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52960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ocx

《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ocx

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前言

家庭是儿童出生的摇篮,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是儿童心理素质形成的最重要的场所。

有些家长可能会想:

小孩子天真烂漫,不会有心理问题。

其实,由于受到生物、社会、心理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儿童期就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或障碍,有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病率为12%至16%,患有心理疾病的儿童为2%左右。

因此家长有必要了解有关常见心理障碍的知识,及时识别儿童心理问题。

不少孩子幼儿期或学龄前期就出现了心理异常,只是表现比较轻微,没有引起家长的注意,孩子上学读书后,这些心理疾病影响了学习成绩,家长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儿童心理有问题表现在哪里呢?

一般来说,儿童出现心理问题会在情绪、行为及生理方面出现异常变化,这些外在表现可以看作心理求助信号。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情绪表现:

恐惧,焦虑,不愿上学,容易生气,敌意,想轻生(认为活着没有意思,有度日如年的感觉,兴趣减少或多变、情绪低落)等。

二是行为表现:

离群独处,不与同年龄小朋友一起玩,沉默寡言,少动,精神不集中,过分活跃,有暴力倾向、逃学、偷东西等行为。

三是生理表现:

头部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厌食或贪食、早醒、入睡困难、耳鸣、尿频,甚至全身不适,而到医院检查又没有身体疾病。

儿童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

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应该为幼儿营造爱的氛围,其核心是对幼儿人格的尊重与友爱。

爱是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也是造就儿童健全人格的关键因素,然而,对孩子的尊重不等于放纵,关爱更不等于溺爱,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权衡取决于父母的教育方式及对子女的教养态度。

现在许多家长都热衷于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实际上这样会使孩子失去实践的机会。

例:

妈妈对明明说:

“儿子,你是妈妈唯一的宝贝,是我的一切,妈妈愿意为你做最大的牺牲。

”结果,明明4岁了,妈妈还是整天喂他吃饭,给他穿衣穿鞋。

明明上幼儿园了,他却这也不会做,那也不愿学,而妈妈还是一如既往的替他做事,渐渐地会使明明感到自己不如别人,他将面临一个陌生的世界,而逃避应负的责任,使他缺乏责任心和自信心。

由此可知,家长的教养方式与态度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重大的影响。

一儿童心理健康

1.1儿童常见心理问题

1.1.1儿童常见的四大心理问题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在我国,2004年的主题是:

“关注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快乐心情,健康行为。

”今年之所以取此主题,是因为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全球大约有1/5的儿童和青少年出现过心理问题,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会增长50%,成为最主要的五个致病、致死和致残原因之一。

  而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卫生状况非常令人担忧。

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只有不足1/5的患者得到了恰当的治疗。

记者在这次精神卫生日新闻发布会上得到的信息表明,有四类心理问题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是比较普遍的。

1、人际关系障碍

  人际关系障碍主要指儿童在与周围人的相处中出现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不能正确处理与上级的关系,比如父母、老师和领导;二是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同学、同伴的关系。

专家认为,人际关系障碍与孩子“听”与“说”技能不良密切相关。

比如一些儿童与人交流时,不注意倾听他人的讲话,或表现出不耐烦和不理睬,使人感到不尊重他人,排斥他人;有些儿童不愿意讲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时候缺乏自然坦诚的态度,妨碍了与人的沟通。

这样,由于长期听不进来,说不出去,容易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天地里,独来独往,导致孤僻苦闷或固执偏激。

  人际关系障碍的儿童在处理与同伴的冲突时,容易走上两个极端:

一是自尊心过强,不懂得用恰当的言语解决矛盾,行为偏激,从而欺负同伴,成为学校里的“小霸王”;二是一味退缩,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胆小怕事。

2、上学恐惧症

  中科院心理咨询中心的人员介绍说,前来咨询的青少年中,相当一部分属于受到了老师尖锐的批评或者校园暴力,从而产生了上学恐惧症。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李黑妮女士提供了一个案例,很能说明问题。

男孩林林正在读高一,他在教室走廊里遇着一个成年人打听同班的另一个男生,就领着他到班级门口,冲里面喊了一声:

某某某,你爸来了。

那个男生冲他说了一句,你爸才来了呢。

午休的时候,那个男生指使一群人把林林痛打了一顿。

当林林鼻青脸肿地回到教室,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劈头就一连串地质问:

“是不是你在原来学校跟人结仇,人家找来了?

