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最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68581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最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最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最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最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最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最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最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最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最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最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最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最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最新.docx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最新.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最新.docx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最新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2020最新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1

教学内容:

表演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重点:

声部间的均衡

教学难点:

分声部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

1.教师以副歌的第一句范唱为导入:

(1)设问:

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

是哪个国家的歌曲?

歌曲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2)教师归纳:

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因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时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渐演变为圣诞节等节日歌曲。

它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国民歌。

2.聆听歌曲范唱。

提示:

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大家对第一声部的曲调都很熟悉,但第二声部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表现就不丰满,因此大家要仔细听第二声部。

这歌曲的学唱,采用自由报名参加某一声部的学唱。

想多学一点,音准有把握的同学希望你们报名低声部,望大家考虑后回答。

3.学唱曲调。

(1)分声部。

自由坐成二个声部的座位,教师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适当做思想工作进行调整,要注意声部人数的平衡。

(2)教师重点辅导第二声部。

(3)先学习副歌部分的8小节。

从读谱上,在五年级是没有困难的。

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声部音准与和谐,尤其是低声部,所以在学唱中教师多帮助低声部,鼓励他们的自信心。

分声部唱都没问题,合成时,往往低声部把握不住,教师这时要给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听,感受是惟一的办法。

当这8小节成功时,他们就树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悦,这是本歌学习的关健处。

(4)学习主歌部分。

主歌的开始8小节没问题,是同声部,只要把弱起拍唱准。

问题在后8小节的低声部。

其中

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样。

因此在学唱主歌部分时,宜将后8小节单独训练,教师要多帮助低声部唱熟练,在后8小节合成有把握后,再唱主歌部分的16小节。

?

(5)全曲合成并以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二、表演歌曲。

?

1、在熟练唱好二声部合唱曲调的基础上填入歌词:

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欢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选用打击乐器编创节奏谱,为歌曲伴奏烘托气氛。

可以分组设计,全班分为四个组,每两组分别设计主歌与副歌的伴奏,进行比较选择,取长补短。

4、把歌曲的开始8小节副歌曲调改编成3/4拍。

教师可以提示一小节的改编,

如:

多种节奏型的变化,让学生去发挥。

当学生改编完后,教师要给予表扬,让学生自己试唱后,集体评价选出1—2改编比较好的曲调,全班进行试唱,并让学生说说对不同节拍产生不同情绪的感受。

5、完整地表演歌曲。

A2/4拍(原型歌曲)→B1副歌部分改编的歌曲→A2/4拍(原型歌曲)→B2……

三、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表演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重点:

声部间的均衡

教学难点:

分声部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

1.教师以副歌的第一句范唱为导入:

(1)设问:

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

是哪个国家的歌曲?

歌曲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2)教师归纳:

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因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时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渐演变为圣诞节等节日歌曲。

它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国民歌。

2.聆听歌曲范唱。

提示:

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大家对第一声部的曲调都很熟悉,但第二声部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表现就不丰满,因此大家要仔细听第二声部。

这歌曲的学唱,采用自由报名参加某一声部的学唱。

想多学一点,音准有把握的同学希望你们报名低声部,望大家考虑后回答。

3.学唱曲调。

(1)分声部。

自由坐成二个声部的座位,教师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适当做思想工作进行调整,要注意声部人数的平衡。

(2)教师重点辅导第二声部。

(3)先学习副歌部分的8小节。

从读谱上,在五年级是没有困难的。

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声部音准与和谐,尤其是低声部,所以在学唱中教师多帮助低声部,鼓励他们的自信心。

分声部唱都没问题,合成时,往往低声部把握不住,教师这时要给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听,感受是惟一的办法。

当这8小节成功时,他们就树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悦,这是本歌学习的关健处。

(4)学习主歌部分。

主歌的开始8小节没问题,是同声部,只要把弱起拍唱准。

问题在后8小节的低声部。

其中

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样。

因此在学唱主歌部分时,宜将后8小节单独训练,教师要多帮助低声部唱熟练,在后8小节合成有把握后,再唱主歌部分的16小节。

?

(5)全曲合成并以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二、表演歌曲。

?

