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造工艺设计指导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55270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23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织造工艺设计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织造工艺设计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织造工艺设计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织造工艺设计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织造工艺设计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织造工艺设计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织造工艺设计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织造工艺设计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织造工艺设计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织造工艺设计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织造工艺设计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织造工艺设计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织造工艺设计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织造工艺设计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织造工艺设计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织造工艺设计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织造工艺设计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织造工艺设计指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织造工艺设计指导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织造工艺设计指导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织造工艺设计指导书.docx

《织造工艺设计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织造工艺设计指导书.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织造工艺设计指导书.docx

织造工艺设计指导书

织造工艺设计指导书

【任务】

南通某纺织企业接到某外贸公司一服装面料来样订单,数量为12000米,允许交货偏差±5%,质量标准国标一等品,三联匹,交期为30天。

织物成品规格为57/58〞JC80S×JC80S 100×80,后整理采用小整理加工。

【分析】

工艺员接到任务后,首先要对客户的样品进行分析,从织物中提炼出经纬纱的原料、规格等技术数据。

查阅资料或根据企业以往生产经验确定相关技术参数,进行初步的工艺设计,并根据分析和工艺设计的结果确定合适的工艺流程,结合企业现有设备进行设备配备,购买纱线,以备用。

进行各道工序的上机工艺设计,并组织生产实施。

记录生产过中对工艺落实情况以及生产情况,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与反馈。

具体任务分解如下:

任务1 织物分析与总工艺单初步设计

一、客户来样分析

  1、判断织物正反面

进行织物分析前,首先要确定织物的正、反面。

织物的正、反面一般是通过观察对比织物外观效应如花纹、色泽和织物质地如经、纬纱原料,经、纬密度,表面平整光洁度,外观疵点等方面的区别来判别的。

常用的判别依据有。

(1)一般织物正面的花纹、色泽均比反面清晰美观;

(2)凸条及凹凸织物,正面紧密而细腻,具有条状或图案凸纹。

而反面较粗糙,有较长的浮长线;

(3)起毛织物:

单面起毛织物,其起毛绒一面为织物正面。

双面起毛绒织物,则以绒毛光洁、整齐的一面为正面;

(4)观察织物的布边,一般织物正面的布边光洁、整齐;

(5)双层、多层及多重织物,如正、反面配置的经、纬密度或经、纬原料不同时,则一般正面具有较大的密度或正面的原料较佳;

(6)纱罗织物:

纹路清晰绞经突出的一面为织物正面;

(7)毛巾织物:

一般以毛圈密度大的一面为正面。

一般的织物其正、反面都有明显的区别,但也有不少织物的正、反面极为近似,两面均可应用。

因此,对这类织物可不强求区别其正、反面。

2、判断织物经、纬向

正确判别织物经、纬向是正确分析织物经、纬密度,经、纬纱线原料组合和织物组织的先决条件。

有布边的样品,与布边平行的为经纱、与布边垂直的为纬纱;无布边的样品,则可根据一般设计规则和实际生产规则来判别。

判别织物经、纬向的主要规则有:

(1)一般经纱原料优于纬纱原料,经向纱线细、纬向纱线粗,经向密度大、纬向密度小;

(2)如织物纱线上有残存浆分,则含浆分的为经纱,不含浆分的为纬纱;

(3)筘痕明显的织物,则筘痕方向为经;

(4)对于短纤维纱线织物,若一组为股线,另一组为单纱,则通常股线为经,单纱为纬;若经、纬均为单纱但捻向不同,则Z捻纱为经,S捻纱为纬;若经、纬纱线捻度不同,则捻度大的为经,捻度小的为纬;

(5)若织物中有一组采用了金银闪烁线、圈圈绒线、结子线、大肚纱或雪尼尔纱等花式线,则这一组为纬;

(6)毛巾类织物起毛圈的为经,不起毛圈的为纬;双层分割起绒起毛织物,则起绒毛纱线方向为经,另一组为纬;

(7)纱罗组织织物,则有相互扭绞的一组纱线为经。

3、测定织物经、纬密度

织物经、纬密度以10cm中纱线的根数为计量单位,是直接影响织物外观品质和内在质量,并关系到产品成本与生产效率的一项重要的织物指标。

测定经、纬密度的主要方法有:

(1)借助于照布镜或织物密度分析镜直接测数单位长度内的经、纬纱线根数。

这是通常的测定方法。

测数时,镜框或标志线应与纱线平行;数至最后时,如落在纱线上,则计作为0.5根,以保证密度的精确性;

(2)对于组织规则的织物,可采用测数10cm长度内的组织循环次数再乘上组织循环纱线数来确定织物经、纬密度;

(3)对于密度较大难以直接测数或者有至叠覆盖的复杂结构织物的经、纬密度测定,可采用拆数法,即剪取单位长度的织物,逐一拆出并数清其经纱和纬纱的根数,即可得出织物经、纬密度。

织物经、纬密度一般应测取3-4个数据,然后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精确至0.5根。

4、分析织物组织

正确分析织物中经、纬纱交织规律是正确确定织物上机的基础。

组织分析常用的工具有照布镜、分析针、剪刀及颜色纸等。

用颜色纸的目的是为在分析织物时有适当的背景衬托,一般分析深色织物时,可用白色纸做衬托,分析浅色织物时,可用黑色纸做衬托。

常用的织物组织分析方法有以下拆纱分析法和经验分析法。

拆纱分析法是一种常见的组织分析法,也是初学者必须掌握的一种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确定分析面。

选择织物哪一面分析,一般以看清织物的组织为原则。

例如起毛类织物,宜选择反面分析;

(2)选择拆纱系统。

一般将密度较大的纱线系统拆开,留出密度小的纱线系统纱缨,这样更能看清楚经纬纱上下沉浮状态,找出交织规律。

由于大多数织物经密大纬密小,所以通常是拆经纱留纬纱;

(3)拆纱,拆除若干根纱线,留出10cm左右的纱缨;

(4)纱缨分组。

对于循环小组织简单不必分组,直接拆纱分析。

对于复杂组织或色纱循环大的组织用分组拆纱更为精确可靠,将拆好的纱缨每若干根为一组(一般8根一组为宜)分成若干组,将奇数组纱缨与偶数组纱缨剪成两种不同长度。

这样分组观察、记录经纬交织关系,方便简捷,又不易出错;

(5)拨纱分析,用分析针将纱线逐根轻轻拨入纱绍中,用照布镜观察该根纱线与纱缨的交织情况,并在意匠纸上按拆纱顺序记录下来;当从分析记录图中发现经、纬向均达到2个循环以上,就可停止分析,确定组织循环,并通过分析判断,最终确定织物组织。

有经验的设计者,可依靠目力或利用照布镜,对织物进行直接的观察,将观察的经、纬纱交织规律,逐次填入意匠纸的方格中。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主要适用于分析单层密度不大、纱线较粗、基础组织铰为简单的织物。

在分析某一简单组织为地部,其他组织起局部花纹这一类织物时,可分别分析地部和花部的基础组织,然后根据花部的经、纬纱根数和花纹的分布,求出一个花纹循环的经纬纱数,而不必一一画出每一个经、纬组织点,但须注意地部组织与花部组织起始点的统一问题;分析重组织或双层组织一类织物时,可表层纱线正面分析,里层纱线反面分析,找出表、里组织,并结合表、里经纬的排列比和组织配置原理,画出完整正确的组织循环图。

分析起绒类组织织物样品时,应附织物纵向截面图;分析纱罗组织织物样品,还须绘出绞纱部分的织物结构图。

5、测定织物经纬纱缩率

织物经、纬纱缩率包括织缩率和练染缩率,它是计算经、纬纱纱线密度和经、纬纱线用量,进行工艺设计的重要依据。

一般的测定方法是:

在织物样品的经、纬向分别标出一定长度(一般为10厘米),作上记号,计为织物中纱线长度L2,然后拆出纱线,测量出其自然伸直状态下记号间的长度,计为纱线原长度L1,通过计算缩率a=[(L1一L2)/L1]*100%,测算10次取平均值。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测算缩率的精确性,一定程度上受到拆纱方法和拉直纱线的张力影响。

因此测定时要注意:

(1)拆纱前,应将边部的纱缨剪短,以减少纱线从织物中拨小来时产生意外伸长;

(2)拉直纱线时的张力掌握要适当,不可使纱线有伸长现象,特别是强力差、捻度低或拉伸回弹性好的纱线;

(3)操作过程中不能造成纱线的退捻或加捻;

(4)粘胶纤维纱线潮湿状态下极易伸长,操作时要避免沾湿纱线。

常见本色棉布织造缩率见表1-1。

表1-1 常见本色棉布的织造缩率

织物名称

织造缩率(%)

