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学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57583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9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学案新人教版.docx

《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学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学案新人教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学案新人教版.docx

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学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学案新人教版

1.理解自然景观在不同位置、不同时间的美感差异。

(重点)

2.掌握人文景观构景的基本方法,了解园林的常用构景方法。

(重点)

3.理解以情观景的基本要求。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选择观赏位置和把握观赏时机

阅读教材P35~P37,完成下列问题。

1.选择观赏位置

(1)许多自然景观在不同的观赏位置,由于距离、角度、俯仰的变化造成了透视关系、纵深层次、视野范围的差别,所产生的美感是不同的。

(2)距离:

对全景的观赏需要距离远些,才能见其全貌和整体的美;要想看到局部的美,则需要近些。

景观

观赏位置

峰峦之雄伟峻秀

远观

山中的峡谷、幽洞、一线天等

置身其中,近而观之

瀑布

适当距离仰观

(3)角度

景 观

观赏要求

江河湖海

在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俯瞰全景之貌,兼收远眺之趣

湖沼池塘

低临水面观赏

地貌的天然造型

在特定的观赏点

(4)动态

①方法:

沿着一定的风景线,或步行、或乘车、或乘船观赏风景变幻。

②举例:

对于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乘船(筏)沿水路观赏两岸风景,水流、船动、山移,方能体会“人在画中游”的佳境。

2.把握观赏时机

景观类型

景观举例及其最佳观赏时机

随季节而变化

的自然景观

北方山水风景——夏秋季;南方千米以上高山——夏季(此季节雨水多,山中多云雾,景色丰富并富有变化,同时兼收避暑之利);北国风光——冬季

随天气而变化

的自然景观

泰山观日出——凌晨;黄山观日落——黄昏;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雨过天晴(即可观云海,又可观日出日落)

特定时间出现

的自然景观

钱塘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观大潮;青海湖候鸟——五月;大理蝴蝶会——三月;海市蜃楼、峨眉山“佛光”、吉林雾凇——特定的气象条件

正误判断:

(1)欣赏济南大明湖要从高空俯视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  )

(2)观赏钱塘江大潮最重要的是选择合适位置。

(  )

【提示】 

(1)× 湖沼池塘要低临水面观赏。

(2)× 观赏钱塘江大潮最重要的是把握观赏时机。

教材整理2 抓住景观特色、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和以情观景

阅读教材P38~P42,完成下列问题。

1.抓住景观特色

(1)全面了解景观特点:

景点及其分布、旅游路线、景观形成的原理、景观的美学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

(2)抓住建筑、园林以及一些风景区的节奏韵律:

序幕→发展→高潮→结束。

2.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1)自然风景区的人文景观的建设:

融为一体。

①类型:

寺、庙、亭、阁、塔、摩崖石刻等。

②布局:

因势、得体,使人文景观起到与自然协调并突出自然美。

此外还常常通过文学艺术形式来渲染自然景观。

(2)其他人文景观的建设:

如我国古代园林要求再现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3)风俗民情:

一定地区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

如傣族泼水节与西双版纳的热带高温气候有关;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与该地的高原地形、干旱半干旱气候、辽阔的草原有关。

3.以情观景

以情观景首先要综合感受;其次要发挥想象;第三要移情于景,情景交融;最后要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正误判断:

(1)自然风景区中不能建设人文景观。

(  )

(2)风俗民情与自然环境无关。

(  )

【提示】 

(1)× 自然风景区中可适当建设人文景观。

(2)× 风俗民情是一定地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选择观赏位置和把握观赏时机

旅游景观是美的,但是有些旅游景观只有在特定的位置和时间才能观看到真正的美景。

如长江三峡的神女峰只有在某一特定位置才能看出美女造型来,吉林市的雾凇只有到了隆冬季节才可见其壮观。

探讨

你是如何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的?

【提示】 对于同一景观,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

探讨

济南红叶谷、泰山日出、青海湖鸟岛应在何时观赏最佳?

【提示】 ①济南红叶谷每逢深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观赏红叶的最佳季节;②泰山日出宜在夏季雨过天晴的早晨观赏;③每年4月,大量候鸟飞到青海湖鸟岛,5月产卵孵化,6月下旬开始飞走,因此5月是观鸟的最佳时间。

探讨

青岛海滨的石老人应该怎样欣赏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提示】 特定的位置远眺、发挥想象。

探讨

在我国,夏秋季节山水风景最佳,是否意味着登高山一定要避开冬季?

