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综合检测试题C卷 附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61326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综合检测试题C卷 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综合检测试题C卷 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综合检测试题C卷 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综合检测试题C卷 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综合检测试题C卷 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综合检测试题C卷 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综合检测试题C卷 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综合检测试题C卷 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综合检测试题C卷 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综合检测试题C卷 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综合检测试题C卷 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综合检测试题C卷 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综合检测试题C卷 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综合检测试题C卷 附答案.docx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综合检测试题C卷 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综合检测试题C卷 附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综合检测试题C卷 附答案.docx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综合检测试题C卷附答案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综合检测试题C卷附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

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

_______

考号:

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留置权,指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关于行为人是否享有留置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委托乙保管某件物品,乙在保管期间,发现该物品有质量问题,遂将该物品交给丙修理。

修好后,甲拒付维修费用,丙无权留置该物品

B.甲向乙借了1万元钱,偿还期已到,甲未偿还,乙对甲工厂里的机器设备享有留置权

C.甲公司与乙某签订了一份运输合同,约定货到付款。

乙将货物运达目的地后,甲公司未付运费,乙可以留置运输货物

D.李某有偿委托孙某代购一批产品,孙某买到产品后,李某不支付约定的报酬,孙某无权留置该批产品

2、某初中为提高生源质量,自行组织入学考试,实行跨学区招生。

该学校的做法()。

A.合理,学校有招收学生的权利

B.合理,学校有自主办学的权利

C.不合法,违反了尊重学生人格的规定

D.不合法,违反了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

3、下列表述,与并非“只有本地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的判断一致的是()。

A.要想把企业搞好,必须由本地人当经理

B.只要把企业搞好了,谁来当经理都可以

C.不由本地人当经理,也可以把企业搞好

D.不由本地人当经理,就不能把企业搞好

4、张老师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有时间辅导自己的孩子学习。

他既欣慰于学生的成长又对自己的孩子感到内疚。

张老师需要进行的是()。

A.行为取向的义利调试

B.生活工作的角色调试

C.行为选择的动机调试

D.师生之间的人际调试

5、在电和磁关系的认识上,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是()。

A.奥斯特

B.法拉第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

6、某中学规定,教师因体产假不能工作的,其工资由学校扣除用作其他代课教的代课费用。

该学校的做法()。

A不合法,侵犯了教师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的权利

B.不合法,代课教师的工资应由学校自筹经费予以保障

C.合法,学校享有对教师实施奖励或处分的权利

D.合法,学校享有按照章程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

7、“医生都穿白衣眼,所以,有些穿白衣服的人留长头友".下列选项中,这一陈述的必要前提是()。

A.有些医生留长头发

B.有些医生不留长发

C.穿白衣服的人不留长发

D.穿白衣服的人都是医生

8、15岁的李明经常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其监护人提出申请,将李明送往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对于这一申请具有审批权的是()。

A.当地公安部门

B.教育行政部门

C.李明所在学校

D.当地人民政府

9、《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

A.未满18周岁的公民

B.未满16周岁的公民

C.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公民

D.未满14周岁的公民

10、15岁的初二学生梁某因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应当()。

A.在梁某服刑期间对其进行义务教育

B.在梁某服刑完毕对其进行义务教育

C.剥夺梁某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D.免除梁某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11、中学生王某的脸上有一块疤痕,同学李某给王某起了个外号“王疤”并且广而告之。

李某侵犯王某的权利是()。

A.隐私权

B.姓名权

C.荣誉权

D.人格权

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教育战略目标。

下列关于教育战略目标的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到2020年,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B.到2020年,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C.到2020年,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形成

D.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13、公文主题要求“以意役法”,其含义不包括()。

A.要讲究“一文一事”

B.主题一经确定就调动一切手段来表现它

C.与主题无关的材料要统统删去

D.文章的开关、结尾、分层、划段应突出主题的需要

14、现在体育界在国际比赛中得了金牌,奖励一直追溯到运动员的启蒙教练,这说明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A.未来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15、李老师坚持写“作业札记”,其中记录了学生敬作业过程中的一些有趣的,特殊的现象,并据此分析学生在完成作业中的心理变化,然后再将自己的判断结果作为设计、布置、批改和反馈作业的重要依依据,从学生观的角度分析,该教师的做法()。

A.注重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B.发挥了教学的专业自主性

C.注重了学生发展的主体性

D.提升了布置作业的有效性

16、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A.为人师表

B.清正廉洁

C.敬业爱业

D.团结协作

17、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俄罗斯2015年推出了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新版小说的作者是()。

A.肖洛霍夫

B.瓦西里耶夫

C.法捷耶夫

D.帕斯捷尔纳克

18、高二

(1)班的历史课上,杨老师与李军装生了语言冲突,双方争执不下。

杨老师便把张军拉到班主任办公室。

班主任应该()。

A.请政教处老师处理

B.问清缘由再行处理

C.先让张军道歉再了解缘由

D.建议他们相互道歉握手言和

19、在Word中,如果双击某行文字左端的空白处,被选中的区域是()。

A.该行

B.全文

C.该段

D.该页

20、小明看书时可以“一目十行”,而小华则“一目一行”。

这反映了他们在哪种注意品质上存在差异?

