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高中历史阶段特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58232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复习高中历史阶段特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高中历史阶段特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高中历史阶段特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高中历史阶段特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高中历史阶段特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高中历史阶段特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高中历史阶段特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高中历史阶段特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高中历史阶段特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高中历史阶段特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高中历史阶段特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高中历史阶段特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高中历史阶段特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高中历史阶段特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高中历史阶段特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高中历史阶段特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高中历史阶段特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高中历史阶段特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高中历史阶段特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高中历史阶段特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复习高中历史阶段特征.docx

《高考历史复习高中历史阶段特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复习高中历史阶段特征.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复习高中历史阶段特征.docx

高考历史复习高中历史阶段特征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

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奠基、形成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社会转型期、距今170万~前221年)

政治:

王位世袭制;商内外服制;夏商西周的国家体制,由部落体制向贵族体制演进;西周宗法分封制,周王为天下大宗、天下共主;嫡长子继承制、世卿世禄制、礼乐制;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分封制宗法制崩溃,社会动荡、变革与发展,新兴地主阶级成长,各国变法图强。

经济:

商周---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工商食官”政策;春秋战国---铁器(春秋现)牛耕出现(战国)并逐渐推广,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出现并主导;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个体商业出现;纺织业为手工业主要部门,私商成为社会一大群体,商业兴盛,但受到重农抑商政策限制。

思想文化:

商朝“神本”,西周“人本”,春秋战国形成“民本”思想,礼乐制约束人们行为、规范人们思想。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思想解放而多元,道、儒、法、墨成为主要的流派;“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天文学发达,战国时出现了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氏星表》;《诗经》和《离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

秦汉到宋元时期---中华文明从曲折发展到极度繁荣

(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前221年~1368年)

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经历了创建、巩固、失控,到重新整合完善和加强发展的演进。

在这个演进过程中,君权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相权和地方分权不断被削弱。

秦朝开始出现大一统局面,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汉承秦制,皇帝制度、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度得以沿袭,并发展形成了“中外朝制度”,逐渐解决了“王国问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处于国家分裂时期,战乱不断,民族融合加强。

九品中正制作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按照家世品德才能选拔人才,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利于加强中央权力。

政治制度上出现了三省制。

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出现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政局相对稳定;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推行开放政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唐代后期的藩镇割据影响了社会的发展。

宋元时期政治上从分裂割据、若干政权并立到逐步走向统一;制度上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宋代设二府三司分割相权,削弱地方官的权力,解决了地方分裂问题。

元代实行一省制,地方推行行省制度,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大变革。

民族关系方面逐渐走向全国范围的大融合。

经济:

因受国家政治局面大治、大乱交替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随之起伏波动,但总趋势是不断发展,到隋唐时期,中国的经济出现繁荣的局面。

同时,中国的经济重心呈现出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转移的变化,到宋元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东部大运河地区和江南地区。

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等利于加强经济交流与发展;汉代牛耕普及,出现了二牛一人犁耕法、耧车和代田法;汉代开始用煤作燃料冶铁、丝绸远销欧洲并获“丝国”称号、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等表明手工业的进步。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遭到破坏,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中国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北魏均田制;南北朝时发明灌钢法,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并烧制出白瓷。

)隋唐时期自然经济继续发展,呈现繁荣局面;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缂丝技术推动了丝织业的发展;制瓷技术进步,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取代丝绸成为对外贸易的代表。

唐代商业繁荣,交通便利,长安成为国际大都市,但商业贸易受官府严格控制。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宋元时期,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前代,农耕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发展,自然经济高度发展;租佃关系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繁荣,江南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商业发达,宋代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出现了夜市、晓市,宋代汴梁、元代大都都是繁华的商业大都会。

交子出现。

海外贸易兴盛,出现了许多大港口。

北宋已普遍用煤冶铁,南宋开始用焦炭冶铁,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宋代景德镇成为全国的“瓷都”,元代进入彩瓷生产时期。