【提示】 不一定。

在我国,夏秋季节雨水多,可见山中云雾,水景也更活,并可兼收避暑之利,因此是观赏高山的首选季节;但冬季登山也别有情趣,高山上雪压松枝、溪流冰下、鸟鸣林涧的胜景也是夏季所不能见到的。

1.选择观赏的位置

景观类型

景观举例

观赏位置选择

高大雄伟

的山峰

庐山(赣)、黄山(皖)、泰山(鲁)、武陵源群峰(湘西北)

远眺、俯瞰

地貌的酷

似造型

云南路南石林的阿诗玛、广东肇庆的七星岩、安徽黄山的石猴观海、青岛的石老人

特定的观赏位置

山中的峡

谷、溶洞、

一线天

长江三峡(渝、鄂)、科罗拉多大峡谷(美国)

置身其中近观

桂林的芦笛岩溶洞

一线天

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加、美两国间,伊利湖与安大略湖之间)、伊瓜苏瀑布(巴西、阿根廷间,伊瓜苏河与巴拉那河汇合处,世界最宽瀑布)、安赫尔瀑布(委内瑞拉境内,世界落差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贵州境内,北盘江上)

适当距离仰观

江河湖海

洞庭湖、长江、滇池

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岳阳楼—岳阳、黄鹤楼—武汉、滕王阁—南昌、大观楼—昆明)之上俯瞰、远望

湖沼池塘

济南大明湖、北大未名湖、南京莫愁湖

多低临水面建亭、榭、廊,水边铺小路以供游人欣赏和休憩

山水有机

组合景观

漓江山水、长江三峡

乘船(筏)沿水路观两岸风景

2.把握观赏的时机

观赏自然美景要把握季节、时间及气象变化,体验大自然的色彩美、静态美和动态美。

当然,观赏人文景观同样也要把握时机。

景观类型

景观举例及其最佳观赏时机

随季节而

变化的自

然景观

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秋赏红叶、冬观腊梅;杭州西湖—春季最好(那时桃花盛开,嫩柳披金,苏堤白堤,桃柳间杂,美不胜收);北京香山观红叶—金秋时节最佳;“冰城”哈尔滨—冬季;松花江太阳岛—夏季;海南岛—每年的11月前后;黄山、庐山—宜夏季观赏(因为夏季雨水多,山中多云雾,景致富于变化,且兼收避暑之利)

随气象和

时间而变

化的自然

景观

日出、落霞之美,溪泉的水汽蒸腾,林间的浓绿欲滴,山石的云雾缭绕,奇峰的霞光照耀—朝暮观赏;浙江的钱塘江大潮—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山东蓬莱的海市蜃楼、四川峨眉山的佛光—特定的气象条件下出现

人文景观

赛龙舟—阴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举行;内蒙古那达慕大会—每年一次,每次一至数日,多在夏、秋季牧草繁茂、牛羊肥壮时举行

1.读下面旅游资源景观图,分析回答问题。

庐山瀑布     女神司春    北京石花洞

(1)为达到最佳欣赏效果,欣赏庐山瀑布时,需要__________________,以兼收其形、声、色、动等美感,苏东坡观庐山写下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在不同的地点观赏,会有不同的美感体验。

(2)要取得最佳欣赏效果,在游览“女神司春”景观时,如何才能欣赏到这类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

(3)在游览北京石花洞景观时,如何欣赏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解析】 第

(1)题,瀑布景观欣赏宜选择适当的距离仰观,以兼收其形、声、色、动等美感。

(2)题,地貌的逼真造型应选择特定的位置,发挥想象,才能感知某种形象。

第(3)题,溶洞要置身其中近观,方知其妙。

【答案】 

(1)在适当的距离仰观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选择特定的观赏地点。

(3)置身其中近观。

抓住景观特色、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和以情观景

《红楼梦》中对大观园的描写:

……开门进去。

只见一道翠嶂挡在面前,众清客都道:

“好山,好山!

”……说毕,往前一望,见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似猛兽,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斑驳,或紫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

探讨

中国园林有“凝固的诗,立体的画”之称,是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但很多人游览时却感受不到其魅力,如何欣赏才能获得良好的审美效果?