()。

A、注意广度

B、注意分配

C、注意稳定

D、注意转移

21、鹏鹏12岁,因盗窃被公安机关拘留,班主任唐老师因有感触,在微博中描述了此事,并采用了鹏鹏的真实姓名。

唐老师的做法()。

A.合法,微博是唐老师的个人空间,有发表的自由

B.合法,唐老师的做法可以对其他同学起到教育的作用

C.不合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不合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2、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23、“慎独”作为提升师德修养的方法。

就是()。

A.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为无人监督而恣意妄行

B.一个人用慎重的态度对待自己

C.在自我的世界孤芳自赏

D.独立面对自己的种种不足

24、王某在距某初级中学不足百米处,开了一家营业性电子游戏厅,允许该校学生出入。

王某的做法()。

A.合法,王某具有自主经营的权利

B.合法,王某并未强迫学生玩游戏

C.违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违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5、下列明清作家与其戏曲作品,对应不正确的是()。

A.李渔一《窦娥冤》

B.孔尚任一《挑花扇》

C.洪昇-《长生殿》

D.汤显祖一《钍丹亭》

26、某中学化学老师宋某正组织学生上实验课,学生李某因借用坐在实验桌对面的同学的的钢笔,碰倒了酒精灯,酒精溅在本组同学韩某的手上并燃烧,致使韩某手部皮肤被灼伤。

在这起事故中,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A.学校和宋某

B.宋某和李某的监护人

C.学校和李某的监护人

D.李某的监护人和韩某的监护人

27、开展国际营销的企业一旦在某国外市场建立了一套广泛的销售网络并取得销售的显著增长,就应该在国外市场上采取与本国类似的营销策略。

因此,在开创初期,或在才建立了销售代表处的国外市场上,需采取与本国不同的营销策略。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支持文中结论?

()

A.国外市场与本国市场上的销售网络可以完全相同

B.广泛的销售网要优于不发达的销售网

C.某些国家的经济比其他国家发展迅速

D.比较起来,大型的国外市场比小型的更能适应本国营销策略

28、使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时,如果要插入图片,下列不能完成该项操作的是()。

A.在PowerPoint菜单栏中选择插入→图片→来自文件→选择路径和文件,点击插入

B.复制图片,在PowerPoint编辑页面单击鼠标右键。

选择粘贴

C.复制图片,在PowerPoint菜单栏中选择编辑→粘贴

D.在PowerPoint菜单栏中选择插入→图片→自选图形,选择图片文件

29、为了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预防可能发生的未成年人犯罪事件,学校拟采取应对措施。

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聘任优秀的律师担任法制教育的兼职教师

B.聘任当地派出所干警担任校外法律辅导员

C.要求教育未成年学生的父母配合开展法制

D.要求班主任承担对未成年学生的监护责任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一天,一位老师给学生上科学课,主题是“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老师安排学生去校园里甚至校外的大自然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并做记录。

走出课堂的孩子们显得很兴奋,不久一位同学跑过来说:

“老师,我捉到一只蚂蚱。

”其他同学也围过来看,突然,一个同学说:

“这是只公的。

”围观的同学哄堂大笑。

老师问道:

“你怎么知道的?

”“我观察的,公蚂蚱有劲,跳的高。

”他自信地说。

这是孩子最直接的推理,确实难能可贵的!

老师及时表扬道:

“你真是一个小生物学家,科学就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希望你能认真研究一番。

”孩子认真地点点头。

就在这时,一位同学跑过来告状:

“一个同学把蚂蚱踩死了。

”老师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教育机会。

他走过去,几个同学正在气呼呼地责备那个同学。

这位老师说:

“一个蚂蚱也是一个有生命的物体。

我们应该爱护每一个有生命的物体。

我相信,这位同学一定是无意踩死的。

这样吧,老师提一个建议:

不如挖一个坑,把他安葬了吧!

