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剂专业专业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61232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剂专业专业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制剂专业专业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制剂专业专业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制剂专业专业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制剂专业专业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制剂专业专业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制剂专业专业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制剂专业专业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制剂专业专业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制剂专业专业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制剂专业专业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制剂专业专业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制剂专业专业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剂专业专业报告.docx

《制剂专业专业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剂专业专业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制剂专业专业报告.docx

制剂专业专业报告

 

专业实验报告

 

班级:

制剂082班

姓名:

陈慧

 

复方双黄连胶囊的研制

摘要:

目的:

掌握常用的中药提取的方法和原理、掌握湿法制粒、制胶囊的过程和技术;掌握胶囊剂项下的质量检查项目和检查方法及药效学研究方法;掌握旋转蒸发仪、溶出仪、崩解仪、及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方法:

微波提取法微沸短时间提取;继续水煎法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湿法制粒制胶囊;用分析天平、崩解仪、紫外分光光度仪、薄层色谱法进行胶囊剂的鉴别、质量检查和含量测定;用小鼠耳肿胀模型进行双黄连胶囊的药效学研究。

结果:

从原料药制得了胶囊,对胶囊进行了鉴别、质量检查和含量测定及药效学研究,基本符合规定。

结论:

通过原药材提取,制得胶囊,并进行各项检查和研究,掌握了全套的药物提取、制剂、检查方法,锻炼了良好的实验设计分析和实验技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masterthecommonlyusedextractionmethodsandprinciple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meanwhile,masterthemethodsofwetgranulation,themanufacturingprocessesandtechnologiesofcapsule;Tomaster

 

关键词:

中药提取湿法制粒胶囊剂检查项目药效学研究

Keywords:

引言

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和药剂学是药剂专业的四大主干学科,本次试验选择双黄连胶囊的制备,从胶囊剂的质量检查和含量测定到药效学研究,贯穿四大主干课程,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在课堂中所学到理论知识,掌握各专业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提高开拓创新能力,培养严谨的科研作风。

该实验教学以突出药剂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实用性、应用性为原则,把掌握基本操作基本技能放在首位,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药物制剂过程中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熟悉新药研发的基本思路,为将来从事药物制剂及新剂型研究、开发与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实验材料:

实验室老师准备的黄芩、连翘、金银花等药材和药用辅料、胶囊壳等材料。

二、仪器、试剂:

1、仪器:

低速离心机(LD5-2A)、微波炉()、烘箱()、恒温水浴锅()、蒸煮锅()、蒸发仪()、电加热套()、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粉碎机()、崩解时限测试仪BJ-1、超声仪()、离心管、玻璃棒、坩埚、纱布、烧杯、试管、研钵、圆底烧瓶、容量瓶、分液漏斗、胶头滴管、14-16目筛、18目筛、电子天平、小铝盆、胶囊板、漏斗、滤纸、玻璃板、展开缸、量筒、灌胃器、剪刀、打眼器。

2、试剂:

黄芩对照药材、金银花对照药材、健康小鼠8只、二甲苯、乙醚、双黄连水溶液、蒸馏水.2mol/LHCl、75%乙醇、95%乙醇、盐酸、硅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正丁醇、冰醋酸、甲醇、盐酸酸化的5%FeCl3乙醇溶液、醋酸乙酯、淀粉、硬脂酸镁、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乙醇、胶囊壳。

一.黄芩、连翘和金银花的提取

【实验目的】

1.掌握常用的中药提取方法及原理。

2.掌握旋转蒸发仪、真空干燥器的使用。

【实验原理】

溶剂提取法是最常用的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它是根据中草药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选用对活性成分溶解度大,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里溶解出来的方法。

当溶剂加到中草药原料(需适当粉碎)中时,溶剂由于扩散、渗透作用逐渐通过细胞壁透入到细胞内,溶解了可溶性物质,而造成细胞内外的浓度差,于是细胞内的浓浓度不断向外扩散,溶剂又不断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如此多次往返,直至细胞内外溶液浓度达到动态平衡,将此饱和溶液滤出继续多次加入新溶剂,就可以把所需要的成分近于完全溶出或大部分溶出。

提取方法有水煎法、超声提取法、回流提取法、微波提取法。

本组实验中提取采用了先微波再水煎提取法,微波提取法的原理是:

微波萃取主要是利用微波强烈的热效应,但微波加热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加热方式。

在传统的加热方式中,容器壁大多由热的不良导体制成,热由器壁传导至溶液内部需要一定的时间;此外,液体表面气化而引起的对流传热将形成自内而外的温度梯度,因而仅一小部分液体与外界温度相当。

而微波加热是一个内部加热过程,它不同于普通的外加热方式将热量由外向内传递,而是同时直接作用于内部和外部的介质分子,使整个物料被同时加热,即为“体加热”过程,从而可克服传统的传导式加热方式所存在的温度上升较慢的缺陷。

