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如何用好高中各科新旧教材对比变化很大.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68163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使用如何用好高中各科新旧教材对比变化很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使用如何用好高中各科新旧教材对比变化很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使用如何用好高中各科新旧教材对比变化很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使用如何用好高中各科新旧教材对比变化很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使用如何用好高中各科新旧教材对比变化很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使用如何用好高中各科新旧教材对比变化很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使用如何用好高中各科新旧教材对比变化很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使用如何用好高中各科新旧教材对比变化很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使用如何用好高中各科新旧教材对比变化很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使用如何用好高中各科新旧教材对比变化很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使用如何用好高中各科新旧教材对比变化很大.docx

《使用如何用好高中各科新旧教材对比变化很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使用如何用好高中各科新旧教材对比变化很大.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使用如何用好高中各科新旧教材对比变化很大.docx

使用如何用好高中各科新旧教材对比变化很大

【新教材使用】如何用好新教材高中各科新旧教材对比,变化很大

新的学期,新的课程,新的挑战。

教教材和用教材到底差在哪里?

在核心素养的导向要求下,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教材?

学习的意义是不仅要掌握教材中的知识,更要帮助学生能用所学的内容去解决问题,去创新实践。

教学的过程更多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探究合作、分享交流的过程。

这样一来,包括教材在内的、更大范围的资源就成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助力学生学习的重要保障。

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作为学科知识的重要载体,教材的重要作用和基础地位不容置疑。

但是,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各种科技成果层出不穷,人类生产、生活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也不断发生改变。

教材的内容和形式虽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但更新毕竟需要一定周期,其内容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正确使用教材,既要避免将教材边缘化,草草地将教材讲完,然后用大量时间进行习题演练;也要避免将教材神圣化,僵化地使用教材,囿于教材,不敢越雷池一步。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教材

教材是统一、规范的,但学生的情况却千差万别。

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同,兴趣、爱好也有差异,教材的使用也应该是差异化的。

例如,有的学生对科学课的内容不太感兴趣,但对人文和历史却异常喜爱。

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将教材中“科学家小故事”之类的材料充分利用起来,将这些内容推介给喜爱人文历史的学生,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科学家的科研故事,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还可以把历史教材中有关科技发展、历次科技革命的内容整合起来,作为学习资源提供给这部分学生,以发挥学生喜爱文史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自己喜爱的方式来学习。

二、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使用教材

2017年版的高中课程标准,倡导课堂教学要基于真实问题情境展开,要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综合品质和关键能力。

面对真实情境和现实问题,教师如果还是照本宣科,重复教材上的案例,机械模仿教材中的实验,肯定是行不通的。

问题越真实,用到的知识就越综合。

可能不局限于一章一节的知识,还需要其他章节的知识,甚至需要其他学科的知识。

这个时候,教师要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适当补充、延伸、拓展或重组,将教材变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资源,真正实现“用教材教”。

三、根据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使用教材

教材是统一编写的,但我国地区差异大,学校情况也各有不同,要因地制宜,充分理解编写者的设计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例如,物理教材中有一个经典实验,通过冰面上的滑车碰撞来验证和分析动量守恒定律。

针对这样的经典内容,哈尔滨地区的学校可以就地取材,找一个结冰的湖面和几个滑板,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教材上的经典实验。

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理解相关的物理知识,还会获得学习的乐趣。

而地处三亚的学校,就没必要非得按照教材要求找一个结冰的湖面了。

当然,也不能因为条件不适宜,就放弃让学生进行体验、探究的机会,变成纸上谈兵地讲实验。

此时教师可以变换视角,寻找其他没有摩擦力的素材。

例如,利用磁悬浮这样的科技手段来让学生设计一个新的实验,从而理解动量守恒定律。

新教材正式发布!

新版教材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编写的人教版高中教材,包括数学(A、B两个版本)、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体育与健康、美术、日语、俄语、信息技术等学科。

同期投入使用的还有国家统编三科教材即思想政治、语文、历史。

 

国家统编教材三科

 

