍过,由于他有调出仓,还需要在出库计算中进行成本计算。

下面分成本调拨和异价调拨进行介绍:

成本调拨:

如果是组内调拨:

(组内调拨的定义:

分仓库核算下,调拨单上调入仓和调出仓一样;分仓组核算下,调入仓的仓库组和调出仓的仓库组一样;总仓核算下,调拨单总是属于组内调拨),而且调拨单单价为0或者系统设置“有单价调拨单出库核算时重新取得单价“选上,则根据平均单价进行更新,如果计算算的平均单价位0,调拨单需要重新取数。

无单价的成本调拨单据单价来源根据系统设置有4项,如图:

●手工录入:

表示系统不需要处理,由用户手工录入。

●最新出库价:

对于计划价来讲,最新出库价就是计算的材料成本单价。

●最新入库价:

是取最近一笔入库序列的单据的单价(期初也是入库序列,所以也包括期初的单价)

●计划价:

这个好理解,就是取单据上的计划价。

特别强调:

对于成本调拨,在计算成本时调出金额和调入金额需要同步更新,更新值一样。

如果不是组内调拨:

如果不是组内调拨,计算方式同下面的异价调拨。

异价调拨:

异价调拨比成本调拨简单,就是用“材料成本”去更新调拨单的调出单价和调出金额,注意如果原单有金额,会根据系统参数“有单价调拨单出库核算时重新取得单价“来决定是否更新。

3,销售出库,领料单,委外加工出库单,其他出库单,盘亏毁损

这些单据都属于出库序列,计算方式一样,比较简单:

用“材料成本”更新单据的单价,用材料成本*单据数量更新金额。

如果是红字单据,而且没有在入库系列中计算到,则处理方式同上面介绍的“5,红字销售出库,红字领料单,红字其他出库单“一样。

 

5处理结存

这是最后一步的处理工作。

当计算完出库单据后,看结存的入库总金额,入库总差异和入库总数量还剩多少,分情况处理:

5.有入库总金额没入库总数量:

需要进行尾差调整。

首先把金额调整到最后一笔被更新的出库单上,如果调整不成功(不成功的原因有:

不存在最后一笔被更新的出库单,或者调整后的单价小于等于0),系统不再处理,不会像加权平均一样写入异常数据进行出单调整处理。

6.有入库总差异没有入库总数:

差异的调整有些特别,它需要先调整入库总金额,如果入库总金额调整完成后,再把差异调整到最后一笔出库单的计划价金额上,值得注意的是:

调整的金额是计划金额不是实际金额,这样会导致单据上的计划金额不等于材料本身的计划单价*数量,为什么要调整计划金额呢?

原因是:

对于计划价的物料不管是报表还是凭证的生成,都是取的计划金额,如果不调计划金额,计划金额的尾差就会一直存在。

7.有金额有数量或无金额无数量:

属于正常数据,不需要处理

8.出现0单价或负单价(无金额有数量或者金额正数量负,金额负数量正):

属于异常数据,系统抱错提示处理。

移动平均,批内移动平均法

总体算法:

按日期排序入库单据和出库单据,当计算到出库单据时,统计最新的入库单据的总数量是否够发(够发的意思:

入库总数量大于等于出库数量),够发就用当前的入库平均单价进行更新出库成本,不够发就继续累计后期的入库单,直到够发为此。

移动平均单价=(当前最早够发的入库总金额)/(当前最早够发的入库总数量)

注:

批内移动平均算法上同移动平均完全一样,只是在计算过程中增加了批次的区分,下文中将以移动平均为例进行讲解。

1.计算本期的期初数据

期初数据的处理:

如果期初数量大于0,则累计到入库序列,如果期初数量小于0则累计到出库序列,如果数量为0,金额大于0的累计到入库序列,小于0的累计到出库序列。

2.计算本期的出入库单

按时间排序循环计算出入库单据,下面分单据类型进行阐述:

1)成本调整单(包括入库成本调整单和出库成本调整单),外购入库暂估补差单,委外加工暂估补差单:

此种单据只有金额,没有数量,在出库核算中作为入库序列,即单据金额需要累计到入库总金额,而入库总数量不需要更新。

此种单据会导致平均单价增加(因为金额增加了,而数量不变,单价会变大),从而达到成本调整的目的。

特别提醒:

“出库成本调整单”增加到出库序列。

2)调拨单:

调拨单在出库核算中是最复杂的单据,也是客户提单比较多的点。

首先需要明白调拨单对于核算的特殊性:

它有两个仓库(调入仓和调出仓),并且它有成本掉拨和异价调拨之分,而核算的类别又分:

分仓核算,分仓组核算和总仓核算。

下面按不同类别进行阐述:

●分仓核算

成本调拨:

如果调入仓和调出仓相同(在K/3中允许调拨单仓库相同,仓位不同的调拨),调拨金额不参与计算。

如果调入仓和调出仓不相同,调入库需要参加入库序列的计算,参加入库计算也就是把调拨金额增加到入库总金额,把调拨数量增加到入库总数量。

而如果调拨单价为0,系统会报错:

该单无有单价,需要收入录入或进行进行入库核算;调出仓需要参加出库序列的计算,计算逻辑为:

检查入库总数量是否大于等于调拨数量,是否够发,如果购发,计算移动平均单价=入库总金额/入库总数量,用移动平均单价更新调拨单价,用移动平均单价*调拨数量更新调拨金额,更新完成后扣减入库总数量(入库总数量-调拨数量),扣减入库总金额(入库总金额-调拨金额),如果不够发,暂时寄存,直到循环到新的入库单够发后再计算,计算方式一样。

异价调拨:

不管调入仓与调出仓相不相同,调拨单价都参与入库计算,计算方式与不同仓库的成本调拨一样。

●分仓组核算

成本调拨:

如果调入仓和调出仓同属于一个仓库组,不参与入库序列的计算;反之不属于一个仓库组,则参与计算,计算方式同不同仓库的成本调拨。

异价调拨:

不管调入仓与调出仓的仓库组相不相同,调拨单价都参与入库计算,计算方式与不同仓库的成本调拨一样。

●总仓核算

成本调拨:

总仓核算下总是属于组内调拨,所以不需要参加入库计算。

异价调拨:

不管调入仓与调出仓的仓库组相不相同,调拨单价都参与入库计算,计算方式与不同仓库的成本调拨一样。

3)其他入库单:

此单相对比较简单,只是需要注意如果是:

如果本单属于批次转换单,则不能参加入库计算,否则就按入库计算,计算逻辑一样,单据金额增加到入库总金额,单据数量增加到入库总数量。

4)外购入库单,产品入库单,委外加工入库单,盘盈入库:

此类单据计算方式一样,除了盘盈入库外,其他3张单需要区分红字单据和蓝字单据,下面分别阐述:

红字单据:

如果单据还没有生成凭证,并且原单单价不为0,则用原单单价更新此单的单价,用原单的单价*单据数量更新单据金额,然后用更新后的金额参加入库计算(当然红字单据的金额为负,实际上是扣减入库总金额),单据数量扣减入库总数量;如果单据已经生成凭证或者原单价为0,并且红字单据上的金额本身为0,系统会报错:

红字单据的金额不能确定,反之如果有金额则参加入库计算,计算方式同上。

蓝字单据:

蓝字单据比较简单,就是判断单据有无金额,如果金额为0,系统报错:

单据金额为0,需要先进行入库核算或者手工录入。

如果有金额,则参与入库计算,计算方式同上:

增加入库总金额,增加入库总数量。

5)领料单

领料单分返工类型和非反工类型,两者的计算方式不同:

返工类型:

如果领料单没有生成凭证并且金额为0,按系统参数设置取数,系统参数的设置有:

1-前期最新入库价;2-期初加权平均价;3-手工录入,如下图:

如果有金额或已经生成凭证就不需要更新单价和金额了。

最后扣减入库总金额和入库总数量。

非返工类型:

按正常的出库单进行计算,计算逻辑为:

用计算得到的移动平均单价更新出库单的单价,移动平均单价*单据数量更新出库单的金额。

同时扣减入库总金额和入库总数仓库

 

6)销售出库,领料单,委外加工出库单,其他出库单,盘亏毁损

这些单据除了盘亏毁损外,都有红蓝之分,蓝字单据按照出库序列计算,红字单据作入库序列进行累计。

蓝字:

用计算得到移动平均单价更新单据的出库单价,用移动平均单价*单据数量更新单据金额。

红字:

先计算红字单据的单价,计算方式同其他计价方法一样,取原单的单价;把红字单据的数量和金额增加到入库序列。

3.处理结存

对期末的处理,移动平均与加权平均相像,分情况说明如下:

9.有金额没数量:

属于异常数据,首先把金额调整到最后一笔被更新的出库单上,如果调整不成功就结束,如果调整不成功(不成功的原因有:

不存在最后一笔被更新的出库单,或者调整后的单价小于等于0),则需要写入异常余额表,此种异常数据可以出成本调整单。

10.有金额有数量或无金额无数量:

属于正常数据,不需要处理

11.出现0单价或负单价(无金额有数量或者金额正数量负,金额负数量正):

属于异常数据,需要写入异常余额表,但是不可以出单。

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批内先进先出法

总体算法:

按日期排序入库单据和出库单据,当计算到入库单时,把入库单列入入库系列中保存,当计算到出库单据时,统计入库序列中的入库单据的总数量是否够发(够发的意思:

入库总数量大于等于出库数量),够发就从当前的入库序列中最早一笔开始发,直到被发入库单总数量等于出库单数量为此,最终计算的出库金额=被发的入库序列单的金额之和(最后一笔入库序列单如果只发了部分数量,则金额取单据的单价*被发的部分数量)。

出库成本=(最新够发的入库序列单据的单价*被发的数量之和)

出库单位成本=出库成本/出库单据的数量

注:

后进先出法与先进先出发相似,区别在于先进先出是按单据日期升序排序,后进先出是按倒序排序,批内先进先出的区别在于有批次区分,相同批次的单据才在一起核算。

1.计算本期的期初数据

先进先出发的期初数据相对比较特殊,它需要在期初表中记录上一期的入库序列和出库序列的先后顺序号。

如果期初数量大于0,则累计到入库序列,如果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