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执业助理医师622 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7860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622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622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622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622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622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622 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622 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622 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622 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622 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622 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622 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622 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622 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622 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622 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622 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622 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622 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622 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622 1.docx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622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执业助理医师622 1.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622 1.docx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6221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62-2

(总分:

158.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

36,分数:

36.00)

1.哪项不是可摘局部义齿基托的主要功能

∙A.连接义齿各部件成一整体

∙B.承担、传递和分散力

∙C.直接强有力的固位作用

∙D.修复缺损的软硬组织

∙E.间接固位作用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2.口腔预防医学涉及口腔医学的哪个方面

∙A.口腔内科方面

∙B.口腔外科方面

∙C.口腔黏膜方面

∙D.修复和正畸方面

∙E.口腔医学的各个方面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3.龋病的一级预防不包括

∙A.口腔健康教育

∙B.定期口腔检查

∙C.饮水氟化

∙D.口腔局部用氟

∙E.早期治疗充填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4.正确确定垂直距离,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面部和谐,肌张力正常

∙B.充分发挥咀嚼肌的力量

∙C.防止颞颌关节病变

∙D.防止咬舌、咬腮

∙E.防止牙槽骨吸收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5.延伸卡环除固位之外,还具有

∙A.夹板固定作用

∙B.防止食物嵌塞作用

∙C.保护孤立牙作用

∙D.减轻力作用

∙E.以上都不是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6.人工合成的抗菌剂在清除菌斑使用中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A.效果肯定

∙B.耐药性及毒副作用

∙C.对口腔微生物的抑制无选择性

∙D.A+B

∙E.B+C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7.人体氟摄人途径包括

∙A.饮水

∙B.食物

∙C.空气

∙D.局部使用含氟制品

∙E.A+B+C+D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8.在抽样调查中,防止检查者偏差的有效措施包括

∙A.疾病诊断标准要明确

∙B.对于诊断标准要统一认识

∙C.作标准一致性试验

∙D.A+B

∙E.A+B+C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9.以下哪种情况适宜做全瓷覆盖设计

∙A.覆、覆盖正常

∙B.深覆,覆盖小

∙C.力较大的前牙

∙D.固定桥的固位体

∙E.以上都不对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10.通过扩大样本可以减少

∙A.抽样误差

∙B.选择性偏倚

∙C.无应答偏倚

∙D.信息偏倚

∙E.A+B+C+D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11.前腭杆的前缘应

∙A.位于上前牙舌隆突上

∙B.位于上前牙舌侧龈缘

∙C.离开上前牙舌侧龈缘3mm

∙D.离开上前牙舌侧龈缘6mm

∙E.离开上前牙舌侧龈缘10mm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12.基牙在牙弓上的位置,哪种情况最有利于义齿的固位

∙A.支点线呈弧形

∙B.基牙位于牙弓一侧

∙C.基牙位于牙弓前面

∙D.基牙位于牙弓后面

∙E.支点线呈平面形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13.根管制备时,防止侧穿措施中哪项是正确的

∙A.根据X线牙片,了解残根的基本情况

∙B.追踪牙胶方向

∙C.扩大根管口,寻找牙胶方向

∙D.观察切割出的粉末性质

∙E.手感阻力大小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14.缺牙区牙槽嵴愈合良好方可制作固定义齿,同定桥制作应在拔牙后

∙A.半个月

∙B.1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E.1年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15.增强铸造全冠固位力的方法有

∙A.在面制备针道,轴壁制备轴沟

∙B.在龈边缘制备台阶

∙C.降低牙尖高度

∙D.降低牙尖斜度

∙E.以上都对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16.WHO用什么作为评价不同国家和地区牙周状况的标准

∙A.15岁少年的牙石平均检出区段数

∙B.15岁少年的简化牙石指数

∙C.15岁少年的简化软垢指数

∙D.15岁少年的菌斑指数

∙E.15岁少年的牙龈指数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17.义齿固位力与基牙倒凹深度和坡度的关系

∙A.倒凹深度越大,固位力越小

∙B.倒凹坡度越小,固位力越强

∙C.倒凹深,倒凹坡度小,固位力强

∙D.倒凹坡度一般应大于10ο

∙E.倒凹深,倒凹坡度大,固位力强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18.圆环形卡环通常包绕基牙的

∙A.1个面和2个轴角

∙B.2个面和2个轴角

∙C.2个面和3个轴角

∙D.3个面和3个轴角

∙E.3个面和4个轴角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19.以下哪种情况一般不能设计为单端固定桥

∙A.上颌侧切牙缺失

∙B.上颌单个双尖牙缺失

∙C.第二、三磨牙缺失

∙D.第一、二磨牙缺失

∙E.间隔缺失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20.口腔健康调查中,牙周病流行病诊断标准WHO推荐

