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49698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6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

 

1.大于3.7而小于3.8的两位小数(

 

2.与1000﹣250﹣150结果相等的是(

 

C.1000﹣(250+150)3.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0.8和0.80大小意义都相同

B.7.4吨>7吨4千克

 

D.2.56保留一位小数是2.6

4.从()看下面三个立体图形的形状完全相同的

 

5.小军把5×(□+3)错算成了5×□+3,他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

 

二.判断题(共5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2分)

 

6.

73﹣73×2=(73﹣73)×2=0

.(判断对错)

7.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和任何数相加都得0.

判断对错)

8.

18×5)+(36÷12)去掉括号后,结果不变.

判断对错)

9.

0.50和0.5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不同.

.(判断对错)

 

 

判断对错)

10.一艘轮船限载60人,现在有200人,3次运完.

三.填空题(共15小题,满分27分)

 

11.0.638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12.130□672≈130万,□里最大应填

240□890≈241万,□里最小应填

13.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14.填上合适的数

6000千克=吨

4分米=厘米

30毫米=厘米

4分=秒

15.如果要把算式864﹣12×6÷9的运算顺序改成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那么该算式应改为.

16.在800,8.00,0.80,80.000这几个数中,不改变原数的大小,能去掉3个0的数是,只能去掉2个0的数是,只能去掉1个0的数是,一个0也不能去掉的数是.

17.把0.23、0.234、0.23、0.3和0.23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18.王老师每分钟跳绳198下,3分钟大约跳绳下.

19.3个十、2个十分之一和6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读作,精确到百分

位是.

20.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7.6,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22.4.8里有个十分之一,0.58里有个百分之一.

23.甲数是56.2比乙数多4.8,甲乙两数的和是.

22

24.当a=3,b=2时,式子3a﹣2b的值是,式子a2+b2的值是.

25.计算15﹣5×2时,最后结果是.如果想先算减法,那么需要把算式变成

最后结果是.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3分,每小题3分)

26.用方格纸画出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

 

五.计算题(共2小题)

27.直接写出得数.

28.下面各题,怎样计算简便就怎样算.

(1)349+216+151

(2)354×(732﹣657)

(3)485﹣282﹣118

(4)99+867

六.应用题(共5小题)

29.流动科技馆内上午有782人参观,中午有357人离开,下午又来了421人参观.这时馆

内有多少人?

80元一张,学生票是成人票的一

30.寒假爸爸、妈妈带淘气去参观鸟巢和水立方,成人票

半,他们一家买门票一共需要多少元?

3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63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经过4.2小时两车相遇.已知乙车每小时行70千米,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2.一个书包的价钱是一本笔记本的8.5倍,彤彤买了一个书包和一本笔记本,一共花了95元.书包和笔记本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33.每个书架有6层,平均每层放36本书,学校图书室有21个这样的书架,一共可以放多

少本书?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2分)

1.【分析】由题意可知题干中限制了小数的位数,在3.7和3.8之间两位小数有:

3.71、3.72、⋯、3.79,共有9个,据此解答.

【解答】解:

在3.7和3.8之间两位小数有:

3.71、3.72、3.73、3.74、3.75、3.76、3.77、3.78、3.79,共有9个.

故选:

A.

【点评】在判定两个小数之间有多少个小数时,注意要看清有没有限制条件.

2.【分析】在计算1000﹣250﹣150时,我们可以利用a﹣b﹣c=a﹣(b+c)解答即可.

【解答】解:

1000﹣250﹣150

=1000﹣(250+150)

=1000﹣400

=600

所以与1000﹣250﹣150结果相等的是1000﹣(250+150).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减法的性质,注意灵活应用.

3.【分析】A、根据小数的意义作出判断;

B、先换算单位,再进行大小比较;

C、根据小数的计数单位求解;

D、根据近似数及其求法求解.