【提示】 欣赏前应了解当地有关的地理、历史、文学、民俗等方面的知识和园林的构景手法,这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审美感受和欣赏水平,获得良好的审美效果。

探讨

说明大观园入园设计所采用的园林构景手法及其用意。

【提示】 障景一般出现在园林入口处或园林中相对独立景区的入口处,常利用假山、屏风、竹林等来实现。

《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入园设计采用的就是障景法,以假山为障。

障景的目的就是避免一入园便对整个园景一览无遗,因而采用欲露先藏、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以达山重水复、曲径通幽的意境。

探讨

读杜甫名篇《望岳》,谈谈该诗对观赏泰山美景所提供的审美启示。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提示】 

(1)观赏山体自然景观要抓住其美的本质特征,如泰山的雄伟壮丽。

(2)不同视角,仰视或俯视会产生不同的美感,如只有在制高点俯视,才有“荡胸生层云”、“一览众山小”之感。

(3)观赏山体自然景观要以情观景。

首先要综合感受,如本诗提及的“青未了”、“阴阳”、“层云”、“归鸟”、“众山”;其次要发挥想象;第三要移情于景,情景交融,如本诗的“荡胸”、“决眦”;最后要登山涉水,求质求真,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如本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抓住景观特色

不同景观有不同特点,所蕴藏的内涵和给予人们的感观也不同,所以观赏时应抓住景观特色。

(1)景观观赏前要做的准备工作及其意义

(2)抓住建筑、园林等景区的节奏韵律和构景手法

要求

具体内容

抓住建筑、园林等

景区的节奏韵律

景区结构布局:

序幕、发展、高潮、结束确定观赏项目、活动方式、观赏速度

抓住园林的构景手法

主配:

园林有主景和配景

层次:

主要有障景法和隔景法

框景:

用门框、窗框和洞框作为取景画框

借景:

借园外的风景来衬托本园的景色

2.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1)自然景观中的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中的人文景观是为了突出自然美,布局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因势、得体,使人文景观与自然协调。

以寺、塔、亭、阁为例说明如下:

寺庙

亭、阁

举例

五台山寺庙、泰山普照寺

大理三塔

湖南岳阳楼、武汉黄鹤楼、昆明大观楼、南昌滕王阁

所处的自然风景区

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

湖光山色的低山丘陵地区

回环曲折的江河以及开阔舒展的湖泊

人文景观的位置

山麓、山谷、山间小盆地的茂林之中

小山冈的脊线上或山麓湖边

江河湖泊边缘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深山藏古寺的意境与佛教宣扬的超脱于红尘之外的思想相一致

用挺立的塔的形象突破地貌平缓的曲线

江河回折,湖泊水域广大,视野开阔,登高楼方知其胜景

3.以情观景

步骤

原因

实例

综合感受

发挥想象

移情于景,

情景交融

登山涉水,

求质求真

观赏旅游景观,要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综合感受,体会自然美

“鸟语花香”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综合感受

自然景观的形象美,例如山的雄、奇、秀、险等,都是抽象的概念,需要通过想象才能感知

黄山的“石猴观海”、巫峡的“神女峰”等地貌的酷似造型,要与想象中的事物或情景融合时,方能体会其巧妙

身在自然,志在自然。

欣赏景观的同时,情景交融,移情于景,情随景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畅旷景观与思接千载的情感相融而产生的审美境界

欣赏自然景观,不仅要达到悦形、怡情的审美境界,还应追求精神上的升华。

登山涉水可以锻炼意志,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理解天人和谐

“自古华山一条路”,只有手扶铁链,历经无数险道,方能体会华山之险

2.读杭州西湖部分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西湖不仅独擅山水秀丽之美、林壑幽深之胜,且更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体现了我国自然风景区________的特点;人文景观的布局设计____________,在突出自然美的同时,又注重用________的形式来渲染。

(2)白居易的“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点出了西湖采用了园林构景中的________手法,我国古代园林善于运用多种构景手法,西湖风景区采用的构景手法还有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

(1)题,欣赏景观时,注意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自然风景区与人文景观的建设融为一体,布局因势、得体,使两者协调并突出自然美,此外还常常通过文学艺术形式渲染自然景观。