1、在熟练唱好二声部合唱曲调的基础上填入歌词:

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欢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选用打击乐器编创节奏谱,为歌曲伴奏烘托气氛。

可以分组设计,全班分为四个组,每两组分别设计主歌与副歌的伴奏,进行比较选择,取长补短。

4、把歌曲的开始8小节副歌曲调改编成3/4拍。

教师可以提示一小节的改编,

如:

多种节奏型的变化,让学生去发挥。

当学生改编完后,教师要给予表扬,让学生自己试唱后,集体评价选出1—2改编比较好的曲调,全班进行试唱,并让学生说说对不同节拍产生不同情绪的感受。

5、完整地表演歌曲。

A2/4拍(原型歌曲)→B1副歌部分改编的歌曲→A2/4拍(原型歌曲)→B2……

三、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表演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重点:

声部间的均衡

教学难点:

分声部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

1.教师以副歌的第一句范唱为导入:

(1)设问:

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

是哪个国家的歌曲?

歌曲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2)教师归纳:

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因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时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渐演变为圣诞节等节日歌曲。

它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国民歌。

2.聆听歌曲范唱。

提示:

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大家对第一声部的曲调都很熟悉,但第二声部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表现就不丰满,因此大家要仔细听第二声部。

这歌曲的学唱,采用自由报名参加某一声部的学唱。

想多学一点,音准有把握的同学希望你们报名低声部,望大家考虑后回答。

3.学唱曲调。

(1)分声部。

自由坐成二个声部的座位,教师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适当做思想工作进行调整,要注意声部人数的平衡。

(2)教师重点辅导第二声部。

(3)先学习副歌部分的8小节。

从读谱上,在五年级是没有困难的。

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声部音准与和谐,尤其是低声部,所以在学唱中教师多帮助低声部,鼓励他们的自信心。

分声部唱都没问题,合成时,往往低声部把握不住,教师这时要给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听,感受是惟一的办法。

当这8小节成功时,他们就树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悦,这是本歌学习的关健处。

(4)学习主歌部分。

主歌的开始8小节没问题,是同声部,只要把弱起拍唱准。

问题在后8小节的低声部。

其中

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样。

因此在学唱主歌部分时,宜将后8小节单独训练,教师要多帮助低声部唱熟练,在后8小节合成有把握后,再唱主歌部分的16小节。

?

(5)全曲合成并以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二、表演歌曲。

?

1、在熟练唱好二声部合唱曲调的基础上填入歌词:

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欢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选用打击乐器编创节奏谱,为歌曲伴奏烘托气氛。

可以分组设计,全班分为四个组,每两组分别设计主歌与副歌的伴奏,进行比较选择,取长补短。

4、把歌曲的开始8小节副歌曲调改编成3/4拍。

教师可以提示一小节的改编,

如:

多种节奏型的变化,让学生去发挥。

当学生改编完后,教师要给予表扬,让学生自己试唱后,集体评价选出1—2改编比较好的曲调,全班进行试唱,并让学生说说对不同节拍产生不同情绪的感受。

5、完整地表演歌曲。

A2/4拍(原型歌曲)→B1副歌部分改编的歌曲→A2/4拍(原型歌曲)→B2……

三、课后小结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2

教学内容:

1、表演《盼红军》

2、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

表演《盼红军》

教学难点:

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

教学过程:

一、表演《盼红军》

1.以社会生活导入:

田野、山川、自然本身是个百花园,所以,民歌中以花为主题的乐曲比比皆是,本课的歌曲《盼红军》原名为《采花》。

2.教师范唱。

设问:

歌曲中唱了几种花?

采花献给谁?

3.听辨曲调范唱。

设问:

这首民歌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把出现最多的节奏型拍击出来?

(“”)

4.学生划拍自学曲调。

当自己感到有把握流畅唱出时,举手示意。

(供老师掌握学生自学的情况,及时调控。

5.集体、小组、个人试唱曲调,教师点拔纠正。

注意要唱出民歌的风格。

6.按节奏念歌词,然后跟琴将歌词填入。

7.跟伴奏带,以迫切地盼望的心情演唱。

8.就地取材自制打击乐器(课前应与学生沟通),并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一部分学生亦可即兴舞蹈,抒发对红军到来的殷切

9.小结:

表扬以最简单的废品自制有效果的打击乐器参与表演的同学,以及即兴以最简易的动作,表达对亲人盼望的心情参与表演的同学。

?

?