当被提取物和溶剂共处于快速振动的微波电磁场中时,目标组分的分子在高频电磁波的作用下,以每秒数十亿次的高速振动产生热能,使分子本身获得巨大的能量而得以挣脱周围环境的束缚。

当环境存在一定的浓度差时,即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实现分子自内向外的迁移,这就是微波可在短时间内达到提取目的的原因。

综上所述,微波能是一种能量形式,它在传输过程中可对许多由极性分子组成的物质产生作用,并使其中的极性分子产生瞬时极化,并迅速生成大量的热能,导致细胞破裂,其中的细胞液溢出并扩散至溶剂中。

从原理上说,传统的溶剂提取法如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等均可加入微波进行辅助提取,从而成为高效的提取方法。

【操作步骤】

1.黄芩的提取

称取黄芩75g,放入900ml烧杯中加入适量水,置于微波炉中中火分6次加热,每次1分钟至沸腾,取出,把烧杯中的内容物转移至蒸煮锅内加入适量水,保持水面没过药材,用电加热套小火加热,保持微沸。

水煎煮半小时后停止,滤过,取滤液。

药渣继续加适量水煎煮10min,滤过,取滤液,合并两次滤液,用小铁盆在电加热套上浓缩,浓缩成约100毫升左右的浸膏,并在水浴锅上保持80摄氏度用2M的盐酸调节PH至1.0-2.0之间,在水浴锅上保温一小时,然后再在室温下静置24小时,得到土黄色的膏状物质在上层有少量枣红色的液体,用胶头滴管小心弃去液体,膏状物质用玻璃棒转移至离心管中,并加入蒸馏水,搅匀离心处理10min,用PH试纸测试溶液PH,弃去溶液,再加入蒸馏水若干搅匀,再进行离心处理10min(3500r/min),测试溶液的PH,重复以上步骤,离心处理共3次,溶液PH调至5.0,然后再用90%的醇洗,按以上步骤,洗至PH接近7.0,醇洗2次,得到的沉淀用玻璃棒转移至100ml烧杯中,放入烘箱中,恒温60摄氏度,干燥备用。

2.金银花、连翘的提取

称取金银花75g,连翘150g,留部分干药材备用(我组忘记留下药粉,但是按比例又添加了黄芩,金银花,连翘适量,故留下等比例增加后的粉碎的金银花13.1克,连翘15.4克)。

将连翘和金银花分别置于500毫升烧杯中,加适量水,置于微波炉内中火加热1min至沸腾,连续进行六次。

将内容物转移至蒸煮锅中煎煮40min,滤过,取滤液。

将滤液用小铁盆在电磁炉上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70-80摄氏度测)的清膏(未测相对密度,只是凭老师指导和实验经验)。

冷至40摄氏度时搅拌下缓缓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

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过滤,将残渣中加入75%乙醇适量,搅拌,静置5小时,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4-1.40(60摄氏度测)的稠膏(未测相对密度,只是凭老师指导和实验经验)。

加入之前预留的药材干粉,充分搅拌,将药膏转移出来,平摊在纸片上,在烘箱中干燥。

【讨论】

1.微波加水煎法提取出的连翘,金银花,黄芩的量相对超声及普通提取法得到的较多,且较为纯净,并且非常节约时间和人力物力。

微波法是一种很好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值得推广使用。

2.煎煮时要注意补充水分,保持药液微沸即可,不要过大的火力加热,防止药材煎糊使药物有效成分减少,产生毒副物质。

3.黄芩提取过程中,采取八十摄氏度保温一小时的措施,目的是便于黄芩苷的析出,凝集成大的颗粒易于沉降和过滤,注意保温室尽量保持静止稳定,使之充分受热沉降。

二.双黄连胶囊的制备

【实验目的】

1.掌握湿法制粒的过程和技术。

2.学会使用如何让制备胶囊,使用胶囊板。

3.分析胶囊处方中的组成和各种辅料在制作胶囊过程中的作用。

【实验原理】

胶囊剂(capsules)是指将药物或加有辅料充填于空心硬质胶囊或弹性软质囊材中而制成的制剂。

一般供口服,也有用于其他部位的,如直肠、阴道、植入等。

上述硬质或软质胶囊壳多以明胶为原料制成,现也用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钙(或钠盐)、聚乙烯醇、变性明胶及其他高分子材料,以改变胶囊剂的溶解性能。

但各成分的比例不尽相同,制备方法也不同。

若纯药物粉碎至适宜粒度就能满足硬胶囊的填充要求,则可直接填充。

但多数药物由于流动性差等方面的原因,均需加一定的稀释剂、润滑剂等辅料才能满足填充的要求。

辅料是指除主药以外一切物质的总称,亦称赋形剂,为非治疗物质。

加入辅料的目的是使药物在制备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有一定粘结性;遇体液能迅速崩解、溶解、吸收而产生疗效。