语文

新版教材语文必修共两本,分为上下册,如下图: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

古代诗文占比近半,袁隆平、屠呦呦等事迹入选。

新版语文教材中,共选入古诗文67篇,占课文总数(136篇/首)的49.3%。

《短歌行》、《归园田居》、《声声慢·寻寻觅觅》、《静女》均被选用。

高中语文新教材共5册28个单元,册数较以往版本有精简

普通高中《语文》全套教材共5册,其中必修教材分上、下2册,选择性必修教材分上、中、下3册。

据悉,高中语文教材较以往其他版本相比,总册数上有所精简。

教材设计了28个学习单元。

其中包括22个以课文为核心的单元,以及2个整本书阅读单元和4个活动类单元。

其中,必修教材每册8个单元,选择性必修教材每册4个单元。

另外,教材设计了4个独立的“古诗词诵读”板块。

温儒敏特别指出,在必修上册以“劳动光荣”为主题专设一个单元,选取讴歌劳动人民、劳动模范、劳动精神的课文。

课文选材上体现了革命文化。

其中,有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改造我们的学习》等5篇(首)文章,鲁迅《拿来主义》《纪念刘和珍君》等5篇文章,还有《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百合花》等多篇作品。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教材中也有所体现,如《哦,香雪》、《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青蒿素:

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

此外,教材也选入了十多篇外国文学文化经典作品,有《复活》《百年孤独》《哈姆雷特》《致云雀》等。

编排体例变化:

旧教材的单元是以年代和文章体例来区分,新教材的单元主要以表达情感、态度、思想价值观等来区分。

 

政治

新版教材政治必修共4本,分别为必修1、2、3、4,如下图:

 

高中思政统编教材:

讲述“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全套教材共7册:

其中必修教材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4册;

选择性必修教材分《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3册。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总主编、南京大学教授张异宾介绍,必修4册教材采取总分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总览和基础,让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有总体了解;《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分领域进行深入阐释,让学生具体理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选择性必修3册教材则重在培养学生用全球视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大势,用法律手段处理日常问题,用科学思维探索认识世界。

教材采取“春风化雨”的方式,讲述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李大钊等革命先烈,董存瑞等革命英雄,集中阐述革命文化,讲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历史

新版教材历史必修共2本,分别为必修上、下两册。

如下图: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

涉及历史文化名人100余位、著作80余部。

普通高中《历史》全套教材共5册:

其中必修教材分《中外历史纲要》上下2册;

选择性必修教材分《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与传播》3册。

普通高中历史教材总主编、中国史学会原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张海鹏介绍,教材呈现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内容涵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共涉及历史文化名人100余位,思想、科技、文学、法律等著作80余部,四大发明、天文历法、医学、数学、农学、地理学、水利工程等重大发明创造50余项,书画、音乐舞蹈、雕塑、器物等艺术作品40余件,引导学生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编排体例发生变化:

旧版教材必修1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按时间顺序编写,包括中国和外国的;必修2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角度编写,包括中国和外国的;必修3从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来编写,包括中国和外国的。

新版教材必修上只讲中国历史的发展,从多个角度出发,比较全面的介绍了中国从古到今的发展特点及重大历史事件;必修下主要讲的是世界历史,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来阐述。

 

人教版高中教材

 

数学

 

必修课程包括五个主题,分别是预备知识、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数学文化融入课程内容。

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四个主题,分别是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数学文化融入课程内容。

与旧教材对比:

1、必修第一册的教学内容其实与改革前的内容与顺序基本一致,必修第一册将原版人教A版教材中的必修一、必修四的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变换以及必修五不等式部分合在一起,还将命题、常用逻辑用语原先出自选修的内容合并成第一册的内容。

2、必修第二册的内容也融合了原先人教A版中必修四的向量部分、必修二的立体几何初步以及必修三的统计与概率部分,同时还加入了原先在选修出现的复数部分,从新教材的内容可以看出,原先三视图以及程序框图部分已经彻底删掉,现在只是给大家介绍直观图的概念。

3、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可以明显感受到,新教材的编写者将有关坐标系以及解析几何相关内容融合在一起,而且这一册的难点和重点为计算,难度相对必修内容,难度有所上升。

4、必修第二册内容相对少一些,只有两章,所对应的内容是数列与导数的相关知识,这一改革还是很重大的,将原本必修五的数列部分直接划入选修模块,并且和导数合并为一册。

原先选修中的数学归纳法证明也合并到数列模块中。

5、选修最后一册主要内容是计数原理与概率,还有一小部分是线性回归方程,其实总体的要求是想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在之前一直宣传的数学建模,也在选择性必修第三册中出现,说明改革之后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方面的能力。

总结:

1.整合知识点

相较于原版教材,新版教材的知识点与体系更加集中,模块之间分类清晰,这可以方便学生理解和练习。

2.难度区分明显

改革之后的教材,将必修第一册和第二册定义为基础练习,让学生在必修阶段完成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练习,并且帮助学生从高一开始,完成初中和高中之间的衔接与转化,但是同时,学生的压力逐渐平移到选修部分。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能高一就是学习必修第一册和第二册,那么高二开始就是选修的学习,那么从高二开始,难度逐渐加大。