二、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

1.分组准备与选举音乐会主持人。

(1)推选节目主持人(2—3)人。

主持人的任务是收集各组的节目进行串联、编排。

(2)分组讨论参加全班音乐会节目并进行排练。

要有集体节目,也要有个人节目,每组至小要有2—3个节目参与。

(3)形式不拘,但主题要鲜明——花之歌。

(4)教师要深入到各小组进行指导,做好服务工作,协助各组的排练演出,教师也应准备节目参与演出,师生共演师生共乐。

2.音乐会演出开始。

主持人主持并报幕。

3.教师小结。

?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3

一、教学理念:

以情育人

音乐能以真挚、生动、深刻的感情拨动人的心弦,比其他艺术更能爆发出火花,因此,音乐被誉为情感的艺术。

在音乐教学中,我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充分享受参与音乐活动的美好、快乐等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其情感不断丰富和深刻,用“情感”架起学生与音乐之间的桥梁,让他们的情操受到陶冶、心灵得到启迪。

在教学《摇篮曲》这节音乐课时,我始终把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表现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教学,让学生体验到母爱的温暖,学会表现歌曲安静、温暖、甜美的意境。

二、教学目标:

1、听“少年舒伯特”的故事,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学习他热爱音乐、坚持不懈的精神。

2、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表现歌曲安静、温暖、甜美的意境。

感受母爱的温暖.

三、教学重难点:

体验《摇篮曲》表达的内容与情感,。

准确演唱《摇篮曲》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酝酿情绪:

1、导入新课:

介绍舒伯特的故乡

导言: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音乐之旅将到欧洲一个美丽的音乐城市去看一看,了解一下奥地利的音乐之城——维也纳。

2、学生观看课件,了解维也纳及金色大厅。

(二)自主学习,保持兴趣

1、观看连环画——少年舒伯特

师:

在维出纳,诞生了很多的音乐家,如海顿、莫扎特等。

下面我们来了解其中一位的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

2、学生观看课件,读一读,说一说:

从舒伯特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3、师小结: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我们要像舒伯特那样不怕困难、坚持到底。

(三)学习歌曲,感受体验:

1、教师讲述舒伯特创作摇篮曲的故事:

舒柏特被世界人民称为“歌曲”。

他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把许多歌曲送到出版商那里去,又多又快,而每首歌曲却只值两毛钱。

因此,虽然不朽的作品连连问世,舒伯特却连温饱问题也无法解决。

一天,大作曲家舒伯特饿得昏头昏脑,但他身无分文。

他试着走进了维也纳的一家饭馆。

进去后,他四处张望,希望能看见一个朋友,他的眼光无意中落到桌子卜的一张报纸上,那上面有一首小诗。

他看了看,在饭馆里来回走了几趟,为那首小诗谱上了乐曲,他把乐曲交给了饭馆老板,换了一份土豆烧牛肉。

三十年以后,巴黎的一家商行将这份手稿以四万法郎的高价售了出去,这就是后来有名的舒伯特《摇篮曲》。

2、学习歌词:

师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听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师:

读起这首小诗,我仿佛觉得自己是个睡在摇篮里的小宝宝,夜幕降临的时候,深兰色的天空中,星星眨着眼睛,耳边传来妈妈动听的歌声。

放歌曲范唱,学生静听《摇篮曲》。

师:

听了这首《摇篮曲》你有什么感受?

提示学生谈对歌曲情绪、速度、力度的感受。

师小结:

摇篮曲,又称催眠曲。

原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

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

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热诚的祝福。

4、学生再次聆听,跟琴用“恩”轻唱歌谱。

5、听唱法学唱歌曲

a、整体随琴听唱

师:

要让小宝宝入睡声音应该怎么样?

力度是强还是柔?

速度呢?

演唱时妈妈的心情怎样?

b、重点练唱带附点与装饰音的乐句

对比演唱带附点和不带附点的不同,感受摇篮“摇荡的的感觉”,引导唱好附点节奏。

学生可模仿妈妈哄孩子睡觉的情形,随音乐摇晃身体或作拍宝宝的动作,进一步感受歌曲摇荡的感觉。

装饰音的演唱(“快”)字的演唱,启发学生想象妈妈哄宝宝睡觉的心情怎么样?

装饰音演唱自然、轻声一带而过的感觉。

启发学生边演边唱,边体验。

表现出妈妈无限的温柔与慈爱。

C、闭上眼睛聆听音乐《摇篮曲》,感受躺在妈妈怀里睡觉的那种舒缓安详柔美的意境。

6、完整有感情地演唱

师:

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婴儿,或想想自己的母亲,感受、体会一下,用柔和甜美声音,恬静、舒缓地演唱这首《摇篮曲》。

学生表演:

学生上台表演,生生评价,师生评价。

(四)品味亲情,回报感恩

师:

听了同学们演唱,我感受到了你们与妈妈之间深厚的爱。

为了我们的成长,妈妈付出了许多。

妈妈的恩情象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不照耀着我们,我们要感谢妈妈。

在平时的生活中,你是怎样表达对妈妈感谢的?