辅料应为“惰性物质”,性质稳定,不与主药发生反应,无生理活性,不影响主药的含量测定,对药物的溶出和吸收无不良影响。

但是,实际上完全惰性的辅料很少,辅料对药效有时可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要重视辅料的选择。

常用的辅料包括填充剂、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及润滑剂等。

一般可加入蔗糖、乳糖、微晶纤维素、改性淀粉、二氧化硅、硬质酸镁、滑石粉、HPC等改善物料的流动性或避免分层、也可加入辅料制成颗粒后进行填充。

在做胶囊前应先制粒,可分为湿法制粒和干法制粒,其中湿法制粒较为常用。

湿法制粒适用于对湿热稳定的药物,其一般工艺流程如下:

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

润滑剂、崩解剂混合

挥发性成分

【操作步骤】

1.处方组成金银花+黄芩+连翘粉

微晶纤维素2-2.5g

羧甲基淀粉钠1.5g-2g

乙醇适量

淀粉40-50g

制备40粒

3.制法:

上述提取粗粉混合,粉碎成细粉,加入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淀粉,混合均匀,用喷雾法缓缓加入乙醇适量,迅速用手搅拌均匀并制成软材,过14目筛,湿粒在60℃温度下烘干,干粒过18目筛整粒,最后用胶囊板装入胶囊壳制备胶囊。

【讨论】

1、制备胶囊剂时候,出现较多问题:

湿法制粒时由于经验不足,在制软材时候,没能把握好技巧,导致软材制备不太理想,先是由于乙醇加多而导致过黏,后又补加淀粉,又过干,又加乙醇,这样来回重复了3次,使得淀粉量加入过多,加之本身存在药材未预留,又等比例加入药材的状况,使得药材最后制得的颗粒过多,40粒斤仅仅装下了约2/3的药材颗粒。

以后实验在此步骤时,应特别小心,加入黏合剂,充分搅拌好之后,再看看软材是否合格,不要急着加入黏合剂和其他辅料,以免造成辅料添加过多,药材含量片重差异较大。

加入崩解剂黏合剂时没有统一的标准,未能事先查阅好资料,导致实验时候,添加剂量上差异很大,不同组之间,同一组先后加入次数,剂量都不同,会给实验带来较大影响。

真正实验开始之前,要把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前查阅好,确定好准确的方案后再进行实验,以防手忙脚乱,找不到方法。

2、处方分析:

金银花+黄芩+连翘粉主药

微晶纤维素

羧甲基淀粉钠崩解剂

乙醇润湿剂

淀粉

三.双黄连胶囊的鉴别、质量检查和含量测定

【实验目的】

1.掌握胶囊剂项下的质量检查项目和检查方法。

2.掌握薄层色谱的操作技术。

3.学习崩解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实验原理】

1.鉴别:

黄芩供试品加甲醇,与对照品黄芩,黄芩苷在展开剂正丁醇:

冰醋酸:

水(7:

1:

2)展开,喷以盐酸酸化的5%Fecl3乙醇溶液,显色。

连翘供试品、对照品、连翘苷在展开剂中展开,在10%硫酸乙醇溶液中显色。

金银花供试品、金银花对照品、绿原酸在展开剂中展开,在氨制硝酸银中显色。

2.含量测定: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双黄连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

【操作步骤】

Ⅰ.双黄连胶囊质量检查

装量差异:

取10粒胶囊,分别精密称定重量后,倾出内容物(不得损失囊壳),囊壳用小刷拭净,置通风处使溶剂自然挥尽,再分别精密称定囊壳重量,求出每粒内容物的装量与平均装量。

每粒的装量与平均装量相比较,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粒,并不得有1粒超出限度1倍。

平均装量重量差异限度

0.3g以下±10%

0.3g或0.3g以上±7.5%

【结果】装量差异

平均装量:

0.2769g总重量:

3.3230g胶囊壳重量:

1.2170g

表:

胶囊重量统计

标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内容物装量(g)

0.2568

0.2649

0.3063

0.2658

0.2554

0.2726

0.2645

0.2875

0.2558

0.2681

0.3162

0.3166

装量差异(%)

由以上数据可见:

本组胶囊

 

崩解时限:

取供试品6粒,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XA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硬胶囊应在30min内全部崩解。

如有1粒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粒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结果】崩解时限:

8.5min,11.3min,9.4min,12.1min,10.6min,9.2min

Ⅱ.双黄连胶囊鉴别

1.黄芩的鉴别:

供试液:

取双黄连胶囊4g,甲醇30mL,超声处理30min,滤过,滤液浓缩至近干,加甲醇2mL使溶解。

黄芩对照药材溶液:

黄芩对照药材1g,同上法,制成黄芩对照药材溶液。

黄芩对照品:

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1mg/mL的溶液。

TLC:

点样量各2μL,硅胶薄层板(硅胶3g、羧甲基纤维素10mL)

展开剂:

正丁醇:

冰醋酸:

水(7:

1:

2),展开,晾干,喷以盐酸酸化的5%FeCl3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黄芩对照药材和黄芩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跑1小时左右)。

2.金银花的鉴别

供试品:

取双黄连胶囊4g,加热水40mL使溶解,加醋酸乙酯提取两次,每次15mL,合并醋酸乙酯提取的水溶液,加0.3ml2M的盐酸溶液调节pH至1.0,用醋酸乙酯提取二次,每次15mL,合并醋酸乙酯提取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供试品溶液。

金银花对照药材溶液:

金银花对照药材5g,加水50mL,煎煮1h,滤过,滤液加盐酸调节pH至1.0,同法制成金银花对照药材溶液。

绿原酸对照品溶液:

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1mg/mL的溶液

TCL:

适量,但是要保证三个一样多。

硅胶G薄层板(用前活化处理)

展开剂:

醋酸丁酯:

甲酸:

水(7:

2.5:

2.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晾干喷以氨制硝酸银试液,立即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金银花对照药材和绿原酸对照品溶液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连翘的鉴别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双黄连颗粒4g,研细,加75%乙醇10ml,超声处理10min,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取连翘对照药材0.5g,加甲醇1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20min,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TCL:

吸取对照药材溶液供试品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5: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结果】

RF直

 

【讨论】

 

Ⅲ.双黄连胶囊含量测定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双黄连胶囊中黄芩苷含量

对照品溶液:

12.5mg置50mL容量瓶中,加甲醇适量,置水浴中振摇,使溶解,放置至室温,稀释至刻度即得浓度为0.25mg/mL的溶液。

供试品溶液:

取重量差异下双黄连颗粒研细,用电子天平称取供试品3.0g,置100ml容量瓶中加50%甲醇适量,超声处理20min,放置至室温,稀释至刻度,摇匀。

滤过,精密量取滤液2ml置100ml容量瓶中至刻度,摇匀,滤过,再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100ml容量瓶中摇匀。

滤过,取滤液即得。

样品测定:

取供试品溶液照分光光度法在277nm和377nm波长分别测得A,得△A,根据回归方程计算样品中黄芩苷的含量。

(标准曲线方程:

y=0.0332△A+0.0061,R2=0.9979)

【结果】含量测定:

波长(nm)277377

吸光度0.4200.048

代入计算得y=0.0269

稀释倍数为:

5000倍

计算可知取胶囊内容物0.55g,测得黄芩苷的量为92.25mg,故含量为16.8%

 

四.双黄连胶囊的药效研究

【实验目的】

1.观察双黄连胶囊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作用。

2.学习抗炎药物的筛选方法。

【实验原理】

目前已建立了多种反映炎症病变的动物模型,以用来筛选具有抗炎活性的药物。

其中小鼠耳部肿胀模型比较常用。

用二甲苯做致炎剂,引起小鼠耳壳皮肤肿胀后,观察并测定给药组和对照组致炎耳壳的重量,并比较其肿胀率的差异。

【操作步骤】

选用健康雄性小白鼠8只,称重,随机分成给药组和对照组,乙醚麻醉,每鼠左耳两面涂二甲苯约0.02mL,右耳做空白对照。

分别取,,药配成10ml溶液。

30min后,两组分别灌胃给药0.5ml(最大给药量为0.3ml/10g),给药组药物为分别稀释①10倍②20倍③30倍,对照组④给等量蒸馏水(代替生理盐水)。

4h后,将小鼠处死,剪下双耳并在同一部位打圆耳片,扭力天平称重,以(左耳重-右耳重)/右耳重作为肿胀率,比较差异。

【结果】

配成10ml溶液中给药质量分别为:

①(1.5g/70kg)×0.02kg×10×20=0.0856g

②(1.5g/70kg)×0.02kg×20×20=0.1714g

③(1.5g/70kg)×0.02kg×30×20=0.2568g

编号

小鼠给药浓度(mg\ml)

左耳重\g

右耳重\g

肿胀率\%

1

0.0082

0.0064

28.1

2

0.0083

0.0065

27.7

3

0.0088

0.0072

22.2

4

0.0086

0.0070

22.9

5

0.0077

0.0065

18.5

6

0.0084

0.0071

18.3

7

0.0098

0.0074

32.4

8

0.0078

0.0078

0

结论:

通过上述数据得,被给药量大的小鼠,左右耳重量差异越小,即炎症消除状况越好,,可知,双黄连胶囊具有抗炎作用,且一定范围内给药量越大,抗炎效果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