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家用防盗装置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3568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单片机的家用防盗装置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于单片机的家用防盗装置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基于单片机的家用防盗装置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基于单片机的家用防盗装置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基于单片机的家用防盗装置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基于单片机的家用防盗装置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基于单片机的家用防盗装置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基于单片机的家用防盗装置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单片机的家用防盗装置设计.docx

《基于单片机的家用防盗装置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家用防盗装置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于单片机的家用防盗装置设计.docx

基于单片机的家用防盗装置设计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简单介绍

热释电红外线(PIR)传感器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灵敏度探测元件。

是一种能检测人体发射的红外线而输出电信号的传感器,它能组成防入侵报警器或各种自动化节能装置。

它能以非接触形式检测出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能量的变化,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

将这个电压信号加以放大,便可驱动各种控制电路[2]。

如图1示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内部电路框图。

图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内部电路框图

2.2PIR的原理特性

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主要是由一种高热电系数制成的探测元件,在每个探测器内装入一个或两个探测元件,并将两个探测元件以反极性串联,以抑制由于自身温度升高而产生的干扰。

由探测元件将探测并接收到的红外辐射转变成微弱的电压信号,经装在探头内的场效应管放大后向外输出。

人体辐射的红外线中心波长为9--10um,而探测元件的波长灵敏度在0.2--20um范围内几乎稳定不变。

在传感器顶端开设了一个装有滤光镜片的窗口,这个滤光片可通过光的波长范围为7--10um,正好适合于人体红外辐射的探测,而对其它波长的红外线由滤光片予以吸收,这样便形成了一种专门用作探测人体辐射的红外线传感器。

一旦人侵入探测区域内,人体红外辐射通过部分镜面聚焦,并被热释电元接收,但是两片热释电元接收到的热量不同,热释电也不同不能抵消,经信号处理而输出电压信号。

 

硬件原理图:

仿真图:

 

注意:

传感器与单片机借口电路修改为以下图:

BISS0001的热释电红外开关应用电路图

上图中,运算放大器OP1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作第一级放大,然后由C3耦合给运算放大器OP2进行第二级放大,再经由电压比较器COP1和COP2构成的双向鉴幅器处理后,检出有效触发信号Vs去启动延迟时间定时器,输出信号Vo经晶体管T1放大驱动继电器去接通负载。

上图中,R3为光敏电阻,用来检测环境照度。

当作为照明控制时,若环境较明亮,R3的电阻值会降低,使9脚的输入保持为低电平,从而封锁触发信号Vs。

SW1是工作方式选择开关,当SW1与1端连通时,芯片处于可重复触发工作方式;当SW1与2端连通时,芯片则处于不可重复触发工作方式。

图中R6可以调节放大器增益的大小,原厂图纸选10K,实际使用时可以用3K,可以提高电路增益改善电路性能。

输出延迟时间Tx由外部的R9和C7的大小调整,触发封锁时间Ti由外

部的R10和C6的大小调整,R9/R10可以用470欧姆,C6/C7可以选0.1U。

电阻R2=47KΩ

传感器要使用菲涅尔透镜罩住,以此扩大监测范围

 

以下为软件设计流程图:

程序部分:

#include

sbitbeep=P3^1;

sbitled=P3^0;

sbitsensor=P1^0;

sbitled1=P1^2;

sbitreset=P3^2;

unsignedintflag;

voidinit0()

{

TMOD=0x01;//设置定时器0为工作方式1

TH0=(65536-50000)/256;//设置初值

TL0=(65536-50000)%256;//

EA=1;//打开总中断开关

ET0=1;//打开定时器中断

//TR0=1;//启动定时器

}

voidinit1()

{

EA=1;//打开总中断开关

EX0=1;//开外部中断0

IT0=1;//设置外部中断的触发方式

}

/*voiddelay(unsignedintk)

{

unsignedintj;

for(;k>0;k--)

for(j=200;j>0;j--);

}*/

voiddelayms(unsignedcharms)//延时子程序

{

unsignedchari;

while(ms--)

{

for(i=0;i<120;i++);

}

}

voidmain()

{

//beep=0;

P1=0xfe;

P3=0xfd;

P2=0xff;

init0();

init1();

while

(1)

{

if(sensor==1)

{

delayms(20);

if(sensor==1)

{

led1=0;

led=0;

beep=1;

TR0=1;

flag=0;

}

}

}

}

voidint0()interrupt0

{

EX0=0;

if(reset==0)

{

delayms(20);

if(reset==0)

{

led1=1;

led=1;

beep=0;

TR0=0;

//init0();

}

}

EX0=1;

}

voidint1()interrupt1

{

TH0=(65536-50000)/256;//设置初值

TL0=(65536-50000)%256;//

flag++;

if(flag==200)

{

flag=0;

led1=1;

led=1;

beep=0;

TR0=0;

}

/*else

{

led1=0;

led=0;

beep=1;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