思想文化: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焚书坑儒”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文化受到钳制。

从西汉开始,儒家思想与其他流派的思想不断融合,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主流思想——新儒学。

秦汉科技发达,造纸术的发明改进,《九章算术》《伤寒杂病论》是汉代的典型成就。

汉代在文学上出现了新的文体---赋。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思想交汇、科技成就领先;佛教盛行,佛教文化突出。

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出现了王羲之、王献之等书法大家。

东晋顾恺之的绘画讲究“以形写神”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一部农书。

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隋唐时期,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全面辉煌,泽被四邻。

佛、儒、道三家思想均发展,儒家受挑战。

科技发达,雕版印刷术和火药技术出现。

诗歌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出现了李白、杜甫等大诗人。

书法、绘画艺术成就突出,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等书法名家和阎立本、吴道子等绘画大师。

通俗文学体裁---“传奇”出现;唐文化泽被深远,促进了亚洲文明的发展和西方文明的时步,是“中华文化圈”的源流,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宋元时期,文化成就突出,达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又一高峰,中国继续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新儒学也受到政治局面大波动的影响,其思想理论体系几经冲击,多次出现危机,到宋明时期,更新为理学,由神化人转变为神化封建道德伦理,为儒学的发展到了新的空间。

程朱理学的出现促进了儒学的发展,南宋时成为官方哲学。

科技走在世界前列,三大发明完成并外传。

元代郭守敬编订《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文学上宋词和元散曲成为主要文学体裁,宋“话本”兴起。

宋代书法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种,更加注重意境;民间风俗画兴起,代表作《清明上河图》;元杂剧表明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明清(前期)时期----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衰落(1368~1840年)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历程的最后一段,由最后的辉煌走向最终的衰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方面的发展与西方的差距越拉越大。

中国社会处于由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前夜,随着同时期欧洲成功地迈向工业文明,古老的中华文明面临严重的危机。

政治:

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国家统一,国力强盛,中央集权空前强化,专制主义发展至顶峰,封建制度渐趋没落。

统治者运用国家机器强力压制新的经济因素与思想观念,古代中华文明最终没有在明清时期实现转型。

明初废丞相,设内阁,强化皇权、厂卫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清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等,决策权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同时也暴露了专制制度的腐朽性,说明了君主制度渐趋衰落。

经济:

国力强盛,农耕经济高度繁荣,社会经济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兴起了许多工商业市镇;社会经济已孕育了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进入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前夜。

但因自然经济、封建专制以及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等因素的阻碍,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中国在这一时期并未迎来向工业文明转型的黎明。

思想文化:

理学正统僵化、文化专制,但在专制权力的压抑之下,迸发了几股反封建的力量,一是明清的反封建文学;二是明末清初带有民主色彩的反封建思想,否定君主专制,主张个性自由,提倡“经世致用”、“工商皆本”。

科技、文艺承古萌新,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传统科技处于总结阶段,集大成的《天工开物》、《农政全书》、《本草纲目》等科技著作相继问世;古典文学进入总结时期;市民文学蓬勃兴起,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更能适于市民生活需要;书法、绘画艺术出现平民化、世俗化倾向。

戏剧繁荣,“国粹”京剧出现并成为流行全国的剧种。

中西文化交流进入新时期,开始出现西学东渐的局面。

同时,中国的科技已远远落后于西方。

中国近代化的孕育(1840~1860年)

从17世纪开始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19世纪前期,中国传统农耕社会已走到穷途末路;而同一时期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发生了全方位剧变,社会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由此引起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反映,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抗争与探索。

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主次地位不断变化,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民族矛盾居主导地位,而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阶级矛盾又居主导地位。

政治:

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爆发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社会开始转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和性质随之发生变化;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经济:

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被迫对外开放,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西方列强扩大了对华经济侵略,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顺应了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和趋势。