是不是你谈恋爱了,为女朋友打起来了?

……”林林受到了“校园暴力”的伤害,同时又遭到老师的误解,这一系列的遭遇,使得他再也不肯去上学了。

他的理由是:

我在学校还怎么抬头做人?

3、抑郁症

  据2004年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资助的一个项目对成都市市区1393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男生有22.22%,女生有26.74%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

北京回龙观医院的主任医师邸晓兰女士告诉记者,儿童青少年由于生活经验不足,承受能力有限等原因,对自己的情绪有时难以把握,在遇到困难和矛盾的时候不会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造成许多烦恼和冲突,而长期的情绪压抑更是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基础。

因此,要培养他们学会缓解精神压力,教育他们学会宣泄和放松。

  由于孩子正在发育期,抑郁症的表现往往和成年人不同。

比如婴儿期抑郁症大多与母子分离有关,患儿表现为不停啼哭、四处寻找父母、吃奶差、睡眠减少等;学龄前期儿童抑郁症则表现为孩子不愿上幼儿园、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食欲下降;青春期抑郁症的孩子还可出现反社会行为,如吸烟、酗酒、犯罪等。

4、学习障碍

  学习障碍是指智力正常,但因学习能力落后而导致成绩低下的现象。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刘翔平指出,大约5%-10%的学生属于学习障碍,主要有四类症状:

(1)书写障碍。

写作业十分粗心,经常多一撇少一划,把答案抄错。

有时难题可以解出来,简单的计算题却错了。

这种孩子最易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误解,而遭到责骂或者惩罚。

(2)阅读障碍。

这是最常见的学习障碍。

患儿往往记不住字词,听写与拼音困难,写作文时语言干巴巴,阅读速度特别慢。

(3)数学障碍。

这类孩子在机械图形、数学学习上能力落后,学习时较为刻板。

(4)注意力障碍。

孩子难以持久地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面,爱走神,容易被外界干扰。

  邸晓兰说,当孩子出现了以上心理问题时,家长和老师要积极寻求心理专家和精神科专家的帮助。

对孩子的心理问题不能讳疾忌医,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干预,孩子有可能会反复发作,一生都将受到影响。

1.1.2我国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更多的人们逐渐意识到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并得到各有关方面的关注,大家普遍认为,现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急需改善,儿童青少年心理保健,对家庭、学校、社会及儿童青少年本身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由上海市卫生中心、上海心理咨询中心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组织的一项对上海市的24000名4~16岁的儿童进行一项调查中发现,我国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10.2~14.5%。

其中第一位是多动症占7%左右,第二位的是情绪障碍3%左右,占第三位的是社会交往问题1%左右。

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儿保科的张劲松、沈理笑、许积德等综合医院心理门诊中的儿童病例分析,说明症状类型主要有:

情绪问题、学习问题、行为问题,其中情绪障碍占34.25%;适应性问题占2.8%;多动性占11.65%;品行问题占3.9%;睡眠问题占1.7%;学习困难占8.8%;内趋力不足占13.3%。

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对2055名9-15周岁的困境儿童所做心理健康调查时,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的儿童有223名,占到10%左右。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大都存在发展性的特点,即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不同的主要心理问题。

通过调查显示:

1、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和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通过对全国22个城市26个单位的24000名4-16岁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后,指出4-5岁(学前期)主要为社会交往问题;6-11岁(小学时期)主要为注意缺损障碍;12-16岁(少年时期)主要为情绪障碍。

2、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在困境儿童的心理咨询过程中,统计出:

0-18岁的儿童主要存在六类问题,比例从高到底依次是:

行为问题(47.77%)、情绪问题(27.23%)、学习困难(23.21%)、多动(22.325)、科学育儿知识咨询(17.41%)、适应不良(6.25%),并且发现:

11岁(尤其6岁)以下(含11岁)主要是"科学育儿知识咨询"、12岁以上(含12岁)主要以"行为问题"为主。

1.2儿童心理健康的十大标准

1.2.1智力正常

智力是以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总和,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正常的智力是学习和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智力发展水平要符合实际年龄的智力水平。

1.2.2情绪的稳定性与协调性

儿童经常保持轻松、愉快、稳定、协调的情绪,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使整个心身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

从而提高心理功能有助于发挥自身的内在学习潜能。

如果经常出现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会影响潜能的发挥。

1.2.3较好的社会适应性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标志着心理健康水平,一个心理健康的儿童能够较快地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包括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及人际环境等。

既使突然发生意外变化或身处恶劣环境中,也能较快地顺应环境并保持心理平衡。

有些独生子女由于早期社会化的娇生惯养,形成了他们生活自理能力低下,不能有效地处理与现实环境的关系,往往导致适应性障碍。

1.2.4和谐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儿童能够与同龄人建立平等、互助、和睦相处的伙伴关系。

如果早期社会交往被剥夺,家庭不和睦、接受较多消极影响,易形成孤僻、敌意、敏感、过度警觉、自我为中心、妒忌、自私等不合群的不良个性,而导致人际关系的不协调。

1.2.5反应能力适度与行为协调

健康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和谐统一。

对外部刺激反应适度,表现既不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并具有一定应变、应对能力。

1.2.6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

心理健康的儿童具有与其实际年龄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并形成与年龄阶段相适应的心理、行为模式。

如果心理、行为严重偏离相应的年龄段特征,可能存在心理发育问题。

表现为发展严重滞后或超前,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1.2.7心理自控能力

心理活动自控能力强的儿童其注意集中水平高,记忆和意识活动有效水平也高。

而自控能力较差者,其注意集中水平低,注意力难集中,缺乏专注性,其记忆和意识活动有效水平低,往往导致学习困难。

1.2.8健全的个性特征

个性(人格)是每一个人独有的心理特征及特有的行为模式,具有相对的倾向性和稳定性。

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和后天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是一切心理特征的总和。

自幼培养儿童客观而积极的自我意识,能适度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使其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形成良好、健全的个性是个体适应环境的重要保证。

1.2.9自信心

自信心是对自我的客观评价,实质上是一种自我认知和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

如果自我评价过高、自命不凡,会因盲目自信导致意外失败而沮丧,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若自我评价过低,会产生自卑感,因缺乏勇气不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而失去机遇而一事无成。

恰当的自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1.2.10心理耐受力

对突发的强烈精神刺激或长期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以及对压力、失败、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即为心理耐受力。

因为儿童正处于心理发育和个性形成时期,其可塑性强,应及早培养他们不怕苦、不怕累、耐受失败、挫折的坚强意志力,不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有利于心理健康。

二不良家庭教育方式的分类

2.1前人对家庭教育方式的分类研究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心理学家鲍姆令德曾做了长达十年的研究,最终通过父母教养方式实验得出了权威型父母最有利于儿童个性发展的结论。

2.1.1初步实验研究分类

1权威型父母的男女孩子在认知能力和社会能力发展方面都胜过其他两组儿童;

2专制型父母的孩子发展平平;