(2)题,乱峰围绕水平铺,点明是借远处的山来衬托美丽的水面景色。

【答案】 

(1)和谐生美 因势、得体 文学艺术

(2)借景(西湖将远处的山峰借入到西湖的近水中,以扩大园境) 隔景和障景(通过围墙,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 框景(在围墙上,运用圆形等形状的门、窗,营造框限景象)

[课堂·小结]

对点训练1 选择观赏位置和把握观赏时机

1.读下面景观图,回答问题。

A.钱塘江大潮    B.黄果树瀑布

C.松花江雾凇    D.一线天奇观

E.黄龙瀑布     F.漓江风光

(1)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置身其中近观的是__________。

(填代号,下同)

(2)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在适当距离仰视的是__________。

(3)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选择适当的天气的是__________。

(4)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选择适当的时间的是________。

(5)能够体现“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转”的景观的是________。

(6)在六幅图中,有“近看不如远看,顺光不如逆光,绕以薄雾轻纱则最为成景”的景观是________。

【解析】 观赏钱塘江大潮要选择高潮位和东南风强盛时才可达到最佳观赏效果;瀑布宜选择适当距离仰视;松花江雾凇需要一定的天气条件;一线天指从岩石的缝中观看苍苍蓝天,在我国各大名山景区多可见到,需置身其中,方可体验其奇观;黄龙瀑布是九寨沟的著名景观;适宜“近看不如远看,顺光不如逆光,绕以薄雾轻纱则最为成景”的是漓江水域风光。

【答案】 

(1)D 

(2)B、E (3)C (4)A (5)B、E、F (6)F

对点训练2 抓住景观特色、领悟自然与人文

的和谐和以情观景

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             乙     

(1)两幅图中,属于皇家私家园林图的代号是_____,属于江南私家园林图的代号是_____。

(2)北方皇家园林规模________,江南私家园林规模________。

(3)北方皇家园林建筑色彩________,多以________为主色调;江南私家园林色彩________,多以________为主色调。

(4)南北方园林在色调上有巨大反差,其用意各是什么?

(5)我国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的不同建筑风格,反映了________与________和谐的思想。

【解析】 古代园林建筑要求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目标。

在不同环境下,园林也表现为不同的色彩。

北方皇家园林气势宏大,给人以浓重的感觉,主要以明黄和红色为主色调;江南私家园林讲究素雅,以黑瓦白墙为特色。

【答案】 

(1)甲 乙 

(2)宏大 小巧 (3)浓重 红黄 素淡 黑白 (4)皇家园林显示皇权的尊荣,并与北方宽阔整齐的地形、多蓝天白云的气候特点相辉映;南方园林主要迎合主人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又与南方水乡和湿润的气候融为一体。

 (5)自然 人文

我还有这些不足:

(1)                                    

(2)                                    

我的课下提升方案:

(1)                                    

(2)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3节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

1.黄山云雾多且变幻诡谲的原因是(  )

①黄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 ②山高谷深,林木繁茂,日照时间短,湿度大,水汽多 ③峰顶和谷底,向阳处和背阴处温差大,水分蒸发速度不同

④受山谷风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黄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山高谷深,林木繁茂,日照时间短,湿度大,水汽多,易成云致雾;再加上峰顶和谷底、向阳处和背阴处温差大,水分蒸发速度不同,以及受山谷风的影响,黄山的云雾变幻诡谲。

【答案】 D

2.关于珊瑚礁形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岸礁→堡礁→环礁

B.岸礁→环礁→堡礁

C.三个阶段都只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D.形成堡礁的同时伴随着潟湖的产生

【解析】 珊瑚礁的形成过程是岸礁→堡礁→环礁,三个阶段既有外力作用又有内力作用,形成环礁的同时伴随着潟湖的形成。

【答案】 A

3.下列关于云南元阳梯田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壮观的梯田景观是由勤劳的傣族人创造的

B.云南元阳梯田四季变化都是由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引起的

C.元阳梯田的灌溉用水主要是由来自太平洋的水汽形成的降水

D.元阳梯田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解析】 云南元阳梯田景观是由哈尼族人创造的;梯田的四季变化是由农作物生长过程引起的;灌溉用水主要是由来自印度洋的水汽形成的降水。

【答案】 D

4.对大堡礁的最佳游览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游览大堡礁的公园大部分在澳大利亚东北部的海面上