3.注重基础练习与应用

从教材中可以看出,教材编写者对于基础知识的考查,但是同样的,对数学学科的应用、以及数学文化的比重开始加大,每一个章节后面都有类似实际应用或者数学文化的相关探究,说明对于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从现在高考的试卷我们也能发现这一趋势,试卷中逐渐加入有关数学文化的内容。

重基础、多实践、勤应用将会成为未来的一种趋势。

同时也逐渐减少考试中的技巧应用,这也让整体高考数学考查更加贴近实践。

 

英语

新版英语必修共3本,分别为第一、二、三册,如下图:

 

新教材共10册书,其中1-3模块是必修,4-7模块选择性必修,8-10是选修模块。

与旧教材相比,有三大显著的变化:

第一、在单元准备环节,取消warm-up,改为TopicTalk导入主题学习,并单独给予课时来处理,目的在于创设主题语境,充分激活单元知识;

第二、新增加了ViewingWorkshop,目的是拓展学生的主题知识,聚焦其看说能力;

第三、原来的CultureCorner变更为ReadingClub1&2,旨在围绕主题意义,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其思维能力。

词汇看似减少了,实际上并没有

新旧人教版教材1-2模块各单元词汇表词汇数量

 

物理

新版教材物理必修共3本,分别为第一、二、三册,如下图:

 

1.新教材体系发生了明显变化:

所有学生必须学完三本必修教材内容,即可参加学业水平的合格性考试;如果选择参加等级性考试(即高考选择了物理),必须再学完选择性必修的三本教材。

2.内容选择和习题设置等强调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即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的渗透和落实。

3.根据学生认知特点调整了部分章节内容:

牛顿第三定律调到牛顿第二定律之前;

原教科书“曲线运动”一章,分为“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两章;

原教科书“静电场”和“恒定电流”两章,分为“静电场及其应用”“静电场中的能量”“电路及其应用”和“电能能量守恒定律”四章。

4.根据2017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新高考改革的需要,部分内容做了删减调,像安培力、洛伦兹力的部分内容安排在选择性必修,降低了学业水平考试(即必修部分)内容的难度要求。

具体如下:

必修课程知识点变化

选择性必修课程知识点变化

 

化学

新版教材化学必修共2本,分别为第一、二册,如下图:

 

新版化学教材必修两本,选择性必修三本:

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

新旧教材必修一对比:

(1)旧版教材第一章直接学习化学计量等纯理论知识,逻辑思维强度大,理解难度较高,刚上高一的学生适应起来难度大,改版后,穿插进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位于钠和铝的学习之后,更加实用,有了元素化合物的铺垫及应用,更好理解。

(2)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位置提前,引导学生从结构的视角审视物质性质,更容易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和转化。

(3)实验安全等常识从第一章第一节转入附录,但是内容更有实用价值,纯理论的知识有所删减,与生活相关的内容有所增加。

修旧教材必修二变化:

元素化合物章节增多,增加了大量与化学历史或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实验,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思维能力,有利于通过实验记忆相应的现象,也让化学的学习更富有趣味性和应用价值。

 

生物

新版教材生物必修共2本,分别为必修1和必修2,如下图:

 

新版生物教材必修课程两本:

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选修性必修三本:

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

新旧教材对比:

1、新版必修1和旧版必修1内容上几乎没有变化,只是在个别知识点的学习顺序上有所调整,另外个别知识点的介绍讲解也有适当的增减(比如旧版第6章最后一节细胞的癌变删除),总得来说新版调整之后对于学习来说更科学合理。

2、新版必修2和旧版必修2内容上也基本一致,主要变化在于旧版的第6、7章,第6章删减比较多,第7章调整比较大。

3、新版必修删减了旧版必修3的内容,这是比较大的调整。

另外比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新版更重视和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探究和实践。

这也体现了现代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地理

新版教材地理必修共2本,分别是必修第一、二册,如下图:

 

新版地理教材包括两本必修、三本选修性必修。

从目录上来看内容上还是发生了一定的调整和增减。

新版将自然灾害单独作为一章内容来讲解,看来这可能是将来的一个重点。

调整比较大的是旧版必修3的内容删减较多。

总的来说,必修内容的量还是减少了,所以难度也会相应降低。

高中新老教材模块对应情况

 

备注:

文章来源于网络整理,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