3娇宠型父母的女孩在认知和社会能力方面的得分都低于平均值,男孩的认知能力特别低。

因此鲍姆令德认为权威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对于孩子的培养和发展是最有利的。

2.1.2两个维度的分类

进一步研究中,鲍姆令德提出了划分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即要求和反应性。

要求指的是父母是否对孩子的行为建立适当的标准,并督促其达到这些标准。

反应性指的是对孩子接受和爱的程度及对孩子要求的敏感程度。

根据这两个维度,可以把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四种。

1“权威型”父母,即“高要求高反应”型。

此类父母在对孩子的要求方面有适当的“高”和“严”。

他们有明确合理的要求,会为孩子设立一定的行为目标,对孩子不合理的任性行为做出适当的限制并督促孩子努力达到目标;同时,他们并不缺乏父母应该有的温情,能主动关爱孩子,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述说,而且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励孩子自我成长。

简言之,这类父母施行“理性、严格、民主、关爱和耐心”的教育方法。

在这样的教导之下,孩子会慢慢养成自信、独立、合作、积极乐观、善于社交等良好的性格品质。

2“专制型”父母,即“高要求低反应”型。

这类父母在孩子眼里就像历史书上的“暴君”,并对他们实施“暴政”。

他们会拿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而没意识到要求过高对孩子的个性是一种变相的扼杀;他们不能接受孩子的反馈,对孩子缺乏热情和关爱,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不能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

在这种“暴政”下,孩子容易形成对抗、自卑、焦虑、退缩、依赖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3“溺爱型”父母,即“低要求高反应”型。

中国一直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但有时候在“爱幼”上发挥得过了头,于是就有了这么多的“小皇帝”、“小公主”。

这类父母对孩子充满了无尽的期望和爱,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满足孩子的要求,但他们很少对孩子提要求。

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变得依赖、任性、冲动、幼稚、做事缺乏恒心。

4“忽视型”父母,即“低要求低反应”型。

这类父母不关心孩子的成长,他们不会对孩子提出什么要求和行为标准,在感情上也表现得较冷漠,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和爱。

在忽视型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自控能力差,对生活会采取消极态度,还会有其他不良的心理特征。

如果将这四种父母教养方式结合对儿童的学校教育来看,鲍姆令德分析得出:

父母的“专制型”教养方式将导致儿童缺乏思考的能力,做事优柔寡断,心理上产生抑郁和焦虑,缺乏学习的灵活性,例如不会灵活运用学习方法等;“溺爱型”教养方式会使儿童缺乏创新能力,影响儿童创造性思维和个性的发展;“忽视型”教养方式会使儿童的学习注意力转移,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将会荒废学业。

只有“权威型”的父母教养方式下,孩子思维活跃,富有想象力,自控力强,做事有主见,还能够听取意见并积极改进,学习上灵活刻苦,善于和同学交流。

[1]

2.2不良家庭教育方式的类型

鲍姆令德根据要求和反应两个维度将父母教育方式分为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权威型四种,而我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得出父母亲的不良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过分溺爱型、暴力相向型、指责谩骂型、漠不关心型、专制命令型。

2.2.1过分溺爱型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

随之,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也上升为小皇帝、小公主。

这都是父母亲特别是爷爷奶奶辈的过分宠爱,或者说是溺爱所造成的。

父母亲想要给儿童无微不至的照顾,想要让儿童生活的幸福,不想让儿童吃一点点苦受一点点累,总是将他们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下,这种爱是缺乏理智和分寸的,对儿童过分娇宠,有求必应,会使他们的成长生活过于顺利,没有丝毫经历风雨的机会,这样只会让儿童变得软弱,对父母有很大的依赖心,不能独立。

当儿童犯下过错的时候,父母亲会以“孩子还小,不懂事”为由纵容他们,任其错误继续发展下去直至酿成大错为止。

正如周海宏博士曾对过度保护作过冷峻剖析:

许多父母患上了“关怀强迫症”。

所谓“关怀强迫症”,即是一个人特别需要别人依赖自己,总爱向别人提供别人不需要的关怀。

这就是对儿童的过分溺爱。

小明今年就要进入小学了,他从小在家里就是家人的掌中宝,父母、爷爷奶奶辈的过分宠爱让他一直过着“小皇帝”的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导致他都已经上小学了,仍不会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更别说是做清洁了。