织物名称

织造缩率(%)

经纱

纬纱

经纱

纬纱

粗平布

7.0~12.5

5.5~8

半线华达呢

10±1

2.5±1

中平布

5.0~8.6

7±1

全线华达呢

10±1

2.5±1

细平布

3.5~13

5~7

纱卡其

8~11

4±1

纱府绸

7.5~16.5

1.5~4

半线卡其

8.5~14

2±1

半线府绸

10.5~16

1~4

全线卡其

8.5~14

2±1

线府绸

10~12

2±1

直贡

4~7

2.5~5

纱斜纹

3.5~10

4.5~7.5

横贡

3~4.5

5.5±1

半线斜纹

7~12.0

5±1

羽绸

7±1

4.3±1

纱哔叽

5~6

6~7

麻纱

2±1

7.5±1

半线哔叽

6~12

3.5~5

绉纹布

6.5

5.5

纱华达呢

10±1

1.5~3.5

本产品因客户有来样,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该品种的经织缩和纬织缩分别为4.2%和5.4%,对于没有来样的品种,则根据企业以往生产经验或表1-1初步确定相应的织缩率。

6、鉴别织物经纬纱原料

经、纬纱原料鉴别首先是纤维原料属性的定性分析,定性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感官法、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溶解法、药品着色法及熔点测定法、红外光谱法、双折射率法等多种。

对于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原料混纺纱线的织物,还需进行混纺成分混纺比的定量分析,主要采用化学试剂溶解法。

具体方法参见《纺织材料学》。

二、确定流程与设备选型

1、确定生产流程

(略)用图示的方式体现。

2、选择合适的设备

(略)用表单的形式体现。

3、主要设备技术参数介绍

(1)络筒机

(2)整经机

(3)浆纱机

(4)织布机

用表单的形式体现。

三、计算并填写总工艺单

把客户来样分析的数据填入总工艺单,并进行初步设计,相关参数一并填入总工艺单。

1、确定幅缩率

影响幅缩率的因素很多,不同的整理方式,其幅缩率也不一样。

该品种为服装面料,幅缩率一般为8-12%,咨询客户后知,该面料后整理采用小整理,根据企业以往生产经验,该品种幅缩率确定为11.6%。

注:

染色缩率,大概全棉的2-12%,涤棉的3-15%,全涤的8-15%,布越薄染色缩率越大,机缸染色比长车染色缩率要大,成品面料蒸烫缩水率要求越小,染色的缩率越大。

常见本色棉布印染幅缩率见表1-2。

表1-2 本色棉布印染幅缩率

档次

成品名称

幅缩率(%)

幅宽加工系数

经密加工系数

本光染色平布,丝光印花染色平布漂、色、花的麻纱织物

12.2

0.878

1.139

本光,丝光漂白平布,丝光、漂、色、花贡呢、哔叽、斜纹等

12.2

0.878

1.126

本光漂白斜纹,丝光、漂、色、花府绸、纱卡其、华达呢等

8.5

0.915

1.093

本光漂、色纱卡其、纱华达呢类、丝光漂、色线华达呢等

6.5

0.935

1.070

丝光漂、色线卡其类

5.5

0.945

1.058

幅宽加工系数=1-幅缩率

经密加工系数=1/(1-幅缩率)

2、估算坯布参数

          取65〃(165cm)

           取89根/英寸(350根/10cm)

         取84根/英寸(331根/10cm)

注:

上述公式中的伸长率是指印染加工伸长率,一般为1-5%,也有品种整理伸长率为负值。

常见坯布印染加工伸长率如表1-3。

表1-3 坯布印染加工伸长率

织物种类

平布

府绸

哔叽、斜纹

卡其、华达呢

麻纱

伸长率(%)

4.0-5.0

4.0

3.0-4.0

2.5-3.5

1.5-2.0

3、确定边纱和每筘穿入数

常见本色棉坯布边纱及每筘穿入数如表1-4。

表1-4 本色棉坯布技术组织规格表

织物名称

织物

组织

每筘

穿入数

边纱根数

50〃以下

50〃以上

28S以下

29S-39S

40S-49S

49S以下

50S及以上

粗、中、细平布

平纹

2

4

24

32

48

48

64

府绸

平纹

4

4

12

斜纹布

2/1

3

3

哔叽

2/2

4

4

华达呢

2/2

4

4

48

48

64

卡其

2/2

4

4

48

48

64

直贡

4/1

3

4

64

横贡

1/4

2

2

64

72

72

麻纱

纬重平

3

4

24

32

48

48

64

根据织物特点,查表1-4,我们确定边纱根数为64根,地组织每筘穿数为2,边组织每筘穿入数为4。

4、确定筘号和上机筘幅

 取84#

〃即175cm

5、估算总经根数

     