学生用简短的话讲述自己与妈妈之间的故事。

(五)课堂小结,回味母爱:

师小结:

在妈妈的呵护下我们健康地成长着,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我们的妈妈,回报我们的家人。

让我们唱着音乐家舒伯特的摇篮曲,再次回味一下那浓浓的母爱吧!

六、案例评点:

情感效应的主导方面在教师,学生的情感是靠教师来激发的。

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富有激情,从而以情动情。

在《摇篮曲》一课,教师采用主持人式的开场白: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音乐之旅将到欧洲一个美丽的音乐城市——奥地利的维也纳去看一看。

”“维也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音乐名城……”课件中维也纳美丽的风光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了。

教师亲切、随和的教态创设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在一种积极情感的驱使下,很快投入音乐活动。

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学生的情感状态,优选、设计出最能激发和调动情感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挖掘教材中的情,从情入手,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充分运用教学各环节,通过情感来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将自己的全部感受全身心的融入音乐作品中,使其得到美的享受。

《少年舒伯特》的故事让学生从中了解舒伯特不怕困难,坚持作曲的精神。

这一环节运用课件演示并讲解故事,学生安静地聆听着。

听完故事,学生谈起自己的感受:

“舒伯特很了不起,他31年短暂的一生竟创作了998部作品,是他生命长度的32倍。

”“舒伯特很勤快,他在学生乐队里帮大家干杂务。

”“舒伯特的小手冻得又红又肿,没钱买吃的,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还坚持作曲。

”看得出,学生都被舒伯特的故事感动了,他们心里升起了对舒伯特的敬佩之情。

《摇篮曲》用美的音响、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美化心灵,使人身心愉快。

当优美的旋律想起时,学生安静地聆听着,很快就进入音乐的意境中,体会到那种安静、温暖、柔和的感情,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那种浓浓的爱。

通过有感情地读歌词、随音乐做动作体验摇篮的摇荡感、用轻柔的声音学唱歌曲、理解歌曲中附点音符、前倚音运用的特点这些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主动感受、体验,他们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在品味亲情、回报母亲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在“三八妇女节”这天,是以什么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的,学生纷纷回答,“我送给妈妈一张贺卡,祝妈妈节日快乐”,“我送给妈妈一束花”,“我给妈妈唱了一首歌”,“我送给妈妈一个发卡”……从他们的回答中,看得出孩子们懂得了妈妈对自己无私的爱,知道用行动回报自己的妈妈了。

孩子们用他们优美的歌声、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现出热爱妈妈的情感。

让我们的学生在音乐课堂感受民主、平等的师生情;健康、愉悦的音乐情,为他们的童年生活带来美的享受和无穷的乐趣。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4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吉他、提琴、法国号。

2、在演唱《我是小音乐家》中,进行编创活动,体验做小音乐家的情绪。

3、介绍并演奏自己的乐器。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件小乐器。

2、教师准备一件手工制作的小乐器,课件等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几个会唱歌的小朋友来给大家认识,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歌声,猜猜他们是谁。

(随后,我播放课件中吉他的音乐,学生很快猜出答案。

生:

这是吉他的声音!

(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可以提示,在黑板上贴上“吉他图片”)

师:

那么你知道吉他是怎样演奏的吗?

谁能模仿吉他的演奏姿势?

(学生开始有模有样地摆出吉他的演奏姿势。

2、师:

第二位小朋友是谁?

(播放了一段《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小提琴协奏曲片段)

生:

这是小提琴!

(在黑板上贴上小提琴图片)

学生合着音乐模仿演奏小提琴的姿势。

3、师:

现在老师请同学们猜最后一位小朋友是谁?

(播放圆号音乐片段,对于圆号的音色,学生可能会出现一脸的茫然)

师:

你们认为这件神秘的乐器是属于吹、拉、弹的哪一种?

(生讨论)

师:

这种乐器采取吹奏的演奏方式,它起源于古代的猎号……(教师可以简单介绍圆号的来历。

二、寓教于乐

1、第一遍聆听

师:

有几个小音乐家会演奏这几样乐器,让我们来听听他们分别是在哪里演奏这些乐器?

(播放课件,在伦敦、巴黎、柏林三地风光照片背景衬托下,聆听本课音乐,让学生带着问题倾听音乐。

2、第二遍聆听

师:

谁能把黑板上歌曲中出现的乐器名与地名正确地连接在一起?

(学生们争先恐后举手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可以清唱歌曲的前半部分,让学生在无伴奏演唱中感受歌曲的节奏以及加深学生对于歌曲中三段歌词的记忆,有助于表演。

3、第三遍聆听

师:

这些小音乐家们在演奏时候的心情怎么样?