进入小学后,班里要求同学们要轮流做值日,轮到小明时他却什么都不会做,因此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讽,在他的心里产生了很大的阴影,不禁责怪起了长辈们的溺爱。

由这个事例我们应该知道,过分地溺爱孩子是害了孩子,宠爱也要有个度。

2.2.2暴力相向型

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往往认为“棒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因此,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有对孩子使用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的经历。

有位中国科学院的博士,作为一个年幼的儿童的父亲,他在一次教育访谈中这么说道:

“我们有时也打孩子,但我和她母亲都特别注意,从来不打孩子的后脑勺,而只是打臀部或者手。

”这位父亲的话道出了中国家庭使用暴力的普遍程度。

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父亲,他竟以为打孩子时避免易受损伤部位,就是一名知识分子父亲比一名工人父亲显得更“文雅”和“科学”的地方。

并不是说对孩子使用暴力时打的地方不是易受损伤部位就不算是暴力行为了,只要是采用暴力手段来教训孩子都算是对孩子施暴的一种行为。

这种错误的教育观念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有这样一个案例:

一位父亲,在儿子6岁第一次偷吃别人的东西时,就狠狠地把他毒打了一顿,结果使孩子幼嫩的双腿都无法走路,可是孩子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仍然经常偷东西,家长对之是咬牙切齿,屡偷屡打,可孩子却是屡打屡偷。

上大学后,孩子成了一个“偷窃癖“患者。

可见这种不良的家庭教育观念并不能改变一个儿童的行为。

2.2.3指责谩骂型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做一些错事。

有些父母不能正确地评价儿童的错误,总是爱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相比较,孩子稍不如意,就大声训斥、指责甚至谩骂,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情绪。

以指责谩骂的方式教育孩子,将自己的不满发泄到孩子身上,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出气筒,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就是指责谩骂型的家庭教育方式。

有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孩子要求很高,而且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同别人家的比,每当孩子考试完成绩不好时,总会责骂他,总是说:

“你怎么那么笨呢!

这么简单的卷子都能考那么差,你瞧人家×××这次就考得第一名,你呢……”其实这个孩子成绩并不差,只是偶尔发挥失常而已,但不论如何,都达不到母亲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也渐渐淡了,成绩是越考越差,挨骂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最后甚至是习以为常,不再当一回事,做母亲的也只能是干着急,无能为力。

由此可见,这种家庭教育方式也并不能让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反而是越来越糟。

2.2.4漠不关心型

家长对儿童的漠不关心可以大致分为两种:

一种是对孩子完全不关心,甚至是漠视孩子的存在;另一种则是对孩子关心,但是关心的不够,或者说是关心的方法错误了,只能满足孩子的浅层次的物质需要,却无法了解到孩子内心真正的渴望与需要。

例如有些家长对于孩子几乎不怎么关心,他们每天都只想到自己要去哪里玩,要怎么享受生活,对于孩子却只是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每到孩子找他们时就以为是要钱,然后给孩子钱后自己又去玩了。

这样的家庭里,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关怀,感受不到爱,总会产生许多偏激的想法。

有的甚至是不学习,只会拿着父母给的钱去跟那些不良少年混在一起,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这种情况在父母离异的家庭中更加容易出现。

2.2.5专制命令型

在这种家庭教育方式下父母常常强调辈分,强调儿童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用权力和强制性的训练时孩子听命令,一味地把自己的观点、愿望、想法强加给孩子,总认为孩子就是孩子,他们不懂事,必须由父母告诉他们该做什么,该怎样做。

父母一直认为,对于孩子来说自己的一切都是对的,孩子应该遵守,他们忽视了孩子有独立和成功的愿望。

当孩子有一天违背了父母,父母就要强调“我们这是为你好”。

长此以往,在孩子们心中便会出现“我是错的”,孩子没有了主见,不能独立去应付困难:

孩子会依赖,会自卑。

如果孩子的个性比较强,他们便会逆反,会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去做一些出格的事。

结果一旦形成,父母将会迷茫,“我们全心全意为了他,一直希望他出人头地,我们为他花了那么多钱,我们为他付出了那么多精力,结果为什么这样?