【解答】解:

A、0.8和0.80大小相同,意义不相同,原来的说法是错误的,符合题意;

B、7.4吨=7吨400千克>7吨4千克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C、3个是0.003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D、2.56保留一位小数是2.6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综合考查了小数的意义,质量的单位换算,小数的计数单位,近似数及其求法,综合性较强,但是难度不大.

4.【分析】观察图形可知,这三个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都是一行3个正方形,从侧面看

到的图形都是一列2个正方形;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各不相同,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

根据题干分析可得,这三个图形从上面和侧面看到的图形完全相同.故选:

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5.【分析】先把5×(□+3)用乘法分配律化简;然后再与5×□+3比较即可.

【解答】解:

5×(□+3)

=5×□+5×3

=5×□+15

5×□+15﹣(5×□+3)

=5×□+15﹣5×□﹣3

=15﹣3

=12

答:

他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12.

故选:

A.

【点评】先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再对其中的一个变形,变成相接近的形式,进而求解.

二.判断题(共5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2分)

6.【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a×c+b×c=(a+b)×c,或a×c﹣b×c=(a﹣b)×c,由此解答.

【解答】解:

73﹣73×2

=73×(1﹣2)

=73×(﹣1)

=﹣73,

所以73﹣73×2=(73﹣73)×2=0,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

×.

【点评】此题主要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7.【分析】根据有关0的乘法和加法进行解答.

【解答】解:

根据0的乘法可得,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根据0的加法可得,0和任何数相加还得原数.

故答案为:

×.

【点评】考查了有关0的乘法和加法,由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和任何数相加还得原数进行解答.

8.【分析】(18×5)+(36÷12)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和除法,再算括号外的加法,如果去掉小括号,就变成了18×5+36÷12,也是先算乘法和除法,再算加法,计算的结果不变,由此求解.

【解答】解:

(18×5)+(36÷12)

=90+3

=93去掉小括号后变成:

18×5+36÷12

=90+3

=93

计算的结果都是93,结果不变,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找清楚去掉小括号后计算的顺序是否有变化,从而解决问题.

9.【分析】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可知,0.5=0.50,根据小数的意义可知:

0.5的计数单位是0.1,0.50的计数单位是0.01,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0.5=0.50,0.5的计数单位是0.1,0.50的计数单位是0.01,

即0.5和0.50的大小相等,但是计数单位不同,

所以0.5和0.50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不同,说法正确;故答案为: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意义,注意小数的位数不同计数单位就不同.

10.【分析】用总人数除以轮船限载的人数,如果有余数,求出商再加上1;再与3比较即

可解答.

【解答】解:

200÷60=3(次)⋯20(人),

3+1=4(次),

4>3;

所以3次不能运完,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

【点评】本题根据除法的包含意义进行求解,注意余下的人数无论多少都需要多运1次.

三.填空题(共15小题,满分27分)

11.【分析】根据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点后第一位是十分位,第二位是百分位,第三位是千分位;

计数单位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量就是它

的计数单位.

【解答】解:

根据小数的意义,0.638是三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0.001,它有638个

0.001;

故答案为:

0.001,638.

【点评】此题考查小数的计数单位: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计数单位是0.1,两位小数

表示百分之几,计数单位是0.01⋯

12.【分析】130□672≈130万,显然是用“四舍”法求出的近似数,所以□里最大应填4;

240□890≈241万,显然是用“五入”法求出的近似数,所以□里最小应填5.

【解答】解:

130□672≈130万,□里最大应填4;

240□890≈241万,□里最小应填5.

故答案为:

4;5.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

法.

13.【分析】由图中的数轴可知,数轴中从“0”向右每一大格代表的数值单位是1,每一

大格被平均分成10份,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每小格是一大格的,代表的数值单位是“”或“0.1”.据此将各数在数轴中相应的位置表示出即可.

【解答】解:

【点评】本题是考查数轴的认识,解答此题要明确:

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14.【分析】

(1)低级单位克化高级单位分千克除以进率1000.

(2)高级单位分分米化低级单位厘米除以进率10.