演奏的音乐美妙,在歌曲中找找它们的声音吧!

(演奏时的心情很高兴、愉快地,演奏的声音是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跳哟,唱哟,跳哟,唱哟,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

这里教师解决后半部分的衬词)

4、第四遍聆听(结合动作模仿)

师:

大家羡慕这些会演奏美妙音乐的小音乐家吗?

让我门也来当一会小小音乐家吧!

(随音乐带上前面模仿乐器的姿势进行律动)

5、张口默唱。

6、随琴声轻声跟唱。

(如果有错误,及时纠正)

7、完整演唱歌曲。

8、表演唱(加入拍手动作及乐器模仿的动作,或者也可以按顺序跟老师走出位置围成一个大圈,进行表演)

三、创造表现

1、师:

上节课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作业,让同学们回家用身边的东西来制作一件小乐器,乐器都带来了吗?

(在第四册中已出现让学生自己根据身边的物品制作沙球等打击乐,这里学生应该会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须表扬学生的创新精神。

师:

老师今天也带了一个小乐器,是用一个空酸奶杯和三根橡皮筋做的,我把橡皮筋系在空的酸奶杯上,两头固定好,拉动两头的橡皮筋就会发出响声,而且两头的声音都不一样。

“老师想请几个做得比较好、有创意的同学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自制小鼓:

在空月饼盒的旁边穿根绳子系上结,可以挂在脖子上,再用两跟筷子做小鼓捶。

用一个空的纸巾盒,几根橡皮筋,把橡皮筋系在纸巾盒上,拉动橡皮筋就会发出声音。

2、师:

我们看了几个同学的小乐器,你们能不能给自己的乐器起个名字,然后把你的乐器名与歌曲的乐器名称换一换。

我是一个小小音乐家,住在奉化,我拉起我的小响筒,能奏起美妙的音乐,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跳哟,唱哟,跳哟,唱哟,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

3、学生小组进行编创。

(学生纷纷像小鸟似的叽叽喳喳为自己的乐器编歌词。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5

教学内容:

欣赏《桔树尚且性刚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本地区主要戏种的历史发展、主要特点和代表性剧目,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发学生对中国戏剧艺术的关注,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1)播放三段唱段,请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剧种?

京剧《红灯记》选段、黄梅戏《女驸马》选段、越剧《红楼梦》选段。

(2)哪一个戏种是流行于我们地区的?

(3)你都知道哪些有关越剧的知识?

2.新授部分

(1)介绍越剧发展历史及行当:

小生、花旦、老旦、丑角。

(2)欣赏《桔树尚且性刚强》,边欣赏边完成课后问题。

(3)欣赏《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4)总结越剧的音乐风格特点:

清悠婉丽。

3.演员介绍:

尹桂芳

4.拓展性作业模拟演唱,积极体验、大胆表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报花名》。

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评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的剧目。

欣赏《报花名》进一步感受评剧演唱特点,通过欣赏、模唱感受评剧艺术的深厚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

戏剧种类、相关知识资料的准备情况。

2.导入:

播放歌曲《看大戏》并交流评剧的有关内容:

发展历史、艺术特点、音乐特点、代表剧目、优秀演员。

3.欣赏《报花名》:

简单了解《花为媒》的剧情,感受音乐风格,介绍演唱者。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花木兰》。

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河北梆子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欣赏《花木兰》,进一步感受河北梆子的音乐特点。

对比欣赏豫剧《花木兰》,学习了解豫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

戏种以及相关知识等有关资料的准备情况。

2.导入:

播放歌曲《看大戏》

3.了解豫剧的有关知识:

发展历史、艺术特点、音乐特点、代表剧目、优秀演员。

4.欣赏《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简单了解《花木兰》的剧情,感受音乐风格。

5.欣赏河北梆子《花木兰》并了解河北梆子这种艺术形式。

6.背诵古诗《木兰辞》

7.拓展性欣赏:

民族管弦乐交响诗《花木兰》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看大戏》。

教学目标:

学习歌曲《看大戏》,设计歌曲的念白节奏,正确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感受豫剧的唱腔风格。

2.学习歌曲《看大戏》

(1)初听:

体会乐曲的情绪,感受乐曲的风格。

(2)哼唱歌曲旋律:

注意过门、变化音以及拖腔的正确演唱。

(3)学生自主设计念白的节奏。

(4)完整演唱歌曲。

3.欣赏教师提供的音响材料

4.总结本单元的学习情况。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2020最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