”有位家长对上二年级的女儿说:

“女儿,你一定要刻苦学习钢琴,而且要天天练,老爸要让你成为钢琴演奏家”。

事实上,女儿对弹钢琴不仅没有兴趣,而且可以说是恨之入骨,有时甚至想要悄悄地把钢琴烧掉。

其实,学习钢琴只是满足父母的虚荣心,是实现他们自己的愿望,对于孩子来讲,这也许根本没有兴趣可言,甚至在以后也不会有太大用处,真的是苦了孩子累了家长。

三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针对这些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进行了研究得出这些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重大的影响。

3.1过分溺爱型

对儿童过分溺爱,只会让儿童渐渐失去承受挫折和困难的能力。

儿童在父母亲如此溺爱的教育方式下成长,易形成任性、自私、冷漠、放肆、唯我独尊、易发脾气、为所欲为、好夸口的不良行为品行,且叛逆的心理表现的尤为突出。

同时,由于过多的庇护,会使这些儿童心理承受能力脆弱,他们一旦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便会无所适从,甚至会自卑而走向极端,而不能做一个有思想的独立的勇于挑战困难的人。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教子》中曾说: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

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

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共叔之死,母实为之;赵王之戮,父实使之;刘表之倾宗覆族,袁绍之地裂兵亡,可谓灵龟明鉴也。

”他认为对子女偏爱容易滋长他们的优越感,而导致他们只以为是,不求上进,因此往往给他们带来祸患。

从某种意义上说,子女的笨拙、迟钝,父母有很大的责任,因为子女的性格、能力等的形成都与家长的教育密切相关。

[3]

当今社会中许多的儿童进入学校后,对于学校的集体生活十分不适应,尤其是进入寄宿式的学校学习的儿童,他们往往生活上不能自理,学习上遇到困难也无法独自处理,这些儿童大部分都是在家里被家长们当做小皇帝小公主似的宠着,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遇到困难或问题也一直是依赖着父母,从未独自处理过,到了学校,对于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事物都产生了一定的恐惧,这个时候,有些儿童会因为害怕而不去学校上学,甚至是拒绝一切陌生的人事物,甚至是自闭。

3.2暴力相向型

父母通过暴力手段“惩罚”儿童,儿童因此受到的身体伤害倒在其次,而对儿童心灵的消极影响才是令人担心的。

一个常被父母打骂的儿童,容易从父母的打骂行为那里学到暴力和攻击的手段,这样的儿童往往缺乏同情心,在同伴之间也会采用类似的暴力攻击。

明代温以介的《温氏母训》中曾说:

“儿子是天生的,非打成的。

古云:

‘棒头出孝子。

’不知是铜打就铜器,是铁打就铁器,若把驴头打作马面,有是现否?

”温母不赞成用“打”的方式来教育子女,认为子女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由其本质所决定的。

[3]

从小被父母暴力相对的儿童,在得到教训的同时心理也产生了阴影,在暴力下成长的儿童往往会因为长期的挨打挨骂而往极端方向发展。

有的儿童会从父母身上学到暴力以及攻击手段,认为凡事都能用暴力解决问题,只有会更多的强有力的暴力手段才能不被他人欺负,才能变得强大,因此,当他们在遇到问题是总是采用暴力手段,有的甚至将他人打伤或者打死,这些都是父母所采用的不良家庭教育方式所教育出来的后果;而有的儿童,由于长期在父母暴力的教育方式下,对于暴力手段很是恐惧,个性也变得十分懦弱,做事胆怯,面对困难总是逃避畏缩,长期受暴力压迫,总是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真正的情绪,压抑时间长了就会造成严重的心理疾病,如自闭,抑郁症等,有的甚至会突然爆发出来,变成精神疾病。

3.3指责谩骂型

对儿童指责谩骂的后果就是使儿童感觉到茫然无措,做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