B.游客如果要亲身体验美丽的海中奇观,必须乘坐具有透明船底的出海游船

C.游客可以参加各种潜水活动,与色彩缤纷的海底世界做一次近距离的接触

D.只要乘坐橡皮筏就可以很好的欣赏到大堡礁的美景了

【解析】 大堡礁的礁体多在海下,因而公园的大部分也在水下。

游客既可以乘坐具有透明船底的出海游船,也可以参加各种潜水活动,与色彩缤纷的海底世界做一次近距离的接触。

一般的橡皮筏只能在海面上欣赏,并不能欣赏到大堡礁海底的真正美景。

【答案】 C

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珊瑚礁的形成

(1)A图中,珊瑚礁在岛屿周围生长,形成________礁。

(2)B图中形成________礁,这是因为岛屿逐渐________,珊瑚礁继续向上生长。

(3)C图中形成________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C中的①处形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是________,分布在______________,这里适于珊瑚虫繁衍的生存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珊瑚礁的形成过程和澳大利亚大堡礁形成的条件。

由图可知,A为岸礁,B为堡礁,C为环礁,结合教材知识即可作答。

【答案】 

(1)岸

(2)堡 下沉

(3)环 岛屿继续下沉,没入海中,珊瑚礁继续向上生长 潟湖

(4)大堡礁 澳大利亚东北部海岸外 水面温度高,温度的垂直变化和季节变化都比较小,平均盐度3.5%,海水清晰度高,水面较平静

[能力提升]

6.读“元阳梯田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元阳梯田位于我国________省________部。

(2)元阳县地处________山区,濒临附近的________江。

(3)元阳梯田是________族人民的创造,体现着人与自然的________之美。

(4)元阳梯田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________,其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____________。

(5)简述元阳梯田四季景色的变化。

【解析】 元阳县位于我国云南省南部。

这里有数十万亩梯田,基本上山山有梯田,户户种梯田,且连片集中面积达一万多亩,景色最为壮观,就梯田的总面积和单独连片面积而言,可称为中国乃至世界之最。

梯田适合开在土质好、水源充足的向阳坡地,云南哀牢山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植水稻。

居住在这里的哈尼人,充分利用其地形、气候和水源条件,用智慧和汗水创造出了人间奇迹,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元阳梯田景观随水稻生长过程而呈现出明显的变化。

【答案】 

(1)云南 南 

(2)哀牢 元 (3)哈尼 和谐 (4)水稻 雨水和地下水 (5)初春的梯田,流水飞溅,恰似一条条从天而降的银链;三四月的梯田,宛如一块块绿色的地毯;夏末初秋的梯田,一片金黄;而冬天的梯田,如一面面光亮的镜子,映照着蓝天白云。

7.读浙江省永康方岩方山沿28°55′36″N剖面图、方岩方山“赤壁丹崖”景观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方岩方山沿28°55′36″N剖面图  方岩方山“赤壁丹崖”

(1)下图中最有可能是形成丹霞地貌的岩石类型是(  )

A.①B.②

C.③D.④

(2)形成丹霞地貌的岩石在岩石三大类成因类型中属于________岩,图示地区的丹霞地貌的形成所经受的外力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种外力作用即可)。

(3)丹霞地貌经历了一个不一般的地质作用过程,期间孕育了绚丽多姿的丹霞地貌。

以下地质作用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①红色砂砾岩固结成岩 ②地壳水平运动 ③流水侵蚀搬运 ④重力崩塌 ⑤差异风化 ⑥地壳抬升运动

⑦变质作用 ⑧冰川作用

A.①⑥⑤④③B.②①③④⑤⑥

C.②①⑦⑤④③D.①⑧⑤④③

(4)“中国丹霞”所在区域的主要自然植被是______________。

结合材料和图,简要描述丹霞地貌的景观特征。

(5)丹霞地貌典型的顶平、坡陡、麓缓组合可能是因为(  )

A.顶平:

受垂直岩层所致

B.坡陡:

受水平节理所致

C.麓缓:

受风化堆积物所致

D.麓缓:

受平缓流水侵蚀所致

【解析】 第

(1)题,根据图中的岩层可以判断出③为沉积岩,①为地壳深处岩浆岩受高温高压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岩石②④为由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而形成的岩浆岩。

(2)、(3)题,“中国丹霞”是出露在地表的红色砂砾岩经过长期的外力作用从而形成的山峰和奇岩怪石的特殊地貌。

第(4)题,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特征的描述从旅游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