(3)低级单位毫米化高级单位分厘米除以进率

4)高级单位分化低级单位秒乘进率60.

解答】解:

(1)6000千克=6吨

(2)4分米=40厘米

(3)30毫米=3厘米

(4)4分=240秒.

故答案为:

6,40,3,240.

【点评】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15.【分析】根据题意,原式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减法,要想先算乘法,再算减法,要用小括号把864﹣12×6括起来,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

把算式864﹣12×6÷9的运算顺序改成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要用小括号把864﹣12×6括起来,即(864﹣12×6)÷9.

故答案为:

(864﹣12×6)÷9.

【点评】小括号起到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只要把先算的小括号括起来即可.

16.【分析】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解答】解:

在800,8.00,0.80,80.000这几个数中,不改变原数的大小,能去掉3个

0的数是80.000,只能去掉2个0的数是8.00,只能去掉1个0的数是0.80,一个0也不能去掉的数是800.

故答案为:

80.000,8.00,0.80,80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于小数性质知识的掌握.

17.【分析】首先应用四舍五入法,把0.23保留四位小数;然后根据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排序即可.

【解答】解:

0.23≈0.2344,

因为0.23<0.233<0.234<0.2344<0.3,

所以0.23<0.233<0.234<0.23<0.3.

故答案为:

0.23、0.233、0.234、0.23、0.3.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应用,以及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问题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18.【分析】每分钟跳绳198下,求3分钟跳绳的下数,就是求3个198是多少,用乘法求

解,计算时根据估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

198×3

≈200×3

=600(下)

答:

3分钟大约跳绳600下.故答案为:

600.

【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意义:

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求解.

19.【分析】从高位到低位依次写出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的用“0”

补足;写出的小数,整数部分仍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精确到百分位,即保留两位小数,看小数点后面第三位,运用“四舍五入”法解答即可.

【解答】解:

3个十、2个十分之一和6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30.206,读作三十点二零六,精确到百分位是30.21.

故答案为:

30.206,三十点二零六,30.21.

【点评】此题是考查小数的读写法及求近似数,首先要先写对数,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的要用“0”补足.

20.【分析】要考虑3.8是一个两位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

“四舍”得到的7.6最大是

7.64,“五入”得到的7.6最小是7.55,由此解答问题即可.

【解答】解:

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7.6,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7.64,最小是

7.55;

故答案为:

7.64,7.5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利用“四舍五入法”,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根据百分位上数字的大小来确定用“四舍”法,还是用“五入”法,由此解决问题.

21.【分析】根据观察物体的方法,从正面看,是4个正方形,下行3个,上行一个位于右

面;从上面看,是4个正方形,上行3个,下行一个位于右面;从左面看是三个正方形,下行二个,上行一个位于左面.由此解答.

点评】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2.【分析】

(1)根据小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0.1,看4.8里

面有几份就有几个0.1;

2)根据小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是0.01,0.58是取100份中

的几份就有几个0.01.

解答】解:

4.8里有48个十分之一,0.58里有58个百分之一.

故答案为:

48,58.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根据小数的意义判断一个小数有几个计数单位:

把一个整体平均

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是它的计数单位,取得的份数就是计

数单位的个数.

23.【分析】首先根据已知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用减法求出乙数,再根据

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起来即可.

解答】解:

56.2﹣4.8+56.2

=51.4+56.2

=107.6.

故答案为:

107.6.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以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4.【分析】把a=3,b=2分别代入含字母的式子3a﹣2b,a2+b2中,计算即可求出式子的数值.

【解答】解:

3a﹣2b

=3×3﹣2×2

=9﹣4

=5

a2+b2

=32+22

=9+4

=13

答:

式子3a﹣2b的值是5,式子a2+b2的值是13.

故答案为:

5;13.

【点评】此题考查含字母的式子求值的方法:

把字母表示的数值代入式子,进而求出式子的数值.

25.【分析】计算15﹣5×2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减法;要变成先算减法,就给减法加上小括号,然后按照先算减法,再算乘法的顺序求出算式的结果.