∙A.简化口腔卫生指数

∙B.牙龈指数

∙C.龈沟出血指数

∙D.菌斑指数

∙E.社区牙周指数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21.下颌义齿基托需要缓冲的地方有

∙A.舌系带

∙B.P切迹

∙C.磨牙后垫

∙D.下颌舌骨嵴

∙E.舌侧翼缘区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22.在抽样调查中,确定样本量的大小依据公式N=K×Q/P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男性多时,需要样本量大

∙B.女性多时,需要样本量大

∙C.允许误差越大,需要样本量越大

∙D.允许误差越小,需要样本量越大

∙E.上述各项全不正确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23.前牙3/4冠的邻面沟位于

∙A.邻面片切面唇1/3

∙B.邻面片切面中1/3

∙C.邻面片切面舌1/3

∙D.邻面片切面唇1/3与中1/3交界处

∙E.邻面片切面舌1/3与中1/3交界处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24.龋病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A.年龄

∙B.性别

∙C.氟摄入量

∙D.进食糖的量、频率,糖加工方式

∙E.遗传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25.为了比较各国家、各地区龋齿的患病情况,WHO规定的龋齿患病水平衡量标准是

∙A.12岁儿童的患龋率

∙B.15岁儿童的患龋率

∙C.12岁儿童的龋均

∙D.15岁儿童的龋均

∙E.儿童的龋病发病率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26.全口义齿唇颊侧边缘应是

∙A.越厚越好,固位力强

∙B.越薄越好,舒适

∙C.半圆形略越过唇颊沟

∙D.圆形伸展到唇颊沟

∙E.圆形离开唇颊沟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27.基牙倾斜时取得共同就位道方法错误的是

∙A.拔除倾斜牙

∙B.正畸治疗

∙C.加大牙体制备量

∙D.双套冠

∙E.改变固位体设计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28.为使固定桥充分发挥咀嚼功能,首先需要的是

∙A.良好的固位、稳定

∙B.缺隙区牙槽嵴丰满

∙C.基牙稳同、支持力强

∙D.恢复缺失牙的解剖形态

∙E.设计合理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29.某人46岁,DMF指数为5,说明

∙A.此人口内有5个龋齿

∙B.此人口内龋齿和充填过的牙数之和为5

∙C.此人口内龋齿和因龋而丢失的牙数之和为5

∙D.此人口内未充填的龋齿、充填过的牙齿和因龋而丢失的牙数之和为5

∙E.此人口内充填过的牙齿、未充填的龋齿和丢失的牙齿数之和为5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30.不能有效清除菌斑的机械方法是

∙A.清水含漱

∙B.牙刷

∙C.牙膏

∙D.牙线

∙E.牙签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31.口腔流行病学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A.描述人群口腔健康与疾病状态的分布规律

∙B.研究口腔疾病的病因和影响流行的因素

∙C.研究口腔疾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价方法

∙D.研究疾病的预防措施,评价其效果;制定口腔卫生保持规划

∙E.疾病监测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32.2010年全球口腔健康目标标定18岁正常人的指标是

∙A.无不超过2%

∙B.75%保存20颗功能牙

∙C.无因龋齿和牙周病缺失之牙

∙D.无因正畸治疗缺失之牙

∙E.牙周指数记分为1或2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33.选择人工前牙时遵循的原则是

∙A.颜色越白越好,大小可参照口腔内余牙

∙B.唇面弧度应为直线形

∙C.形态应为细长形

∙D.颜色、形态、大小根据口内余牙及患者面形、肤色、年龄而定

∙E.选硬度最大、耐磨耗的瓷牙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34.固定桥设计是否合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

∙A.基牙牙冠具有足够的长度和体积

∙B.固位体固位形式与种类选择得当

∙C.基牙牙周组织健康

∙D.借助于机械力学原理

∙E.基牙负重力不超过其牙周组织的最大承受力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35.由于根面龋的增加,而引起患龋率出现再度快速上升的年龄是

∙A.30岁

∙B.40岁

∙C.50岁

∙D.60岁

∙E.70岁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36.固位体应具备的条件中,哪一项最不重要

∙A.固位形和抗力形

∙B.固位体形态及色泽美观

∙C.各固位体间有共同就位道

∙D.保护牙体组织及牙体活力

∙E.正确恢复基牙形态和功能、材料强度好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二、A2题型(总题数:

14,分数:

122.00)

37.医师张某,因嫌弃在医院工作工资太少,从医院辞职后从事医药销售工作已有2年,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应对其做如何处理

∙A.处以罚款3000元

∙B.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C.处以罚款1万元以上

∙D.令其在规定期限内回医院工作

∙E.以上都不对

(分数:

10.00)

 A.

 B. √

 C.

 D.

 E.

解析:

38.某乡卫生院医师甲为一阑尾炎患者施行手术,将结肠误切断,因乡卫生院条件差,草草缝合后,叫来救护车送县医院处理。

因延误了时机,县医院医师乙在助手配合下,也没处理好,最终造成永久造瘘,该结果是

∙A.医师甲的医疗差错

∙B.医师甲的医疗事故

∙C.医师乙的医疗差错

∙D.医师乙的医疗事故

∙E.医师甲、乙的共同责任

(分数:

10.00)

 A.