中国开始由农耕文明时代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思想文化:

中国的思想领域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传统主流思想受到冲击。

地方抵抗派林则徐成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著《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农民阶级的先进分子洪仁玕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

中国近代化的启动(1861~1901年)

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初步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社会经济、阶级关系、政治和思想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地主阶级开展了洋务运动,从经济入手开启了中国早期现代化,近代工业体系慢慢形成,但不完整。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为中国人民的抗争注入了新的活力,并逐步形成为人民抗争的主要经济基础,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和近代化的进程。

政治:

列强多次发动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和完全形成。

清政府从抵抗转向彻底投降,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央政府完全半殖民地化。

两大社会矛盾开始汇流,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到一起成为中国革命的敌人。

民族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掀起了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来挽救民族危机,都以失败而告终。

经济:

洋务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中国的工业近代化开始起步。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诞生。

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同时,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近代社会生活进一步变化。

甲午战后,列强对华侵略进入新阶段,开始强烈要求对华输出资本和瓜分中国。

思想文化:

各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积极探索,地主阶级的洋务思潮——“中体西用”。

甲午战后,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最强音。

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提出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的思想。

中国政治民主化由此开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农民阶级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

资产阶级革命思潮——民主共和也开始兴起。

中国近代化的整体发展(1901~1927年)

20世纪初期(清朝末期和民国初年),中国的近代化进入“整体发展”阶段,近代化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全面展开,最突出的是在政治领域。

这一时期,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深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指导思想和革命纲领形成;新旧民主革命都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政治:

《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以华制华”,使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集中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但是,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民主与共和始终有名无实。

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革命由此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倒列强和北洋军阀,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推动了革命力量大团结,1924年国共两党以新三民主义为政治基础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掀起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经济:

“实业救国”成为时代潮流。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1912~1919年),为中国革命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创造了条件。

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又衰落下去。

思想文化:

20世纪初,立宪思潮消退,革命思潮迅速传播;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民主科学”成为社会的三大思潮;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工农群众中广泛传播,与新三民主义思想同时并存,但新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

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发展(1927~1949年)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地进行。

由于民国政府的内外政策,官僚资本,日本、美国的侵略等因素,使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历经曲折,几乎陷入绝境。

这一时期,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本阶段近代化重点在政治领域。

政治:

国共关系破裂后,中国共产党探索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实践,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出现了国共两个政权十年对峙的局面。

日本乘中国内战之危,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从而在世界东方形成第一个战争策源地,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中国局部抗战开始兴起。

之后,日本相继发动了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

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开始,1937年9月22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始终存在着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两个战场,两个战场在战略上相互配合,共同抗日。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1945年8月~1946年6月,是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阶段,中国面临两个前途,政治斗争是国共斗争的主要形式。

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

1949年七届二中全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经济:

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4月18日~1948年5月20日)推进经济改革,统一财政,统一货币,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快发展。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开始出现,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最终发展为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资本主义遭受沉重打击,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

同时,新民主主义经济(由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份构成)从无到有、从小变大、从农村到城市不断发展。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日本独占,美国垄断,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外国资本主义经济被完全肃清。

此期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明显加快,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行的土改以及建国后的土改及三大改造的成功实施,使自然经济在中国基本消失。

思想文化:

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1928年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指导中国革命,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1940年1月,《新民主主义论》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发展,既有对已经形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丰富与完善,更有在新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1949~1976年)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艰苦创业,克服重重困难,巩固人民政权和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在探索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错误,导致了三年饥荒和“文革”,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成绩与失误并存,即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政治:

过渡时期,追歼国民党残余势力、抗美援朝(1950.10~1953.7)、土地改革(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和平解放西藏(1951.5),人民政权得到巩固;1954年诞生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建立三大民主政治制度。

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文革”使民主法治遭到破坏。

外交上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树立了新中国外交新形象。

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70年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外交关系正常化,打开了外交新局面。