”于是,在学校的草地上,举行了一个特殊的“葬礼”。

可以说在这潜移默化中,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珍惜,会比多少遍说教都来得有效!

问题:

试从教师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

 

2、为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课改要求。

某校创造性地拟定评价方案和表格,让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逐条审核,逐项打分,以此来判断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和具体需求,美其名曰“学生参与评价”。

请对“学生参与评价”的做法阐述您的见解。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一位著名演员在一次表演课上,对即将成为职业演员的学员们说:

上山的人永远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为他们曾经风光过;山上的人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为他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爬上来。

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论说文。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C

2、D

3、C

4、B

5、B

6、答案:

A。

7、A

8、B

9、A

10、A

11、D

12、C

13、A

14、D

15、答案:

A。

16、A

17、答案:

B

18、答案:

B

19、C

20、A

21、【参考答案】C

22、C

23、A

24、D

25、A

26、C

27、D

28、D

29、D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这位老师的做法是值得学习的,践行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首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师观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尊重和赞赏。

材料中教师在一个同学发现蚂蚱并通过自己判断是公蚂蚱的时候,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对他一笑置之,而是表示赞赏,践行了要尊重和赞赏学生的理念。

其次,素质教育观的内涵要求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材料中教师在上科学课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也积极关注学生品德的培养,在一个同学踩死蚂蚱大家都在声讨他的时候没有过分严格批评学生,而是和大家一起安葬蚂蚱。

通过实际行为来教育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再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育。

材料中教师通过户外实践的形式给大家上科学课,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践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做法。

2、

(1)评价是一种手段,旨在通过评价,使教师看到自己的成功之举和不足之处,以便及时调整工作目标和进程,优化教学过程,明确努力方向,对于激发教师发扬优势,克服缺点,增强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不无裨益。

(2)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直接对象,他们与教师接触的机会较多,应该最有发言权。

案情中,学生参与评教,由于学生年龄还小,认识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考虑欠妥,因此,他们没有能力对教师的各方面教学行为做出一个合理、科学、恰当的评价,甚至往往出现“倒挂”的现象,一旦哪位教师对学生要求比较高,就会遭到学生的非议,被学生认定为“不好教师”,普遍不受欢迎;而如果教师对学生放松要求,时时处处迁就忍让,和学生称兄道弟,对学生不负责任,反被说成是“好教师”,深受喜欢。

(3)学校在组织评教时,不能盲目追求“时髦”效应,哗众取宠,注重形式,否则评教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和方向,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挫伤大部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每次重要的考试结束后,学生、家长、老师甚至领导都在关注着分数。

在大多数人眼中,分数从某种程度上就是学生的学习状况、老师授课情况的反映。

这种情况导致许多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对学习成绩优异、表现好的学生关爱有加,而对成绩较差、行为规范较差的学生不能说是“横眉怒目”,至少是心怀怨气吧!

实践证明,这样对待学生,特别是对待“学困生”“后进生”,往往使他们丧失学习信心,失去克服困难的勇气,甚至产生颓废的情绪。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看待学生上,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每个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的一生都处在变化之中,如果人一成不变,那就不会成长。

此外,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学习成绩一直都优秀的毕竟只是少数,还有很多人像爱迪生、爱因斯坦一样,在很小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自己的天赋。

因此,老师对学习成绩较差的、表现差的学生,千万不要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而是要尽可能多地表扬来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发现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从而使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古人云: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实际这是一种静态看人的观念,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从一个人小时候的表现就预言其在事业中的成就。

这也使我想起了我初中的一个同学,不管如何努力,成绩就是不好。

我的班主任就歧视他、看不起他,说他将来一定不会有出息。

而导致他早早就外出打工。

但是他并没有自卑和沉沦下去。

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一番事业。

而今,在深圳、广州都有他的公司。

在2015年的校庆时,他还拿出10万块钱作为学校的奖学金。

由此可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能以静态,更不能以眼前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反映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教育的全部。

俗话说: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十个指头有长短”。

再好的学生难免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

所以作为教育者还应该用一种独特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个性。

每一个具体的学生在某一阶段的智力水平、认识水平、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等方面是各不相同的。

教育不能用机械的、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而应当尊重个别差异,促进健康发展。

因此,了解和关心学生的个别差异,善于捕捉和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培植,培养其自信心。

促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展示与完善,你会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实践中,我发现有一个做法比较可行,让优秀生与困难生结对,榜样的力量比枯燥的说教效果好。

教师要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德育人,开发智慧,因此,我倡导班级管理的理念是:

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懂得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的人。

总而言之,对待学生,我们既要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存在,更要着眼学生的未来。

我们要更多地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学会学习,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