 B. √

 C.

 D.

 E.

解析:

39.一女性患者因不孕症、闭经伴畏食、消瘦就诊。

妇科做了各种常规检查后,决定行腹腔镜检查,通知患者准备。

患者不知该如何做检查,便随医师进入处置室检查,检查中发现做了切口。

患者及家属均不满意开刀,向院方提出赔偿要求。

行腹腔镜检查如何决定为合理

∙A.必须征得患者同意

∙B.可以征得患者同意

∙C.可以由医师决定

∙D.必须由医院决定

∙E.可以由医院或科室决定

(分数:

10.00)

 A. √

 B.

 C.

 D.

 E.

解析:

40.患者男性,11岁。

因牙齿排列不齐拟行正畸治疗,最适于观察混合牙列乳恒牙交替情况的X线检查是

∙A.曲面体层

∙B.上颌侧位体层

∙C.上颌后前位体层第一磨牙层

∙D.上颌后前位体层翼突层

∙E.下颌体腔摄影

(分数:

10.00)

 A. √

 B.

 C.

 D.

 E.

解析:

41.患者女性,26岁,近中切角缺损,牙冠变色,已作根管治疗,无症状,X线片无异常发现,患者咬合关系正常。

最佳修复设计为

∙A.切角嵌体

∙B.金属舌背桩冠

∙C.塑料全冠

∙D.烤瓷全冠

∙E.金属塑料联合全冠

(分数:

10.00)

 A.

 B.

 C.

 D. √

 E.

解析:

42.患者患胆管癌,术中术者用手指钝性剥离胆总管而撕破静脉引起急性大出血,慌乱中用钳夹止血,造成静脉完全离断,虽经吻合,患者终因急性肝功能衰竭而死亡。

产生的后果属于

∙A.医疗意外

∙B.医疗差错

∙C.病情重笃而发生的难以避免的死亡

∙D.医疗事故

∙E.手术难以避免的并发症

(分数:

10.00)

 A.

 B.

 C.

 D. √

 E.

解析:

43.缺失,以为基牙设计单端固定桥的条件是

∙A.缺隙大

∙B.防槽骨吸收超过根长1/3

∙C.缺隙小、胎力不大

∙D.患者力过大

∙E.牙冠短小

(分数:

10.00)

 A.

 B.

 C. √

 D.

 E.

解析:

44.左侧颞下间隙脓肿引发多间隙感染患者,已行经颞部及颌下区切口的上、下贯通式切开引流术,流出大量脓性分泌物,应选择的引流方式是

∙A.片状引流

∙B.细纱条引流

∙C.管状引流

∙D.负压引流

∙E.碘仿纱条引流

(分数:

10.00)

 A.

 B.

 C. √

 D.

 E.

解析:

45.缺失,残冠,根充完善,余牙均正常,修复设计最合理的是

∙A.活动修复

∙B.桩冠,活动修复

∙C.覆盖活动义齿修复

∙D.固定桥,活动修复

∙E.种植修复,活动修复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46.一患者多数下后牙缺失,前牙松动,舌侧倒凹明显,口底到龈缘的距离为6mm,大连接体宜用

∙A.倒凹区之上的舌杆

∙B.离开黏膜表面,与牙槽嵴平行的舌杆

∙C.与黏膜平行接触的舌杆

∙D.舌板

∙E.以上都不适宜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47.张某没有上过任何层次的医学专业的学校,但他仍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资格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张某必定具有执业医师法规定的以下情形之一,除了

∙A.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满3年,经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传统医学专业组织考核合格并推荐

∙B.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满3年,经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考核合格并推荐

∙C.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满3年,经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推荐

∙D.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经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传统医学专业组织考核合格并推荐

∙E.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经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考核合格并推荐

(分数:

10.00)

 A.

 B.

 C. √

 D.

 E.

解析:

48.某患者冠周脓肿继发左侧咬肌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时发现引流物为翠绿色稍黏稠的脓液,有酸臭味。

可能为哪种细菌感染所致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链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结核分枝杆菌

∙E.混合细菌感染

(分数:

10.00)

 A.

 B.

 C. √

 D.

 E.

解析:

49.男性,26岁,左下第三磨牙近中水平阻生拟拔除,口内法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后患者很快出现暂时性牙关紧闭,可能的原因是

∙A.翼颌间隙感染

∙B.肾上腺素反应

∙C.麻醉了颊神经

∙D.麻醉了下颌舌骨肌

∙E.麻醉药直接注人翼内肌

(分数:

10.00)

 A.

 B.

 C.

 D.

 E. √

解析:

50.某患者被一钝器打伤面部,局部出现肿胀、疼痛和皮下淤血,但未见开放创口,X线检查亦未见颌骨骨折。

临床可诊断为

∙A.擦伤

∙B.挫裂伤

∙C.挫伤

∙D.钝器伤

∙E.撕脱伤

(分数:

10.00)

 A.

 B.

 C. √

 D.

 E.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