【解答】解:

15﹣5×2

=15﹣10

=5

先算减法,把算式变成(15﹣5)×2,

(15﹣5)×2

=10×2

=20

故答案为:

5,(15﹣5)×2,20.

【点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1、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2、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

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3分,每小题3分)

26.【分析】

(1)从正面看到的是2层,下层3个正方形,上层1个正方形,靠左边;从上面看到的是1行3个正方形;从左面看到的是1列2个正方形;

(2)从正面看到的是2列,左列2个正方形,右列1个正方形;从上面看到的是2列,右列2个正方形,左列1个正方形,靠上;从左面看到的和从正面看到的完全相同;

(3)从正面看到的是3列,中间1列3个正方形,左右各1个正方形,靠下边;从上面看到的是1行3个正方形;从左面看到的是1列3个正方形;

(4)从正面看到的是左边1列,2个正方形,右边1列2个正方形,下边对齐,中间有间隙;从上面看到的是右边2个正方形,左边1个正方形,靠下;从左面看到的是2列,各有2个正方形,中间无间隙;

(5)从正面看到的是3列,左右列各2个正方形,中间列1个正方形,靠下边对齐;从

面看到的是1行3个正方形;从左面看到的是1列2个正方形.

解答】解:

根据题干分析可得:

点评】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五.计算题(共2小题)

27.【分析】根据整数加减乘除法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口算即可.

【解答】解:

300﹣82=21832+68×0=32299+63=36213×4+17×4=1200+405=405

30+25×4=1302.03×10=20.30÷19=06.6÷100=0.06625×4÷25×4=16

【点评】直接写得数时,注意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多步计算的注意运算顺序.

28.【分析】

(1)根据加法交换律简算;

(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

(3)根据减法的性质简算;

(4)根据凑整法简算.

【解答】解:

(1)349+216+151

=349+151+216

=500+216

=716

(2)354×(732﹣657)

=354×75

=26550

(3)485﹣282﹣118

=485﹣(282+118)

=485﹣400

=85

(4)99+867

=100+867﹣1

=967﹣1

=966

【点评】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六.应用题(共5小题)

29.【分析】上午有782人参观,用这个人数减去中午离开的357人,再加上下午又来的

421人,就是现在的人数.

【解答】解:

782﹣357+421

=425+421

=846(人)

答:

这时馆内有846人.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根据加减法的意义直接列式求解即可.

30.【分析】根据学生票是成人票的一半,先用除法算出单张学生票的价格,再用“单价×数量=总价”得出总钱数即可.

【解答】解:

80×2+80÷2

=160+40

=200(元)

答:

他们一家买门票一共需要200元.

【点评】本题关键先计算出学生票的价格,由此进一步解决问题.

31.【分析】先用总路程除以相遇时间,求出甲乙两车的速度和,然后再用速度和减去乙车的速度,就是甲车的速度.

【解答】解:

630÷4.2﹣70,

=150﹣70,

=80(千米/时);

答:

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

速度和=总路程÷相遇时间.

32.【分析】把一本笔记本的价钱看作1份,一个书包的价钱是8.5份,它们的和是1+8.5=9.5份,9.5份就是95元,用95元除以9.5份求出一份是多少钱,也就是一本笔记本的价钱,再用一本笔记本的价钱乘8.5就是一个书包的价钱

【解答】解:

笔记本:

95÷(1+8.5)

=95÷9.5

=10(元)

书包:

10×8.5=85(元)

答:

一本笔记本的价钱是10元,一个书包的价钱是85元.

【点评】本题考查了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也可用方程解答,设一本笔记本的价钱是x元,一个书包的价钱是8.5x元,相加等于95.

33.【分析】根据题意,用36乘6求出每个书架放书的本数,再乘21,就是21个书架一共可以放的本数;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

36×6×21

=216×21

=4536(本)

答:

一共可以放4536本书.

点评】本题属于连乘应用题,解答的依据是乘法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