修正总经根数为5782根。

(过程略)

核算坯布经密。

 误差在1根以内。

6、核算经、纬用纱量

  (公式1-1)

(公式1-2)

各参数数值见表1-5。

表1-5 常见参数值

织物自然缩率及放码损失率(%)

经纱伸长率(%)

经纱回丝率(%)

纬纱回丝率(%)

≥32tex

31-21tex

20-10.6tex

1.125

1

1.1

1.2

根据线密度而定

经、纬纱回丝率见表1-6和1-7。

表1-6 棉型梭织经纱总回丝率较好水平                单位:

%

经密

经纱支数

根/英寸

10S-15S

16S-20S

21S-25S

26S-30S

31S-35S

36S-40S

41S-45S

46S以上

40-50

0.341

0.244

0.223

0.190

0.182

0.165

0.160

0.156

51-60

0.371

0.263

0.240

0.204

0.194

0.175

0.169

0.164

61-70

0.401

0.282

0.257

0.218

0.206

0.185

0.178

0.172

71-80

0.430

0.302

0.272

0.231

0.217

0.195

0.187

0.181

81-90

0.460

0.321

0.290

0.245

0.229

0.205

0.196

0.189

91-100

0.490

0.340

0.307

0.259

0.241

0.216

0.205

0.198

101-110

0.520

0.360

0.324

0.273

0.253

0.226

0.214

0.206

111-120

0.549

0.379

0.341

0.288

0.264

0.236

0.223

0.214

121-130

0.398

0.358

0.300

0.276

0.246

0.232

0.223

≥131

0.417

0.314

0.283

0.257

0.241

0.232

查表1-6,知该品种的经纱总回丝率为0.189%。

表1-7 棉型梭织纬纱总回丝率较好水平                单位:

%

纬密

根/英寸

纬纱英支

16S-17S

18S-19S

20S

21S-23S

24S-26S

27S-30S

31S-35S

36S-40S

41S以上

40-50

0.710

0.668

0.633

0.603

0.566

0.519

0.492

0.454

0.439

51-60

0.723

0.681

0.646

0.616

0.579

0.532

0.505

0.466

0.452

61-70

0.735

0.693

0.658

0.628

0.591

0.544

0.517

0.478

0.464

71-80

0.747

0.705

0.670

0.640

0.603

0.556

0.529

0.490

0.476

81-90

0.760

0.718

0.683

0.653

0.616

0.569

0.542

0.503

0.489

91-100

0.772

0.730

0.695

0.665

0.628

0.581

0.554

0.515

0.501

101-110

0.784

0.742

0.707

0.677

0.640

0.593

0.566

0.527

0.513

111-120

0.797

0.755

0.720

0.690

0.653

0.606

0.579

0.540

0.526

121-130

0.809

0.767

0.731

0.702

0.665

0.618

0.591

0.552

0.538

131-140

0.821

0.779

0.744

0.714

0.677

0.630

0.603

0.564

0.550

141-150

0.833

0.791

0.756

0.726

0.689

0.642

0.615

0.576

0.562

151-160

0.846

0.804

0.769

0.739

0.702

0.655

0.628

0.589

0.575

≥161

0.858

0.816

0.781

0.751

0.714

0.667

0.640

0.601

0.587

查表1-7,知该品种的纬纱总回丝率为0.489%。

把相关参数代入公式1-1和公式1-2。

计算出百米经纱用量和百米纬纱用量。

百米经纱用量=

4.557 kg/100m

百米纬纱用量=

4.288kg/100m

7、核算织机开台数

GA708喷气织机速度一般550r/min左右,其一天生产时长按20小时算,则一天一台机产量为

客户需要数量为12000m,30天内交货,按企业一般生产速度来估计,织造车间一般需要15~20天,取18天,则织机开台数需

   取4台。

12000m织物,由4台GA708喷气织机生产,则每台机需生产3000m织物。

每台织机理论生产3000m织物。

三联匹织物120米长,每台织机生产25联匹织物。

考虑到织物自然缩率及放码损失率,实际三联匹织物长及每台织物生产织物长度为:

实际三联匹织物长=40×(1+织物自然缩率)×3=40×(1+1.125%)×3=40.5×3 (米)

每台实际织物长度=3000×(1+织物自然缩率)=3000×(1+1.125%)=3034(米)

8、制订总工艺单

表1-8 总工艺单

                               填表日期:

经纱支数

JC80S

经纱捻向

Z

纬纱号数

JC80S

纬纱捻向

Z

织物

幅宽

经密

纬密

织物组织

平纹

经缩

4.2%

成品

57/58〃

100

80

百米用纱T

4.557

纬缩

5.4%

坯布

65〃

89

84

百米用纱W

4.288

幅缩

11.6%

经纱头份

5782

边纱根数

64/4入

筘号

84#/2入

上机筘幅

175cm

织机开台数

4

每台实际产量(m)

3034

工艺员

张三

任务2 织物织造工艺设计

一、综框动程与高度调节

(1)综框动程

综框动程由开口角决定,标准的开口角是30°~36°,开口角是梭口满开时,下层经纱与上层经纱之间的夹角。

下层经纱的高度则是指当梭口满开时,筘座的上表面与下层经纱之间的距离。

开口角与下层经纱之间的高度之间的关系见表2-1。

表2-1 开口角与下层经纱高度关系表

开口角

30°

32°

34°

36°

38°

下层经纱高度

20

19

17

16

15

开口角大小可视实际织造效率的高低进行适当调节。

即:

当经纱断头原因中多数是由于上下层张力差异过大而引起的断头时,可以适当减少开口角;当经纱由于毛羽相互缠结,引起开口不清晰时,应将开口角调大一些。

但是在改变开口角时,应先检查经纱停经片和经位置线是否正确。

综框动程的调节,根据开口角对应的凸轮杆上的齿口数。

综框开口尺寸见表2-2。

表2-2 综框开口尺寸参考表

综框厚度12mm

综框厚度14mm

开口角度

30°

32°

34°

36°

开口角度

30°

32°

34°

36°

齿数

开口高度

(mm)

齿数

开口高度

(mm)

18

71.2

18

71.2

17

74.0

17

74.0

16

76.8

16

76.8

15

79.7

15

79.7

14

82.5

14

82.5

13

85.3

13

85.3

12

88.1

12

88.1

11

91.0

11

91.0

10

93.8

10

93.8

9

96.6

9

96.6

8

99.5

8

99.5

7

102.3

7

102.3

6

105.1

6

105.1

5

107.9

5

107.9

4

110.8

4

110.8

3

113.6

3

113.6

2

116.4

2

116.4

1

119.1

1

119.1

(2)综框高度

综框高度指综框在下死心静止位置(曲柄角180°或160°时),综框导轨上端面和综框挂钩上端面之间的距离。

由于经纱在异形筘的凹槽的位置对织物风格的影响较大,不适当的调节会引起布面起毛。

一般将打纬点调节到异形筘凹槽的中心或偏上一点,但必须注意异形筘凹槽的上部不能同织物接触。

布面的异形筘凹槽的上部的间隙,视织物的组织而定,通常调为在前心位置0°时,间隙为0.5mm。

综框高度的调节可改变连接综框与凸轮杆的钢丝绳上的松紧螺丝扣来实现。

织物和异形筘凹槽上部的间隙可通过边撑杆托架和织口板来调节。

如在开口闭合时梭口的上层经纱降低或纱线极度松驰,可能发生异形筘凹槽的上部打纬时触及织物,在这种情况下,可将开口定时提前到270°~290°。

二、储纬参数

根据织物的筘幅,可通过电脑进行优化设定每纬的定长圈数。

由单独的电动机将纬纱有规律地卷绕在鼓轮测长带上,定长值可由人工输入操作控制盘,由电脑控制电磁销进行测长。

电子鼓轮标准的卷绕参数见表2-3。

表2-3 电子鼓轮标准卷绕圈数表

筘幅

项目

150cm

170cm

190cm

卷绕圈数

4

5

5

电磁销打开时间

90°

70°

70°

左侧剪刀定时

25°~30°

25°~30°

25°~30°

电子鼓轮的转速

为车速的4~5倍

纱线张力控制由导纱器上张力器控制,通过张力器上弹簧松紧来调节纬纱张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