经济: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成为党的工作重心。

1952年底,我国的经济得到恢复,1953年开始执行“一五”计划,实行“一化三改”,1956年底,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1956年,中国八大客观地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了党的任务是把中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受“左”倾错误影响,1958年,我国经济建设竖起“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三面红旗,严重违背了经济规律,我国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八字方针”纠正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

思想文化:

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推动了科技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文学艺术界出现了一大批出色的作品。

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1956)、《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作了理论准备。

思想上开展了整风运动,初期是健康的。

“左”的思想泛滥。

文革时期极“左”思潮泛滥。

“双百”方针被废除,把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知识分子受到伤害,妨碍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正常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伟大的历史转折,使我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这一时期是党和国家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的历史,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完善的历史。

在这一时期,民主与法制得到完善和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文艺界也成就辉煌。

政治:

政治建设开始了创新性探索,平反冤假错案,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健康轨道。

中国外交新发展,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香港澳门回归。

经济: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决策,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国有企业,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

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到21世纪初,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了WTO,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思想: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等组成邓小平理论。

由轻视人才转向尊重人才、知识;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

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古希腊和古罗马是近代欧洲文明的源头,所建立的奴隶制民主政治框架和法制体系,对近代欧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政治:

古希腊民主政治机构(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奠基、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顶峰)为人类提供了一套先进的管理模式(特点: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直接民主、抽签选举与公民平等、少数服从多数、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城邦至上或群体意志至上等;运作方式:

差额选举制、任期制、代议制、全民议事制、议事辩论),给后世以借鉴,成为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

而在古代罗马法制(公元前5世纪中期前贵族掌握解释权的习惯法;公元前451年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从公元前8世纪中期罗马建国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公民法;公元前3世纪中叶到3世纪万民法;6世纪中期《民法大全》)独树一帜,构成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是现代西方法制制度的法律基础(法学原则:

公民在私法范围内权利平等原则、契约自由原则、遗嘱自由原则、不告不理原则、一审终审原则等;法学制度:

权利主体中的法人制度、物权制度、契约制度、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

思想文化:

古代雅典的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早期人文思想家。

他们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主张用教育来塑造人的个性。

他们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14~18世纪中期)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此期是近代西方文明的勃兴时期,是人类历史开始发生转移和变化以及向更深广的方向发展的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商业资本控制工业资本,普遍推行重商主义政策(15~18世纪中叶)。

尽管世界上的资本主义国家还寥若晨星,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还处在封建的或封建制以前的发展阶段,但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人文精神的发展,资产阶级开始了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并取得了初步的胜利,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已经来临,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封建制度的衰亡和资本主义的产生、成长已成为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中心内容。

政治:

14~16世纪的欧洲,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反封建斗争成为政治的重要内容,不仅有农民的反封建斗争,如德意志的农民战争,还有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为获得相应的政治、经济权利而开展的反对封建专制、殖民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政治革命。

16世纪后期发生的尼德兰革命是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后独立的荷兰成为17世纪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

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先后爆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这些革命运动被称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一些国家确立。

欧洲和亚非大多数国家仍处于封建社会或更早的社会阶段。

欧洲的一些封建家的君主进行了改革,在政治上加强了君主专制,但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亚洲国家的专制统治导致了国家的衰落。

尼德兰、英国、美国、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先后取得胜利。

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为工业文明的到来开启了大门。

经济:

14~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后迅速发展,并引起重大的历史变革。

14~15世纪意大利和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早期阶段---工场手工业已经兴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也逐渐发展起来。

16世纪前后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16世纪初)及殖民扩张(16~18世纪),促进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打破世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使世界各国的联系加强,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并逐步扩大。

到18世纪中期,虽然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但各国占主流的生产方式仍是工场手工业,商业资本仍然控制着生产。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相继进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

欧洲一些封建国家也先后进行富国强兵、维护统治的改革,客观上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在各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